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古诗文阅读 汉江临眺中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和诗词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诗文阅读 汉江临眺中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和诗词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古诗文阅读 汉江临眺中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 所含感
- 2、诗词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 3、请问此类七言十句的叫什么诗知道有绝句、律诗、古体诗、乐府等,这种十句的要如何归类呢属于七言古诗
- 4、汉江临泛压什么韵
- 5、王维的送别在体裁上属于五言___体诗
- 6、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五言和七言诗有哪些
- 7、【龙风文学院】〈16〉诗词曲联作业
古诗文阅读 汉江临眺中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 所含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体裁:【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①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②麾下:指部下.麾,军旗.炙:烤熟的肉.③的卢:一种烈性快马.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而脱险.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诗中写道:逗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地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似之处.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逗醉地?既逗醉地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逗挑灯地?逗挑地亮了逗灯地,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逗此时无声胜有声地.用什么样的逗说明地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逗挑灯地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吃逗醉地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逗挑灯地,又继之以逗看剑地.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逗梦地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逗梦回吹角连营地.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逗醉里地、逗梦里地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逗沙场秋点兵地.这个逗秋地字下得多好!正当逗秋高马壮地的时候,逗点兵地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逗片地构成的.后片的起头,叫做逗过片地,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逗换意地,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逗岭断云连地的境界.
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逗沙场秋点兵地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地: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逗的卢马地的飞驰和逗霹雳弦地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逗了却君王天下事地,又逗赢得生前身后名地,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逗壮词地.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逗壮词地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逗可怜白发生!地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逗报国欲死无战场地(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逗醉里挑灯看剑地,只能在逗梦地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逗悲哀地的.然而又有谁逗可怜地他呢?于是,他写了这首逗壮词地,寄给处境同样逗可怜地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逗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地.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逗壮志难酬地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逗仄仄平平仄仄地,下句为逗平平仄仄平平地,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逗醉里挑灯看剑地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逗可怜白发生地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词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2、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3、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4、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
