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谁最先提出“削藩”政策和晁错的削藩策究竟是何时提出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谁最先提出“削藩”政策和晁错的削藩策究竟是何时提出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谁最先提出“削藩”政策

西汉晁错最先提出“削藩”政策。

晁错建议削减王国的封地

晁错建议削减王国的封地,限制他们的发展,逐渐加大中央直接管辖的地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景帝采纳了晁错这一“削藩”主张,景帝三年(前154)楚王刘戊违犯汉丧制,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私卖官爵,削去6县。

刘濞为首的一些诸侯王强烈反对

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吴王鼓吹说晁错侵夺诸侯之地,是为离间刘氏骨肉,危倾社稷,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串通胶西王昂、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举兵叛乱,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36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爰盎,建议景帝诛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

一是西汉景帝的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权威。

二是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

三是明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

四是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中央政权由此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返回目录

晁错的削藩策究竟是何时提出的

是指同一年
汉代改元的方式,就是重新计元年。比如本来已经九年了,到了第十年改元,就是把第十年也叫元年,而不叫十年。因此“景帝二年”和“景帝前元三年”是同一时间
而“中元”“后元”这些就是后来的史官为了叙事的方便而追加的了,只是区别先后的符号而已,算不上是年号,真正年号始于汉武帝时,都是表达一定的意义的。

返回目录

如何理解汉景帝时期的晁错削藩

晁错是西汉文景时期的著名政论家,他才学出众,勇于任事,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景帝前元三年,御史大夫晁错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的尖锐矛盾,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巩固大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千秋功业,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景帝为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是,开始“削藩”。晁错力主“削藩”,无疑是忠于汉室、维护汉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确政治主张。景帝通过“削藩”,使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的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

返回目录

晁错为汉景帝立下功劳,提出削藩政策,为何最后下场很惨

晁错是汉景帝时期的大臣,他为了汉代的基业,曾经向汉景帝提出削藩的计划,并且得到了汉景帝的认可,汉景帝也是对其非常崇拜,可是后来汉景帝却腰斩了晁错,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老师,汉景帝为何这么做呢?晁错明明是一个忠臣,汉景帝心里也是明白的。

晁错提出削藩,是没有一点私心的,完全是为了汉景帝着想,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说的造反,因为当时的晁错已经到达了三公的地位,没有必要造反。

晁错曾经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非常信任晁错,在他提出削藩的建议的时候,景帝也是双手赞成。

直到袁盎进献谗言,晁错才被汉景帝杀害,汉景帝为什么要杀害晁错呢?真的一点也不念旧情吗?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削藩,造成了七国之乱的爆发,为了平息削藩战乱,汉景帝不得不这么做。

虽然袁盎等人建议杀掉晁错,有上位的私心,但这一点,汉景帝心知肚明,而且汉景帝也知道,杀死晁错,不能阻止七国之乱,那为何还要执意杀掉晁错呢?

因为汉景帝想借杀晁错来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因为刘濞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好呀,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如果我杀了晁错,你还动兵,只能说你不是为了“清君侧”,就是造反。这样一来,我打你就理直气壮了。

不得不说,汉景帝作为一个帝王,是十分聪明的!

返回目录

汉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蕃,甚至不惜引发诸侯叛乱

汉景帝之所以要削藩都要拜他的好老师晁错“引导得好”。

不过汉景帝刘启这个人也确实是运气好,一生之中两个看似不正确的决定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一个是无故废长立幼,结果阴差阳错选中了汉武大帝;另一个就是削藩了。

一、削藩的起因

藩呢,也就是指的皇帝分封的这些诸侯国。

当初,汉高祖刘邦为了打天下,拉拢了一批盟友,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自然也要给人家一些好处,所以就有了汉朝初年的那些异姓诸侯国。但是,这些强大的诸侯国终归会威胁到刘邦及其后代的江山,所以刘邦在位的七年时间里,一步步地砍掉了六个异姓诸侯国,只剩下了实力不强的长沙国。但是,国家初建,天下还不够稳定,所以,刘邦又分封了一批刘姓诸侯王,帮着治理天下,这也就是汉朝诸侯国最初的雏形。

