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文言文中含有“俟”字的句子是那和“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以““俟”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言文中含有“俟”字的句子是那和“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以““俟”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文言文中含有“俟”字的句子是那一句,这个字怎么解释,句子又怎么解释
- 2、“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以““俟”和“已”的意思是
- 3、文言文俟的意思
- 4、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5、文言文俟
- 6、以俟君子的俟的意思
- 7、俟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8、俟字解释,俟字什么意思 怎么读
- 9、食喻文言文翻译中俟
文言文中含有“俟”字的句子是那一句,这个字怎么解释,句子又怎么解释
等待,等候。
例如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句的意思是;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风的官员们了解这些捕蛇者的危险啊。
第二句意思是:等到老师高兴了,我才又来请教他。
“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以““俟”和“已”的意思是
俟:等候。
已:停止。
出处:宋·朱熹·《司马光勤学》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小时候,担心记忆能力比不上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其他兄弟已经会背诵,玩耍休息去了,他却独自关门不出,专心读书,等到能够背诵才停止。(司马光)自己说:“花费精力多的,收获就长远,他所精心背诵的书籍,是一辈子也不会忘的。”
等到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有时骑马走路,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吟咏读过的文章,思考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扩展资料
《司马光勤学》选自《宋名臣言行录》初稿完成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收入的名臣根据其侍奉的北宋各朝依序排列下来,该书一共有八朝,朱熹先后分编五朝与三朝。五朝为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和英宗,三朝为神宗、哲宗和徽宗,北宋九朝独缺钦宗这一朝。
成书之后的第二年,即受到友人吕祖谦的责难,认为朱熹所根据的史料来源是有问题的书。朱熹回信表示会再修订内容。私下却对人表示曾见过《涑水记闻》原稿,所以相信没有被司马光的家人补入,所以坚持保留这段史料而不删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勤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名臣言行录
文言文俟的意思
1. 文言文中的“俟“有何意
1、等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邶风·静女》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岐人已困,愿少俟之。——《旧五代史·梁书》俟其言 主,莫敢自断者。
--《梓人传》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俟 (qí)1、——“万俟”( Mòqí):复姓。
2. 文言文中的“俟“有何意
1、等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
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岐人已困,愿少俟之。——《旧五代史·梁书》
俟其言 主,莫敢自断者。--《梓人传》
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俟 (qí)
1、——“万俟”( Mòqí):复姓
3. 文言文:俟我于诚隅中的俟是什么意思
出自《诗经.静女》
俟:等待。这个字的词义古今一致,未发生变化。现在有“俟机进攻”的说法。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孩含羞不语多么秀丽,她在城脚边等我相见
心仪的人儿怎不出现,我方寸大乱满心疑猜
女孩含羞不语浅笑嫣然,将朱红苇管交在我手间
苇管遍体朱红光采熠熠,我爱女孩天然娇研
自从乡郊赠嫩茅表白,愈见红管美丽非凡
苇管或许本无何艳美,佳人手赐怎不教人神迷目眩
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题库内容:
文言文的解释
用文言写的 文章 详细解释 用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写的文章。 毛 * 《 * 八股》 :“五四 运动 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 白话文 ,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 民主 ,这些都是很对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 二九:“大概是文言文罢, 你们 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言文的解释 .谓解释法律文字。《史记·曹相国 世家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言语 和文字。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为今之计,能造出最适之新字,使言文一致者上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
文言文俟
1. 文言文《杨修之死》全文
楼主,你的“文言文《杨修之死》全文”说法有些不妥哦。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严格来说,没有《杨修之死》这篇文章,它只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的一段节选。本来没有这个题目,是教材的编者加上去的,而且这不像你所说的是文言,而是半文半白,类似于当时口语的一种创作语言,下面是“杨修之死”这个故事的出处原文,请看: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 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蔼入帐 ,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蔼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 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 夏侯蔼。
蔼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 ,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 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蔼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
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只见夏侯蔼寨内军士,各准 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蔼问其故。
蔼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 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 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 ,乃阔字也。
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
操大喜 ,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 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
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 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 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 ,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跃起拔剑斩 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 葬之。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 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 息。
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 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 惑之。”
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
操因疑修 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
