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第三野战军的光辉历程和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主要战役一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第三野战军的光辉历程和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主要战役一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第三野战军的光辉历程

【一】山东军区、华中军区分立

第三野战军,前身是八路军山东军区兼115师、新四军部队。

抗战胜利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得东北者得天下”的战略部署下,华中中央局北迁山东,与山东中央分局合并,1945年9月组建中共中央华东局,首府设在山东临沂。原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任书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原山东中央分局副书记黎玉担任副书记;

1946年1月7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副军长张云逸、罗炳辉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下辖辖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等五个军区,总兵力21.9余万人。

北调入鲁的新四军主力部队、八路军津浦前线野战军组建山东野战军,兵力7.4万人,司令员由陈毅兼任,政治委员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担任,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由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唐亮兼任。

1945年10月,重新组建华中中央分局,书记邓子恢,副书记曾山,隶属于华东中央局;

1945年10月25日,新四军留在华中的部队组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司令员粟裕、张爱萍,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山东军区下辖淮南、苏中两个军区,总兵力13.5万;

1945年11月10日,华中的新四军主力编成华中野战军,总兵力4.7万,华中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粟裕兼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兼任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

山东军区是抗战结束后的六大战略区之一,总兵力为35.4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约200万人,实力雄居六大战略区之首。华中军区是隶属于山东军区兼新四军下属的二级军区,华中野战军行政上接受陈毅的节制。

【二】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合并

1947年2月,华中军区的苏中根据地、苏北根据地全部沦陷,华中部队基本退入山东。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山东与华中进行统一整编,撤销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的番号,合并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华东军区以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司令员,黎玉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

辖鲁南、鲁中、胶东、渤海、苏北(兼12纵)、苏中(兼11纵)等六个军区及滨海分区和东江纵队,共约36.6万余人。

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兼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

整编之后,华东野战军辖1~10纵(缺第5纵)、特种兵纵队,兵力27.5万余人,不含列入华东军区序列的第11、第12纵队。

【三】华东野战军七月分兵

1947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野战军分成外线兵团、内线兵团。

外线兵团又称西兵团,外出中原作战,隶属于晋冀鲁豫建制,“对外称为华东野战军”,辖1、3、4、6、8、10共6个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外线兵团不设兵团机关,而是由华东野战军机关兼,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随西兵团行动。

陈毅率西兵团进入中原地区作战期间,华东军区的日常工作由副司令员张云逸、政委饶漱石主持。

内线兵团又称东兵团,留守山东境内,辖2、7、10、13等4个纵队,许世友、谭震林分别担任司令员、政治委员。

东兵团属于华东野战军的编制序列、与华东野战军陈粟首长脱离了指挥关系,接受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的直接指挥。

【四】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新式整军

1948年1~3月,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先后开展新式整军运动。随后,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分为粟裕兵团、陈唐兵团,华东军区成立苏北兵团,内线兵团改称山东兵团。

第1兵团拟挺进江南。第1兵团亦称粟裕兵团,以西兵团第1、第4、第6纵队组成,粟裕兼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叶飞任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金明任第二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准备挺进江南,担负开辟华南战局的任务,后因粟裕反对渡江并经中央批准,该兵团奉命仍留中原作战。

第2兵团仍留守山东。第2兵团亦称山东兵团、许谭兵团,以第7、第9、第13纵队、渤海纵队组成,许世友任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兵团继续留在山东执行内线作战任务;

第3兵团归统一指挥。第3兵团亦称陈唐兵团,以西兵团第3、第8、第10纵队组成,陈士榘兼司令员,唐亮兼政治委员,陈唐兵团归刘伯承、邓小平统一指挥。

第4兵团留苏北发展。第4兵团亦称苏北兵团、韦吉兵团,抽调原东兵团之第2纵队南下华中,会同原在华中的第11、第12纵队组成,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吉洛任副政治委员,兵团留苏北地区执行进一步开展华中战局的任务。

整军后,华东野战军36万余人,华东军区部队38万余人。

这一阶段,华东军区与华东野战军下属各兵团的建制隶属、指挥关系是最复杂、最混乱的时期。

华东野战军名义上拥有4个兵团,指挥关系与隶属关系并不统一,华东野战军真正能指挥的只有第1、第4兵团。

粟裕兵团:隶属关系、指挥关系均归华东野战军;

许谭兵团:建制隶属于华东野战军,却由华东军区指挥,直接向张云逸、饶漱石汇报;

陈唐兵团:建制隶属于华东野战军,却由中原军区指挥,直接向刘伯承、邓小平负责;

韦吉兵团:建制隶属于华东军区,却划归华东野战军指挥。

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并任命陈毅为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粟裕为中原局委员。

中原中央局同时决定,陈毅不再随华东野战军机关行动期间,“其在华东野战军的职务由副司令员粟裕代理”。

6月中旬,陈毅抵达中原局机关。1948年6月1949年1月,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身份指挥华东野战军。

