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元镇和白居易是朋友吗有什么他们和白居易和元稹互赠的诗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元镇和白居易是朋友吗有什么他们和白居易和元稹互赠的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元镇和白居易是朋友吗有什么他们为对方作的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和元稹(779—831 字微之)是好朋友呀。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 白居易
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
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独酌忆微之 白居易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忆微之 白居易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梦微之 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白居易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寄微之 白居易
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
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卨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三月三日忆微之 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寄微之 时微之为虢州长史。 白居易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
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搘床。
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
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白居易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答微之上船后留别 白居易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
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白居易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白居易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
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
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白居易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醉封诗筒寄微之 白居易
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
未死又邻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
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
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答微之见寄 白居易
可怜风雪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
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早春忆微之 白居易
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
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
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重寄别微之 白居易
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
犹胜往岁峡中别,滟预堆边招手时。
河阴夜泊忆微之 白居易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
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和乐天感鹤 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酬乐天 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元稹
昔君乐游园,怅望天欲曛。
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
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
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
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
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
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
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
酬乐天早夏见怀 元稹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
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
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
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和乐天秋题曲江 元稹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
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
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
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
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元稹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和乐天刘家花 元稹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水上寄乐天 元稹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代杭民答乐天 元稹
翠幕笼斜日,朱衣俨别筵。
管弦凄欲罢,城郭望依然。
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
春坊幸无事,何惜借三年。
酬乐天秋兴 元稹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赠乐天 元稹
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 元稹
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
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
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
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元稹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予病瘴,乐天寄通中 元稹
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
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
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
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
书乐天纸 元稹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元稹
碧落招邀闲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
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
和乐天高相宅 元稹
莫愁已去无穷事,漫苦如今有限身。
二百年来城里宅,一家知换几多人。
和乐天仇家酒 元稹
病嗟酒户年年减,老觉尘机渐渐深。
饮罢醒馀更惆怅,不如闲事不经心。
和乐天赠云寂僧 元稹
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元稹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寄乐天 元稹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酬乐天醉别 元稹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酬乐天雨后见忆 元稹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
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元稹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返回目录

白居易和元稹互赠的诗

白居易和元稹互赠的诗有《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得乐天书》、《梦微之》、《酬乐天频梦微之》、《舟中读元九书》、《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折箭头》、《和乐天折箭头》等。
1、白居易作:《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窗灯欲灭时。
元稹回:《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2、白居易作:《梦微之》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回:《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3、白居易作:《舟中读元九书》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回:《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4、白居易作:《折箭头》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元稹回:《和乐天折箭头》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
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
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返回目录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

元稹(779~831)
中国唐代文学家 。字微之 ,别字威明。洛阳(今属河南)人。8岁丧父,少经贫贱。15 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元和四年 (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 (821)迁中书舍人 ,充翰林院承旨 。次年 ,居相位三月 ,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
,五年 ,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 ,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 ,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他擅写男女爱情,描述细致生动,不同一般艳诗的泛描。悼亡诗为纪念其妻韦丛而作,《遣悲怀三首》流传最广。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 次韵相酬 ”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 。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其本集《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事迹见新 、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白居易(772~846)
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 ,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图片
生平 他生于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 ,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授盩厔县尉 。作《观刈麦》 、《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 。他能不畏权贵近�,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 ,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 ,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 。文宗大和元年(827) ,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在洛阳以诗、酒 、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 ,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 ;其“ 独善” 之心 ,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 、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③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新乐府序》)。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白居易书《楞严经》墨迹
文学创作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谕、 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为近体。前三类大致以内容区分,但有相交。四类诗中,白氏自己比较重视前两类,认为讽谕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 ;都是他 人生目标的 直接体现 。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与元九书》)。讽谕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 。部分《新乐府》还采用 “ 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保和、乐天安命的思想。但也有些诗从侧面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只是无可奈何的解脱。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有名。《长恨歌》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 ,既有“ 汉皇重色思倾国 ”的寄讽 ,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琵琶行》则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白氏还有不少赠酬亲朋篇什,情真意切,挚朴动人。但这类诗中较多叹老嗟病,伤往悼亡的伤感色彩及度脱尘嚣的佛家思想。杂律诗在白诗中最多,以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山水小诗较有名,白描手法,寥寥几笔,生意盎然。另有一些铺陈故实、排比声律的长篇排律和杯光酒影、艳情风月的小诗,也颇为时人效仿。白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诗的启示。后代剧作家也多有据白诗故事进行再创作 ,如白朴 、洪踦据《 长恨歌 》分 别作《 梧桐雨》、《 长生殿 》;马致远、蒋士铨据《 琵琶行 》分别作《青衫泪》、《四弦秋》。白诗词句,也多为宋、元、明话本所采用。白居易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75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 治安策 》的政论文;《 与元九书 》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本集和研究资料 白居易生前曾自编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长庆集》),收诗文3800多篇,后散乱。今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刻本,收诗文3600多篇(羼入几十篇他人作品)。明马元调重刻本和日本那波道园1618年本与绍兴本基本相同。清初汪立名《白香山诗集》仅收诗。今人顾学颉以绍兴本为底本,参校各本而成《白居易集》及《外集》,附白氏传记、白集重要序跋和简要年谱。近人陈寅恪有《 元白诗笺证稿 》,中华书局 1962 年出版陈友琴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日本花房英树《白居易研究》等,都是较重要的研究参考书籍。

返回目录

这首诗的主旨及赏析 (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年代:唐 作者: 元稹 昔

乐天是白乐天,就是白居易。这首诗是元稹酬谢白居易写的,写的是跟白居易去乐游园旅游的所见所想。前两句交代原由,三四句写的是乐游园的风景。最后四句写的从风景书法出来的感受,以及对白居易的思念与爱戴。中心眼在最后一句: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基本就是赤果果的表白了

返回目录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宝塔形送别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首著名的宝塔茶诗是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元稹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限用一个字。
作者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从茶自身视角以拟人化手法写它与外界关系: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根雕”与“罗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尘花之类。
末四句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与“晨前”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青年时家境贫困,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授翰林院学士,先后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贬为江州司马,改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风雅比兴”。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留下的千古名句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氏爱茶,与元稹结成了莫逆之交。两人之间经常有诗歌唱和,即使两人分处异地,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并发明了“邮筒传诗”。一次,元稹出使到东川,白居易与好友李建同游慈恩寺,席间想念元稹,就写下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而此时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他在同一天晚上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于是他们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如白居易所说的那样,两人终其一生都是友情极其深厚的“文友诗敌”。白居易有诗写道: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返回目录

元稹白居易互赠诗有哪些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返回目录

元稹和白居易的唱和诗

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返回目录

“垂死病中惊坐起”是谁写给谁的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七绝。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此诗以景衬情,以景写情,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

返回目录

元稹写给白居易的诗是哪一首

  • 《禁中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 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当时白居易三十九岁,在朝中任左拾遗,兼翰林学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无限思念、无限关心之情。但这一切并没有明确说出,作者只是写自己写完书信后,将信纸装入信封;又觉得似乎还有许多话尚未说完,似乎还应当补充或修改些什么,于是又把信取出来重读了一遍;但却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因此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诗人这时具体都想了些什么,我们大体上可以从其他诗中推断出来。

  • 元稹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长安靖安坊祖宅,唐朝著名诗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孙,父元宽,母郑氏。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返回目录

元稹白居易最暧昧的一首诗

元稹白居易最暧昧的一首诗是《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如下: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首诗所写的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耐人咀嚼。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