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历史上永王李璘起兵东巡到底是平乱还是作乱和唐才子传翻译 高适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上永王李璘起兵东巡到底是平乱还是作乱和唐才子传翻译 高适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永王李璘起兵东巡到底是平乱还是作乱

我看中国历史之四十七:唐朝篇六
文和运超
在李亨与父亲分道扬镳之际,从天宝十五载到至德元载(757)这一年多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永王李璘号称在扬州分庭抗礼,李璘也是一路追随玄宗前往成都的皇子之一,同时也是李亨的弟弟。
天宝十五载七月一十二日,李亨北上到灵武匆忙登基,遥尊玄宗李隆基为上皇,父子俩关系突变。这时玄宗还在途中赶路,虽然两人分开,互相之间还有来往,甚至两边都安插有眼线,只不过传递消息有所延误。到八月中,玄宗一行人在扶风郡(汉中地区)收到消息,玄宗的反应自然不是默认。尽管史书离奇地记载,玄宗甚至在七月一十二日当天给李亨发布过表示传位的诏书,自然是后来动过手脚的痕迹。
李隆基自然不甘心当所谓太上皇,他仍然行使皇帝的职权。这一点,肃宗李亨给太上皇的诏书中也确实有过妥协,示意待遇方面并不削减,客观上当时就出现“二帝”并行的奇特格局。所以,玄宗继续发布一系列任命,如任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分别去凉州、荆州、扬州掌控局势,招兵买马。尤其以李璘控制荆襄地区,随时支援河南虢王李巨,打击安禄山的主力。
李璘当时为山南、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这是决定李璘人生悲剧的重要一笔。著名诗人高适跟随玄宗入蜀任谏议大夫,听到这一安排时极力劝说上皇慎重。已经年过七旬的李三郎依然“少年”,又一次证明他被复杂的情绪左右,高适敏感地觉察到有着分封职权性质的诏书,必然引起与灵武肃宗一边的对立,虽然玄宗是为了平定安禄山,可又不仅仅是为了安禄山,最终又是这个当父亲的玄宗无意中害了李璘这个儿子,尤其肃宗后来专门让玄宗亲自下诏书指出李璘的种种罪过因由,废除李璘的皇子身份贬为庶民。
李璘排行十六,官方史书颇为矫情地说,李璘自幼和李亨关系极好,小李亨八九岁,甚至还指出小时候的李璘经常让李亨抱着一起睡。显然此地无银三百两,意图表明李璘的结局并不是李亨所希望的,而且与他无关。
新旧《唐书》都指,太上皇着急催李璘上任江陵招募兵马,一方面为了对付乱局,另一方面作为南方四道节度使,占据半壁江山,李璘执行玄宗的旨意表明什么?自然是作为玄宗李隆基的臣下,没有把身在灵武,已经登位的新君李亨放在眼里。这实在是一场既有外敌,又有内忧的竞争,年纪尚轻的永王李璘无奈充当了父亲和哥哥“暗战”的牺牲品。
史书称李璘个性比较戆直,小时候因为顽皮摔坏一只腿,走路一瘸一拐,多年来在皇室中并不显山露水,忽然被李隆基推到一个空前重用的位置,李璘当然很想为父亲解忧。当时南方各地还没有接到肃宗登位的消息,中原和南方各地知道肃宗登位,基本来自颜真卿组织义军号召勤王向南方传递消息。
所以,李璘率先带着玄宗诏命在荆州召集人马是拥有相当权威性,否则无法解释李璘能够迅速组织起来一定的实力。这道诏命标志玄宗对李亨擅自出走,擅自登位的一种制衡,同时也是高适等看出危机,劝谏玄宗的关键。
很快,襄城郡王李偒响应,迅速集结数万人,还聚集不少才智之士,有薛镠、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蔡駉等,李璘意图向江南进发,连十分自负的天才诗人李白也加入。为此壮举写了著名的《永王东巡歌》,一连十几首气势恢宏的诗篇为行动正名。
不管李白如何低情商,对李璘组织队伍是否属于一次作乱应该还能够判断。假如李璘打着勤王旗号意图不轨,李白还会那么正义凛然地为其唱赞歌?号称也出身李唐宗室后裔的李白,绝对不可能这么无知无识,所以,李璘南下江东的行动绝非意图分庭抗礼,而是为了整顿兵马粮饷,然后徐图北伐。
唐朝时期正处在南方与北方经济地位发生转折的关键。从隋唐开始,富庶繁华之地素有扬一益二的美名,也象征南方的条件慢慢开始超过北方。当时玄宗前往巴蜀益州,而永王李璘占据荆州,谋划进占扬州,与安禄山燕军拉锯的战场则是在北方的河北河南。
换句话说,唐朝之所以遭遇安史危机还能够维持局面,没有就此立刻瓦解完蛋,很大程度正在于南方供给京师的钱粮基础还存在。不过,这等结论性评价毕竟是平定危局的后话,当时局促西北灵武、凤翔一带的肃宗李亨却是极度心慌意乱。假如永王李璘等三王成功北伐,取得打败安禄山、史思明的功绩,他这新君还能算数?自然要把拥兵数万,带着父亲旨意的弟弟视为头号大敌。