1948年6月24日,经中央批准,中原中央局组建豫皖苏中央分局、豫皖苏军区,宋任穷担任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吴芝圃担任副书记,粟裕兼豫皖苏分局委员、中原军区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网络流传的“粟裕是宋任穷的下属”的来源就在此处。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领导下,发起了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率领100万雄师一起击破华东国军主力,歼敌55.5万人。

【五】华东军区改组,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

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

同期,重建山东中央分局、山东军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康生任山东分局书记,原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改任新设立的山东军区司令员,原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担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49年5月,南京、上海均告解放,华东军区领导层改组,刘伯承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原司令员陈毅改任第一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升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邓小平任军区第一政治委员,饶漱石任第二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三政治委员,李达兼军区参谋长;华东军区部队约42万人;

1949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华东中央局领导层进行改组,邓小平任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任第二书记,陈毅任第三书记;

第三野战军辖4个兵团15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兵力约58万余人。

第7兵团,王建安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姬鹏飞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迎希任参谋长,辖第21军、第22军、第23军、第35军。

第8兵团,陈士榘任司令员,袁仲贤任政治委员,江渭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参谋长,辖第第24军、第25军、第26军、第34军。

第9兵团,宋时轮任司令员,郭化若任政治委员,覃健任参谋长,谢有法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0军、第27军、第30军、第33军。

第10兵团,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陈庆先任参谋长,刘培善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8军、第29军、第31军。

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张凯任政治委员。

【六】华东军区与第三野战军的领导机关合并

1949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

1949年7月,华东军区与第三野战军的领导机关合并,第三野战军名义仍予保留,番号为“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同时,对野战部队的机构先后进行了较大调整:

第7兵团兼浙江军区,该兵团第23军拨归第9兵团建制,第35军地方化;

第8兵团部撤销;

第9兵团辖第20、第23、第26、第27军,第30、第33军调归淞沪警备司令部建制;

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1956年改编为福州军区兼福建省军区。

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战军发展到82.5万余人。

1950年8月,第三野战军前委正式撤销,组成新的华东军区党委,以陈毅为第一书记,粟裕为第二书记,唐亮为第三书记,野战军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

【七】华东部队参与的重大战役

根据《第三野战军战史》统计,解放战争期间,野战军歼敌176.3万人、军区部队歼敌46.2万人、清剿土匪25.1万人,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歼灭敌人数量达247.6万人。

我军有11.6万名将士英勇牺牲,43.5万人光荣负伤,4.55万人失踪,战损总数59.6万人。

返回目录

解放战争中的第三野战军主要战役一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1947年2月由原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奉中共中央军委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谭启龙,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参谋长李迎希

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任,政治委员袁仲贤,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参谋长何以祥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郭化若,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参谋长陈庆先,政治部主任刘培善

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凯

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

1945年10月15日至1946年1月13日为阻止国民党军向山东、华北推进。

主要指挥员:陈毅。郝鹏举

共产党: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阵亡462人,伤2375人。

国民党:阵亡2065人,伤1500人,被俘12580人,受降日军4000余人。

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坚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

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为了打破国民党以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的进攻

主要指挥员:粟裕。李默庵

共产党3万人(伤亡1.6万余人)

国民党12万人(被歼5.3万余人)

宿北战役

1946年底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戴之奇,饶少伟

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共20万人(伤亡8千7百余人)

国民党军整第69师2万7千余人(伤亡2万1千余人)

鲁南战役(峄枣战役)

1947年1月2日至1月20日山东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陈士榘
解放军:13万人(伤亡8000人)
国民党军:16万人(伤亡17500人、被俘36030人)

莱芜战役

1947年2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陈诚,李仙洲

解放军:19万人(6000余人)

国民党军:24万人(被歼灭5.6万余人)

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歼灭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顾祝同、张灵甫

解放军:27万人(伤亡1.2万余人)

国民党军:45万人(伤亡3.2万余人)

南麻,临朐战役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内线部队,在转入战略进攻前夕组织实施的两次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胡琏

解放军:10余万人(伤亡2.1万人)

国民党军:24万余人(伤亡1.4万人)

洛阳战役

1948年3月8日-14日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

主要指挥员:陈赓、陈士榘、唐亮;邱行湘

华野和陈赓各两个纵队(6379名指战员伤亡)

国民党守军约2万人被全歼

豫东战役

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为了歼灭河南省开封国民党守军,并在睢县、杞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作战

主要指挥员:粟裕。区寿年,黄百韬

解放军:20万人(伤亡约33000人)

国民党军:25万人(被歼灭9.4万余人)


兖州战役津浦路中段战役

1948年5月29日—7月21日在山东省兖州及其附近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主要指挥员:许世友、谭震林国军:李玉堂、霍守义、吴化文

