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和中国一票否决权用了几次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和中国一票否决权用了几次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是否有使用次数的上限
- 2、中国一票否决权用了几次
- 3、世界上最大的威权国家
- 4、五常变六常,一票否决权还有用吗
- 5、哪些国家有一票否决权
- 6、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国连投16轮反对票,邓小平:一否到底
- 7、中国用过一票否决权吗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是否有使用次数的上限
联合国宪章没有这样规定。《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的章节中并无明确规定“否决权“,但规定“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即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通常被称为“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历史上首度行使否决权是1946年2月16日苏联在叙利亚、黎巴嫩问题的一次表决中投下反对票。从联合国成立至今,历史上大部分的否决权都是由苏联所行使。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是行使否决权最频繁的国家。直至2012年,5个常任理事国共行使270次否决权:美国使用78次,包括为阻止对以色列的批评行使36次否决权。英国使用32次,其中22次与美国联手。法国使用18次,其中13次是与美、英联手。前苏联/俄国总共使用119次,是实际使用否决权最多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九次使用否决权。
中国当前是使用否决权次数最少的国家。
中国一票否决权用了几次
法律分析:但是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针对国际事务共计使用过27次一票否决权。
法律依据:《联合国宪章》 第二十三条 一、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中华民国(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大会应选举联合国其他十会员国为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首宜充分斟酌联合国各会员国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本组织其余各宗旨上之贡献,并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匀分配。
二、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定为二年。安全理事会理事国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后第一次选举非常任理事国时,所增四国中两国之任期应为一年。任满之理事国不得即行连选。
三、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代表一人。
世界上最大的威权国家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联合国中的很大一部分费用都是由美国承担,联合国总部也在美国,因此美国在联合国说话也是十分有分量的,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总共行使了近80次一票否决权。
2、俄罗斯/苏联
如果苏联没有发生巨变,谁也不知道我们这个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俄罗斯堪称是苏联的继承者,在联合国的席位也继承了苏联的位置,俄罗斯一直很强势,是一个不服输的国家,他是联合国使用一票否决权最多、唯一超过100票的国家,仅在1955年,前苏联曾经连续使用了15张一票否决权。
3、英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三巨头之一,不过英国在战斗中损失很大,现在的英国依旧是世界强国,只是地位大不如前,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英国的很多决定都是和美国共同决定的,它总共行使了30多次一票否决权,和美国一起使用了22次。
4、法国
作为一个老牌强国,法国甚至被德国打灭亡了,但是很快就复国了,并且在打败轴心国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在欧洲话语权很强,它在联合国总共行使了18次一票否决,和英美共同使用了13次。
5、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是二战中被毁灭的最惨的国家之一,也是打败轴心国的主力国家,中国是使用一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总共只行使了9次。
五常变六常,一票否决权还有用吗
有用。只要有一张反对票,该候选人或者被表决的内容就会被否定。在投票选举或表决中,只要有一张反对票,该候选人或者被表决的内容就会被否定。这种一票否决机制又称为一票否决权。掌握有一票否决权的人或者团体组织都是身处要职、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拥有一票否决权又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其由来于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为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还有中国。1944年,联合国成立会议上,参加各国同意美、苏、中、英、自由法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时,联合国宪章规定: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任何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这就是五常行使否决权的由来。
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否决权的五常国家是苏联:1946年2月16日,苏联在叙、黎问题的一次表决中使用了否决权。
五常的缺席和弃权不视为使用否决权:朝鲜战争,正是由于苏联代表的缺席,联合国通过决议派遣联合国军入朝,以至于刚刚建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迫应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打出了近七十年的大和平环境。
在否决权的使用历史上,苏联(俄罗斯)使用了129次;美国使用了83次;英国使用了32次;法国使用了18次;兔子最少,只用了13次:关于叙利亚的问题,中国使用了4次;说明中国在中东的布局非常慎重。当然,世界各国对于五大社团领袖独霸核制裁权和否决权非常愤怒。