永王李璘对肃宗李亨的威胁有多大?以任士英在《唐肃宗评传》分析,李亨急不可耐的否定了谋士小兄弟李泌的献策,放弃主攻燕军大本营范阳,再收两京的大战略方向,火急火燎勒令李光弼、郭子仪从河北战场掉头抢攻长安,正要为自己登位打下核心基础,立下收复京师的大功。如果等待李璘坐拥江淮,有南方资源作后盾,逆流而上收复洛阳,再入长安,哪怕李亨当一段时间皇帝,这把龙椅也是坐不稳的,难保不会再让出来给他的十六弟。
史书认为李璘受身边谋士怂恿,存有效法东吴东晋占据江东的意图,这是事后污蔑。作为一项战略决策,依靠南方物资同安史作战原本是准备长期对抗的正确谋算,身在历史局中的人,谁敢拍胸口短时间可以搞定安禄山大军?自然连李亨自己也根本不敢奢望,事实上他自己在位几年里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一危机。
《旧唐书》指,李亨得知李璘领着兵马下江东后,希望招抚他去灵武朝见,李璘不从。《新唐书》指,李亨下令让李璘解散队伍,回成都去太上皇身边,李璘也不听,坚持要去扬州。然后有襄城郡王李偒劝说攻取金陵,把试图割据的态度给坐实。
李璘领兵下江东是非常微妙的一幕,也是史书最为暧昧的一段历史。肃宗李亨对李璘的劝说以及后来在对付李璘的人事安排上,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好比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高适的动向就很悬疑。原本高适随玄宗去成都路上,为此出言劝谏。忽然下一幕他又跳到肃宗李亨身边,认为永王李璘成不了气候。
他一个半生落魄的诗人,好容易混到皇帝跟前做官,虽然极有眼光,认为玄宗此举不妥当,难道他敢半路舍下太上皇私自投奔新君?更离奇的是,高适怎么就以一个诗人身份,摇身一变成了独挡一面的临淮节度使去平定李璘?他凭什么?高适这关键一刻的时来运转简直是一个奇迹。
《旧唐书》记载,肃宗让李璘去灵武朝见的用意显然在于改换门庭,让弟弟承认李亨新君的地位。可李璘不从的含义很容易造成“歧义”,可以认为李璘背叛新君,有了自立的居心。但也可以认为李璘不认同李亨的“自立”。
如前所述,李亨是天宝十五载七月一十二日匆忙登位,玄宗李隆基是八月在途中接到诏书表明新天子已经登位了,还让太上皇同样享有发布诏命的权利,这是一种姿态。
不管怎样冠冕堂皇,说好听一些是为了领导平安史而从权处置,实际李亨毕竟是不合传统礼法的僭越举动。假如李璘当真撇开玄宗去朝见了哥哥,反而才是礼法意义上的悖逆。传统意味着某种礼法依据,在古代是非常强大的舆论压力。包括李亨本人当时为什么选择北上灵武,李璘为什么会被安排去荆州,都不是各自一时冲动,都有着传统的某种依据。
肃宗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读音谈)先前建议去灵武正指出,李亨与朔方军有些许渊源,史书记载李倓的说辞非常给力:
李亨少年时就与西北有关系,小时候就被任命过安西大都护,统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开元十五年(725)封忠王后任命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灵武这一地方虽然简陋荒凉,但意味着李亨能够获得自由,他迫不及待,被韦见素、裴冕等一帮人拥戴登位称帝,连登基仪式都尽量削减。而玄宗一行过散关、下广元,到成都差不多是快十月,被肃宗尊为太上皇。
玄宗顾不得旅途疲劳,在蜀郡府衙宣诏自我检讨:
这份检讨实在是不够深刻,颇有为自己的严重错误推脱之嫌,而且实际上还是“皇帝口气”。
《新唐书》进一步渲染,李璘不光是不听肃宗的命令,而且也不愿意回成都玄宗身边,无形中暗示李璘招兵以后意图不轨。史书后来表明肃宗发过解除一些人员职务的诏书,有研究者已经指出这是肃宗后来造假。正如抹杀高适等人与永王李璘的关系。
和李亨相似,李璘当年被封永王的时候正是遥领荆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所以,李璘行动的确是体现着玄宗精心安排的意图,因为平定安史并不是肃宗一个人的事,“被”太上皇的玄宗李隆基同样希望有所行动,甚至还指望几位皇子振作起来,为他改变天下局面。可李璘离奇失败了,玄宗只能接受现实,在诏书中表示李璘“东巡”不是他的主意,就指身边的襄城郡王李偒等对李璘施加影响,不断怂恿李璘对抗。这样一来,李亨当时讨伐李璘的正义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最关键的见证者就是高适,包括围困河南非常危险的张巡,很能说明李璘对李亨产生的威胁。诗人高适内心不认同玄宗李隆基对李璘的安排,千里之外的李亨如何知晓高适的态度?是李亨强行把高适从玄宗身边调走吗?这不合逻辑,以李碧妍等学者研究认为,很可能玄宗就把高适安排在李璘身边,但高适发现江陵长史李岘也不认同李璘,两人一前一后都离开李璘奔灵武投奔新君。正因为他们对李璘在荆州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才能对李亨说的头头是道。