解放军牺牲的有名烈士共216位,此外还有800多位无名烈士牺牲

国民党军6.3万余人被歼灭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对国民党军守备的济南进行的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粟裕、谭震林,许世友、王建安、王耀武

解放军:14万人(伤亡2.6万人)

国民党军:12万人(歼灭国军10.4万人(毙伤2.3万人))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

主要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杜聿明、黄百韬、刘峙

华东野战、中原野战军共60万加40万民兵(伤亡合计136524人)

国民党军共计80万人(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共555099人)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至1949年6月2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渡长江的战役

主要指挥员:刘伯承、陈毅,粟裕、邓小平。蒋介石、李宗仁、汤恩伯、白崇禧

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共120万人(伤亡6万余人)

国民党汤恩伯部、白崇禧部共约70万人;海军2个舰队和空军4个大队(伤亡及投降共43万余人)

上海战役

1949年5月12日至5月27日对国民党军队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

主要指挥员:陈毅、粟裕、聂凤智、蒋介石、汤恩伯

40万人(阵亡人数8000多人,伤24122人,失踪1951人,伤亡总数高达3.4万)
国民党20余万(伤亡15.3万余人)

福州战役

1949年8月11日至8月23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了解放福州福州市及附近县城和马尾军港的战役

主要指挥员:叶飞、韦国清

解放军13万人(伤亡1500余人)

国民党军约6万人(歼灭39400人,其中俘敌30160人)

舟山战役

1949年12月至1950年7月7日为了消灭盘踞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

解放军:4万(伤亡约2000人)

国民党军:6万余人(伤亡8900余人)

平潭岛战役

1949年9月12日至17日渡海夺取平潭岛的作战

主要指挥员:叶飞

第10兵团第28军一部与一个加强炮兵团

此次战斗,共歼国民党军8000余人

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为了攻占国民党据守的金门岛的一场战役
主要指挥员:叶飞、李良荣、胡琏、根本博(日本外援)

解放军9086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

国民党40000人左右(国民党军战史称阵亡1267人,伤1982人,共3249人)

在1955年授衔上三野的高级将领有

元帅:陈毅

大将:粟裕、张云逸

上将:唐亮、钟期光、许世友、傅秋涛、张爱萍、王建安、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韦国清,王建安(1956年补授上将军衔)

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共歼灭国民革命军245万人,是歼敌数量最多的野战军。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有错误请指正

返回目录

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级别

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是正厅级。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于1985年7月19日经四川省委批准正式成立,由省委老领导谭启龙、张力行任名誉理事长,天宝、杜心源、冯元蔚、秦传厚、蒲海清、乔志敏等15位老领导任名誉理事,省残联理事长是正厅级干部,所以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是正厅级。

返回目录

华野四大兵团司令,改编时为何仅有一位留任陈毅:名单是正确的

1949年1月19日起,华东野战军“前委”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了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淮海战役和部署新一年的任务,这次重要的会议整整开了一周。华野代理前委书记粟裕,在会上做了长篇报告,当然,粟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也在焦急地等待着陈毅的归来。

陈毅调任中原局副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之后,未参加豫东战役,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也一直随中野司令部和总前委行动,毕竟“刘陈邓”是总前委的常委,聚在一起办公比较方便。

1948年12月底,淮海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刘伯承和陈毅已奉命到达西柏坡汇报工作。两位未来的开国元帅,随后参加了中央举行的高级干部会议,开完会已经是1月9日,陈毅随即动身南下。

因为他还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因为中原局的工作已走上正轨,还因为他要和粟裕一起,主持华东野战军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部队整编。

早在淮海战役尚未打响的1948年11月1日,军委已经发出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的指示电,华东野战军将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只是因为战役进行期间,暂时不具备条件罢了。

一、华野奉命进行整编

粟裕在贾汪会议上,对华野的改编和整编问题,特别传达了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央要求首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制,统一番号,野战军各纵队一律改为军,军下为师,三三制,一直到团,团以上全国统一番号”。

“中央军委决定,三万人左右一个军(炮兵团除外),但目前全国统一困难,暂时可以按一个野战军为单位统一编制,我们每个军编九个步兵团,另一个炮兵团,共35000人左右,除编制番号统一外,内务、装备、纪律等都要统一”。

最后一段讲话很重要:“对部队人员、马匹、武器都要弄清楚,多了要交,缺的要发,按一定手续来处理,一切要求高度的集中,提高正规化程度”!

