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和求高中文言文不知道必修几《项羽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和求高中文言文不知道必修几《项羽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乌江自刎,这是千古流传、人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人物项羽的结局。但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连史学界都没有予以注意,一直都是沿袭旧说。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安徽定远一个中学老师写的文章,题目是《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他征引《史记》、《汉书》的材料,结合当地的一些遗迹,指出项羽是在东城(今安徽定远)自刎的。文章发表后,得到一些好评,还被多家报刊转载。
恰好我从1982年起,开始调查《项羽本纪》的一些史迹和地理位置,我曾调查过“下相”(今江苏宿迁,项羽的出生地)、古盱眙(项羽立楚怀王孙心为义帝处)、东阳城(东阳少年聚众起事,立陈婴为长,号为“异军仓头特起”处)等等,后来又调查过鸿沟(在今河南郑州,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彭城(今徐州)等处。1986年我又两次调查垓下、灵璧和定远的东城、阴陵、虞姬墓,又到乌江作了调查。2005年11月14日,我再次到定远调查了东城、阴陵、大泽等遗址,二十年前调查过的古城遗址,现在都已立了碑记。前一次的调查后,我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年的这次调查,使我决心对这个问题作一番考证。 一、司马迁对项羽败、死的叙论 要考证这个问题,还得从最早的记录——司马迁的《史记》说起。 《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句涉及乌江,当另作分析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相反,却是明确说“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婴以御史大夫受昭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破籍东城”,“击斩项羽”,“共斩项羽”,“从灌婴共斩项羽”,“以都尉斩项羽”,“追籍至东城”等等,因为他们都是从灌婴追杀项羽于东城的,所以有的只简略地说“共斩项羽”,其地点当然都是在东城。由此可见,《史记》里确实不存在乌江自刎之说。相反,却都是用论断式的语言说:“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这样斩钉截铁的断语,以后的班固、司马光、袁枢等都没有异词,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项羽本纪》“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文字将作如何解释呢?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后世的误解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后世的误解,以讹传讹,远远超出了司马迁的这段文字,完全违背了司马迁的原意。所以,要重温原意。 (一)项羽当时所在的地点 《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据此,项羽当时所处地点是在东城,而“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后面还有“卒困于此”、“天之亡我”、“今日固决死”等项羽的话,可见项羽已困死在东城,不可能突围出去了。司马迁的这些明确的叙说,加上这里的地理环境,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我们分析问题,不能离开这个基本事实作任意的猜测。 (二)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项羽本纪》的这句话,是意向性的话,是想东渡乌江,而不是已经到了乌江。一个“欲”字,充分说明了它的意向性和它的未遂性,这是一。其次是“东渡”这个词,既具有方向性,又有距离感。“东”字表明乌江在东城的东面,而且含有一定的距离(据安徽省交通部门提供的资料,东城离乌江还有二百四十华里)。如果说项羽已经到了乌江渡口,而且渡船已在等待,项羽是站在乌江岸边,那就不是“欲东渡”的问题,而是立刻上渡船的问题了。否则他突然到乌江来干什么呢?难道还要想想要不要渡乌江吗?正是因为他还在东城,离乌江还远,所以说这句是既有方向性又有距离感并且是意向性的话。我们分析问题,千万不能把项羽所处的地理位置弄模糊了,更不能把这句话的实在语意弄错了。项羽此时是在东城,这一点必须明确记住。项羽是“欲”(想要)东渡,实际上还没有离开东城。因为一个“欲”字,不可能把项羽一下就转到了二百四十华里外的乌江。 (三)项羽“乌江自刎”是空穴来风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这段文字,与上文明显矛盾。上文是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话是说项羽自己想渡乌江,乌江亭长是顺着他的思路劝他速速渡江。不料项羽却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好像他根本没有想渡乌江,上文“欲东渡乌江”似乎根本不是他的念头,文章前后明显不接。