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当年新浪博客大v是怎么评价缠中说禅的和缠论的创始人人是谁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当年新浪博客大v是怎么评价缠中说禅的和缠论的创始人人是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当年新浪博客大v是怎么评价缠中说禅的

《缠中论禅的实用性浅析--缠徒群缠中论禅吧踢人禁言删帖不敢答辩道理有感》天涯发帖仅供参考

返回目录

缠论的创始人人是谁

是李彪(1969-2008),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李天佑将军之孙,1988年高中毕业于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李彪本人性格有点暴躁,说话很冲,但操盘时的盘感极好,反应快,十分冷血。

股市技术简解:

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犹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犹如行船、犹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扩展资料:

缠中说禅神奇的假设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逐步印证,并利用独创理论体系推理及假设分类推导美国股市和我国股市的顶底。

她把她的神奇,留给了世界。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学习她的理论,学习她的思想。虽然她已不再更新此博客,但她却留下了许多。她在博客中留下了1134篇精彩的文章,留下了精彩的思想,有教你炒股票系列和解读论语系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缠中说禅

返回目录

缠论:中枢的作用

中枢最简单运用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两个同级别的中枢向上,这是一个上涨代表着这是一段盈利,向下意味你要亏损,一个中枢的结束代表就有可能有另一种方向,这时就需要用背驰来判断,任何的中枢移动都离不开第三买卖点的问题,这个第三买卖点意味这是你这次操作的的最后极限值,因为这次操作后必然会形成另一个中枢,你看上证指数06年到07年的这段上涨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中枢不断上移的结果,到2007年10月16号形成顶之后才出行中枢下移到2008年1月14好反弹结束就是你的最后机会,假如1月14后的下跌不创新低,很自然的还要买入实际上直到1664点就出现一次线段类反弹,直到1664点后形成的线段上涨之后再以一个线段下跌不创新低这是买入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个时间就是200812月30日这个期间大盘下跌230%,这个期间你如果是以一个日线级别下手的没有任何买点,因为这期间任何下跌线段的都是突破前期低点的,所以不形成买点,如果是以背驰进入从08年8月份的下跌就开始进入了背驰段,这里唯一需要的就是能有技术确认这个线段的下跌何时结束,很显然我们散户在没有官放消息情况下这个第一买点想要精确的把握难度还是有点大,不是不可以把握,在30分钟上需要不断的去做,直到最后出现中枢上移了你才可以安心,说明反弹的级别变大了,直到日k线上的第二波创不了新低了下面必然会有一个日k线的线段上涨(但不一定就创新高),对应的卖点在09年11月23号,之后的下跌没有创新低,当然要买入最后也没创新高这时当然要卖出2010年的9月21出现了第二买点,到11年的4月19号出现的第二卖点一直到现在都没出现第二买点。
所以你说中枢这个作用是什么呢,这样能看懂中枢,一个股票大势就看的非常清楚,根本不是瞎掰的。
现在再来看大盘(上证指数我上面说的也是)在月线上可以看出现在是在形成底的时候,如果3月份大盘大幅拉升这个底就可以形成了,现在实际有很多金融股已经形成了一个月线底,而且在月线上现在的下跌是第二笔,在加上国家的政策底在2000点左右,所以这次底一旦形成向上力度一旦超越前面的力度一个年度的行情就很有可能出现,但是不排除在现在的位置出现月线上盘整的可能,所以明年行情肯定会有,实际上要会找个股,前期涨幅比较大的才出现下跌的股票不能碰,应该找已经再日线上形成了底分型的股票在30分钟上进行操作,利润会比较大
我实际不想推荐什么股票,但是为了证明一下,海油工程现在就是一个日k线上线段的底分型的第二段开始这只股票只要不突破7.14在下的日k线的中枢不出现第三卖点都是安全的,一旦出现了第三卖点,这时是卖出去的最后一次机会不然就会被套,实际上我们在30分钟来来回回,一旦在7.14下形成了第三卖点意味这只股票暂时报废了,就需要换股票了一旦突破了7.14后的回调不突破11年12月22日的4.98这时就可以继续搞,直到不创新高或创新低后退出所有,
我上面说的这些不是吹出开的,是用中枢分解出来的,上面推荐的股票只是参考不值得你信任,除非你自己也懂得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