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和纵观五代十国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天,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和纵观五代十国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天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期出现过那些名将和名臣各自对当时的时局产生过什么影响
- 2、纵观五代十国,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名将
- 3、五代十国的名将
- 4、五代十国的名人
- 5、五代十国名将有哪些 你知道多少
- 6、五代十国的名人有哪些呢
- 7、五代十国名将有哪些
- 8、五代十国都有哪些名将详细介绍
- 9、五代十国的名将有哪些
- 10、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指哪个时期出现过那些名将和名臣各自对当时的时局产生过什么影响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有时也称为“五代”,一般认为是公元907年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为止.
在此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五代十国一共73年.
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一般分为狭义与广义角度的两种解释.在狭义上一般理解为“五代十国”本身.在具体历史运用实践中,往往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使得定位与理解更为严谨,这就是广义上的理解.
关于名将:五代十国名将分别是:
柴荣、郭崇韬、郭威、王建、王彦章、王晏球、杨行密、朱温、周德威
打仗很猛的有: 当了皇帝的比如后堂的李存勖,后周的柴荣,还有几个如下:
梁 刘隐:任节度使,封南海王.
唐 王潮:威武军节度使,任将军.
唐 刘旻:任讨捕将.
谭全播:梁 节度使.后任吴国右威卫将军.
唐 邓进忠:岳州刺史.
张全义:梁 魏王.唐 齐王.
唐 郭崇韬:招讨使.
唐 吴漳:刺史,山南节度使.
唐 王彦章(王铁枪):封开封侯,北面副招讨使.
唐 王晏球:归德节度使兼背面招讨副使.
晋 吴峦:复州防御使.
汉 王峻:监军.平卢节度使.
王景:周代时任凤翔节度使,护国军.
唐 边镐:刺史,武安军节度使.
留从效:唐 节度使,晋江王.
王晏:汉 建雄节度使.周 武宁军节度使.
韩令坤:周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 成德军节度使.
至于名臣,五代十国历时较短,只有53年,名臣比较少,而且所谓的乱世出英雄在这个历史时期并没有得到诠释,个人认为,此时期基本没有什么名臣,或许后唐的郭崇韬、后周的王朴、冯道可以算吧.
纵观五代十国,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名将
天下第一名将这一个称呼非李存孝莫属。五代十国的天下可谓涌现出了许多厉害的英雄。而李存孝可谓是猛将中的猛将,他的能力可以以一敌百,力大无穷,曾经带领着百万大军力挽狂澜。
一、武艺超群,善勇善战十几岁的李存孝已成为了一名武艺超群的将军,从此就开始了他的战斗之路。李存孝非常的善勇善斗,无论是对抗后梁亦或是黄巢军,他都可以以一敌百,用最小的力量击退敌人。李存孝和李克用并肩作战,在战争当中十有八九都是可以赢得胜利,而且他对于军事指挥很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利用少量的骑兵人数赢得敌人,据记载,李存孝即使穿着厚重的盔甲,也足以在冲锋的时候迅速换马,这样的他被称为飞虎将军。
二、死于非命因为李存孝过于出色的战斗能力,后来在队伍当中使他人发起了妒忌心。在沉浸一次的战斗当中,李克用让他的养子李传信与李存孝一起出去,一直以来存有矛盾的两人在此时相互怀疑,拒绝相信对方。而后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对李存孝进行诽谤。怕事的李纯笑,最后只能背叛了李克用,用勃然大怒的李克用最后亲手结束了李存孝的生命。李存孝死了之后,古代的第一猛将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这样的结果可谓是让人惋惜。
失去了头号猛将的李克用,悲痛数月。即使李存孝死了,但是他的英勇事迹也受到了后人的广泛赞扬,他的力大无穷,钢筋之骨,也成为了许多英勇将士的榜样。传言曾经他死的时候,5匹马也无法折断他的筋骨,只有挑断他的脚筋才足以将他杀死,由此可见,他的力气是多么的强劲。
五代十国的名将
梁 刘隐:任节度使,封南海王。
唐 王潮:威武军节度使,任将军。
唐 刘旻:任讨捕将。
谭全播:梁 节度使。后任吴国右威卫将军。
唐 邓进忠:岳州刺史。
张全义:梁 魏王。唐 齐王。
唐 郭崇韬:招讨使。
唐 吴漳:刺史,山南节度使。
唐 王彦章(王铁枪):封开封侯,北面副招讨使。
唐 王晏球:归德节度使兼背面招讨副使。
晋 吴峦:复州防御使。
汉 王峻:监军。平卢节度使。
王景:周代时任凤翔节度使,护国军。
唐 边镐:刺史,武安军节度使。
留从效:唐 节度使,晋江王。
王晏:汉 建雄节度使。周 武宁军节度使。
韩令坤:周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 成德军节度使。
备注:先写名字的人,都是在不同朝代任职。
五代十国的名人
1、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太原府交城(今山西省交城县),唐末五代宦官。
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
2、康君立(847-894) 唐末五代间将领。蔚州兴唐(今河北省行唐县,位石家庄市北)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世为边镇豪强,乾符年间,任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牙校,后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等共推举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留后,授左都押牙。
入关之后,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李克用镇守太原,被受任检校工部尚书,汾州刺史,昭义(方镇名治潞,今山西省长治市)节度使等。893年(唐末昭宗李晔景福二年),奉李克用之命进击李存孝,以功加检校太保,后为李克用所毒死。