这是矛盾之一。 “乌江亭长舣船待”,这句话让人产生错觉,好像乌江亭长和项羽都已经在江边渡口了。而实际上项羽并未离开东城,也已不可能离开东城。所以这句话并非写实,乌江渡口离开东城还有二百四十华里,乌江亭长怎么可能舣了船,跑到东城来接项羽呢?这是文章明显的纰漏。这是矛盾之二。 那末太史公的文章会有矛盾纰漏吗?有。这种矛盾纰漏前人早已指出。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说:“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六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序》说:“骃以为固之所言,世称其当。虽时有纰漏,实勒成一家,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才也。”近人李长之也说:“他在《史记》中根据已成的东西处是远超过于自己的摸索的。懂得这种情形,就不怪《史记》中风格之杂了,也不暇怪他偶而有着矛盾了。”可见无论是古人或今人,都已经注意到《史记》的叙事中,是存在着“矛盾”和“纰漏”的。总之,“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与下文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是前后矛盾的,而“乌江亭长舣船待”这句话并非事实,与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完全不相符,所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此这句话是不足为据的。 上文已经提到,司马迁写《史记》引用了前人很多的书,《楚汉春秋》引用最多。《楚汉春秋》是陆贾所作,陆贾是刘邦同时人。可惜《楚汉春秋》于“垓下之围”以后的文字,全部断缺,只到“美人和之”为止。我揣想垓下之围以后的文字,《楚汉春秋》不可能没有,因为这正是项羽彻底失败毁灭,刘邦取得最后伟大胜利的重要情节,陆贾不可能不写出来取悦于汉王。所以我认为《史记·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完全有可能是采自《楚汉春秋》。这当然是我的一种推测,并不是确证。但不论怎样,现存的这段文字是确实存在着矛盾的,这是客观的存在。而另一客观存在,是《史记》里无论是《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等等,确是无一字说到项羽乌江自刎,相反倒是明确说“身死东城”,其他有关的文字,也与此完全相同,绝无异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上述矛盾,是《史记》在传抄中的错简。我们知道,《史记》有六朝抄本两种:《史记集解张丞相列传》残卷,此卷日本高山寺藏,罗振玉有影印本;另一种是《史记集解郦生陆贾列傅》一卷(藏、印同上);另有唐抄本九种,宋刊本若干种,均详见贺次君著《史记书录》。贺次君还说:“传世《史记》各本,文字互有差错,时愈晚而错愈多,故凡旧钞皆胜与宋以后刊本。”这话我认为是可信的,我曾检过南宋建安黄善夫本、南宋乾道七年蔡萝弼本、南宋淳佑三年强杼桐川郡齐本,这三个南宋本,只有一字之差,即黄本作“吾为汝德”,其余两本均作“吾属若德”。可见《史记》到南宋文字已定型了。《史记》自西汉宣、成之世,到东汉初已开始流传,并且是以单篇流传的,后来才有全书。因当时是以竹、木简书写,一部《史记》,当然要汗牛充栋了,所以先以单篇流传是很自然的,这样必然更容易残损和致误。现在我们既读不到接近原著的《史记》,也读不到完整的《楚汉春秋》,对于上述矛盾,自亦无法解决。但我们也不可能凭空把它解释为项羽已经到了乌江,因为乌江在汉代属历阳(唐称和州),与东城是相隔遥远的不同地域,如项羽真死在乌江,则司马迁的论赞应该说“身死历阳”或者径说“身死乌江”,而不应该说“身死东城”;《高祖本纪》也应该说“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历阳”或“乌江”,而不应该说“东城”。归根结蒂,《史记》说项羽死于东城是没有错,“项羽乌江自刎”的空穴来风,与《史记》并无关系。《史记》“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一段文字的前后矛盾是客观存在,不能曲为之解。项羽既不能一转念就出去二百四十华里,乌江亭长也不可能单身独行二百余里杀入重围到东城来救项羽。所以只能把这个矛盾揭示出来,以待后解。 二、司马迁的确凿文字是:项羽“身死东城” 大家知道,司马迁《史记》在叙事上是非常讲究章法和文法、字法的。记得我幼年读到归方评点《史记》和吴见思的《史记论文》时眼睛为之一亮,觉得以此法读《史记》便会头头是道,条理分明。可惜以上各家于项羽之死皆拘于成说,而忽略太史公的原文字法。现在,我即以此法来检读《项羽本纪》自垓下之围到东城自刎的一段文字的关节。 “直夜溃围南出”一句,一是点明时间,直夜,就是午夜、子夜。因为这时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候,所以项羽选择此时“溃围”。但实际上项羽是未经战斗逃窜出去的,故汉军直到天亮才发觉,如果及时发觉,则不待“平明,汉军乃觉之”了。二是点明方向,是“南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字眼。项羽为什么要“南出”,因为此时只有东南方向还是他的地盘,东南方向就是楚尾吴头,就是他的起兵之地。他起兵是八千人渡江而西,现在相反是向东南,所以从根本来说,项羽当时是想渡淮后再作挣扎的。 这一段关键的字眼,一是“八百余人”,点明人数。一是“渡淮”,一个“渡”字,表明已经过了淮河。这是太史公文章交待地点的关键性的字眼,古人称为文章的眼目。