5、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扩展资料
格律诗的对仗方式
1、邻对:邻近事类相对的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宫室对器物,器物对服饰,器物对文具,服饰对饮食,文具对文学,植物对动物,形体对人事,等等。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蓬对雁字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中的堂对路字
邻对是介于工对和宽对之间的一种对仗,虽然比起工对来稍逊一筹,但还算是近于工整的对仗
2、宽对:对的不十分工整的对仗
宽对只要词性相同,就可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对仗的普通情况,对仗主要出于自然,如果有天然佳句,即使字面对仗不工,也无损毫末。
如。日斜江山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日斜与草绿,孤帆与万里。然无害其为佳句。
对仗更宽一点的,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一般用在律诗的首联。
3、正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
如: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反对。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
如:妙质不为平世传,微言唯有故人知
4、双句对:通常上下句相对的对仗
5、隔句对: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上说是两句对两句。从句子成份看是隔句遥相对仗,故称隔句对,亦称扇面对,扇对
如: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流在十三弦
请问此类七言十句的叫什么诗知道有绝句、律诗、古体诗、乐府等,这种十句的要如何归类呢属于七言古诗
应该是七言古诗▲乐府诗:乐府原为专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开始采集民间歌词及乐曲。后因之把汉魏六朝时期,乐府所创作、采集的歌词,以及其他可入乐的诗歌,统称乐府诗或乐府。历代文人用乐府曲名写作的诗,虽未必入乐,习惯上也称乐府诗。▲古诗:又称古体诗、古风,诗体名。形式较自由,句数、平仄和押韵,无严格限定。唐格律诗定型后,称这类诗为古体诗,而把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一定格局的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形成后,古体诗仍然流行,常用的有五古和七古,▲律诗:为近体诗的一种,源于南朝新体诗,定型于初唐,成熟于盛唐。格律严密,每首8句。仅6句者称小律,10句以上称排律或长律。两句为一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一句中,用字须按一定搭配,平仄交替使用。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以8句定篇者,中间两联上下句要求对偶,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并限于平声。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多数不押,七律多数押韵。有押仄声的,但有人认为属古体。▲绝句:也是一种诗体。每首仅四句。南朝时己有。或称断句、截句、短句诗,平仄较自由。唐以后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规定。有五七言之分,另有六言绝句,不常用。
汉江临泛压什么韵
原文: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押韵的字是:通、中、空、翁押韵:按照汉语拼音读音,押的韵是ong韵但是从专业角度讲古诗韵脚是按照平水韵区分的,这四个字都属于平水韵上平【一东】韵
王维的送别在体裁上属于五言___体诗
送别
作者:【王维】年代:【唐】体裁:【五绝】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
又题:《山中送别》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赏析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诗: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诗人王维,大多数人知道他对佛学有所领悟,在他的许多诗中有一种禅静的空明灵静的感觉。但是,在他的有些诗中,却有一种道的味道,就是他的送别下马饮君酒诗,道的味道就很重。