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 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
植闻之,问于修。修曰: “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
植 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
后有人告操曰:“ 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 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 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 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后人有诗曰:“聪明杨德祖,世 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 关欲退兵。”
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蔼,亦欲斩之。众官告免。
操乃叱退夏侯蔼,下令来 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
操招魏延归降 ,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
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
操 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 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
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 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 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
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
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却教庞德断后。
操卧于毡车之中, 左右虎贲军护卫而行。忽报斜谷山上两边火起,伏兵赶来。
曹兵人人惊恐。正是: 依稀昔日潼关厄,仿佛当年赤壁危。
未知曹操性命如何。
2. 死亡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文言文中关于“死亡”的说法
一、等级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驾崩、山陵崩等。
2、薨: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禄:士死曰不禄。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圆寂:佛教用语,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语,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称(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端坐死亡。
三、避讳及谦称
9、百年以(之)后:死亡的委婉说法。
10、见背:(书面语)指长辈去世,委婉的说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11、归天:婉词,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词,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词,称人死。
14、填沟壑: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例如: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四、褒贬
15、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16、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害。
17、见阎王:指死,含有贬义。
18、蹬腿:(蹬腿儿)指人死亡(含诙谐意)
19、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20、见鬼:指死亡或毁灭。例如:让这些害人虫见鬼去吧。
21、翘辫子:死(含讥笑或诙谐意)。例如:袁世凯做皇帝没几天就翘辫子了。
五、中性
22、殁:(书面语)死。
23、殇:(书面语)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25、亡故:死去。
26、断气: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誉、地位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带有点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于年老体衰而死亡(区别于病死)
30、升天:称人死亡(迷信)
31、寿终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了,快要进棺材了。
35、晏驾: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3. 文言文中的“俟“有何意
1、等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邶风·静女》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岐人已困,愿少俟之。——《旧五代史·梁书》俟其言 主,莫敢自断者。
--《梓人传》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俟 (qí)1、——“万俟”( Mòqí):复姓。
4. 有“俟“这个字在内的古文
俟 qí ——“万俟”(Mòqí):复姓 俟 sì 【形】 (形声。
从人,矣声。本义:大)同本义〖big〗 俟,大也。
——《说文》 俪俪俟俟,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俟 竢 sì 【动】 等待〖wait〗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邶风·静女》 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
5. 文言文中的“俟“有何意
1、等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
俟于门外。——《仪礼·士昏礼》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礼记·中庸》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岐人已困,愿少俟之。——《旧五代史·梁书》
俟其言 主,莫敢自断者。--《梓人传》
2、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时(等待时机);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继位);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实现)《南史·后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俟 (qí)
1、——“万俟”( Mòqí):复姓
以俟君子的俟的意思
以俟君子的俟的意思是等待。原文是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出处:《论语·先进》——战国·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俟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俟 (sì) :等待:~机进攻。
俟 (qí) :“万俟”( Mòqí):复姓。
俟字解释,俟字什么意思 怎么读
俟是一个多音字,读音是。
详细释义
等待:俟机出击、一俟安排停当,即行起程。
见,姓 ,复姓,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个分支氏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九位。
拼音: qí,sì,部首:亻,部外笔画:7,总笔画:9。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俟机 俟次 俟望 俟汾 俟奴
1、俟机
俟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ì jī,是指等待时机。
2、俟次
俟次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ì cì,意思是挨次、顺次。
3、俟望
俟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ì wàng,意思是等待盼望。
4、俟汾
俟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ì fén,意思是俟分 、 复姓。
5、俟奴
俟奴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ì nú ,指复姓。
食喻文言文翻译中俟
1. 食喻 文言文翻译
1、译文:
当朝的工部尚书的刘麟,告老还家。(当地)有位直指使者,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等到有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刘麟招待他,说:“老夫本想设宴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只备了一顿便饭。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烧饭,家常饭,吃得下么?”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从早等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忍。等到饭菜端出,只有一盆糙米饭和一盆豆腐而已。他们各吃了3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
