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石潭记中以的一词多义?
“以”的一词多义举例:
- 以其境过清(因为)
-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表承接,不译)
- 全石以为底(把)
“以”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包括介词、连词、动词等。在《小石潭记》中,“以”的用法主要是介词和连词。
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
(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3)把。全石以为底。
游褒禅山记中有以的句子的一词多义?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以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以,语气助词,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火尚足以明也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以,语气助词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以:连词,表目的。
小石潭记的以的一词多义?
《小石潭记》中“以”的一词多义:
- 以其境过清(因为)
- 全石以为底(用)
“以”在古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包括介词、连词、动词等,具体用法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
、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 (2)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3) 全石以为底 (用来)
唐雎不辱使命中几个“之”的意思?
《唐雎不辱使命》一词多义“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
以故其后名之曰的以是什么意思?
以: 因为
原文: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这句词出自《游褒禅山记》,是宋代王安石的作品。原文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翻译为: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历史悠久,景致宜人。褒禅山,古称华山,其东有灵芝山,山上树木参天,古以盛产灵芝得名。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天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至今仍见坐卧痕迹。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
如的一词多义?
如:
1、动词,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2、动词,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
3、动词,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4、动词,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5、动词,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
6、动词,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7、副词,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8、连词,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9、连词,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0、连词,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1、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