很显然,这次整编是在华野休整期间,所进行的一次前所未有之部队编制调整,之前由于形势的不允许,从来没有进行过如此彻底的部队整编,这次整编,一切要求“高度的集中,提高正规化”。

其中针对的主要问题,是华野之前一度进行了分兵作战,这是客观现实。我们知道,华东野战军1947年1月成立后,曾以全军集中的形式,连续取得了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的大捷。

然而全军集中作战的时间,仅仅不到半年,到1947年7月1日,华野便因为形势的变化和军委的要求,比较仓促地实施了“七月分兵”。

也就是说,到济南战役全军再次集中作战时,华野各兵团、各纵队分兵作战和发展的时间,已经长达一年零两个月(按1948年9月计),分兵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集中的时间。

关于华野分兵的过程和细节,笔者之前有专文记叙,不重复了。总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华野事实上形成了四大兵团:陈粟兵团、许谭兵团、陈唐兵团、韦吉兵团,分别活动在中原、山东和苏北地区。

这四大兵团无论是兵员数量、装备水平、战斗素养乃至于纪律作风,都不是完全均衡的,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而彻底实施整编的目的,就是要让第三野战军的每支部队,基本都达到一个标准线上。

1949年1月24日,陈毅司令员风尘仆仆赶到贾汪,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的工作全面铺开。

二、编制和序列的区别

关于华野各兵团的隶属关系问题,网络上始终争论不休,其实就是没有搞清楚部队“编制”和“序列”两者的区别,前者是指部队的编成形式、组织制度和使用番号,后者则是指部队的战时隶属关系。

一定要注意,两者既可以重叠,也可以出现差异,这是由战争期间形势不断变化所决定的,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所有野战军均归军委直接调度指挥,打破原有序列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如果仅就编制而言,华野先后成立的十二个野战纵队,均为华东野战军所属,否则部队番号为什么都是“华野某纵”?这个道理明摆着。

但是在分兵作战且跨地域行动期间,为了统筹后勤供应和实施战场配合,无论哪支部队都可以临时调整“战斗序列”,在一定时期内改变指挥关系,这都是由军委统一部署和下达命令的。

比如陈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前身)第4纵队,编制上当然是刘邓所属,但是一度划给了西北野战兵团指挥。也就是说,在战斗序列上,在特定时间内,该纵队已脱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指挥。

同样,在豫东战役期间,原属中原野战军的第11纵队,也被划归粟裕的华野西兵团指挥,即有名的“中野11纵”,这支部队直到淮海战役打响后,才正式归还中野建制。

就华野的整体情况来说,华东野战军挺进中原的两个外线兵团,也就是“华野西兵团”一分为二的粟张兵团、陈唐兵团,曾经全部纳入到晋冀鲁豫的战斗序列,以方便统一指挥和补给。

而坚持内线作战的山东兵团、苏北兵团,则暂时归华东局指挥,这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中原逐鹿的胜利,到1948年8月济南战役之前,华野再次全军集中已成定局。

三、华东野战军的四大兵团

华野七月分兵之后,九个主力纵队分成两部分各自为战(苏北单独组建了华野11纵、12纵),到华东野战军在胜利结束豫东战役之后、拟以三个纵队直插江南之前,已经形成了四个兵团的格局:

第一兵团:也称粟裕兵团或“粟张兵团”,由华野1纵、4纵、6纵和特种兵纵队组成,准备执行提前过江的战略任务,接受野战军司令部的直接指挥。

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由华野副司令员粟裕兼任,副司令员由1纵司令员叶飞兼任,参谋长由华野副参谋长张震兼任。

第二兵团:也就是山东兵团(许谭兵团),南麻战役失利后,华野7纵、9纵去胶东休整补充,在敌人大举进攻胶东解放区的情况下,遂与原活动在山东解放区的华野2纵临时组成一个兵团。

山东兵团先期仍然属于华野作战序列,也被称为华野东线兵团,后因战场形势变化,军委将其改隶华东局指挥,因为华东局领导机关正随该部行动(华野挺进外线的主力,因此称为西兵团)。

再后来华野2纵南下支援苏北,旋以胶东地方武装升格编组了“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注意这个番号,它为什么还有华野的前缀?那就是在编制上,仍然属于华东野战军,但是作战序列发生了变化。

山东兵团正式命名时,下辖华野7纵、9纵和13纵等三个纵队,山东大反攻以后部队发展,又以地方军区部队升格组建了渤海纵队和鲁中南纵队。

因此该兵团巅峰时下辖五个纵队,实力是很强劲的,济南战役前奉命归建。“全军指挥,仍由粟裕负责”,指的就是山东兵团归还华野建制的时间点。

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原华野9纵司令员),政委谭震林(华野副政委兼),参谋长为刘少卿(开国少将)。

第三兵团,亦即陈唐兵团,也是华野打到外线去的主力部队一部分,由华野3纵、8纵和10纵组成,兵团司令员陈士榘(华野参谋长兼)、政委唐亮(华野政治部主任兼)。

该兵团最初属于华野作战序列,后短时间转隶中野指挥,济南战役前归建,看见了吧?也是序列有过变化的例子,因此不要钻牛角尖。

第四兵团,也就是苏北兵团,以山东南下支援的华野2纵,和原在苏北的华野11纵、12纵组成,主要任务是坚持苏北根据地牵制敌人,内线作战期间受华东局指挥,济南战役前该兵团主力归建。

