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适合女生朗诵的散文和适合朗诵的经典散文诗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适合女生朗诵的散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春雨撩人,不须归
春夜,缠绵的雨丝敲打着窗,唤醒了睡梦中的思念,一场春雨,就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来了,带着几分娇嗔,几分柔情,轻轻地洒落在春天的时光里!
天刚蒙蒙亮,迫不及待的推开门窗,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细软的,夹杂着一股凉扑面而来。尽管,前些时日子,已是春色如许,春装绚烂,但还是挡不住一夜冷雨的飘零,整个城市又便跌入了春之冷峭之中。禁不住退回房间,披了件稍厚点的外衣在身上,又特意选把淡绿色的伞,重新走出门去。
其实,出门是毫无目的的,没想着要去哪?就只是想随心所欲的街角巷口走一走看一看,看春雨下的城市或村庄,看满城天青色的烟雨,如烟似雾诗意的模样,或者,去寻一声“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回音!
这细细的春雨啊,带着丝丝缕缕的柔情无声的飘落,不比春风得意,不比春花娇媚,却有着别样的意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它是春的精灵,是充满生机的甘霖,春雨浸润了春色,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一场春雨,又是一种情怀,漫步雨中,不由想起江南的雨巷,烟雨如酥,连绵不断,北方不同于江南,少了青石古巷,小桥河畔的柔美与静谧。然而,这一季的雨却是一样的细细密密、淅淅沥沥。我本多情,置身于细雨绵绵,虽比不得江南姑娘的清丽和娇柔,却有着一样的忧伤和悠远绵长的情怀。
尽管,撑了伞,还是被雨滴打湿了衣衫。一只新燕,从身旁掠过,翅沾微雨,依旧衔泥筑巢,只是不知,这纤细的掠影落入谁家屋檐?突然,想起“最美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的浪漫,如此唯美的画面,似乎与我没有任何的关联,因为,从来都是一个人走过泥泞走过孤单,走过那些落雨的天,想来,竟觉得与这雨中单飞的燕有着几分相似。
春雨绵绵送春归,点点滴滴的情思在雨中纷飞,落入花的蕊,枝的芽,嫩柳滴翠,粉桃妖娆。雨渐小,干脆收起了湿漉漉的雨伞,任凭细细绵绵的雨丝洒满肩,带着几许闲情,在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水光花色中遐想。
适合朗诵的经典散文诗
个人认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非常适合!!!!
特别是前者。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课文解析
第 7 课《 散文诗二首 》
一、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二、写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想到母亲与儿女之间的亲情,所以就用荷叶来赞美母爱。
三、字词
1、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2、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3、衍(yǎn):延长,开展。《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4、并蒂(dì):并排地长在同一根茎上
5、莲蓬(lín péng)荷花凋谢之后的中间部分。
6、匿笑(nì):偷偷地笑
7、花瑞(ruì):花开的好预兆。
8、菡萏(hàn dàn):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9、徘徊(pái huái):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20、攲斜(qī):倾斜,歪斜
21、荫蔽(yīn bì):遮蔽。
四、结构层次
《金色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部分(5-6段):“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在书页上。
第三部分(7-9段):“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原形。
《荷叶·母亲》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五、课文分析
《金色花》
1、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 孝顺机灵、天生善良。母亲: 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4、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5、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6、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荷叶·母亲》
1、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因什么而感动?(作者被红莲还是白莲所感动?)
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遮盖住红莲,为其遮风挡雨。
2、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
6、7自然段
3、你认为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名字?
荷叶护莲图
4、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凋零、枯萎
5、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就会像文中的那株白莲。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白莲和红莲都经历了一场风雨袭击,因为白莲没有荷叶保护所以凋零散飘,而红莲在荷叶的细心保护之下,健康、安全、快乐地生活着。作者就是被这样一幅画面所感染和感动。作者触——景——生——情,以——花——喻——人,想到了自已就是一株什么?而荷叶就是自己的什么?