3、前蜀高祖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小字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
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4、杨行密(852年-905年),原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唐朝追谥他为吴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吴孝武王,其子杨溥即帝位时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5、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 (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卒年61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
五代十国名将有哪些 你知道多少
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大统一的朝代都数的出来,战乱纷争的年代,也是名人将士辈出的年代。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中,虽然大大小小的国家层出不穷,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得后世研究这段历史时很费力,但是仍然涌现出一批名将。你知道五代十国的名将有哪些吗?下面一起去 民族文化 中看看吧!
李存孝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史书载他“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五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
王彦章
王彦章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威震五代各国。王彦章在当时是公认的武力第二,在李存孝死后,他与晋军大战,枪挑晋军四十三员上将。杀得李克用军大败。后更是枪挑高思继,大败唐军。
史建瑭
史建瑭是白袍将军史敬思之子,雁门人,擅使一口花刀,其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称“史先锋”,因功授检校司空、改任贝、相二州刺史。传说他在与王彦章大战二百合后,抽铁鞭猛击王彦章后背,将其打得抱鞍吐血落荒而逃。
高思继
高思继别名“白马银枪”,和兄弟高思祥皆以武勇称。高思继初为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戍将。后归李克用,拜为中军都指挥使,昆仲分掌燕兵。传说他与王彦章大战二百回合,王彦章见不能速杀,以计诱使高思继追赶,再以回马枪刺杀。
周德威
周德威,后唐名将,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人。勇猛而多谋,久在军中,谙知边事。早年从军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两代晋王,屡立战功,死后被封为燕王。周德威用兵持重,能攻善守,常出奇制胜,为开创后唐屡建功勋,据说他仅凭观看烟尘,便可以判断出敌人的数量。
五代十国的名人有哪些呢
五代十国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长久的动乱时期,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前前后后将近一个世纪,不到一百年,五代十国分为五代和十国,五代都有梁,唐,晋,汉,周,十国都有前后两蜀,南吴,南唐,吴越,楚,南汉,南平,还有北汉,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得政权,肯定会发生许多的战争,也会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和大人物。
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些大人物。
第一猛将李存孝,李存孝这个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据说他可以空手打老虎,也是晋王手下的一个重要的棋子。
李存孝力气非常的大,但他只能做一个大将,做不了王,他就像后面的李元霸,有勇却没有谋略,李存孝最出名的一次战役那无外乎就是靠着自己手下五百的飞虎军团,取得各种的成就与辉煌但他一生都被当成的一枚棋子,他被他的义父杀害而且还是五马分尸,他死后,李克用也走向了低谷,天下最终失去,归了别人。一代猛将最终被五马分尸的确是非常的惨了。
其实除了李存孝还有数不尽的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知远后汉的开国皇帝,这就非常的厉害了,他的一生也是从一个跟班开始做起来的,开始追随敬瑭,不顾自己的安危,守护他两次就敬瑭于危难之中,收到了大功。
在后来的多次战役中,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这也就有了汉,刘知远当上皇帝以后并没有向其他皇帝那样修建宫殿,劳民伤财,他拿出所有的钱财分给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将领,后来他因为自己长子的病死而生了一场大病,随即死亡。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在朱温建后梁时,他立下了许多功劳,每次打仗他都第一个冲进去,拿着一杆铁枪,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帮助自己的君主建立了后梁。
但在之后,被敌人生擒,宁死死也不投降,于是被斩首身亡,他年少时敢自己推荐自己,刚刚参军就请求当队长,,在后面各种战役中,常常奋不顾身曾经一人过河单独救援,面临百万大军也面不改色,欧阳修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甚至人死后留下了很大的名气,留下了一个好的名声,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这个人。
钱镠,早年相貌特别难看,被祖母收留,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创建者,他当了四十一年的君主,在这期间尽力稳定自己的国家,采取保护自己边境安定自己人民的政策,当时经济可以说是十分的繁荣了,他还兴建河道田塘,他不仅会治理国家,还会射箭,武术,纬书,可以说是全方位人才了他还擅长领兵打仗,平定徐许之乱,晚年时他感觉自己儿孙愚蠢懦弱,变托孤让这些大臣帮助自己的儿孙。
