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题西林壁几年级的古诗和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知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题西林壁几年级的古诗和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知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题西林壁几年级的古诗

题西林壁几年级的古诗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作,同时也是一首哲理诗,作者把人生哲理蕴含在描写庐山景色之中,通过描写庐山不同角度的变化和气势,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译文对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返回目录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九课课文原文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暮mù(暮色、暮年、暮气)

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

题tí(题字、题诗、问题)

侧cè(侧影、侧门、侧重)

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

庐lú(庐山、庐舍、草庐)

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

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

阁gé(阁下、阁子、阁楼)

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

须xū(必须、须知、须要)

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

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

二、我会认组词

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

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

三、多音字

似sì(好似)shì(似的)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

四、古诗大意

《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

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哪些景物是“可怜”的?

“可怜”的意思是可爱。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

3、《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在末句点明了雪和梅的特点,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

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_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六、课文主题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雪梅》通过把梅花和雪花进行对比,告诉了人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暮江吟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

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宝石名,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红色的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因为只有傍晚到初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本来是平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精巧的小诗。诗中描绘出两幅图画。

阅读理解如何提升

想做好阅读理解题就要先把这些专业用词掌握住。这么抽象的东西该怎么教给孩子呢?可以采取反复强调认知的方法,那些专业用词我们不能立刻让孩子明白具体的意思。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表面的现象来反复强调学生的认知,先让他了解具体的形式,然后多做题反复强化,慢慢他认知里看到类似的题就能准确把握正确的意思,才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反复读文章,锻炼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的一个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这种题型首先就是要先读懂文章,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是《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 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3.作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4.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返回目录

题西林壁评课优缺点

题西林壁评课优缺点

1、古诗课难上,但是三位老师都上的很精彩,各有各的特色。通过了许许多多的手段来解析、感悟《题西林壁》,“远近高低”不同的看法,直观地展示了庐山的不一样。

2、联系自身的经验,谈一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才艺展示环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沈老师的沙画表演,结合着朗诵,歌曲,叹为观止。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修身,不断充实自己,多学习才艺和技能,相信学生也能跟着他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4、课文朗读环节,准备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三位老师的表现都很出色。粉笔字也是如此,工整干净,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知识问答环节,范围很广,却难不倒我们的老师们,回答出彩。

5、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返回目录

解析《 题西林壁 》

《题西林壁》
一、学习重点:
赏析品读这首含有警句的哲理诗,领会诗歌意境,弄懂诗意,感悟、积累并运用诗作中奇思妙发的两句至理名言,明白它蕴含为人处事的哲理,发展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内容: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诗词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方向看庐山,它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貌。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四、词语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缘:因为;由于。
五、专家解读如果说宋朝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其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诗人首先很真实的写游山所见,展示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之多变的瑰丽险峻的姿态,接着顺势进行借景说理:如果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会各不相同。
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即大家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这首诗的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堪称是奇思妙发,使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无穷、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的理性认识,也可以延伸到观察世上的万事万物,也是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人因为所处的地位、眼界、格局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所以,《题西林壁》不仅能让人欣赏到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用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诗使人百读不厌。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
六、知识拓展苏轼这个妇孺皆知的名字,号东坡居士,后人习惯称其为苏东坡。苏轼出身于北宋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中。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是知名之士。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自幼聪颖过人,到成年后,博通经史百家之学,看待事物有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态度,他的这种处世哲学,成为他身处逆境时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也深深地渗透到他的文学作品中。 苏轼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奇才,他不仅博学多识,才气横溢,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极高造诣,而且他把文学当成自己真正的生命。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是他生活和思想的体现,也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返回目录

诗性与理性关系 分析 望庐山瀑布和 题西林壁 速求 急急急!!!!

诗性与理性关系 分析 望庐山瀑布和 题西林壁 速求 急急急!!!!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题西林壁”是七言绝句格律,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诗意解析:
作品寓意非常深刻,但言辞却浅显通俗。而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正是苏轼的惯常的艺术形式。苏轼在诗作中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条理、流畅的一种语言表现,体现了清新、写实、未为前人所述的意境。作者用四句诗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地貌特征,生动地阐述了因视角变换而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使游客在游历山水之后仍然对全貌感到迷茫、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
2、理性解析:
作品诗句具有高度的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诗人从观察自然风光存在的视觉盲区方面着手戳破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由此从理性认知方面揭示了只有超越自我的立场才能获得对于事物全貌认识的哲理。

返回目录

题西林壁欣赏解析

这首诗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是作者游览庐山时写下的感受。
诗中首先描述庐山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的不同面貌,写庐山多彩多姿,变幻莫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正面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侧,从侧面看。岭,山岭;峰,山峰。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雄伟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作者没有具体描绘庐山的某一点,而是大笔勾勒它的整体形象,并从不断变换的观察点,突出庐山的景象万千,不可穷尽,为后面抒写感受作铺垫。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看不清、认不清的意思。只缘,只因为。这是作者由庐山的复杂景象,产生的感想: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已身在庐山之中。进了庐山,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由于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就不一样了。这两句,烘托了庐山的雄浑壮观,又给人深刻的启迪。
诗中蕴含着这样一个哲理: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因此,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写景诗,它揭示的思想远远地超出了写景本身,难怪它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这种观山时的感受,可能许多人都有,为什么独有苏轼写出来了呢?这与他创作构思时善于提炼开掘、刻意求新分不开的。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