过了一会美食佳肴,摆满一桌,放在(直指使)面前,但因为刚才吃饱了,无法下筷。刘麟执意要他吃,直指使回答说:“我确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饭菜容易吃,饱时饭菜难吃,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导致这样罢了。”
直指使懂得刘麟说的道理,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二、原文: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扩展资料:
一、主人公介绍
刘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家焉。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平反三百九十余人。
正德初,出为绍兴知府。因刘瑾衔其不谒谢,罢为民。瑾诛,起补西安,寻迁云南按察使。嘉靖初,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
于嘉靖四年(1525)三月二十一日致仕后起改大理寺卿,擢工部尚书。因上节财十四事,中贵大恨。由于牒停浙江、苏、松织造,而上供袍服亦在停中,中官吴勋以为言,遂令刘麟致仕。
居郊外南垣,赋诗自娱。晚好楼居,而贫不能构,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文徵明绘其图。嘉靖四十年卒,年八十八。赠太子少保,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二、启示
1、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
2、从未吃苦的青年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环境里锻炼,是有利于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食喻
2. 食喻文言文阅读答案
食喻
①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②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⑤,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③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④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⑤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选自《昨非庵日纂》卷九)
①刘南垣(yuán)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②直指使:官职名。③属吏:部下。④款: 款待。⑤治具:烧饭。⑥饮馔(zhuàn):饮食。⑦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各食三碗 食不饱,力不足
B.自朝过午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不敢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罗列盈前 曾不盈寸
8.下列加点“以”与“直指以师命”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 B.徐喷以烟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翻译:
(2)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翻译:
10.阅读本文,可以看出直指使有 的优点。他的老师有
的优点。(2分)
参考答案:
7.(2分)B
8.(2分)A
9.(4分)(1)等到饭菜端来,直指使抬眼一看,只有一盆脱壳粗米和一盆豆腐罢了。(关键词:比、惟) (2)直指使明白了老师在训导自己,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对饮食的要求责难他的部下了。(关键词:谕、以) (每句2分 ,意对即可)
10.(2分)(直指使)知错能改(意近即可) (刘麟老师)教育得法,善于开导学生。(意近即可)
3. 食喻 翻译
古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译文: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4. 食喻 译文
古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译文: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5. 一钱丢前程 赵简子爱士 食喻 观弈 的文言文翻译
1;一钱丢前程 原文: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
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
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誊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
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
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
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
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请即解组去,毋使一路哭也!” 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译文; 江南有位书生,他父亲在国子监里当助教,他也随父亲住在京城。
有一天,他偶然路过寿字大街,见有一间书肆,便走了进去。书肆里有一个少年书生, 挑中了一部《吕氏春秋》,点数铜钱时不小心,一个铜钱掉在地上,轱辘到一边去了,少年并没有发觉。
江南书生看见了,暗中把钱踩在脚下,没有作声。等买书少年走后,他俯下身子把铜钱拾了起来,装入自己衣袋中。
他以为自己做得巧妙,没人看见。其实旁边坐着的一位老者,早就看见了,老者忽地起来,问他姓啥名什。
书生办了昧心事,只得如实说出自己的姓名。老者听罢,冷笑一声走了。
后来这个书生读书倒也刻苦,进了誊录馆,接着拜求选举,被授予江苏常熟县县尉职务。他春风得意,整理行装赴任途中,投递名片去拜见上司。
这时候,汤公任江苏巡抚,一见递上来的名片,就传话说不见。书生多次求见,一直也见不到汤公的面儿。
巡捕传达汤公的话说:“你的名字已经被写到弹劾书上了!”书生一听愣了,便问:“下官因何事被弹劾?”巡捕传说:“只一个字——贪。”书生考虑,一定是弄错了,于是急切要求面见巡抚大人陈述理由。
巡捕进去禀报后,汤公还是不见,仍让巡捕出来传话说:“你不记得前几个月在书肆中发生的事了吧。当秀才时,就把一个小钱儿看得像命一样,如今侥幸当了地方官,手中有权柄,能不托箱探囊,拼命搜刮,作头戴乌纱的窃贼吗?你赶紧解职回去吧。”
这时书生才明白,以前在书肆中询问姓名,讥笑他的老者,就是今天的巡抚大人。 2;赵简子爱士;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
董安于御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
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 译文; 赵简子有两匹白骡而又特别喜欢它们,阳城胥渠在广门任小官,夜晚叩门求见,说:“主君的家臣胥渠得了病,医生告诉他说:‘得到白骡的肝脏,病就可以治好。不能得到就得死了。
’”门人进去通报,董安于正在旁边侍侯,听说后气愤地说:“嘿——,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主人的白骡!您让我这就去杀了他吧。”简子说:“杀人却是为了保存牲畜,不也太不仁义了吗?杀牲畜以便救活人,不是非常仁义的吗?”于是召来厨师杀死白骡,取出肝脏拿去送给阳城胥渠。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赵简子发兵攻打狄人。广门的小官左边带七百人,右边带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头,并获取敌人带甲武士的首级。
君主怎么能不爱护人呢? 3;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译文: 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
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
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
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
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
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
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4;观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
6. 文言文阅读
1.(1)等;(2)下厨张罗(或做饭 );(3)早晨;(4)明白、悟出
2.C
3.(1)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2)饥饿时饭菜易做易食,饱时饭菜难做难吃,美味也不易下咽啊。这是所处不同才这样的啊!