五代十国,真的是出现了许多的人物,在这里我举出了这几个人的例子,也只是希望大家稍微了解一下这些年的历史,那些年动乱时期,虽然都在打仗,但没有这些战争如何展现出这些人的才能,还有很多人没有列举出来,并不是说那些人比不上这些人,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对自己国家有贡献的人。
五代十国之后宋实现了统一,结束了那些动乱的日子,分久必合,这是永久不变的一个规律,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一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因为关注五代十国的人太少,所以希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这些人能够关注那段时间的历史,毕竟乱世出英雄,只有真正的乱世才能够检验各式各样的人才,才可以吸取精华,展现出一个真真正正的华夏民族。
五代十国名将有哪些
有杜重威、拓跋恒、李煜、林仁肇、袁恕己等。
林仁肇(?-972年),建阳(今福建南平)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
林仁肇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率军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因功被拜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他在北宋建立后曾力劝后主李煜,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又改任南都留守。
开宝五年(972年),李煜中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反间计,将林仁肇杀害。不久,南唐灭亡。
含冤遇害
林仁肇出身行伍,后虽担任将帅,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军心。但是,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与林仁肇关系不和,便在唐后主面前进谗言,称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对林仁肇非常忌惮,便贿赂他的随从,得到他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
972年(开宝五年),郑王李从善到汴京朝贡。宋太祖带李从善观看林仁肇的画像,道:“林仁肇将前来投降,先用这幅画像为信物。”又指着空着的馆宇道:“这是我准备赐给林仁肇的。”李从善命人回报后主。后主不知这是反间计,便暗中命人将林仁肇鸩杀。
五代十国都有哪些名将详细介绍
王晏球(873-932) 五代十国时期名将,历仕后梁、后唐。字莹之。洛阳(今属河南)人。少为杜氏收养,改姓杜。初隶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即朱温)帐下,累迁厅子都指挥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降后唐。次年,庄宗李存勖授其为齐州防御使、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赐姓名李绍虔,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北御契.丹。天成二年(927)七月,任北面招讨副使,驻满城(今满城北)。三年四月,义武节度使王都引契丹军为援据定州(今属河北)叛,王晏球受命为北面招讨使率诸道兵进讨。五月,于曲阳(今属河北)城南,战王都、契.丹联军万余人,趁王都骄狂,以中军骑兵直冲其阵,左、右军两翼夹击,奋力拼杀,大败王都军,契.丹兵死者过半,余众北走。七月,于唐河(今唐县境)北,又击败契.丹援骑7000。遂进围定州,久困不攻,致其粮断。次年二月,王都自.焚死,定州降。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后改平卢节度使,移镇青州(今属山东),加兼中书令。长兴三年卒。刘仁赡 (900~957)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将。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略通兵书,长于守城,治军严明,罚不避亲。初事吴,为右监门卫将军。吴天祚三年(937),齐王徐知诰(李升)以南唐代吴,授左监门卫将军,历任黄、袁二州刺史。中主时掌禁军,领武昌军节度使。南唐保大九年(951),在攻楚之役中,率战船200艘克岳州(今湖南岳阳),抚纳降附。十三年,为加强边备,迁清淮军节度使,镇戍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攻南唐时,据城固守,寻机出奇兵,力挫后周军。及至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南唐诸道援兵败退,寿州被重围,仍孤军奋战,屡挫后周军强攻,坚守逾年。十五年正月,后周世宗再次率军攻寿州,大败南唐诸路援军,刘仁赡坚守孤城,镇定自若。其子刘崇谏欲与诸将出降,被立斩示众。三月,病危,监军使周廷构等乘机假其名出降。周世宗褒其忠勇,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未受命而卒,终年58岁 郭崇韬(?~926) 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为唐朝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后归河东晋王李克用,用为典谒,能临机应对。李存勖嗣晋王位,对其才干尤为器重,任中门使,参管机要。后梁龙德二年(922),晋王讨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叛将张文礼,恰逢契丹军来攻,诸将皆惊,提出退军。他认为应乘连败梁军的声威,迅速挫其前锋。李存勖采纳其建议,大败契丹军,收复成德镇。三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后,他任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唐同光元年(923)六月,梁军围攻杨刘(今山东东阿北)。他向李存勖献策,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之地,诱梁兵来攻而后进击,果解杨刘之围。