五常拥有的特权是什么?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美国自然是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益,而安理会五常的权利就非常大。
1.安理会五常一票否决
2.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3.而宪章又规定了“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五大国其中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这就是一票否决权。
4.一票否决权是安理会五常最大的权利,这个权力由苏联提出,使得安理会五常的地位空前提升。正因为有了一票否决权,因此五大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有影响世界局势的能力,所以二战后美国才要处心积虑地绕过联合国展开军事行动。
法律依据:
《联合国宪章》
第27条,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也就是说,即使该决议获大部分成员国支持,常任理事国仍然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使任何安理会的决议无效。
哪些国家有一票否决权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法兰西共和国、英国和美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即使其他14国(4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全部赞成某一提案,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该提案也无法在安理会通过。
我国历史上9次行使否决权:
第一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二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三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第四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
第五次:2007年1月12日中国否决关于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第六次:2008年7月11日中国否决美国提出的有关津巴布韦的制裁提案
第七次:2011年10月4日中国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
第八次:2012年2月4日中国否决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第九次:2012年7月19日中国对英国等国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下否决票
扩展资料:
实际例子:
2004年,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安理会在25日进行的表决中未能通过一项谴责以色列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提案。
英国、德国和罗马尼亚对这项由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联合提交的提案投了弃权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内格罗蓬特在表决前发言说,该提案未能明确谴责已被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犯下的恐怖主义罪行,因而是一项片面的提案。
这里美国行使的就是一种一票否决权。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7条,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也就是说,即使该决议获大部分成员国支持,常任理事国仍然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使任何安理会的决议无效。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一票否决权
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国连投16轮反对票,邓小平:一否到底
1976年1月9日时,联合国大楼前,工作人员准备照常升起联合国旗,不想却接到了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的命令:
“大楼前的联合国旗,今日要降下一半,我们要哀悼一位伟人的逝去。”
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随后瓦尔德海姆则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分钟的讲话解释,大家这才知道 中国的周总理逝世了,秘书长此举是为了哀悼他,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于中国的友好和尊敬。
然而,时隔五年后,在瓦尔德海姆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时,中国却投出了反对票,而且还一连投出了十六次。
邓小平同志对此更是公开表示:“一否到底!”
瓦尔德海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邓小平同志又为何要“一否到底”,这一切还要从1971年说起。
1971年时, 缅甸籍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 因身体抱恙,对外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新联合国秘书长由此成为了联合国会上最大的问题。
可联合国秘书长毕竟是联合国的 最高“长官” ,这个位置几乎可以说是世界的“执政官”,所以各国都希望选取一位“自己人”上位,以此在国际形势中谋取更多利益。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角逐后, 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 和 芬兰的雅可布森 脱颖而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人走到了决赛环节。
不过,与前几次投票不同的是,决赛环节的投票仅限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十五个成员国中,这其中尤其 以五位常任理事国为重 ,即美苏中英法五国的意见。
这主要是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 “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哪怕票数最多,只要这五位中有一票反对,那就行不通了。