红莲、母亲
六、拓展延伸
关于“母亲”的名言
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4.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5. 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刘克庄《乍归九首·儿童娱膝下》
6. 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7. 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元稹《莺莺诗》
8.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经》
9. 人来唯仰乳,母抱未知慈。——孟郊《子庆诗》
10.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适合朗读的正能量散文诗两分钟
1、青春记忆
岁月走过的痕迹
留下的是记忆
时间的过客
我是时间的过客
从我身边擦肩而过
那些年走过的地方
留下的是永久的足迹
过往的青春年华消逝在时间的世界里
无悔青春,无悔昨天
站在夜空下
望着天空的星星,望着月亮
璀璨的星空洒满整个夜晚
那些年看过的夜空
如今还是那么熟悉
心底总是会浮现泪水
只是感叹岁月流逝
时间在走
我跟着时间走
不知时光是否会倒退
那是幻想吧
跟流逝的时光说再见
跟昨天说再见吧
还是背上行囊
一直往前方走去
2、青春的梦想
青春
悄悄地
打开了心灵之窗
梦想见到了阳光
如同翩跹的蝴蝶
飞入了鲜花的海洋
青春
水晶般的心灵
折射出光芒
如同初飞的雁
梦想在蓝天飞翔
青春
火一样的激情
驿动的心房
流淌着鲜红的血液
将豪情植于梦想
志在四方
青春
是漂亮的鸟儿
梦想是你的羽翼
才华是你的衣裳
只有飞向那湛蓝的天空
你的前途才会充满阳光
3、青春追梦
梦想纵使万里遥,
今朝迈步初始尝。
追梦路上多风雨,
无畏艰险斗志昂。
壮怀激烈青春志,
雏鹰展翅任翱翔。
他朝梦想结硕果,
如歌青春绽芬芳。
4、当我正青春年华
当我正青春年华
没有悲伤,也没有忧伤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
放牧青春快乐的一首牧羊曲
当我正青春年华
没有泪水,也没有忧伤
在奕奕星河的夜空
追逐青春理想的一颗启明星
当我正青春年华
没有孤单,也没有忧伤
在春天百花的花丛
游弋青春爱情的一个季节里
当我正青春年华
没有失落,也没有忧伤
在可歌可泣的时代
放飞青春梦想的一个氢气球
幼儿散文诗朗诵3篇
幼儿大声朗读,不断重复,乃至熟记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整理了幼儿 散文 诗朗诵,供你阅读参考。
幼儿散文诗朗诵篇01眼睛
在洁白洁白的纸上
我画下一双眼睛
这双眼睛
充满了阳光
充满了星星
充满了鲜花
它,永远不会流泪
为了让这双眼睛
永远充满阳光
充满星星
充满鲜花
我在心中
画下了另一双眼睛
这双眼睛
没有见过阳光
没有见过星星
没有见过鲜花
它,流干了所有的眼泪
在洁白洁白的纸上
我画下了一双眼睛
幼儿散文诗朗诵精选
坐火车
爸爸带我坐火车,
火车开动的时候,
窗外的东西就动了起来;
山开始往后退,
树也往后退,
房子也往后退……
哇!什么东西都往后退,
好怪好快啊,
我们都不用走路,
一下子就到了台北。
幼儿散文诗朗诵篇02她的两鬓已斑白,
孩子称她园长奶奶。
她的心胸宽广伟大,
拥抱孩童一代又一代。
她的双手力大无穷,
托起无数孩子的天空。
她的思想至高无上,
甘愿奉献待遇地位从没想。
她说话柔声细语,
就像滋润禾苗的露珠,
她的生活就像阳光,
普照每一个孩子的欢笑,
见证每个孩子的成长。
她的身上印记着
无数孩子成长的足迹,
她,就是幼儿教师。
幼儿散文诗朗诵篇03瀑 布
柯蓝
从天山下来的流水,停在高高的悬岩上。它在向四处观望,寻找出路。
在这没有路的地方,在这高悬的空处,流水,你要向哪里流去呢?
流水没有回答。它昂起了头,挥动着手臂,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前跳起来了……
流水朝它所选定的方向冲过去,发出了白色的浪花,散发着白色的烟雾,在山岩上发出了生命的叫喊……那闪闪的白光,那滚滚的浪花,那不散的烟雾,冲向无底深渊,震撼着万丈岩石。
呵,你这人世的瀑布,你是生活的象征,斗争的象征,永远不灭的象征!你已经流进了我的心底。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诗人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头,让读者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作者一起飞翔。在飞翔中看见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欢乐的美丽图画,图中洋溢着真、善、美。诗人有力地塑造“金色花”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金色花在风中飘摇,在新叶上舞蹈,沁人心脾的花香,美丽的投影……这些不正是主人公天真活泼,高尚圣洁的真实写照吗?文中还有个重要人物“妈妈”。诗中描写了“妈妈”的一系列活动:工作、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等。她的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的生活,诗人在诗中间接地描写了“妈妈”和孩子始终在一起,妈妈始终能够牵挂着孩子。从侧面烘托出伟大的母爱。比如第二自然段中,当“我”和“妈妈”玩捉迷藏,妈妈因找不到我而焦急地喊“孩子,你在哪儿呀?”从这一句简短的话中,我们就能体现到孩子是母亲心头的一块肉,是她永远的牵挂。而孩子却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不正是孩子天真、调皮的习性吗?还有第八自然段中,当“我”重新变成人形站在“妈妈”的面前,求她跟我讲故事时,“妈妈”由不见孩子惶急的心情一下子变成又惊又喜。“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