从汉高祖刘邦去世,到汉景帝刘启即位,这中间也有四十年的时间了,虽然,有的诸侯国因为做错事被废除或者拆分了,但是还有一些诸侯国在稳定发展,并且越来越强大,虽说都是姓刘的,但对皇帝来说也已经是个威胁了。

当初,汉景帝的老爸汉文帝在位时,就有一位大牛人贾谊,针对诸侯国问题提出过一个解决办法,叫“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说在原有的诸侯王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让更多诸侯王的子孙都能得到分封,这样诸侯国自然也就没那么强大了。这也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雏形。但是,很可惜,贾谊一生最高也不过是个太中大夫,他的很多思想没得到执行他就身死了。

而另一位贾谊的同龄人——晁错却最终登上了贾谊一生都未能染指的高位。

二、晁错和他的“削藩策”

晁错跟贾谊一样,都出生于公元前200年。不过,贾谊是世所罕见的天才,而且命运多舛、英年早逝,所以,等到晁错崭露头角的时候,贾谊已经不在了。晁错比贾谊幸运的是,他也没有像贾谊那样遭人嫉妒,所以仕途要平稳得多。

晁错从太子舍人做起,历任门大夫、博士,到后来做太子家令,实际上跟太子刘启(汉景帝)的交集要远高于跟汉文帝刘恒。太子刘启也一直非常尊重晁错,视他为老师,从他的身上也学到了不少。所以,刘启一即位,就开始大力提拔晁错,先是内史,后是御史大夫,直接位列三公。不仅如此,因为晁错得宠,他当时的权利甚至某种程度上比丞相还要大。

与贾谊一样,晁错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诸侯国的威胁,并且也曾经向文帝提过相关建议,但文帝并没有接受。在刘启做太子时,晁错也与刘启交换过很多相关意见。所以,等到汉景帝即位以后,晁错很快便拿出了他的“削藩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就是,反正削不削藩,诸侯国都是会反的,与其等着诸侯国做大做强,无法控制,不如现在就削藩,威胁还小一点。

随后,景帝将百官都叫来开会,集体研究“削藩策”可行不可行。但是,由于当时的晁错实在是太受宠了,之前丞相申屠嘉告他的状,最后都失败了,这时候除了不怕死的,还有谁敢提不同意见,所以,“削藩策”很快便顺利通过了。

三、诸侯国的反应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下诏削藩,即削赵国之常山郡,楚国之东海郡、薛郡,吴国之豫章郡、会稽郡,胶西国六个县。

这几个国家里面,赵国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受封时间相对较短,实力一般;胶西国则只是原齐地七个国家中的一个,实力就更弱了。真正实力强的就是吴国和楚国。

楚国自楚元王刘交(刘邦四弟)开始,一直是藩王的典范,直到这位在任的楚王刘戊(刘交之孙),稍微有点不成器,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他被削藩的理由就是因为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饮酒作乐了。

吴国是当时所有诸侯国里面最强大的一个,自吴王刘濞公元前195年受封起,到被削藩,已经发展了长达四十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的封地有铜矿、有盐田,可以自己铸钱、煮盐,这个优势就太大了,而且他的儿子刘贤,当初还是被汉景帝刘启打死的(二人下棋,发生争执,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操起棋盘,将刘贤砸死),所以毫无疑问,吴国是此次削藩的重要目标。

被削去封地之后,吴王刘濞开始私下联系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等人,他们都很担心朝廷削藩行动无休止下去,所以决定达成攻守同盟,开始准备起兵。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四国与济南国、淄川国、胶东国共计七国以“清君侧”(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晁错)的名义,发动叛乱。

(注: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与胶西王刘卬都同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

四、“削藩策”的问题出在哪儿?