之后就是“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特别要注意的是从垓下到淮河渡口,距离不远,只有九十多华里,这短短的距离,经过渡淮,“八百余人”只剩下“百余人耳”,可见当时仓皇出逃,败得凄惨,也是项羽所意想不到的。 过淮河以后,继续向南奔逃,但这时方向已偏向西南,因为阴陵在西南向。关键的字眼是“项王至阴陵”。一个“至”字,明确交待项羽已到了阴陵。下面的一句“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这里关键的字眼是一个“左”字。实际上当时项羽是自北向南奔逃的,项羽的“左”,应是项羽的东边,这是他的出路所在。只有田父的“左”,才是西边,才是大泽。我曾两次到阴陵调查,第二次就是今年11月16日,今阴陵旧城址尚在,已立有文物保护碑,老百姓叫此处为古城村。当时田父是面向项羽,是面北背南,所以他就“左”,是西边。看来田父是用手指着方向说“左”的,项羽是依照他的指点向左即向西去的,所以才会陷人大泽中,如果按照项羽的位置向左,正好是向东南,这正是项羽的出路。田父要不是用手指着方向说“左”,项羽也就不会向西陷入大泽中。如今从古城村向西,便是一片大泽,其最低洼处至今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湖泊,水面上有长数公里的窑河大桥。项羽因为陷入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从文章来看,此时的“追及”,当是说已经撵上,尚未接战,也就是说项羽与汉军还隔着一段距离。所以项王才能“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这里的关键字眼是“至东城”。一个“至”字,明确表明项羽已到了“东城”,而且“汉骑追者数千人”。还有一个关键字眼是“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渡淮后“骑能属者百余人”,也就是过淮河的还有百余人,但从渡淮到阴陵只有七十华里的路程,项羽却从“百余人”减少到只有二十八骑。可见此时项羽真正已经势寡力薄、穷途末路了。 下面一段,还有三个关键字眼。一是“项王自度不得脱”。这是司马迁明确的交待,项羽已不可能脱身了。二是“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再次点明项羽已败定,别无其他出路了。三是“今日固决死”。这更是十分明确地说明项羽已“必死”。以上这三种都是用项羽自己的话说出来的,更显得项羽自己已经感到面临末日了。下面虽然还有“愿为诸君快战”的一场战斗。但这只不过是表现项羽至死不悟,表现项羽刚愎的性格,表明他“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错误思想而已。在项羽也并不是为了作突围的冲杀,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不是自己打不过人家,是天要灭亡自己。在他的脑子里已是“今日固决死”的结局。经过这场战斗,二十八骑剩了二十六骑。 总结上面这段文字的叙述方法,其用字的特点,是项羽每到一处都有明确的字眼来表达,如“项王渡淮”,明确用一个“渡”字,“项王至阴陵”,明确用一个“至”字,“至东城”,明确用一个“至”字,而且还加上“自度不得脱”,“卒困于此”,“今日固决死”,三个限定语。这就说明项羽再也无法脱身了。司马迁的这些字眼,都是用得非常慎重准确的,无一是游移模棱之词。所以,项羽被困住在东城是确定无疑的,是太史公文章的明确交待。 再看下文“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上文所述,项羽无论“渡淮”,“至阴陵”,“至东城”,都是用的实字,但到这句却用了一个“欲”字,这是个虚字,是一转念,不是已经到了,它与“至”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能项王一转念间就到了二百四十华里外的乌江,更不可能项王一转念,远在二百余华里外的乌江亭长就来了。所以这句话,不仅与下文“乌江亭长舣船待”有矛盾,与上文“自不得脱”、“固决死”等话,也前后矛盾。总之,一个“欲”字,不能解释为已经到了乌江。这是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可以疏解的最关键的字。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句子,其中可能有错简。我设想,可能“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句文字有脱漏,我以为“于是项王”下脱“之众”(大意)这样两个字,全句应为“于是项王之众之乃欲东渡乌江”。这就是说想东渡乌江的不是项王,而是项王的部从,所以下文紧接乌江亭长的一段劝说,然后接“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一大段说明项王不能渡江的道理。这样文章才上下贯通,没有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项羽困在东城,已只有二十六人。乌江亭长既不能从天而降,为什么凭空多出一个乌江亭长来?如果要勉强解释一下,那末这个乌江亭长就是二十六人之一,他或原是乌江亭长。乌江对岸就是金陵,是吴地,渡船是两面停靠的,这一面是楚,那一面是吴,正是吴头楚尾。也许这个亭长就是当年随项羽从征的八千子弟之一,现在转战至此,他熟知吴中情况,也熟知乌江渡口的渡船,(元朝历史 )故劝项羽东渡乌江。而且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这段话的口气,一是极熟悉吴中情况,二是更清楚乌江渡口的情况。所以我设想这个乌江亭长只能是二十六人之一。我的这一猜测,当然没有任何根据,但二十六人以外,不可能多出一个人来,因为东城离乌江还有二百四十华里,是无论如何来不了人的。 总之,“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两句,无论如何是前后矛盾的。