十月,又献计奇袭汴州(今开封),一举灭后梁,以功授侍中、成德节度使,封赵郡公。三年,为招讨使,协助魏王李继岌伐蜀,总管军政。文武兼施,书檄先行,大军后进,所至不战而降,70日灭蜀。郭崇韬遇事切谏,为朝廷献策,曾奏时务利害25条。他素疾宦官,因而遭其诬陷,四年正月在蜀被杀。 王彦章 (863~923) 中国后梁将领。字贤明,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年从军,随梁太祖朱全忠征讨,以骁勇闻名,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因号王铁枪。屡立战功,由开封府押衙等职累进为行军先锋马军使、检校司空、汝州防御使、匡国节度使、北面行营招讨使,封开国侯。性刚直,痛恨权臣赵岩、张汉杰等扰乱朝政,遭到排挤和非难,谋不见用。后梁龙德三年(923)四月,后唐军攻占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梁朝廷大惊。经宰相敬翔力荐,梁末帝朱友贞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问其破敌之期,答以只须三日。王彦章命甲士 600乘夜斩断连结德胜(今河南濮阳)南北城的浮桥,使据守两岸的唐军不能相救;自率精骑袭破南城。唐军弃守北城,恰为三日,梁军声势大振。同年十月,唐大举攻梁,王彦章奉命率领保銮骑士和新募兵卒防守东路,在中都(今山东汶上)战败被俘。后唐欲用其才,屡遣人劝降,他不屈被杀留从效 留从效(906~962年),字元范,南安桃林场(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唐天祐三年(906年)生。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好读书,尤好读兵书。少年时到泉州当衙兵,后升为散员指挥使,是闽王王审知手下的将领。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的次子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传至延曦,于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为部将朱文进所杀。文进自立为闽主,派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留从效对裨校王忠顺、董思安等说:“朱文进杀灭王氏,遣心腹分据诸州,吾等皆受王氏恩遇,而交臂事贼,一旦富沙王克福州,吾属死有余愧。”三人均以为是。从效便请他们密约亲信,夜间到他家饮宴。得壮士陈洪进等52人,夜越墙入城,擒杀黄绍颇,请王延政之侄继勋主持军府事,他与忠顺、思安三人自署为平贼统军使。又派陈洪进送绍颇首级至建州,献给富沙王王延政。延政大喜,即以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从效、忠顺、思安均任都指挥使。朱文进从福州发兵攻打泉州,从效率部设伏,出奇兵,于双阳瞻迹岭下歼灭文进军。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国主李景遣将攻打建州,延政降,继勋也以泉州降。李景委李宏义为威武军节度使。翌年,定义派其弟宏通带兵万人攻泉州。从效以继勋赏罚不当,士卒不肯用命为由,废黜继勋,自领军府事,为泉、漳二州留后。领兵击败宏通,并上表向李景报告。李景把继勋召往金陵,以从效为泉州刺史;改漳州为南州,以董思安为刺史。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从效之兄南州副使留从愿用毒酒杀害董思安而代之,自此从效兼有泉、南二州。李景升泉州为清源军,任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累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发兵攻南唐,李景以10万大军保紫金山,从效连续上表言“顿兵老师,形势非便”。李景不听,结果大败,江北之地尽归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密派人到开封向周世宗表示诚意归附。显德六年,又派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懈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嘉纳。宋太祖即位后,从效一面继续与南唐周旋,一面上表向宋称藩,贡奉不绝,宋太祖也遣使厚赐从效。漳、泉二州得以保持相对安宁。宋建隆三年(962年),从效因背生痈疽病卒,南唐后主李煜诏赠太尉、灵州大都督。从效出身寒微,知民疾苦,治理泉州17年,专以勤俭养民为务。他常说:“我平素贫贱,不可忘本。”平时一身布衣,将公服置于中门之侧,外出和处理公务时才穿。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令士兵垦田,召游民种地,围垦海滩,兴修水利,因此泉郡常“仓满岁丰”。手工业,特别是与对外贸易有关的陶瓷业、冶炼业和丝织业等,也得到较大发展。他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取明经、进士,谓之“秋堂”。对于从唐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海外交通贸易,他也不遗余力加以发展。后晋开运三年,他对泉州外城重加版筑,城高1丈8尺,周长20里,为王潮所创子城的7倍。他环城遍植刺桐,教人民在城内“开通衢,构云屋”,以“招徕海上蛮夷商贾”。为发展对外贸易,他蠲除苛捐杂税,让人民自由贸易。泉州城内货品充盈,商业繁盛,号称“云屋万家,楼雉数里”。宋代的泉州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巨港,留从效之力非小。韩令坤 韩令坤(928-973) 北宋初大将。磁州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市,位于冀南邯郸市西北)人。五代后周太祖部威帐下,世宗柴荣即位后,授殿前都虞侯,从征淮南,在攻取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泰州(今江苏省泰州市)后,加捡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又从征南唐、北击契丹,均有功勋,入宋后,移镇太平军加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宗太祖赵匡胤亲征李筠,他奉命率兵驻屯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位于洛阳市东北黄河北岸);后复从李重进于扬州。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春返京,被削去禁军军职,出任成德军节度使不久,因疽发于背而卒