高适到灵武表忠心,分析李璘必有亲身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要认为高适毫无根据,靠一张嘴忽悠博得皇帝赏识,李亨虽然颇为怯弱,论心思可绝不是省油的灯。李亨一定认为高适所说有根有据,设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等十二郡,命高适为节度使。又设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等五郡,任命来瞋为节度使。让他二人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同行动,高适、来瑱与韦陟会合于安陆,结盟讨伐李璘。
如笔者所言,高适的传记非常跳跃,他和李璘的命运息息相关,可实际在这一事件中的行踪颇为回避。如看一看韦陟的传记,他们也非常微妙:
文字非常热血,但好像表演一场戏。高适和韦陟带了多少兵马去平定李璘,谁领兵挂帅?实际作为盟主的来瑱才是肃宗行动的核心,他是颍川郡太守,西北军出身的大将来曜之子,面对燕军招降毫不动摇,得了“来嚼铁”的绰号。
随着鲁炅退守南阳,朝廷原本调来瑱任南阳太守兼御史中丞,山南东道节度、防御、处置等取代鲁炅。不久,嗣虢王李巨任御史大夫、河南节度使,上奏朝廷说鲁炅正在坚守南阳,就恢复来瑱旧有官职。燕军围南阳数月,来瑱和襄阳节度使魏仲犀援救南阳。由于作战不胜,军心动摇。来瑱能安抚训练士兵,军容严整,在当地很有声望。
肃宗以高适、韦陟二人以节度使身份共同前往说服来瑱,这才有了韦陟传记中一幕。高适、韦陟都是文人出身,虽然节度使身份,可都不懂军事,实际也没有一兵一卒。他们相当于是帮助肃宗争取来瑱对新君效忠的,而衡量标准自然就是随高适、韦陟去平定永王李璘。
要知道,以张巡、许远身在危城的那一幕悲壮,可见河南战事多么紧迫,来瑱周围也有相当的阻力,防范着田承嗣的进攻反扑。肃宗身为君主,居然枉顾河南境内军情大局,要来瑱与高适、韦陟去阻止李璘下江东,来瑱不能说不听命,所以有盟誓的动作,但并不见立刻采取行动。肃宗甚至又派出新任命的宰相张镐前往解决李璘,这一系列事实完全可以证明李亨把李璘出兵东进看得多么紧张。
李璘大军最前沿一步到达丹阳和丹徒。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写信给李璘,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李希言部将元景曜在丹阳,李成式部将李承庆在丹徒都率众投降,李璘还将丹徒太守阎敬之斩首示众,江淮地区大为震动。可转眼到至德二载(758)初,李璘就失败。他不算是败给对手,实际上是自己大军自动瓦解,仿佛他的确是“名不正言不顺”。
李璘拉起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原本按计划应该是北上,尤其像张巡困守雍丘时还得过消息,永王在荆州整军很快将收复河南,这是多么激励士气的希望!也正是李白等一大帮人原本支持李璘的动力。
问题出在李璘身边最主要的军事将领季广琛,此人当时非常有名,可两唐书没有传记。他其实资历比较早,几乎与哥舒翰相差无几,同为河西陇右军的将领,后来一度被贬到蜀中。唐玄宗前往蜀中时,为了支持李璘,就想起季广琛是有能力又有资历的大将,所以用荆州长史身份将他派去李璘身边。
季广琛是这批人中一马当先的主力,可谁知道季广琛会半路忽然改变主意,号召诸多将领脱离李璘,一如高适、李岘等人,这实在是非常令人奇怪,更加值得深思的举动。
对于这些人放弃李璘,《旧唐书》写李璘传记说:
大概提示季广琛说服几个将领一起放弃李璘,搞得李璘也不知所措,就这么稀里糊涂溃败。
季广琛的人物形象还流传在不久的野史笔记小说,他虽然是武将出身,可同样能诗善文,是小说素材之一,如著名的《广异记》写季广琛在河西从军时与神女姐妹交往的故事。《广异记》作者戴孚几乎是同时代人,为肃宗至德二载的进士,该书由著名诗人顾况做序,一度流传颇广。
季广琛对李璘的态度如史书提及:“我感王恩,是以不能决战,逃而归国。若逼我,我则不择地而回战矣。”代表一种含蓄心声,他是希望对付安史,并没有想要下江南,貌似李璘受人影响,确有自立的意图。他对李璘进发扬州广陵的宗旨产生了怀疑,所以转变立场,并拉拢其他将领瓦解了李璘的人马。
之后,肃宗把季广琛等有封赏,继续在地方做刺史,继续默默无闻。但他沾染的文人气质,最终在文人眼中更有好感,以至于在唐代成为笔记小说的一大生动素材,反而名声比实际地位流传久远。
对中原地区节度使重新规划,代表肃宗开始接替玄宗主持平乱的标志。意味着由玄宗先前安排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原西北边军的彻底完结,此后将是以肃宗崛起的朔方军登上唐朝历史舞台的新篇章,尽管这一辉煌也就区区十来年,就将被同样来自边镇的神策军取代。
2020年3月