禅味在诗中表现为一种空静,虚明,灵智的精美感。所以,对于禅味浓厚的诗,许多都很注意诗的格律与对仗,使诗的形式上做到精美,然后是意境上对仗,做到动静相宜,虚明兼空,从而使诗具有灵性,仿佛月光一样玲珑剔透。因为佛是主要让人从内心修起,所以,一般的诗的意境都具有某种封闭性,以求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使意境无比的精美。在此基础上,使得心灵得以净化,以通向禅觉。拿床前明月光一诗来说,此诗的意境就是相对封闭的,只是由月光泄落床前,从而勾起了思乡之情,整诗精美,而其境只是床前一片月光。独坐幽篁里一诗,其境也是封闭的,只是选取一个景点,然后将外围的事物都模糊化了。再拿白日依山尽来说,此诗虽然提到白日,山,黄河,海,楼等,看似景远,但是其诗的意境还是封闭的,最终收到了一个固定的楼里。而且使成了说理诗,使诗味无多,而理性突起。
但是,王维的这首送别诗则不然,这首诗以极平白的语言写出来,舒叙了一个生活上很细微的情节,然而他的意境却是无限遥远的。开始只是在路边相遇友人,同时饮酒,然后问话,朋友回答,而其意缈缈。这首诗我不知平仄是否合律,但是整诗却不对仗,而每一句都是按事情的发展情况平平淡淡的写出,不着一点做诗的痕迹,所以,此诗来得很自然。虽然来得自然得宛若随便,但是诗的味道很浓,其境意无穷尽。如果将诗划类的话,我想此诗应做为叙事诗,因为每一句话都是写的诗或是诗中人物很自然的话语,但是正是这些句子,却反映了许多内容,正如王维的别的诗一样,此诗也是诗中有画,这个画景并不是作者有心去采摘来的,而是适时碰在一起了。下马饮酒,问答,遥指远山,白云缥缈。这首诗又表现了情,朋友相见苦涩的喜悦,朋友之间的关心,以及朋友的失意,还有就是白云无尽时的感叹忧伤。而这些都来自于诗外,却是诗所含有的东西。
回过头来再说道与这首诗的联系,《《道德经》》中的道提倡的是一种无为的思想,一种取于自然的思想,一种不加人为雕琢的思想,一种周而复始,生而弗有,为了弗持的绵绵不绝的思想,最后还有一种大道通幽微的思想。这首诗它来源于生活的片段,不经雕琢而天成,随心记事而情在,这是这首诗的天成自然与无为特点,正是由于他的无为,使得这个故事虽然以但去莫复问为结,但是却更由于这个不问,而带来的思虑就更多了,从而形成白云无尽时。白云无尽,人生缥缈,思想也感觉到了一种缈小而微弱。感到的是面对人世的繁杂与不适,面对的是青山无尽头,白云绵绵不绝而变化无穷的自然。人面对这些,思想感觉到了天地万物的宏大,感到了自然变比的奇妙。从而融合在无尽的大自然变化之中,成为人世与自然的一个分子,参与着人世的变迁与大自然的变化。这种感觉已经入于道的玄微了
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五言和七言诗有哪些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属于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bai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汉族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
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汉族诗歌体裁,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五绝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
【龙风文学院】〈16〉诗词曲联作业
龙风文化中心蓝二系直属大区十期第十六次作业
分院:1022
学员:雒逸夫
学号:L10-1022-022
-----------------------------------
1)731曲度式七言绝句·春勤(下平二萧)
塞外漠青春来到,桃红梨白竞艳夭。
人勤果硕吉祥满,早起宵闲功德昭。
2)732曲度式七言绝句·春深(上平十一真)
莺歌翠柳早春好,燕舞花田香袭人。
吾寄此身天山外,客心平静但向真。
3)741曲度式七言绝句·梨城即景(上平十灰)
大漠风光此最好,天山脚下梨花开。
蜂飞蝶舞地天闹,惹得游人归复来。
4)742曲度式七言绝句·偶感(上平一东)
金山草木朽荣事,洛水汤汤西又东。
岁岁年年有冷雪,年年岁岁花开红。
5)751曲度式七言绝句·惜光阴(上平十五删)
一天来去等闲事,生死亦然在瞬间。
人生苦短得珍惜,狂浪蹉跎终不还。
6)752曲度式七言绝句·悟道(下平一先)
人生处处有山水,苦乐愁欢心使然。
死生天定缘前世,生死德功学圣贤。
2022-04-13
龙风文化中心十期讲义第十六讲
------------------------------
【三】布置作业
1.曲度式七言绝句(律)广义诗谱任选4首。
2.严格按下列诗谱写作。
3.主题自拟,用平水韵。
4.注意谋篇、起承转合。
5.自己校对好平仄后上交。
6.作业提交格式如下:
龙风文化中心XX系XX区十期第十六次作业
学员:
学号:
-----------------------------------
1)731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2)732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3)741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4)742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5)751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6)752曲度式七言绝句(律)·题目(韵部)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韵)
按粘贴顺延至律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韵)
D.QUINPARIS
---------------------------------------------
注:
1.提交作业不要带诗谱。
2.本次作业4首诗题目前一律标注:“曲度式七言绝句(律)”(具体见上面作业提交格式要求)。
3.本次作业上交截止时间:
龙风文化中心布置
------------------------
龙风文化中心十期讲义第十六讲第14页
第16讲浅析(高令亚)
一、曲度式七言绝律创作
二、关于对仗
A何时需要使用对仗?
1.唐五(七)绝句(四句诗式)
唐绝句之任何一式,均无须使用对仗。
2.唐五(七)律诗(八句诗式)
唐律诗之任何一式,均须使用对仗。
B何处使用?
通常而言,一首八句(四联)组成的唐五(七)律诗,其第二联与第三联必须对仗。但也可例外(以后再讲)。
C如何对仗?