兵团司令员韦国清(原华野2纵司令员)、政委陈丕显、副政委为吉洛(姬鹏飞)、参谋长覃健,因陈丕显并未实际到任,因此第四兵团又被称为韦吉兵团。

四、第三野战军的四大兵团

1949年1月26日起,在陈粟的共同主持下,华东野战军正式对部队进行改编和整编,主要工作是部队编制和高级干部的调整,并报请军委批准。

整编命令于2月9日发出,从此华野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

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可以看出,分兵时期的一兵团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二兵团政委谭震林、三兵团政委唐亮,仍然回到野司担任重要职务。

因此各兵团主要首长的人事调整,成为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也是难点所在,经过反复酝酿和研究,最终确定的兵团首长名单是: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

兵团部以原第二兵团(山东兵团)机关的大部为基础组成,原兵团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华东军区所辖的山东军区任职,因以原山东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接任,也算是顺理成章。

第七兵团政委谭启龙,华野成立时曾担任1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叶飞兼),此番直接晋升兵团政委,貌似有些破格。

其实并不尽然,之前在“东南野战军”筹建期间,谭启龙已被任命为渡江先遣纵队政委、中共江南工委书记,显然那是准备重用的。

至于许司令调离山东兵团,主要因其济南战役前一直在胶东养病,所以身体原因确是历史事实,济南战役结束后仍回胶东休养。

不过在济南战役打响前,许司令直陈军委对兵力部署提出质疑,以及曲阜会议中华东局书记的讲话所指,也都不是空穴来风,只能说原因很复杂。

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

兵团部以原第三兵团(陈唐兵团)的临时指挥机构为基础组成,也就是原华野“野司”的一部分机关,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由此成为原来四位兵团司令员中,唯一延续兵团司令员职务的将军。

这个过程跟东野参谋长103出任四野的兵团司令员,很有一像。第八兵团以江渭清任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以祥任参谋长。

鉴于原兵团政委唐亮调回三野总部工作,第八兵团政委由华东军区副参谋长袁仲贤调任。袁仲贤政委虽然不是那么威名赫赫,却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老革命,之前的文章有过介绍。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

兵团部以原第二和第四兵团机关各一部组成(即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关于宋时轮由10纵司令员直接晋升为兵团司令员,其实早有征候。

在淮海战役的徐东阻击战中,宋时轮曾经奉命统一指挥华野7纵、10纵、11纵,组成了“阻援兵团”,大破邱李兵团的进攻,这已经是按兵团司令的级别使用了。

宋时轮黄埔五期毕业,资格是很老的,1938年已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1945年随陈毅到华东工作,在华野尚未成立时,已经是山东野战军的参谋长。

华野成立之前宋时轮的工作有所变故,后出任10纵司令员,遂有“排炮不动,必是十纵”,晋升第九兵团司令员并不意外。

原苏北兵团司令员韦国清,改任第十兵团政委,所以九兵团政委由原华野4纵政委郭化若升任,黄埔四期生!

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

兵团部以第四兵团(苏北兵团)机关大部为基础组建,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治委员,陈庆先任参谋长,刘培善任政治部主任。

叶飞之前是华野一兵团的副司令员,华野1纵司令员兼政委,所率领的华野1纵是响当当的王牌主力,在粟裕不兼职的情况下,晋升兵团司令员也属情理之中。

五、第三野战军四大兵团的实力

华东野战军在整编为三野的过程中,采取了兵团部与原辖各纵队“拆开重组”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为了打破山头主义,进而实现“高度的集中”。所以各兵团所辖的各军,大致是按原华野各纵的数字番号排列的。

第七兵团:下辖第21军(华野2纵)、第22军(华野3纵)、第23军(华野4纵),以及济南战役起义部队和鲁中南纵队合编的第35军。

整个兵团拥有四个军133000余人,兵力数字在四个兵团中排名第二。

第八兵团:下辖第24军(华野6纵)、第25军(华野7纵)、第26军(华野8纵),以及由淮海战役起义部队(何基沣部)和江淮军区部队合编的第34军。

整个兵团拥有四个军127000余人,兵力数字在四个兵团中排名第三。

第九兵团:下辖第20军(华野1纵)、第27军(华野9纵)、第30军(华野12纵),以及淮海战役起义部队(张克侠部)和渤海纵队合编的第33军。

整个兵团拥有四个军138000余人,兵力数字在四个兵团中排名第一。

第十兵团:下辖第28军(华野10纵)、第29军(华野11纵)、第31军(华野13纵),以及由胶东纵队改编的第32军。

整个兵团拥有四个军108000余人,兵力数字在四个兵团中排名第四。

可以准确统计出来,第三野战军四大兵团16个军的兵力数字为506000余人,平均值在31600人左右,各军各师的人数,并非完全相同。

三野另保留特种兵纵队、两广纵队(后划入四野序列)两个纵队建制,加上野司的警卫团和直属、后勤部队等,三野总兵力共计581000余人。

实话实说,历来部队整编的最大难点都是人事安排,所以华野在整编过程中也不例外,尤其是兵团和军级首长的名单更是焦点,个别干部对任命不满意,发牢骚闹情绪,甚至有的直接找到陈老总。