4.过程:诚恳挽留直指使吃一顿饭,故意拖延时间,让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时,用粗粝的饭食招待他。当他吃饱后对着丰盛的美食再也无法下咽时,不失时机地开导他。结果:直指使明白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部下了。评价示例:刘麟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他巧妙地让学生亲身经历先挨饿再饱食的过程,自己悟出错误,然后虚心改过。这种方法比严厉批评或直接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意思对即可)
7. 一钱丢前程 赵简子爱士 食喻 观弈 的文言文翻译
1;一钱丢前程 原文: 南昌某,父为国子助教,随任在京。
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
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入誊录馆,谒选,得江苏常熟县尉。
束装赴任,投刺谒上台。时潜庵汤公,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
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矣。问所劾何事?曰:“贪。”
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错。急欲面陈。
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探囊胠箧,为纱帽下之劫贼乎?请即解组去,毋使一路哭也!” 某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译文; 江南有位书生,他父亲在国子监里当助教,他也随父亲住在京城。
有一天,他偶然路过寿字大街,见有一间书肆,便走了进去。书肆里有一个少年书生, 挑中了一部《吕氏春秋》,点数铜钱时不小心,一个铜钱掉在地上,轱辘到一边去了,少年并没有发觉。
江南书生看见了,暗中把钱踩在脚下,没有作声。等买书少年走后,他俯下身子把铜钱拾了起来,装入自己衣袋中。
他以为自己做得巧妙,没人看见。其实旁边坐着的一位老者,早就看见了,老者忽地起来,问他姓啥名什。
书生办了昧心事,只得如实说出自己的姓名。老者听罢,冷笑一声走了。
后来这个书生读书倒也刻苦,进了誊录馆,接着拜求选举,被授予江苏常熟县县尉职务。他春风得意,整理行装赴任途中,投递名片去拜见上司。
这时候,汤公任江苏巡抚,一见递上来的名片,就传话说不见。书生多次求见,一直也见不到汤公的面儿。
巡捕传达汤公的话说:“你的名字已经被写到弹劾书上了!”书生一听愣了,便问:“下官因何事被弹劾?”巡捕传说:“只一个字——贪。”书生考虑,一定是弄错了,于是急切要求面见巡抚大人陈述理由。
巡捕进去禀报后,汤公还是不见,仍让巡捕出来传话说:“你不记得前几个月在书肆中发生的事了吧。当秀才时,就把一个小钱儿看得像命一样,如今侥幸当了地方官,手中有权柄,能不托箱探囊,拼命搜刮,作头戴乌纱的窃贼吗?你赶紧解职回去吧。”
这时书生才明白,以前在书肆中询问姓名,讥笑他的老者,就是今天的巡抚大人。 2;赵简子爱士;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夜款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
董安于御于侧,愠曰:“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子曰:“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
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 译文; 赵简子有两匹白骡而又特别喜欢它们,阳城胥渠在广门任小官,夜晚叩门求见,说:“主君的家臣胥渠得了病,医生告诉他说:‘得到白骡的肝脏,病就可以治好。不能得到就得死了。
’”门人进去通报,董安于正在旁边侍侯,听说后气愤地说:“嘿——,胥渠啊,竟想得到我们主人的白骡!您让我这就去杀了他吧。”简子说:“杀人却是为了保存牲畜,不也太不仁义了吗?杀牲畜以便救活人,不是非常仁义的吗?”于是召来厨师杀死白骡,取出肝脏拿去送给阳城胥渠。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赵简子发兵攻打狄人。广门的小官左边带七百人,右边带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头,并获取敌人带甲武士的首级。
君主怎么能不爱护人呢? 3;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译文: 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
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
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
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
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
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
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4;观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
8. 食喻这篇中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食喻【释义】食喻是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sūn)责人,出自《昨非奄日纂》。
【原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16562【译文】当朝的工部尚书的刘麟,告老还家。
(当地)有位直指使者,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等到有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刘麟招待他,说:“老夫本想设宴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只备了一顿便饭。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烧饭,家常饭,吃得下么?”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从早等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忍。等到饭菜端出,只有一盆糙米饭和一盆豆腐而已。
他们各吃了3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美食佳肴,摆满一桌,放在(直指使)面前,但因为刚才吃饱了,无法下筷。
刘麟执意要他吃,直指使回答说:“我确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饭菜容易吃,饱时饭菜难吃,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导致这样罢了。”
直指使懂得刘麟说的道理,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注释】1、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也是对尚书的尊称。
2、直指使:官职名。3、以:因为。
4、属吏:下属官吏。5、患:忧虑、担心。
6、俟:等待。7、款:款待。
8、治具:烧饭。9、自:从。
10、朝:早上。11、比:等到。
12、少顷:一会儿。13、箸:筷子。
14、强:强求。15、饮馔(zhuàn):饮食。
16、然:这样。17、飧: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虚词:者、以、之、其、但、乎、尚、比、惟、而已、少顷、已、也、然、而。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