如果从上面分析的是由于文字脱漏造成的,那这个矛盾就能顺利解决了。总之,从司马迁用字的准确性来说,从他的文法字法来说,已经明确交待项羽已逃不出东城了,所以他的“身死东城”是十分确切的、无可怀疑的。 三、《史记》原文叙述上的矛盾引起各家疏解上的矛盾 由于上述《史记》本文的矛盾,所以以后各家的注释,也往往随之而差错。 先说《史记》三家注。前引《项羽本纪》正文“期山东为三处”句下,《正义》云:“期遇山东分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羽处。《括地志》云:‘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庸按,指‘九头山’),一日九战,因名。”《正义》注文第一句还紧扣《史记》正文,《史记》所说的这座“山”,虽然未提山名,它的位置在东城是毫无问题的。但《正义》的第二句注文却引《括地志》冒出来一个“九头山”,而且一下扯到了“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这就已远离《史记》正文了。更离奇的是下文又引《江表传》,说“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战,因名”。一下“九头山”又到了乌江,山的名字是因为“一日九战”而得名。为什么“一日九战”就叫“九头山”呢?实在有点牵强。所以细按这些注文,都经不起深究。按常理,注释是注解正文的,《史记》正文并未提到九头山,注文却突然冒出了个九头山,正文的地点明明是在东城,注文又把地点转移到全椒县,又转移到乌江,越转越远,而且连所谓的“九头山”也从全椒转到了乌江。可见这几条注文是不可信的。2005年11月,我再到定远,调查东城、阴陵,并请定远县文化局长计正山同志亲自到全椒作了认真调查,实地调查的结果是,全椒县根本没有九头山。何况据《本纪》明确说:“自度不得脱”,“卒困于此”,“今日固决死”,可见项羽已不可能突围出来了,怎么可能再到全椒和乌江呢?1986年,我曾到乌江调查,也没有听说有什么九头山。2006年1月,计正山同志又到和县调查,和县也没有“九头山”。可见《括地志》和《江表传》的著者都未经实地调查,只是以讹传讹,不可轻信。在“项王欲东渡乌江”句下《集解》注云:“瓒曰,在牛渚。”据《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宣州当涂县:“牛渚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谓之牛渚圻,津渡处也。”牛渚,就是现在长江南岸的采石矶,属当涂县。在乌江斜对岸,中间隔着一条大江。如果按照《集解》的这条注释,则项羽之死,不仅不在东城,也不在乌江,而是项羽早已过江了。所以上面古人的注释,都远离史实,也不符合历史地理,都不能作为依据。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用在这三条注释上,真是十分确切。 三家注的问题,其错都在不细研史文,不详细实地查勘地理位置。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互相沿袭。古人读史,贵在实地查勘,方能避免差错。 四、乌江自刎说的溯源述流 我在前文已经说过,《史记》、《汉书》均无“乌江自刎”之说。现在所能查到的最早的资料,是晋人虞溥撰的《江表传》。此书已逸,《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已辑入。但我检读此书,《江表传》仅存“吴烈帝君于洛阳”一段共三行字,项羽则丝毫无涉。其他只能见《史记正义》转引《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这是“项羽败至乌江”的最早的文字,但并无“自刎”的说法。其次是《史记正义》引《括地志》的说法。《括地志》是唐人萧德言、顾胤等所著,已佚,清孙星衍有辑本。《正义》所引《括地志》文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是也。……《汉书》所谓乌江亭长舣船以待项羽,即此也。”这里虽然提到“乌江亭长舣船待”这句话,但也未及“自刎”之类的说法,所以项羽乌江自刎之说,到唐代似乎还未有文字可稽。 我所看到的最早的项羽乌江自刎的文字资料是元代中期剧作家金仁杰的《萧何月夜追韩信》杂剧。 可能正是杂剧的作用,“乌江自刎”的传说才得以广泛传播。非常值得深思的是我在1986年去乌江调查时,访问附近的农民,他们竟对我讲楚霸王乌江自刎的事,还特别说到艄公说的“渡马不渡人,渡人不渡马”这两句括。这分明是杂剧里的台词,居然到现在还在口头流传! 认为《项羽本纪》是太史公的杰作,文章十分精劲,而又不失史实。但我认为项羽是自刎于东城而不是乌江。《项羽本纪》最后这一段文字可能有错简,因为现存的文字本身前后有矛盾,且容易引起误解。“乌江自刎”是误解这段文字的结果。但只要认真研读《史记》对这一问题相关的记载,就可以看到,项羽“身死东城”是无可怀疑的,在《史记》本身找不出一点与此矛盾的地方。我认为项羽乌江自刎,是民间传说,后来形成了杂剧,这样就广泛传播开来了,但它毕竟不是史实。我于1986年前后曾两次调查垓下,一次调查阴陵、东城,直到乌江。我就是从那里的渡口过江到南京去的。今年11月,我又到东城、阴陵等地作了一次调查,前后相隔二十年,但印象却十分深刻。当地还有许多遗址,如阴陵城的遗址,东城的遗址,虞姬墓等都还历历在目,正是因为调查,使我感到东城到乌江很远,还有二百四十华里,项羽从垓下突围出来是八百余人,渡淮就只剩百余人,从淮河到阴陵不足一百华里,百余人就只剩二十八骑。从阴陵到东城经过激战,还剩二十六人。这时汉军数千人围之数重,而且项羽已是步行持短兵接战,如何可能再走二百四十华里的战斗路程,这段路程,比渡淮后到东城的路程还长,我认为项羽是实在无能为力了。 原载:《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2月第86辑