为此,陈毅在会议上严厉批评了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提出了四条重要意见,其中第四条也算是总结:

“干部的安排可能是有缺点的,不会百分之百是完满的,但这个名单是正确的,经过反复研究的,是比较妥当和很谨慎的,希望同志们拥护,不准说长道短”。

这也充分说明,在华野整编为三野的过程中,陈老总亲自来坐镇的必要性,毕竟威望在那摆着呢,而在谈到部队编制时,陈毅则要求:

“编制表主要是为了限制人员装备,比较充裕的部队不能超过,凡是人数超过的纵队,一定要老老实实拿出来补充不足的纵队,不得打埋伏;编制表是为了不使部队穷富两极分化,我们要反对本位主义和平均主义”。

陈老总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谁也不能不听了,而制度和原则一旦确定下来,后面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到1949年3月底,第三野战军的整编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大举南下饮马长江了!

六、第三野战军兵团首长的军衔

既然成为人民解放军正式的兵团司令员、政委,这些将领自然就是“正兵团级”,按照1955年的授衔标准:“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

那么兵强马壮的三野八名司令员和政委,理论上都应授予上将军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这份兵团首长名单只是1949年初产生的,在后续的战争期间,各兵团是有一定人事调整的。

比如第八兵团,后以王建安兼代政委,再后第三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兼任政委;第十兵团政委后由张鼎丞改任等等。另一方面,军队级别的评定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考量,职务并非唯一的标准。

最终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而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于1956年补授。

第七兵团政委谭启龙调地方工作,未授衔;第八兵团政委袁仲贤成为首批驻外使节,未授衔;第九兵团政委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第十兵团政委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军衔,可见,情况还是不太一样的。

返回目录

1944年,浙江一土匪头子送来一张借条:希望新四军接济40万发子弹

1944年,上虞县办事处主任陈山,收到了土匪头子的一张求助借条,陈山好奇地拆开看,在看到“希望新四军接济40万发子弹”几个大字后,陈山心中一惊,忙对送信人表示道:“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

随后,陈山匆匆的跑出了办公区域,朝着司令部的方向而去,他打算将此事汇报给上级,交由上级决定。

那么,这名土匪头子是谁?为何会向新四军写借条求助?此外,新四军最终同意了么?

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有一批政治意识混乱的土匪组织,他们既没有投敌日军,也没有站在国民党一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军觉得可以做好土匪的统战工作,让他们加入到“抗日救国”的战斗中。

1942年,我军派地下党员陈山,化名为陈力平,打入到嵊县土匪组织的内部,做他们的争取改造工作。

来到嵊县后,陈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了土匪头子王山虎的军师,开始在他手下做事,为他出谋划策,陈山告诉王山虎:“老大,经过我的观察,我们的队伍纪律不严明,太过于松散,这不利于我们的发展,我想让你全权交给我改革,将队伍发展壮大。”

王山虎对陈山很是信任,只见他大手一挥,拍板道:“好!你是个聪明人,这事就交给你了!”

在这之后,陈山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土匪队伍进行改造,正当一切进行顺利之时,王山虎的队伍出现了内讧,他的手下王孝明因不满王山虎的独裁统治,叛变出逃,开始自立门户,并扬言要在半年之内赶超王山虎的土匪部队。

没过几个月,王孝明土匪部队便发展到了上千人,将王山虎的土匪部队人数赶超。

这一局势的变化,使陈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觉得再留在王山虎的跟前做军师已经没有意义了,不如也拉起一支武装部队,结交更多的土匪头子。

在这样的想法下,陈山离开了王山虎的土匪部队,并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党组织,在党组织的支持下,陈山的“抗日独立自卫中队”迅速便成立了起来,这个队伍,表面上看起来由他领导,但实际上却是由党组织领导。

随着武装的渐渐扩大,陈山的名字也传到了各个土匪头子耳里,一时之间,不少土匪头子都跑来与陈山结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陈山发现,大部分的土匪头子,品性都不坏,只是由于战乱的原因,才加入到土匪部队中讨生活。

这其中,最让陈山感到佩服的土匪头子便是——王鼎山

众所周知,土匪是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的,最常下手的对象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但王鼎山的土匪部队却不一样,他们从未打劫过穷苦的百姓,基本都是找一些富商、贪官打劫。

当陈山问起王鼎山缘由时,王鼎山却说自己心中有一个绿林好汉的梦想,并且自己也是穷苦百姓出身,只是逼不得已才做了土匪,所以才会选择不打劫穷苦百姓。

听了王鼎山的回答,陈山心中感慨万分,他说:“王兄虽是土匪,却不行不义之事,在如今混乱的战局下,这很难做到,我深表佩服。”

看清了王鼎山的为人后,陈山便心生了拉拢之意,1943年初,陈山忽然收到了中央的调令,在离行前,他特意约见了王鼎山,并询问道:“我是共产党的人,你愿不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

王鼎山思索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拿准主意,他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我想还是算了吧。”

陈山面露惋惜的神色,对王鼎山嘱咐道:“我理解你的决定,但我希望,你不要像有些部队一样,走上投靠日军的不归路,你们一定要坚持抗日啊,往后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解决!”