“削藩策”引发的“七国之乱”最终在三个月后便被平定了,这个结果毫无疑问是非常完美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

设想一下,如果吴、楚两国的目标不是直接去攻打梁王刘武(汉景帝刘启之弟),而是分散去抢占汉郡,进而建立起割据势力,那对于景帝来说,平叛的难度可就非常大了;抑或梁王刘武没能抗住那三个月吴、楚的联合攻击,那周亚夫是否还能力挽狂澜,就很难说了。

那么说“削藩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首先,晁错提出“削藩策”的时候曾说过“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也就是说对诸侯的谋反是有预见的,那么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诸侯反了以后再仓促调兵,以至最初场面如此被动。

其次,“削藩”的目的是降低诸侯国的威胁,那么就应该抓住重点诸侯国,单点击破,而不是扩大打击面,直接造成“七国之乱”这种大规模的叛乱。

最后,“削藩”的行为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无论是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还是后来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实际上都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地方,即“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就是说我的政策是国家不占你诸侯国一人一地的便宜,目的只是削弱强大诸侯国的实力,而不是要减少整体诸侯国的总封地,诸侯国的土地也都是用来分封给其子孙的。这就造成,诸侯内部父与子之间是有利益关系的,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反叛。

所以,尽管“削藩策”最后结果看起来不错,但其方式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已经62岁了,如果没有“削藩策”这种冒进的政策,是不大可能造反的。汉景帝和晁错大可以等到刘濞死后,抓住时机分封刘濞子孙,以达到“分拆吴国”的目的。那时,即使发生动乱,规模也要小得多。

五、后记

在“七国之乱”最严峻的时候,晁错曾提出“由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这样的建议,而与此同时,由于七国“清君侧”的口号叫得响,晁错在朝中又有无数政敌在景帝面前煽风点火。所以,晁错还没等到“七国之乱”被平定,便被汉景帝下令腰斩于街市了,当时身上还穿着上朝的官服。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开始大肆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不但参加谋反的大部分诸侯国被除名,连未参与谋反的诸侯王也多被迁往他处为王。景帝还在迁徙诸侯王的过程中,缩小诸侯国的封地。随后,汉景帝又下令,封其十三子(太子刘荣不在此列)为王。此时,西汉一共有25个诸侯国,除江都国(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五子)外,都只剩下一个郡了。

“削藩策”虽不理想,但“削藩”的结果却比想象之中更加理想。

返回目录

晁错的削藩之策得到了实施,为什么他本人却被腰斩

晁错被砍成两半,是因为汉景帝想让吴楚等七国没有造反的借口,这样他就可以占据正义,平息吴楚之乱了。吴楚七国的叛乱爆发后,汉景帝问曾任吴国宰相的袁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袁盎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吴国和楚国宰相写的信中,晁错说,高皇帝的儿子们有自己的土地。

方今之计,是斩吴楚七国,复其旧地,使兵不至死“。袁盎认为,造反的基本目的是杀死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因此,他只要杀了晁错,然后派使者到七国去,赦免王公,恢复被削去的封地。这样一来,叛乱就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被平定了。纵观历史,叛乱总是有借口的。无论这个借口多么蹩脚或不可靠,它都必须存在。如“清君侧“等等,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造反的“费格叶“。晁错、清君侧、吴王僚等人以“过“的名义造反,至少是把所谓的荣誉感搁置起来,据此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情况。晁错说:“兵有百万,独属于朝廷。你不能相信他们。未得徐氏及仆射所遣者,可发于吴“。

晁错的意思是,他命令汉景帝镇压叛乱,而他自己应该代替汉景帝坐在军队的中心。在袁盎、陶庆、中尉陈嘉和宰相张欧的指导下,汉景帝认为晁错有意扩大自己的权力,甚至有篡夺皇位的野心。这样一来,晁错无疑犯了大罪,这是所有皇帝都不能容忍的。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返回目录

晁错的《削藩策》与主父偃的“推恩令”有何异同

最简单来说,削藩策是明着昭告天下,要削弱诸侯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所有诸侯的不满
而推恩令好比糖衣炮弹,表面上是让诸侯的所有子嗣都能够有机会成为藩王,而实际上是使诸侯的领土分散缩小,从而达到削弱其力量的木的、
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后者明显比前者高明许多。推恩令得到了不少不是长子的诸侯子嗣的支持,也没有引起像是七国之乱那样的大的战乱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