返回目录

唐才子传翻译 高适

秦系,字公绪,会稽人。(唐)天宝年末,到剡溪逃避战乱,自称“东海钓客”。北都留守(官职名)薛兼训(人名)向朝廷上奏他为仓曹参军,他不愿意就任。漂泊到了泉州,泉州南安九日山中有百余棵大松树,民间相传为东晋时所植,秦系就在此山上结庐而居(盖房居住),研究洞穴和岩石,攥写《老子》,终年不出山。正值姜公辅因为直言上柬被罢免为泉州别驾(官职名),与秦系相见甚欢,一整天过了都还不想离去,于是,就在他屋子的旁边又盖了间房比邻而居,这样,使他忘了流落他乡的苦楚。公辅去世后,由于他的妻子住得很远,秦系就把他营葬在山下,人人都说他义薄云天(不确定)。张建封听说秦系不愿接受招引,劝说他做了校书郎。秦系和刘长卿、韦应物是好友,大多时候都用诗相互赠答。权德舆道:“刘长卿自认擅长五言诗,秦系用偏师和他相媲美。”秦系虽然年老,但身体很好,八十多岁才去世。南安人思念他(为纪念他),把他曾经住过的山命名为“高士峰”,今天还有“丽句亭“存在。他的书集一卷,流传至今。

