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沔阳花鼓戏的溯源和仙桃花鼓戏的艺术特色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沔阳花鼓戏的溯源和仙桃花鼓戏的艺术特色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沔阳花鼓戏的溯源
沔阳花鼓戏从起源到今天经历了三百多年,与许多戏曲一样,起源于民间说鼓歌唱。古时的沔阳州位于“千湖之插。田埂上由一名善唱者击鼓领唱,“打起锣鼓唱秧歌,忘记疼痛快干活”,活泼响亮的歌声号子,遍及田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沔阳进士费尚伊在《南郊插秧》中写下了“闲依豆棚陪客话,忽闻秧鼓唱农歌”的诗句。
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流行于沔阳、天门、潜江、监利、洪湖、汉川、京山、钟祥、荆门、鄂南和湘北等地。
沔阳花鼓戏由沔阳民歌小调和沔阳方言结合发展而成, 明末清初具雏形,清末民初已具规模,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沔阳邻近各县先后都有大批艺人来沔阳拜师学艺,或有沔阳师傅到江汉各地传艺,解放初沔阳花鼓艺人数量空前,据《荆州花鼓戏志》载,荆州地区1949年前知名花鼓戏艺人579人,其中沔阳(含洪湖)著名艺人多达284人,占全地区艺人总数的一半。当时私人戏班林立,在江汉平原各县城乡甚至河南、湖南等外省农村巡翅演出。
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州一带。据《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有人物装扮的表演形式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演唱内容,艺人们沿门或划地为台演唱,被称之为“沿门花鼓”或“地花鼓” ,也有由一人背着木凳,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架子花鼓”。这是沔阳花鼓的雏形。道光年间,艺人三、五组班,利用农闲,在方桌或肉案子拼凑的台上演唱,人们称为平台花鼓,亦称“麦黄戏”或“犁尾戏”。
后来出现了常年戏班,演出场地由平台转为四根竿的舞台,继而升为用六根竿搭起“阳台”或台上扎彩的“辉台”。演员由前期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发展到有须生、正旦、老生等行当,演唱时一唱众和,伴之以锣鼓。至此,沔阳花鼓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
(一)最早见于记载的沔阳花鼓艺人乃康熙时期,“汪源发五名家小(因)捉拿玩的人,无家可归,隐姓埋名姓王名水发,虽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彩莲船、唱小曲子、打连厢、瓦子板。传与儿子……又传汪春保。”(见艺人刘天党1944从其师保存下来的《汪家门徒师承谱》载)。汪春保乃汪家门第八代传人了。
(二)1845牟(清道光二十五年),沔阳州昌家湾汪春保“自幼喜玩唱彩莲船,迎神赛会常为首理事”,十三岁就“从艺拜汪恺为师,工旦角,中年改生角。师父谢世后,继领汪班”。在技艺上博采众长,自立一派,首创沔阳花鼓“汪家门头”(据《荆州花鼓戏志》载) 。
作为戏曲形态的沔阳花鼓戏,其演出活动最早见于记载的也在道光年间。据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现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文人陆谨写诗道:“湖边古柳陆家庄,平台花鼓正作场。沔北三伶谁晓得,水乡争看贺四郎。”这说明沔阳花鼓戏已开始走上舞台,不再是沿门花鼓、’椎车花鼓了。
到咸丰、同治年间,沔阳花鼓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又从平台花鼓发展到六根柠’(一种舞台形式),艺人已从三五人一班发展到七紧八松九停当的规模,剧目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常在迎神、赛会、祝寿、贺喜时演出,被称为神戏、灯戏、会戏,演出盛况空前,在沔阳农村形成了“五里三台”戏的演出规模。
从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自汪氏门头出现后,其影响不断扩大,又相继出现了黄、史、贺三个门头,共称沔阳花鼓四大门头。可见,花鼓戏沔阳化。
宣统元年(1909),沔阳花鼓戏第一次打进武汉三镇亮相亮牌,花鼓艺人卢金玉、周高等组班,进入武昌徐家棚、汉口火车站、汉阳鹦鹉洲的露天(剧)场和茶楼酒肆,演出了《站花墙》、《柳林写状》、《三官堂》等节目,为期两月而不掉座,誉满三镇。进入民国六年(1917)。花鼓戏艺人陈新苟、陈加林、沈四、谢春城、唐石头、姚玉春、黄黑苟、五福兴等二十余人第二次进入汉口法租界共和升平楼(这是当时武汉三镇第一家正式剧场)演出,结果又以精彩的唱腔和表演轰动了江城。
仙桃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仙桃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来源于沔阳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形。同时也吸收了某些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本剧种的唱腔。其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 、歇后语。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沔阳花鼓戏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千奇百态,形象逼真,摩仿力强,使其表演更贴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艺术性。如原沔阳花鼓戏剧团知名艺人程兰亭琢磨的“六步”、“八段”、“十神”的摘花表演,形象地表现了看、闻、听、摘、刺、攀、打、放、扎等姿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塑造人物讲究真实,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塑造人物讲究真实,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特色。