首先须知对仗定义与分类等基本概念之后,才知如何对仗。
注解:
以下内容引自百度百科"对仗"条目,略做增减。
唐律"对仗"概述
1.定义:
对仗,即依据"字音平仄"与"字意虚实"所构成对偶的语句。包括二个方面:词语互
为对仗和句式互为对仗。
2.由来:
古之朝廷议事,皇帝坐塌正中,百官分列两侧相对,此为仪仗。
对仗与汉魏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说是其发展而成。对仗本身就是一种骈偶。
3.规定
1)对仗首先规定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
2)其次规定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例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3)再者规定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例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比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4)对仗分类可有几种方法。例如,运用宽严之分法,则可分成:工对、宽对、邻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见下面)
运用内容之分法,则可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
4.分类
1)宽对
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
性相同,即可构成宽对。
宽对比邻对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例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
便是宽对。
2)邻对
用词义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称为“邻对“。
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
数量等的关系。
例如,白居易《感春》中,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3)自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即在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
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
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
孤凤对离鸾等等。
4)借对
也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借对有两种借法。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
例如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示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
例如,俞弁在《逸老堂诗话》中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5)错综对
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的情况。
例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
属于错综对。
6)流水对
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
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
例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
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
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
之为“流水对“。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对仗条目。
四、曲度七言绝律近体诗用中谱基本八式(第三套)
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2.8.1曲度大先生: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1)731曲度式七绝·杜甫(上平四支)
文/曲度
苦尽誉来称诗圣,攀登峰顶万代师。
精通律韵化仙境,伟业文功千古垂。
2)732曲度式七绝·始皇(下平八庚)
文/曲度
坑儒毁籍世间怨,构建长城何御兵。
兵马俑封皇陵里,墓前无法堵骂声。
7)733曲度式七律·无题(上平十灰)
文/曲度
风雨泥泞归客哀,雷鸣空闪盼子回。
无情落叶从天降,不尽阴云向北来。
肃肃冷霜常频顾,绵绵寒雪久蕴灾。
鬓丝今长胜前夜,一阵凄凉融浊杯。
8)734曲度式七律·岁月(上平十四寒)
文/曲度
相离时易再见难,岁月无情花己残。
宵露化成梅芯雨,晨光熙面泪不干。
春枝怎感季风冷,秋叶能知节气寒。
青鸟远飞因何故,无端折返易水滩。
2.8.2迈克导师: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曲度式七绝六首(按曲度广义七言绝律诗谱)
1)731曲度式七绝·三大战役(新韵四开)
文/迈克
奠定共和凭三役,平津辽沈又战淮。
江山夺取几多血,峰火连天人怎还。
2)732曲度式七绝·援外战争(下平八庚)
文/迈克
援朝北上齿唇谊,抗美南行兄弟情。
为国尽忠他乡葬,清明遥奠塞外兵。
2.8.3白玉导师: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1)731曲度式七绝·中东战乱(下平八庚)
文/白玉
骤雨烈风云涛滚,星稀天黑盗匪横。
家亡国破政权乱,不愿成奴悔变更。
2)732曲度式七绝·圆明园(上平四支)
文/白玉
圆明湖岸满春色,玉带桥横凡世奇。
毁阁迹残依稀在,空遗长恨海战悲。