返回目录

求高中文言文不知道必修几《项羽之死》原文和书下注释的照片

《项羽之死》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是必修。
人民出版社的版本是必修五,课文名为《垓下悲歌》。
不知道有没有解决您的问题。
选修教材放在学校了,手头只有这个,应该可以。你在百度还可以搜到有关课本的讲解。
不懂编排,不好意思。

返回目录

项羽之死注释及翻译

译文: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

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

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

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

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

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

说完便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躯体。

注释:

壁: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

是:指示代词,指汉军。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幸:被宠幸。

于是:在这种情景下。

慷慨:情绪激昂。

为:写。

拔:撼动、拔起。

盖:超过。

逝:奔驰。

奈何:怎么办。

奈若何:固定句式,把你怎么办呢?

阕:遍。

和:应和。

泣:眼泪。

莫:否定代词,没有人。

骑(jì):单人乘一匹马。

直:当。

南:向南。

驰:骑马奔驰。

平明:天快亮的时候,也叫平旦。3---5时。也叫寅时、五更。

乃:才。

以:率领。

属:跟随。

田父:农夫。

绐:欺骗。

左:向左走。

以故:因此。

引:率领。

东:向东走。

度:估计,猜测。

身:亲身经历。

卒:最终。

固:本来。

快战:痛快的作战。

刈:砍倒。

以为:以之为,把…分为。

四向:向四面(杀出)。

彼:他们。

期:约定,如不期而遇。

山东:古今异义,山的东面。

披靡: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汉军溃散。

瞋目:瞪大眼。

辟易:退避,这里指惊吓后退。

会:聚集。

亡:损失。

伏:通“服”,心服的意思。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亭长:秦汉时的乡官。

檥:通“舣”使船靠岸。

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地方:土地方圆。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愿:希望。

无以:没有用来……办法。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何渡为:句末语气词,“呢”,何……为?翻译为:为什么……呢?

