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我国20世纪三十年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史和北齐书斛律羡传文言文翻译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国20世纪三十年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史和北齐书斛律羡传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20世纪三十年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史教科书作者


1、《资质通鉴》作者:司马光
2、《史记》作者:司马迁;
3、《汉书》作者:班固;
3、《三国志》作者:陈寿;
4、《宋书》作者:沈约;
5、《新唐书》作者:欧阳修、宋祁;
6、《金史》作者:脱脱、阿鲁图;
7、《北齐书》作者:李百药;
8、《周书》作者: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
9、《南史》作者:李延寿;
10、《中国通史》作者是:吕思勉

北齐书作者包括分别是

返回目录

北齐书斛律羡传文言文翻译

北齐书作者:李百药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北齐书斛律羡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北齐书·斛律羡传

原文

斛律羡,字丰乐,少有机警,尤善射艺,高祖见而称之。世宗擢为开府参军事。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安西将军,进封大夏县子,除通州刺史。显祖受礼,进号征西,别封显亲县伯。

河清三年,转使持节,都督幽、安、平、南、北营、东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其年秋,突厥众十余万来寇州境,羡总率诸将御之。突厥望见军威甚整,遂不敢战,即遣使求款。虑其有诈,且喻之曰:“尔辈此行,本非朝贡,见机始变,未是宿心。若有实诚,宜速归巢穴,别遣使来。”于是退走。天统元年夏五月,突厥木汗遣使请朝献,羡始以闻,自是朝贡岁时不绝,羡有力焉。诏加行台仆射。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又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因以灌田。边储岁积,转漕用省,公私获利焉。其年六月,丁父忧去官,与兄光并被起复任,还镇燕蓟。三年,加位特进。四年,迁行台尚书令,别封高城县侯。

武平元年,加骠骑大将军。时光子武都为兖州刺史。羡历事数帝,以谨直见推,虽极荣宠,不自矜尚,至是以合门贵盛,深以为忧。乃上书推让,乞解所职,优诏不许。其年秋,进爵荆山郡王。

三年七月,光诛,敕使中领军贺拔伏恩等十余人驿捕之。遣领军大将军鲜于桃枝、洛州行台仆射独孤永业便发定州骑卒续进,仍以永业代羡。伏恩等既至,门者白使人衷甲马汗,宜闭城门。羡曰:“敕使岂可疑拒?”出见之,伏恩把手,遂执之,死于长史厅事。临终叹曰:“富贵如此,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败!”及其五子世达、世迁、世辨、世酋、伏护,余年十五已下者宥之。

羡未诛前,忽令其在州诸子自伏护以下五六人,锁颈乘驴出城,合家皆泣送之至门,日晚而归。吏民莫不惊异。行燕郡守马嗣明,医术之士,为羡所钦爱,乃窃问之,答曰:“须有禳厌。”数日而有此变。

羡及光并少工骑射,其父每日令其出畋,还即较所获禽兽。光所获或少,必丽龟达腋。羡虽获多,非要害之所。光常蒙赏,羡或被捶挞。人问其故,金答云:“明月必背上着箭,丰乐随处即下手,其数虽多,去兄远矣。”闻者咸服其言。

译文

斛律羡,字丰乐,少时机警,尤善射箭,而被高祖夸赞。世宗擢其为开府参军事。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安西将军,晋封大夏县子,拜通州刺史。显祖受魏禅,进号征西将军,另封显亲县伯。

河清三年(564),转使持节,都督幽、安、平、南、北营、东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其年秋,突厥十余万众寇掠州境,羡统领诸将抗御。突厥部众见军容整肃,而不敢交战,马上派来使者请求款服。羡等估计有诈,告谕突厥说:“你们这帮人此次行动,不是来朝贡的,而是准备见机起事。如果是真心实意,就应该迅速回到你们的巢穴中去,再派遣使者前来。”于是突厥退走。天统元年(565)夏五月,突厥木汗遣使请求朝贡,羡将此情况向朝廷作了报告,从此开始,突厥朝贡岁时不绝。两方和好,羡起了很大作用。诏令加其为行台仆射。羡认为北虏多次侵扰边地,为防不测,就从库堆戍直至东海边,依山势的屈曲计算,共计两千多里的线上布防,其中两百里中的险要之处,或劈山筑城,或断谷修造屏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又导引高梁水往北与易京汇合,往东,与潞联结,或灌田,或转运边地储集的粮草物资,于公于私都有好处。三年六月,因父去世而辞官,不久,与兄光同被起复,依然镇守燕蓟。三年,加位特进。四年,迁行台尚书令,另封高城县侯。

