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纪伯伦的诗歌有哪些和纪伯伦的诗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纪伯伦的诗歌有哪些和纪伯伦的诗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纪伯伦的诗歌有哪些
《花之歌》全文
有奖励写回答共24个回答
轻灵触动o
解决片荒,专注发现趣味电影
聊聊关注成为第2597位粉丝
花之歌
作者:黎巴嫩·纪伯伦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花;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更加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霞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扩展资料
《花之歌》赏析:
《花之歌》是《纪伯伦诗选》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
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如“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花;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而“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就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都说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从这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纪伯伦的诗是什么
《纪伯伦的诗》包括《先知》、《沙与沫》、《疯人》、《流浪者》等作品,它代表了纪伯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用英文所写的作品。
《先知》是纪伯伦巅峰之作,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译文多达五十几种语言,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它超越时空、国界的限制,展现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不同心灵的需求;它富於音韵之美的文字,宛如天籁之音,传达出人生的真理,让所有困顿彷徨的人们,得到慰藉与鼓舞!
纪伯伦的诗
纪伯伦作品受到如此的欢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他深沉的哲学思考与火一般的激情,更主要是人们从他那睿智的人生哲理中得到顿悟!这一点在《疯人》、《沙与沫》、《流浪者》中展现得十分明显。
《疯人》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第一部最具讽刺性、思想最深刻的作品。书中一篇篇语言优美、含义深刻的寓言,颂扬了真善美,鞭挞了虚伪、懒惰与怯懦。字里行间里渗透著诗人对社会和自身全新的认知!
《沙与沫》是纪伯伦的一部格言集,字数不多,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长的有十几句,但句句都充满了诗情和哲理,阐明他对人生、爱情、艺术与生死等重大问题的理解。
《流浪者》是纪伯伦晚期的作品,同样是通过一则则寓言故事,描述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犹如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在向年轻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纪伯伦的作品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历经世事,蓦然回首的感悟,任何时候打开本书,就像打开了通往灵魂的视窗,让你领略这位先知隽永不朽的哲思。
纪伯伦一共有多少作品
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عرائس
المروج》《叛逆的灵魂الأرواح
المتمردة》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الأحنحة
المتكسرة》
散文《音乐短章》《花之咏》《我的心灵告诫我وعظتني
نفسي》
散文诗集《先知النبي》(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泪与笑دمعة
وابتسامة》《暴风雨عاصفة》《先驱者》
《沙与沫رمل
وزبد》《人之子耶稣يسوع
إبن
الإنسان》《先知园حديقة
النبي》《流浪者》《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诗集《行列歌الكواكب》
《珍闻与趣谈البدائع
والطرائف》《与灵魂私语》
散文集《疯人المجنون》
诗剧《大地诸神آلهة
الأرض》《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纪伯伦的诗有哪些啊
《纪伯伦的诗》包括《先知》、《沙与沫》、《疯人》、《流浪者》等作品。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注意:
纪伯伦的作品鲜明地体现了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纪伯伦文学创作的交互作用,他文学作品中的“先知”象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纪伯伦的文学创作从最初关注自己的祖国民族,关注东方世界,到最后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去进行思考,他的“先知”形象也经历了从民族的“先知”到普世的“先知”的转变。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采用诗歌这种具有较强的“对话”特点的体裁形式,还是对于“圣经文体”的推崇,都体现了纪伯伦建立自身文本神圣性的自觉努力。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