沔阳花鼓戏的打击乐除了吸收兄弟剧种锣鼓经外,其牌子的打法、乐器的配备,又别具一格,如“草钹”、“乱劈柴”、“走锤”、“高腔、悲腔、打锣腔更子”、“圻水三起板”等锣鼓牌,都有独特的打法。乐器除鼓、板、锣、钹外,马锣的运用能烘托气氛、声音悦耳动听,把观众带人剧情特定的艺术境地,,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现在,仙桃(沔阳)花鼓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作表演人才,民间花鼓艺人遍及乡间。正因为沔阳花鼓戏作为民间文化根植在农民生活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悠长的岁月中传承和发展,演绎世人的感情,继而谱写了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的华章。
仙桃花鼓戏有传统剧目150多个,改编和创作的现代剧目近100个。其中传统剧目《站花墙》、《秦雪梅》、《王瞎子闹店》、《秦香莲》和现代戏《红炉》、《小坚决》《向老三招婿》等优秀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荆州花鼓戏在湖北剧种的地位如何
我认为荆州花鼓戏在湖北剧种的地位非常的高。
首先,讲讲荆州花鼓戏的简介吧!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三大剧种之一,俗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市)、洪湖、潜江、天门、监利、汉川、京山等县市,并逐渐推进临近的钟祥、荆门、江陵、应城、云梦、汉阳及湖南的岳阳、华容、南县、澧县、常德和鄂东南的崇阳、通城、赤壁等县市。
擅演悲剧,风格大气舒畅,受汉剧影响巨大,剧目均为全本大戏,从“清朝十八水半本”(湖北花鼓戏刚刚形成,剧目都是偷汉剧这些大剧种的折子戏)开始到现在都是悲剧为主,才子佳人戏为辅,传统剧目有《站花墙》、《花墙会》、《李天保吊孝》等。荆州花鼓戏。2006年,荆州花鼓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经仙桃市申报,荆州花鼓戏(IV-112)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语:在对荆州花鼓戏的唱腔和演出特点的研究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历史博大精深,这些戏曲一代代流传,并经过民间艺人的传承和不断完善,衍生了荆州花鼓戏的多种唱腔形式和演唱特点,它优美的唱腔特点丰富多彩的演出模式让荆州花鼓戏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代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荆州花鼓戏在以后的道路,上越来越好,被更多的人熟知,走向世界。
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即楚剧、汉剧、花鼓戏)之一,俗称“花鼓子”,原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戏”。发源于沔阳(今仙桃市)东荆河一带,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
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州一带。据《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有人物装扮的表演形式和简单故事情节的演唱内容,艺人们沿门或划地为台演唱,被称之为“沿门花鼓“或“地花鼓“ ,也有由一人背着木凳,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架子花鼓“。这是沔阳花鼓的雏形。道光年间,艺人三、五组班,利用农闲,在方桌或肉案子拼凑的台上演唱,人们称为平台花鼓,’亦称“麦黄戏“或“犁尾戏’.。
后来出现了常年戏班,演出场地由平台转为四根竿的舞台,继而升为用六根竿搭起的“阳台“或台上扎彩的“辉台“演员由前期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发展到有须生、正旦、老生等行当,演唱时一唱众和,伴之以锣鼓。至此,沔阳花鼓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剧种。
它的唱腔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形。同时也吸收了某些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本剧种的唱腔。其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 、歇后语。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群众喜爱的“高腔”、“悲腔”就是由流行于仙桃市毛嘴、三伏潭一带的薅草歌、硪歌、薅草悲调、渔鼓调、歌腔皮影等民歌小调演变发展而成,声腔高亢质朴,道白用通顺河流域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把沔阳方言艺术化,土话(多用于丑行)和韵白(多用于生、旦行)相结合,并根据剧情、人物有所选择的吸收民间的各类熟语。如《站花墙》中春香丫环说的:“三九天的萝卜——动(冻)了心”,张宽说的“丝瓜瓤子落水——搞不成(沉)。”掐菜苔中的“泰山压顶、鲤鱼扣腮、凤凰闪翅”等等既形象生动,又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表演的生活性沔阳花鼓的表演,没有形成像皮黄剧种那样一套套严谨固定的表演程式。但在长期舞台实践中,也创造、发展了自己的表演身段、表演特技和表演程式。如站花墙》中创造的“鸭子步”,《赶会》中的‘椎车步”,《何业保写状》中的“鸦雀步”等在舞台上显得格外轻快活泼,为本剧种所特有。虚拟性动作尤较其他剧种生活、土俗和细腻;表现得活灵活现,往往使观众掌声不绝。还有像“转椅”、“打水”、“醉酒”等;在特技表演上创造了“摘花”、“咬碗”、“带彩”、“流泪”、“阴阳脸”、“掐菜”等,各种表演技巧异常丰富,既接近农民生活,又是艺术的创造,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表演程式。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