武平元年(570),加骠骑大将军。此时,光子武都为兖州刺史。羡侍奉数帝,因谨慎坦直而被世人推许,虽然极其荣宠,但从不自矜自夸,到了这个时候,由于合门贵盛,羡十分担忧。所以就上书推辞,还请求解除自己所有的官爵,帝特意下诏不准许。其年秋,晋爵荆山郡王。

三年七月,光被诛杀,帝敕使中领军贺拔伏恩等十余人乘驿马赶赴幽州逮捕羡,又调领军大将军鲜于桃枝、洛州行台仆射独孤永业带领定州骑卒随后赶来,拟命永业接替羡之刺史职位。贺拔伏恩等抵达城郊,把守城门的人慌忙向羡报告,还建议紧闭城门。羡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岂可不让进城?”出门相见,伏恩拉着他的手,将他绑了起来,旋即处死于长史厅。羡临死前哀叹着说:“女为皇后,公主满家,出入有三百兵士护卫,如此富贵,怎能不败!”但朝廷宽宥了他的五个儿子世达、世迁、世辨、世酋、伏护和年十五以下的孩子。

羡在未被诛杀前,忽然命令在幽州比伏护小的儿子五六人,颈戴枷锁骑驴出城,全家哭着送到城门口,晚上这几个儿子才回来。吏民十分地惊异。行燕郡守马嗣明为医术之士,得羡亲爱,私底下问其缘由,羡答:“这是为了禳灾。”几天后就出现了这一事变。

羡和光两人很早就擅长骑射,他们的父亲每天都要让他俩出去打猎,回家后比较收获。光有时猎物不多,但射中的.都是要害。羡虽然猎物不少,但射中的不是要害。光常常得到奖赏,羡时常遭到捶打。人们打听原因,金说:“明月总是对准猎物的要害发箭,丰乐却是随便动手,他打的猎物多,但箭术却远远赶不上他的哥哥。”听了解释的人都认为金讲得有道理。

返回目录

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要籍有哪些【正史书与非正史.(1)书名; (2)作者;(3)卷数】

正史:
《三国志》,作者陈寿,共六十五卷。
《晋书》,唐房玄龄等21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李淳风、辛丘驭、刘引之、阳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敬播、李安期、李怀俨、赵弘智等)合著,共一百三十二卷,今存一百三十卷。
《宋书》,作者沈约,共一百卷。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
《梁书》,作者姚察、姚思廉,共五十六卷。
《陈书》,作者姚思廉,共三十六卷。
《魏书》,作者魏收,共一百三十卷。
《北齐书》,作者李百药,共五十卷。
《周书》,作者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共五十卷。
《南史》,作者李延寿,共八十卷。
《北史》,作者李大师、李延寿,共一百卷。
《隋书》,作者魏征、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共八十五卷。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其中与魏晋南北朝有关的:《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
野史: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座下门客,共三卷三十六门一千多则。
《幽明录》亦作《幽冥录》、《幽冥记》,作者刘义庆座下门客,共三十卷,原书已散佚。
《博物志》,作者张华,共十卷。
《列异传》,作者曹丕或张华,共一卷。
《拾遗记》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作者王嘉,共十卷。
《搜神记》,作者干宝,共二十卷四百多篇。
《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作者托名陶潜,共十卷一百一十七条。
《续齐谐记》,作者吴均,共一卷。

返回目录

二十四史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其产生、发展、衍变的书籍就叫做史书。
但是还从未有一个国家的史书像我们中国这样有着一套完全的、自成体系且记事时间
与编纂年代跨度最长的史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它是中国历史上二十
四部著名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
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二十四部史书
。其中《史记》修成于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时代,《明史》写定于清乾隆
(1736~1795年)初年,整个编撰过程长达1800多年。
“二十四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崇帧十七年(公元1644年),长达
4000多年,包括了中国历史上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历史时期。它自成体
系,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二十四史”中的经济史料极为可观。除了志中的专门记述外,本纪里的一些皇
帝诏令,列传中的大臣奏议和言行事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历代王朝的田亩制度、
赋役政策、钱币规定等情况。如果把分散的史料分门别类地搜集起来,对研究经济发
展史是大有裨益的。
历史上刊印全套“二十四史”的主要有过三种版本:清乾隆年间的武英殿刻本、
清朝末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苏、湖北五个书局刻印的“局本”,以及解放前由
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
一代领导人的关怀下,从1959年起,中国史学工作者开始了“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
。到1978年“二十四史”点校本已经由中华书局全部出版。新本“二十四史”做了标
点、分段,并进行了校勘,纠正了旧本中的谬误、脱漏、衍文、倒置等许多错误,从
而便于更多的读者翻、检、查、阅,使这一套书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除《史记
》外,各史都撰写了校勘记。这是整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项巨大成果,在国内外都产
生了巨大影响。