2.8.4刘玉娥社长: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文/刘玉娥
1)741曲度式七绝律·月季花(下平二萧)
细蕊轻纱本色秀,清香素彩芳容娇。
春秋不减嫩容面,嫁木花开冬夏娆。
2)742曲度式七绝·玫瑰花(下平二萧)
玫红绝爱破空漫,瓣瓣光华迎面飘。
世上情添又一曲,心花数目诚心昭。
2.8.5天虹副社长: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1)731曲度式七绝·周朝(上平十一真)
文/天虹
五霸七雄周朝乱,原来兄弟战火频。
秦王铁骑扫天下,江山归一万古人。
2)732曲度式七绝·历史(下平十二侵)
文/天虹
悠悠华夏五千载,三帝五皇源古今。
多少世争空余叹,红尘唯剩当代音。
2.8.6苏菲副社长: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1)731曲度式七绝·丁香花(上平十一真)
文/苏菲
淡雅散芳闻它味,丁香开放自有神。
百花争艳独其外,阵阵飘香迎送人。
2)732曲度式七绝·人生(下平十一尤)
文/苏菲
春风—度百花盛,草木枯荣唯一秋。
忘却世间烦心事,茫茫大海一泛舟。
2.8.7许广文副总教督:曲度式广义七言绝律诗体诗例
1)731曲度式七律·月色回龙山(下平十二侵)
文/许广文
旷揽一秋回龙顶,山岩流碧悦耳音。
千年列刹唤云歇,百步阶梯听雨淋。
叠翠紫台升平律,禅房香案晚课吟。
松林谡谡树声远,月色斑斑浮古今。
2017年09月21日
2)732曲度式七律·苦栽桃李去俗尘(孤雁格)
文/许广文
旌帆彩印峻山叠,仰止贤师名度君。
千载礼书撩人性,半眠顽石韵味醺。
金秋淡觉躁声远,玉月遥知愁绪云。
孤领素风他乡意,苦栽桃李去俗尘。
2017年09月21日
五、作业
1.曲度式七言绝句(律)广义诗谱任选4首。
高令亚
2022.03.31
三、导读:曲度编著《唐五(七)言律诗之中对仗问题》
文/许广文
导读一:句法结构
《对仗》文中第二所提“规定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
句法结构是指句子成分说的。单句有六大成分,分别是: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是,诗、词、曲语言简洁,成分多有省略;又往往用特殊句式,所以成分划分有别其他体裁。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省略,只有状语、谓语、宾语;或只有状语、谓语;一般很少出现补语。现举例,王维《出塞作》中颔联简介一下“句子结构”。
出塞作
唐代: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颔联总体看是“动宾对”:“暮云空碛时”、“秋日平原好”都是状语,表示环境、时间等;“驱”、“射”皆为动词,做谓语;“马”、“雕”都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做宾语。而主语“驱马”、“射雕”的人(将军)省略了。
导读二:自对
曲度校长在答疑时也将此对法称为“句中对”、“就句对”,即本句中一些词语与另一些词语自行成对,全联亦工。清代沈德潜说:“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偶者。”(《说诗晬语》);钱钟书说:“当句对创于少陵(杜甫),定名义山(李商隐)。”(《谈艺录》)。早在王维诗中就有当句对。如《汉江临晀》: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对地”当句对,同属名词;“有对无”当句对,同属动词;一般情况下,名词与动词是不能互为对仗的。但是王维诗中上下句分别以名词、动词当句成对,而且十分工整,那么这一联也显得十分工整。曲度校长文中提到宋代洪迈《容斋续笔》卷三有关当句对还有一段专论:“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烝兰藉、桂酒椒浆;…自齐、梁以来,江文通、庾子山诸人亦如此。如王勃《滕王阁序》一篇皆然。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花之轴,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天高地迵,兴尽悲来,宇宙盈虚,丘墟已矣。之辞是也……”又举杜甫、李商隐诗句若干,谓“如是者甚多”。在曲度校长的诗词中也有许多此类“自对”句。如《正是入冬时》:
导读三:扇面对(隔句对)
《对仗》文中提及对仗分类时,其中有“扇面对”,“扇面对”又称“隔句对”。四句组成一组对仗;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其实此类对法修辞早在《诗经》中就有。例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为让大家更多了解“扇面对(隔句对)”以下再举两例: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唐代: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即为:“隔句对(扇面对)”。
龙风学子在诗词创作时,也有不少作品采用“隔句对”的修辞技法。现摘:王西成(龙风五期优秀学员)《夏风》供大家赏读:
导读四:曲度七律选集摘录
1.七律·深空皓月衬天河--下平五歌
深空皓月衬天河,远处风传动魄歌。
子美凄凉乃诗弟,东坡得意当词哥。
红尘滚滚仙何少,静女悠悠圣不多。
潇洒酒仙狂殿赋,千年史上几人和?
注:首句为半对句。颔联、颈联标准工对。
曲度2014.7.24INPARIS
《“对仗”问题》也是格律诗词比较难掌握的,曲度校长文中所列的几类划分、实则还隐藏好几种其他类别。如从声韵上划分,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对、叠字对、等等。从宽严上分其实还有一类“半对半不对”(见《曲度律诗选集》摘录第1,3,7首),就是说上下两句只有部分字词相对,其余部分不对。如杜甫《月夜》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遥怜对未解”,但其余一半不相对。再如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也是部分字词相对,其余未对,如果意佳,是可以的,并不算违律。
——许广文,2019.03.27.夜,2019.08.26.修改。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