王鼎山听后,随之一愣,他没想到自己拒绝陈山后,陈山还能这样大度,说出“有困难随时找他”的话。

陈山见他愣住了,随即哈哈一笑:“我说真的,不开玩笑。”

话落后,陈山便离去了,王鼎山看着陈山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对共产党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回到党组织工作的陈山,对于没有能够争取到王鼎山部队仍留有遗憾,但很快,陈山的遗憾便消除了。

而这,还要从1944年说起,这年陈山被调任为上虞县的临时办事处主任,负责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由于日军的“扫荡”计划进攻,使刚上任不久的他,被迫转移了办事处的办公地方,即一座破旧的寺院。在这样简陋的办公环境内,陈山并不觉得苦,他说,为了抗日救国,什么苦都愿意吃。

正当我党全力抗日之际,蒋介石却把目标转到了其他事上,蒋介石说:“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绝对统治地位,在抗日胜利前,我们必须要将共产党和其他武装力量打倒。”

在蒋介石的一声号令下,国民党军队对地方武装展开了进攻,这其中,便包括了嵊县的土匪部队,在国民党的攻势下,嵊县的许多土匪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的土匪武装还在抵抗,这其中便有王鼎山的部队。

随着时间线的拉长,王鼎山土匪部队濒临弹尽粮绝的崩溃境地,队伍的士气也开始萎靡不振了起来,王鼎山意识到,这样与国民党军耗下去,迟早会完蛋,不如寻求外援,方有一线生机。

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王鼎山脑中忽然闪过了中共党员陈山所说的话“往后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解决!”想到这里,王鼎山的眼睛一亮,他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命人立即取来纸笔,并写起了求助信。

这封求助信,王鼎山涂涂改改,短短的几十字,竟写了好几个小时,在刚开始写的时候,王鼎山只说了“求援40万发子弹”的事,但看过后,他觉得有些草率,于是便加上了“事后加入新四军队伍”的话语,写好后,王鼎山端详了一番,还觉得缺点什么,在看到信结尾处空出的几行后,他大笔一挥,写道:“十万火急”。

写好信后,王鼎山小心翼翼地折了起来。为了躲过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使信件安全送到,王鼎山让队伍中的两名妇女伪装成茶叶贩,秘密送信

这两名妇女临走前,王鼎山嘱咐道:“路上机灵点,遇到国民党的人盘查,就装无知、柔弱,一定要把信件交到陈山主任的手上。”

两名妇女保证地说道:“老大,你就放心好了。”说完这句话后,一名妇女拿起纸条盘到了发髻里,她说:“国民党肯定发现不了!”

几天后,两名妇女挑着茶叶,来到了陈山办公的寺庙门口,大声叫卖道:“卖茶叶了!”

陈山的秘书听到动静后,忙走了出来,并对她们说不需要茶叶,作势要赶她们走,其中一名妇女走到了秘书的跟前,小声说道:“我受人委托,前来给陈主任送信。”

秘书一听,心中当下一惊,连忙将这两名妇女带到了寺庙内,陈山听到动静后,抬头问道:“怎么了?”

听到陈山的问话后,一位妇女解开了发髻,并将发髻里的纸条交给了陈山,她说:“这是我们老大王鼎山,托我们带的信,老大说,陈主任一看便知。”

陈山听后忙拆开纸条,纸条上写着:“陈兄,我部队被国军重创,望接济40万发子弹,等打退了敌人,我就带着弟兄们参加贵军,十分火急,即盼示复。”

陈山阅读完后,对两位等待的妇女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不能立即决定,必须请示过后才行,就劳烦二位多等候一会儿了,我这就去司令部。”

之后陈山对身旁的部下交代了几句话,让部下安排她们的住宿,说完便急匆匆的朝着司令部的方向而去。

司令部的各位领导,在听闻王鼎山积极对抗国民党,不愿投降的事迹后,虽心生敬佩,但也没一口答应支援的事。因为,我军的弹药军需也不充足,每一次抗日作战,士兵一般只能领到五枚子弹,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很难支援王鼎山“40万发子弹”。

政委谭启龙说:“这40万子弹实在是太多了。”

司令何克希接话道:“但就算不支援子弹,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如果国民党军将他们消灭,对我们、对人民都不利。”