返回目录

雕山原文及翻译

翻译:

在我(居住的)县城西边,有一座像雕刻出来(像雕刻出来一样好看)的山。小山在宁静的远处,水很清、石头奇伟瑰怪,高高的山崖在四周围绕(匝:围绕,笼罩),有几顷肥沃的田地。原来我们家在这里有一座小房子,因为(兵荒马乱、乱世)损坏了,今天又开始(修建它)。

用石头做成地基,凭借着树木做成房梁。藤萝生长在屋檐四周,(宇:屋檐)山泉顺着台阶流过,明月、青松、和风、绿草,和这座房子很好的映衬搭配着;太阳每天升起落下,白云自然的舒卷,小池塘水洼像星星一样(排列、散落)屋檐下的炊烟和天地间的雾气水汽共同舒卷;

小园中的桃树李树,伴随松树柏树繁茂的生长。(我)偶尔卷起袖子,挽起裤管,趟过溪水,拄着手杖登上山峰,心胸悠然的直达九霄,身体轻快的要飞起来,(好像)悠悠然的忘记了我不在天地之间一样。

原文: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其霄气而舒卷。

园中桃李,杂椿柏而葱蒨,时一褰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

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梁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

岂必抚尘哉,而吾生既系名声之剞劂,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ゼ藻期之ひ绣,发议必在芬香,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

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梁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

挂巾垂枝,携酒登岳,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意。

此文出自隋唐时期·李百药《北齐书·祖鸿勋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北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

作者简介:

李百药(565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李百药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后来也是隋朝名臣,奉诏继续撰《齐史》。隋文帝时李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

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唐朝以后,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

返回目录

北齐书的基本概况

北齐书的基本概况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的作者简介
李百药(565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李百药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后来也是隋朝名臣,奉诏继续撰《齐史》。隋文帝时李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唐朝以后,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
李百药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赏识,一时朝中奏议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笔。隋炀帝时他受到排挤,官运蹇滞。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时,他曾被胁裹到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队伍中。李百药在唐太宗时参加了制定《五礼》及律令的工作。在辅佐太子李承乾之时,对承乾漫游无度的行为数有匡正,对于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为。他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李百药出身于仕宦家庭。父亲李德林字公辅,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参与国史修撰,编成纪传体《齐史》27卷,入隋官至内史令,封安平公,任内又奉诏续修《齐史》,全书未成而卒。李百药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少年时就好学博闻,富于独立见解。父亲李德林(公元530--590)字公辅,他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赏识,
唐朝初建之时,高祖就下令修撰前代缺略各史,可是由于组织不力,经数年竟无成果。太宗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又下诏修前朝史书,李百药接受了撰修齐史的任务。在他父亲旧稿基础上,他几经删改、增补,于贞观十年(636年)修成了50卷的《齐书》(后人为与《南齐书》区别,改称《北齐书》)。
《北齐书》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齐历史的撰修,从高齐政权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断,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实录和国史。此外记录北齐历史的专著还有李德林《齐书》24卷,王劭《齐志》20卷,复为《齐书》100卷,崔子发《齐纪》30卷,杜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20卷等。
这些史书经李百药别择去取,充实了《北齐书》的内容。

返回目录

二十四史都包括哪些史书作者分别是谁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历史书的总称。除《史记》是通史且为个人写作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官家集体编写。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2、《汉书》东汉班固著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4、《三国志》西晋陈寿著(这四部史书称为前四史)5、《晋书》唐朝房玄龄等6、《宋书》南朝梁沈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8、《梁书》唐朝姚思廉9、《陈书》唐朝姚思廉10、《魏书》北齐魏收11、《北齐书》唐朝李百药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13、《隋书》唐魏征等14、《南史》唐李延寿15、《北史》、唐李延寿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20、《宋史》元脱脱等21、《辽史》元脱脱等22、《金史》元脱脱等23、《元史》明朝宋濂等24、《明史》清朝张廷玉等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