由于瓦尔德海姆本身就是欧洲人,而且先前曾任奥地利外长,在美国做过外交大使,这使得安理会中的 美、英、法都比较支持他。
同时,苏联与东欧诸国皆有矛盾,其中就包括芬兰,这导致苏联方面是坚决反对芬兰人雅可布森当选秘书长的,毕竟苏联人也担心雅可布森会“公报私仇”。
如此便意味着,瓦尔德海姆已经获得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四张赞同票,仅剩中国对于此事没有定论。
不过,据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代表对于竞选两人本身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 中方认为欧洲籍的秘书长先前已有两位,这一届应该考虑其他大洲的人选了。
中方意思虽然听着有几分“轻描淡写”,可对于瓦尔德海姆却宛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中方很有可能使用“一票否决”的特权,直接推翻两人重新选举其他大洲人选。
焦急的瓦尔德海姆只得求助于母国奥地利,奥地利听闻后,十分庆幸在当时已完成了与中国的建交,这使得问题变得“好谈”了一些。
奥地利当即让 驻华大使汉斯·塔尔贝尔格 试探中方态度,汉斯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心里也是直打鼓,可这是关乎奥地利国家的事情,一番思索后,汉斯硬着头皮找到了周恩来总理。
在与总理的会谈中,汉斯谨慎地表达着奥地利方面的友好态度,以及瓦尔德海姆本人的和平追求,还小心地问询了中方的意见。
奥地利对于此事的慎重,让刚刚重回联合国的我国心里一暖, 周总理对于奥地利的态度很满意,也认同瓦尔德海姆的和平追求,随即表示中方愿意支持。
中方态度的转变,让瓦尔德海姆获得了绝对优势,最终他以高票优势当选了新一任的联合国秘书长。
上任的瓦尔德海姆并没有食言,他一直致力于国际和平工作,首先便是 慕尼黑奥运会的恐怖分子谋杀案 ,因为死者是一名以色列人,此案已经上升成宗教矛盾。
瓦尔德海姆处理果断,他坚决将此案限定于恐怖袭击的范畴,而绝非宗教冲突之中,并借此将“反恐”问题重新提上联合国议程,并在之后取得突破,成功批准了一些国际反恐怖行动的具体措施。
同时,瓦尔德海姆还是一位公认的“经济型”秘书长,在他初上位时,整个联合国面临着 近6500万美元的债务 ,已经有了几分“债台高筑”的意思。
瓦尔德海姆上台后,通过对组织的开支进行管控,以及与各国积极周旋获得资助的方式,竟然在几年内就扭转了联合国的“财政赤字危机”,令人不得不佩服。
除此之外,瓦尔德海姆的果断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1973年时埃及与以色列的冲突中,若不是瓦尔德海姆及时派出维和部队维稳,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极有可能爆发于中东, 可见瓦尔德海姆的果断勇敢以及对局势的把握能力。
不过,瓦尔德海姆除去这些种种头衔后,他还是 中国的“国际友人” 。
瓦尔德海姆当选秘书长的第二年,他与夫人便应中国的邀请,来到了中国北京,成为了联合国中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秘书长。
在这一次访问时,他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由此便有了文首的桥段--------周总理逝世时,瓦尔德海姆力排众议降半旗哀悼。
然而,俗话说得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瓦尔德海姆的任期在两届后走向了终结,他只能重新参加竞选,只是这一次中方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1981年时,瓦尔德海姆的任期结束,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 秘书长连任两届后,便要重新选举 ,瓦尔德海姆的态度也很坚决,他当即宣布继续参选。
瓦尔德海姆任期内对于西方事物的处理是最为积极的,这使得西方诸国对瓦尔德海姆的印象还不错,对于他要参选这件事,西方世界大多表示赞同。
但第三世界对于这个消息就是一边倒地反对了,这主要是因为 瓦尔德海姆如果再连任,那意味着自联合国创立至今的四位秘书长中,欧洲人便占据了三位 ,这让第三世界诸国感到很不公平。
不过,根据联合国选举条例来看,瓦尔德海姆只要继续取得五位常任理事国的支持,那连任可以说是毫无难度的。
然而,令瓦尔德海姆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中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反对的态度 。
这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西方媒体纷纷 指责中方“忘恩负义” ,毕竟瓦尔德海姆在任期间确实是中国的好友,如今好友想连任,中方却站出来反对,显得有几分不地道了。
但西方媒体的“好友论”恰恰暴露出选举的弊端性, 因为在中方眼中,政治是政治,交情是交情,瓦尔德海姆纵然与中方关系好,可这并不是中方支持的理由。
中方认为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是一项公平公正的国际事务,不应在其中加其他因素,要知道中方选取秘书长,可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选,而是为了更加稳定的国际局势而选。
除此之外,瓦尔德海姆虽然与中方交好,但其所代表的毕竟是西方诸国的利益,这一点从瓦尔德海姆在任期间的事务处理上便可知。
这也就使得瓦尔德海姆如若连任,必定会继续“无视”第三世界诸国的诉求,如果此刻不加以遏制,只怕后面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中方选择支持瓦尔德海姆的对手------- 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萨利姆 ,此人出身非洲,是一位真正意义上会为第三世界诸国着想的人。
在中西方的各自努力下,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一同走到了“决赛”,即面临着安理会十五国的再投票。
不过,参选两人实力相当,他们都拿到了安理会的九票以上支持,使得“赛程”走入了最终决赛, 也就是五位常任理事国的投票 。
可这也意味着一场强烈对决即将展开,诚如上文所言,美苏中法英五位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只要有一国不同意,那联合国秘书长就势必选不出来。
但中国自重返联合国后,几乎就没投过反对票,这使得美国认为这一次投票也是这样,几乎都已经准备好庆祝瓦尔德海姆的连任了。
然而,中国偏偏就是对瓦尔德海姆投出了反对票,美国据此揣测中国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所以也对萨利姆投出了反对票。
根据宪章规定,两位候选人都被“一票否决”,那就要重新投票。
可中美的决心不变,再投仍是一人一张反对票,使得投票根本没有结果,而选举也在这样的反复中, 一连重投了十六次。
期间,邓小平同志担心代表凌青承受不住压力,还特地指示道:
“只要继续选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就要一否到底!”