返回目录

《唐才子传》主要写什么

《唐才子传杜牧》是记载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的汇编集。撰者为元代文学家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原文翻译:

杜牧,字牧之,京城长安地区人。擅长写文章。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状元韦筹那一榜的进士,与厉玄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

当初没有考取进士的时候,他来到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当时任主考官的礼部侍郎是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跛足驴慢腾腾地来拜见崔郾说:“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举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

以前我偶然见到十几个文士,情绪极其兴奋激昂,一起读一卷文章。我看了文卷,是进士杜牧的《阿房宫赋》。此人有辅佐君王的大才。”于是就拿出《阿房宫赋》的文卷,把笏插在腰带上,(腾出手来双手持卷)朗读起来。崔郾大加赞赏。

吴武陵说:“请您点他为头名状元。”崔郾说:“第一名已有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能当状元,就请让他为第五名进士。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语气和面容都很激烈严厉。崔郾说:“学生们很多都说杜牧为人放纵旷达,不拘小节,但是我恭敬地按照您的指教,不敢改变。”

后来杜牧又应试考中了贤良方正科。沈传师(江西观察使)上奏章推荐他到江西当团练巡官,后来杜牧担任了牛僧孺(淮南节度)的淮南节度府掌书记。后来又被朝廷任为侍御史,逐步升到左补阙,又历任黄州、池州、睦州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职务为皇帝起草诏书,后调任中书舍人。

杜牧性格刚强正直,有不平凡的节操,不为小事而谨小慎微,敢于一一论述国家大事,指明和陈述国事的利弊尤其急切。兵法和军事策略,平时都尽心留意。曾经因为堂兄杜悰出将入相,而自己仕途困顿挫折,怏怏不乐,心气难平。

具体的范文模板

返回目录

功勋封侯的边塞诗人高适,其一生有多么传奇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绝对崇高的地位,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体裁,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就是高适。高适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年轻的时候总是想要走上仕途,但是多次失败,最终放弃了功名,开始游览山河。在游览的过程中,也作了很多的诗,直到46岁的时候才进入官场,做官没多久又辞官了,后来又再次进入官场。

一、功勋封侯的边塞诗人高适

其实高适在唐朝这么多的诗人中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但是高适一直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放弃梦想,即使是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仍然写下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佳句。高适是在长安城出生的,小的时候家境就贫寒,只能够躬耕,到唐朝的开元年间,才有机会去游历。高适年轻的时候想要投靠在幽州节度史的麾下,但是失败了,随后又去了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又失败了多次。高适这个时候也没有郁闷,直接放弃了仕途,开始游历山河。

二、高适的一生有多么传奇

高适46岁的时候,终于靠着别人的举荐进入了官场,但是做官没多久就发现官场太黑暗了,不想同流合污就辞官了。当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天下局势大变,所以高适也迎来了人生的机遇,高适的军事才能被唐玄宗以及唐肃宗所发现,然后被破格重用。这个时候高适已经50岁了,却投身于战场,凭借着自己的报国之志带兵平乱,在唐朝的乱世中功勋显著,后来也是一路高升,被封为淮南和剑南节度使,最后直接到了封候的地步。

高适后来被封为渤海县侯和散骑常侍,所以史书上也把高是叫做“高常侍”。高适在战场中十分爱惜将士们的生命,同时也讽刺那些累死了三军,把士兵的生命当作赌注的无用将领和那些奢靡的将领。高适在一生中都非常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于底层的百姓也满怀着怜悯之心,对于生命也有非常崇高的敬意。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