在司令部各位同志的激烈讨论下,大家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那便是:暂不支援弹药,尽力说服王鼎山部队加入我军队伍,以解当前之危。

在司令部的授意下,回到办事处的陈山,立马亲写了一封回信,他在信中大致写道: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弹药紧缺,就连前线士兵的弹药都是按量发的,所以望兄台谅解,不能给予支援,但你部如果愿意,随时可以来到新四军的部队中,与我们一起抗日作战

写完这封信后,陈山立即将信交给了送信的两位妇女,并嘱咐道:“告诉你们老大,我军真心想与你们合作。”

11月4日,王鼎山在看过陈山的信件后,立即将部中的高层召集到了一起,召开讨论会。

会议刚开始,王鼎山拿着陈山的信件纸条念了一遍,并询问众人:“新四军没有答应支援弹药,但却给了我们另一条路,加入新四军的队伍,你们怎么看?”

其中一人发表言论道:“新四军是共产党的队伍,他们中的大多数党员都和我们一样,是贫民出身,我觉得可行!”随后,又有几人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投靠新四军。

王鼎山见此,大声喊道:“行!我这就决定,带着大家伙加入新四军浙江纵队!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到底!”

此时,国民党军已派兵重重包围了王鼎山部队所占的山,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尽快地与新四军汇合,王鼎山狠下心,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在山中的住所,并集中兵力,带着部队从一个方向进攻,突围了出去。

12月2日,我军收到了王鼎山的求援信,王鼎山在信中说,已突破了国民党山脚下的包围,但在行进的路上却遇到了土豪的袭击,此时已经弹尽粮绝,急需支援。

司令何克希看过信后,立即下令道:“立马派人接应王鼎山部队!”

陈山在得知司令的指示后,自动请愿道:“我愿意带兵前去支援!”

就这样,陈山带领着侦察班,一路追寻王鼎山的踪迹,并成功在奉化西部山区李家山找到了王鼎山的部队,王鼎山见到陈山后,高兴的与他拥抱道:“陈兄,你可算来了!”

在这之后,王鼎山部队便正式并入了新四军,被改编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嵊新奉抗日别动总队”,并由王鼎山担任队长,陈山担任政委。

刚开始,我军还担心王鼎山部队散漫惯了,适应不了军队生活,但很快,我军的顾虑便被打消了,王鼎山部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不仅将队伍中的匪气一扫而光,其训练成绩也在新四军表现优异。

在与日军的一次次交战中,这支部队也表现出了他们的不俗,王鼎山率领着队伍的士兵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王鼎山的部队被并入华东野战军,并一路追随着共产党作战,直至解放战争的胜利。

后来,人们翻阅起这段历史时,都免不了称赞共产党举措的英明,而我党摒弃前嫌,收编王鼎山部队的故事,也被传为了一段佳话,被世人传颂。

注: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图片非历史人物,均来源于网络

返回目录

谭启龙能授什么军衔

谭启龙(1913.01---2003.01.22),男,汉族,江西永新人,曾用名胡志萍。井冈山走出来的老红军、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担任山东、浙江、福建、青海、四川五省省委书记、四川省军区第一政委、成都军区第二政委、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55年授衔的关键是建国初期在军队的职务级别,谭是兵团政委、省军区政委,一般是个中将,也可能是上将或少将。

返回目录

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后战斗序列及主要负责人

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日发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野战军各纵队一律改为军,军下为师,三三制,一直到团,团以上全国统一番号。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构建初期的编制及负责人如下: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
副司令员兼第二政治委员:粟裕
第一副政委:谭振林
参谋长:张震
政治部主任:唐亮
下辖4各兵团(第7、8、9、10兵团),15个军,两个纵队,共计58.1万余人。
第7兵团
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辖属4个军,第21、22、23、35军。
第8兵团
司令员:陈世渠,政委:袁仲贤。辖属4个军,第24、25、26、34军。
第9兵团
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华若。辖属4个军,第20、27、30、33军。
第10兵团
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辖属4个军,第28、29、31、32军。
两广纵队
司令员:曾生,政委:雷经天。两广纵队于1049年3月调归第四野战军建制。
特种兵纵队
司令员:陈锐霆,政委:张凯。
后勤部
司令员兼政委:刘瑞龙。
第三野战军中,有三个军比较特殊一点:
第7兵团辖属的35军由鲁中南纵队与吴华文起义部队合编。
第8兵团辖属的34军由江淮军区部队与与何基沣起义部队合编。
第9兵团辖属的33军由渤海纵队与张克侠起义部队合编。
其中张克侠为第59军军长,何基沣为第77军军长,原系冯玉祥的西北军,当时均为国民党第3绥靖区辖属。在淮海战役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战役阶段,两军总共2.3万人于1948年11月8下午起义。
吴华文为国民党整编第99军军长兼第84师师长,与济南战役期间率96军独立旅、84师155旅、161旅战场起义,总兵力约2万余人。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