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请问从历代到当代有什么名家写欧和王维贤的简介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 1、请问从历代到当代有什么名家写欧体的除问二田外,谢谢!
- 2、王维贤的简介
- 3、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你知道都有谁吗
- 4、很多人学田英章的欧楷,却不知道清朝的一秀才都比他写得漂亮百倍
- 5、王维贤的天津市书法家王维贤
- 6、曲子戏的由来是怎样的
请问从历代到当代有什么名家写欧体的除问二田外,谢谢!
创始人: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楷书以欧体字为基础的书家主要有:
唐代欧阳通(欧阳询之子)
南宋姜夔
元代柯九思
清代成亲王、翁方纲、黄自元、林则徐、吴湖帆
民国王维贤、陈益椿
现代田蕴章、田英章、卢中南、孟繁禧、刘月忠
王维贤的简介
1941年父母死于日军屠刀之下,6岁的王维贤被姑母收养。1943年姑父被抓到北票煤矿当劳工,他随姑母来到北票。由于无生活来源,1946年夏,全家人流落到今上园乡炒米甸子村谋生。当时王维贤没有名,因为他干活不惜力气,便被人们叫做“小卖力”。?
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你知道都有谁吗
启功,吴玉如,林散之,沙孟海,欧阳中石,王维贤,于右任,田蕴章,田英章,卢中南。
很多人学田英章的欧楷,却不知道清朝的一秀才都比他写得漂亮百倍
记得我小时候很爱写毛笔字,爸爸就带我去书店买字帖。拿了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还有本田英章的字帖。小时候不懂书法,就觉得田英章的字比欧阳询和柳公权的字还要好看。就学着写所谓的“田楷”。还好我不是很用功,学了没多久, 就遇到一个书法老师,他告诉我,不要学二田的楷书(还有一个是田英章的哥哥叫田蕴章,人称“二田”),学得再好也没用,容易误入歧途,学书法要临摹古人法帖。
田英章书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后,再返回来看田楷,已经看不出美了,跟看书本印刷体一个感觉。古人云: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 ”就是说学书法一定要学最高水平的,这样最不济也能学到中等水平的技艺;学习中等水平的书法,那就只能学到更低一等的技艺了……
如果选择学习田英章的欧楷那就等于取法乎下,得乎下下。 这观点很犀利,但也是很多书法界同仁的共识。古人留下的优秀法帖你不去学,学一个现代人的楷书,真不如直接去学习印刷体或馆阁体。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田英章先生推广毛笔书法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毛笔书法。当然了不学田楷并不是说田英章老师的字不行,如果你只是想练手好看的字,可以去学。如果你想探索广阔的书法世界,还是建议你“取法乎上”,多学习古人的碑帖。
有太多太多的古代书法家的楷书远胜田英章,这是不争的事实,田英章本人也会承认的。比如(我们只说清朝的)楷书写的很好的, 如成亲王、黄自元、林则徐、姚孟起、王维贤、陈益椿等人,皆超过田英章甚远。
而今天我们的主人翁就是这个里面的一位,一个把欧体书法写到极致的人。他就是姚孟起,清朝书法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姚孟起临欧阳询《九成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姚孟起临欧阳询《九成宫》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姚孟起临欧阳询《九成宫》
姚孟起所临《九成宫醴泉铭》一丝不苟,形神毕肖。 遗憾的是,姚孟起所临《九成宫醴泉铭》墨迹已不存世,也只有刻本传世。之后我将单独将姚孟起所临的《九成宫醴泉铭》全部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学习。
王维贤的天津市书法家王维贤
王维贤,字竹村,是清朝末民国初的楷书大师,他笔下的欧楷,端庄大气、形神皆备。当年田蕴章、田英章在初学习欧楷时,就是取法王维贤。
王维贤在当时并未入仕途,因为没有太多的文史记载,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一个民间的书法家殊不知,王维贤的书法成就,早已超越了时空,在书法史留下了一抹色彩。
田英章老师对王维贤更是推崇至极,每每提到王维贤的书法时,都表示自愧不如。
欧楷,学习田英章不如学习王维贤,王维贤的欧楷端庄大气,又不失神韵。
自从黄自元总结出了《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后,受其影响,天津市就出现了一大批欧楷名家,王维贤、陈益椿就在其中。
同样的,被田蕴章、田英章赞美过的欧楷名家,还有陈益椿,陈益椿是王维贤的徒弟,两人在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于陈益椿的记载资料和个人字迹也是甚少,但凭借不多的字迹,我们依然能够领略到陈益椿的欧楷风采。