五代十国的名将有哪些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将领。字德详。本姓符,名存。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初投唐光州刺史李罕之,后归晋王李克用,为义儿军使,赐姓名李存审。从晋王征战,屡立战功,累擢蕃汉马步副指挥使。李存勖继晋王位后,从周德威于潞州之战中大败后梁军,授忻州刺史,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后梁乾化二年(912),随李存勖攻幽州(今北京),奉命于蓨县(今河北景县)阻击后梁援军,获其樵刍者,断臂纵归,令其传言晋王大军至。继遣600骑假后梁军旗帜、服色,乘黄昏奇袭其营,后梁军惊骇,烧营夜遁。贞明二年(916),从晋王在故元城(今大名东北)围歼7万后梁军,取卫(今河南卫辉)、洺(今河北永年东南)、邢(今邢台)等州,授安国军节度使。三年,契丹攻幽州,奉命与李嗣源率军赴援,大败契丹军。四年,在胡柳陂之战中,率部力战,击败后梁军。五年,任内外蕃汉马步军总管。六年,率部援同州(今陕西大荔),缓师示弱,伺机出击,败后梁将刘(左寻右阝),解同州围。龙德二年(922),平镇州(今河北正定)张文礼之乱,以功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后唐建立后,因遭排挤,出任卢龙节度使,年内病卒。(陈可清)
五代十国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有:柴荣、朱温、李克用、李存孝、冯道、石敬瑭等。
1、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号不详,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郭威家长大,谨慎笃厚,成为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沉重寡言。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为政清肃,盗不犯境。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
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经济开始复苏。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
显德六年,商议攻取幽州时候病倒。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于庆陵。周世宗心怀统一大志,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2、朱温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长安等地,大大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
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
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卒年61岁,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同年十一月下葬宣陵。
3、李克用
李克用(856~908年),本姓朱邪,字翼圣,定襄郡神武川新城(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唐末割据军阀,代北节度使李国昌之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
十五岁随父出征,擅长骑射,作战骁勇,时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为“飞虎子”,别号李鸦儿。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统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起义。中和二年(882年),再次受敕勤王,迫使黄巢退出长安。
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授河东节度使。中和四年(884年),率领河东军镇压起义军,迫使黄巢自杀。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盘踞关中的静难军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不利于李克用。
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导致唐僖宗逃往凤翔。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大败三帅,救出唐昭宗,加封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持续对抗占据汴州的梁王朱温,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沿用唐朝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得病而死,葬于雁门。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4、李存孝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第一猛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书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
野史中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温趁势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项”,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五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5、冯道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冯道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在五代时期却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