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六国论》中的通假字和苏轼《六国论》中‘暴霜露’的‘暴’是不是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六国论》中的通假字和苏轼《六国论》中‘暴霜露’的‘暴’是不是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六国论》中的通假字
- 2、苏轼《六国论》中‘暴霜露’的‘暴’是不是通假字
- 3、急求语文文言文专家帮忙整理一下苏辙的六国论的文言句式,实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谢谢了
- 4、苏辙的六国论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越多越好,一定是苏辙的
《六国论》中的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苏轼《六国论》中‘暴霜露’的‘暴’是不是通假字
作者简介】
苏洵,北宋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他的文章以政论文成就最高,代表作有《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辩性强,富有说服力;文字简约,不事雕琢,但笔力雄劲,善作譬喻.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急求语文文言文专家帮忙整理一下苏辙的六国论的文言句式,实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谢谢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
(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
以地事秦事:侍奉
(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速:招致
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使……退却,译为打退
4.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势①有如此之势(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赂秦而力亏
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2.之
(1)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
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亡
(3)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4)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2)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
(3)连词,相当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介词,把。
举以予人
(5)介词,用。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动词。亲交好附)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倒装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苏辙的六国论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越多越好,一定是苏辙的
一、一词多类一词多义以:1.秦以攻取之外(用,凭)2、以有尺寸之地(才,可用而代替)3、举以予人(来)4、以地事秦(用)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3、以有尺寸之地(的)4、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7、此言得之(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后:这样以后。
兵: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1、暴霜露(动词,曝露)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1、以地事秦(动词,侍奉)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犹: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8、与:古义:结交今义:和9、速:古义:招致今义:速度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今义:不可以
追答:
特殊句式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用“非”表示的否定判断句)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几个诸侯国。兵:武器单独看,这个句子翻译为“六个诸侯国家破国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也不是打仗不得法”。它同下文“弊在赂秦”一起,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简捷明快。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也”式判断句)。与:亲附、亲近。嬴:秦王的姓。单独看,这句翻译为“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其他五国”。它提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式被动句)如此之势:泛指“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的大好形势。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这句翻译为“有像这样不需贿赂秦国就能战胜秦国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聚的威势所挟制”。作者在这里抨击了六国治国方略,揭示其“破灭”的根源。④洎牧以谗诛。(被动句)洎:及,等到。以:因为,由于。单独看,这句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诛杀”。其实,句中主语“牧”是“诛”的被动者,而不是“诛”的施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因此这句最好还是翻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⑤赵尝五战于秦。(倒装句,介宾结构的状语后置)尝:曾经,过去,时间副词。于:同、跟,和“秦”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战”的补语。这个句子理解时要把后置的状语提前,翻译为“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作战”,语意就顺了。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