陈益椿和王维贤的书法作品,都保留了欧楷险绝的特点,大力还原欧楷风貌,笔力劲险而不乱,字体硬瘦而失神韵,尽显高古之气。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曲子戏的由来是怎样的
敦煌曲子戏作为外来艺术与本土相结合的产物,在民间广泛流传,曾被称为敦煌文化中活的瑰宝。逢年过节,在敦煌民间仍有一定规模的演出。
敦煌的曲子戏,也叫“眉户戏”或“小调戏”,是1722年至1735年移民带到敦煌来,并扎根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
到敦煌安家落户的移民,也带了民间说唱艺术。早期,曲子戏只是人们在劳作闲余,三五个人凑在一起敲碟打碗就可起唱的一种清唱。敦煌人习惯上把这种清唱称为“地摊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闲暇时间的清唱有了三弦等一些乐器的伴奏,并逐渐有了一定的服饰和一定的曲调,不同州县移民的民间口头的说唱艺术最终融合成了曲子戏。所以说,曲子戏是劳动人民传唱创造加工的民间艺术。
曲子戏由于短小精悍、唱词通俗易懂,表现力丰富,语言生动、质朴无华,唱起来地方气息浓厚,受到人们喜爱,并广泛流传。
移民带来的民间艺术融合成的敦煌曲子戏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及甘肃曲子戏的各种曲调,逐渐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戏种。
敦煌人郭铨自幼酷爱小调,早年在新疆谋生,曾拜新疆有名望的地摊子艺人为师,学会了许多小曲调子,因他精于弹三弦,故被人称为“郭弦子”。1944年,他艺成回乡,由于艺高而名满敦煌。
许多曲子戏爱好者,纷纷投奔到他的名下学艺。他和敦煌另外一位精通曲子戏曲调的当地知名人士王用权合作磋商,删改了曲子戏《磨豆腐》、《老少换》等剧词中的糟粕部分,注入了健康的情节和唱词,使修改后的剧本成为敦煌曲子戏传统剧目的代表作。
敦煌曲子戏由清唱到舞台戏,绵延200余年,尽管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戏剧程式,没有唢呐曲牌,乐器也比较简单,但它那诱人的泥土香味和淳朴的生活气息,却深深地蕴藏在群众的心目中,被人们所喜爱。
在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敦煌的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很多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
敦煌曲子戏演出规模最大是在庙会演唱,每年农历三月三在西云观演唱,四月初八在莫高窟演唱、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年年如此,从不间断。除了在庙会上唱以外,优点人家里孩子过满月、祝寿、贺新房也唱曲子戏。
去外村唱曲子戏,第一场不能唱《三娘教子》和《大报仇》。唱《三娘教子》就会被认为是小看对方了,唱《大报仇》在人家看来是不友好。
第一场一定要唱喜庆的。大家一起唱曲子戏时别人唱过的,也不能再重复唱,要不就显的不礼貌。唱之前还要给弹三弦的人行礼,以示尊重。
敦煌市莫高镇老艺人王维贤自幼喜欢拉胡琴,16岁时把胡琴就拉得很有名气了,并开始学唱敦煌曲子戏。这一唱就是67年,即使在唱本被人烧了,也没有放弃学唱、传唱曲子戏。
王维贤可以将《二家娃害相思》、《小放牛》等20多个曲子戏和小调一连串唱完,而且遇上旦角唱旦角,逢上丑角唱丑角,生旦净丑一人全包,他因此被戏行人称为“多面手”。
敦煌曲子戏已传到第五代,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他们凭借自己的技艺,吸引曲子戏爱好者加入自乐班,学唱敦煌曲子戏。
闫光福是肃州镇陈家桥村村民,弹三弦很是地道,由他发起、组建起的自乐班,利用农闲时节学唱、传唱敦煌曲子戏的农村青年就达20多人。敦煌市民间自乐班已发展到32个,每年演出1000余场次。
“东牛西牛两个旦,没有换柱子娈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无拘无束。艺人怡然自得,听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敦煌曲子戏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
敦煌曲子戏在舞台上演出时,演奏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武场是指打击乐,文场是指丝管乐器。武场中的乐器主要有板鼓、板、梆子、手锣、勾锣、甩子、瓦子等;文场中的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竹笛、唢呐等。
敦煌曲子戏自形成后上演的剧目共有71个,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小放牛》、《老换少》、《磨豆腐》、《绣荷包》、《打懒婆》、《两亲家打架》等作品。经常演出的大概有30多个,其中以《磨豆腐》、《大保媒》、《八洞神仙》等最为喜闻乐见。
作为敦煌地区民间繁荣的地方戏曲,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