连续的投票无果,让诸国代表都倍感疲倦,参选的代表也感觉到极大的压力。
瓦尔德海姆甚至公然问凌青:
“中方是不是有什么诉求,我一定尽力满足。”
凌青不忘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当即回答表示, 中方并没有诉求,投反对票纯粹是为第三世界诸国着想,中方只希望通过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来维系世界力量的平衡。
凌青的回答让瓦尔德海姆感觉到中方的坚定,他深知再坚持下去必定也是无果的,只要中方一直投反对票,瓦尔德海姆根本没办法连任秘书长。
安理会诸国也深知其中问题,当即商量出了几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第一就是让瓦尔德海姆继续连任之后再重新进行选举
第二是干脆让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联合上任,一人一半共同担任秘书长
第三就是寻找一位新的候选人来打破当前的僵局
中方认为第一个条件仍是对第三世界的不公平,根本不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所以拒绝实施。
而美方则认为第二个条件十分欠妥,会让秘书长一职失去权威性,所以也出言否定。
最终,瓦尔德海姆为了“节省时间”,主动要求退出了秘书长的竞选。
眼见对手因“一票否决”而退出,萨利姆也深知自己的境地,所以与瓦尔德海姆一样,他也选择了主动退出。
两位候选人一同退出,这在联合国选举上还是头一遭,中美也意识到,如此再选下去,只怕仍是没有结果的投票罢了。
在这样的纠结下,大家想到了先前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即 寻找一位新的候选人来打破僵局。
于是,联合国诸国代表的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投票,这一次投票诸国都充分考虑大局,终于选出了 秘鲁籍的德奎利亚尔 成为了联合国的新一任秘书长。
也因这一次反复选举,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多了一条“潜规则”: 秘书长一职要优先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若是同为候选人,就在五大洲之间轮流循环。
之后,德奎利亚尔还专门访问了中国,他向邓小平同志表示,自己一定会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还希望中国能够在第三世界中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大家共同发展。
不过,邓小平随即就反驳道:
“头头可不能当,想当头头就麻烦了,搞霸权主义的人名誉都很坏,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平等的”。
邓小平同志的话有几分“俗气”,却是直白明了的,这让德奎利亚尔当场醒悟,随即与邓公重新商议起反对霸权主义以及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等问题。
由此看来,中方一连投出的十六次反对票,根本不是为一己私利着想,而是真正地为国际平衡着想,是站在第三世界的诸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去考虑的。
如今国际关系更加风云诡谲,但中国仍如当年一如既往地致力国际平衡的构建,这也映照出我国对于和平追求的恒心,体现出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
中国用过一票否决权吗
楼上几个不知道不要信口开河OK?
当然用过,虽然次数不多
1972年8月25日,以阻止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孟加拉国本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占领并扶植其独立,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兄弟,这事不能不管)
1972年9月10日,当时索马里、几内亚、南斯拉夫三国拟了一份反对以色列侵略叙利亚、黎巴嫩的草案,英、法等国对此提出修正,中国反对英、法等国的作为。
1997年1月10日,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1999年2月25日,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半年的决议草案。
2007年1月12日,否决了针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2008年7月11日,否决了美国、英国提出的关于津巴布韦问题决议草案。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