西:名词作动词,向西征战。

纵:纵使。

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面目:颜面、脸面,在古代颜、色都指脸色,如和颜悦色。

长者: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德高望重的人。

短兵:短小轻便的武器。

创:创伤。

骑司马:骑兵将领官名。

购:悬赏。

返回目录

历史上出名的项羽之死,都有哪些相关的成语流传

成语是: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项羽就大吃一惊。

【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语法】作定语;含贬义;偏正式

【近义词】四郊多垒、腹背受敌、十日并出、危机四伏、十面埋伏、山穷水尽、八方受敌、八面受敌

【反义词】左右逢源、旗开得胜、安然无恙、歌舞升平

扩展资料

1、四面楚歌的近义词

腹背受敌

【解释】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出自】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无路,腹背受敌;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助我。

【示例】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

2、四面楚歌的反义词

左右逢源

【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功夫到家后,就会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示例】这几天,他运气不错,干什么事都左右逢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返回目录

项羽究竟死于何处

项羽自刎于乌江之上
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现在仅臣有船,愿大王尽快渡江,若汉军追来,则无法走脱。”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并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和对过去杀戮的忏悔之心,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死沙场,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想当年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于是他命令骑兵全部下马以剑迎敌,最后仅项羽一人就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听闻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首级,今日我便为你们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其余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至此,汉王刘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而一代西楚霸王,也在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望采纳!

返回目录

哪个成语出自项羽自刎乌江

出自《项羽自刎乌江》的成语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相关知识:

【拼音】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解释】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举例造句】 

1、我现在失败了,无颜见江东父老。

2、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3、有人说,他在外混得灰头土脸,穷困潦倒,无颜见江东父老。

4、因他太爱面子,打了败仗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别姬自刎了。

5、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拼音代码】: wyjl

【近义词】: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反义词】: 衣锦还乡。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有愧时。

【故事】: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率领8000江东子弟组成的部队攻打秦军,他们越战越勇,势力也越来越大。由于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一意孤行,被刘邦的汉军围困在垓下乌江边,四面楚歌,江东子弟死伤无数,项羽感觉没脸见江东父老就拔剑自刎。

返回目录

文言文项羽之死的成语

1. 项羽之死中的成语意思

1、霸王别姬

bà wáng bié jī

【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强行办事

2、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定语。

2. 什么成语出自项羽之死

成语是: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项羽就大吃一惊。

【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语法】作定语;含贬义;偏正式

【近义词】四郊多垒、腹背受敌、十日并出、危机四伏、十面埋伏、山穷水尽、八方受敌、八面受敌

【反义词】左右逢源、旗开得胜、安然无恙、歌舞升平

扩展资料

1、四面楚歌的近义词

腹背受敌

【解释】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出自】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无路,腹背受敌;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助我。

【示例】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用于战争状态

2、四面楚歌的反义词

左右逢源

【解释】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功夫到家后,就会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示例】这几天,他运气不错,干什么事都左右逢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3. 《项羽之死》中,产生了那些著名的成语典故

由此引申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该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作品名称 《项羽之死》作品出处 《史书项羽本纪》作 者 司马迁 创作年代 汉代文学体裁 纪传体通史 主人公 项羽 项羽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被章邯狙杀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中先率军九战章邯打退章邯,然后率军猛攻王离,后来各路诸侯差不多五十万人陆续参战,全歼王离二十万大军。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

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

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

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

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

4. 【项羽之死的文言文知识点要详细的1.通假字2.古今异议3.一词多意4.重

一、词类活用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2.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二、特殊句式: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这是宾语前置句何如?等都为宾语前置句 三、虚词:之 乎 等汉皆以得楚乎?乎为句末语气词常骑之 之为代词 指骓马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之为代词 指项羽然今卒困于此 于 在这里此天之亡我 之 为主谓之间不译非战之罪也 之为结构助词 的 四、重点字词1、项王军壁垓下:军为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壁为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慷慨 为情绪激昂.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4、项王泣数行下:泣为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7、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5. 项羽之死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

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二、小结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之围 多愁善感 惊、起、饮、歌、泣 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 勇猛、自负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二、总结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三、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

(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

(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

(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

(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四、作业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

6. 速度

《项羽之死》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重难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通过情节评析人物形象。

三、教辅工具: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就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创造人物形象的。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 形象写下来。

(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示例:如第一段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啦!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