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学习《方山子传》概括方山子形象特征并说明和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习《方山子传》概括方山子形象特征并说明和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学习《方山子传》,概括方山子形象特征,并说明苏轼对他的赞赏隐藏了怎样的情感

《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苏轼打破传记文学的写作常规,在《方山子传》一文中,改变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家世、生平等平铺直叙式的写作手法,而着力选取人物活动的几组有价值的特写镜头,几个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侧而,一经作者维妙维肖地刻画描摹,一个形象丰满生动,见心灵,见性格的人物便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了。撷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是说易行难的事情,首先,典型事例如何选择,要求既要生动感人。又要能有力地表现主题。其次,典型事例的选择还要反映人物的性格、家世及主要业绩,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文章写作失败。再次,占来为人立传。被立传人多已作古,总括一生之事通盘考虑去写较有选抒余地。而苏轼笔下的方山子。人还健在,如何把握运笔尺度,是不易界定的难点,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于克服的困难,苏轼却应对自如。作者以其神奇熟练之笔,匠心独运,结撰出了这篇妙文。全文分四段进行叙述,层层深人地剖析了方山子其人。
第一段,作者起首一句,“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显得突如其来。而且立刻会生出两个疑问:其一,方山子并非人名,那么何以不露真名,何以称之“方山子”。其二,方山子是“光、黄间隐人”,他归隐的原因是何。两个问题很具吸引力。紧接着,文章以简沽的语言,概要地介绍了方山子的身世。分五层加以叙述,第一层,方山子年少时尚侠义,深为邻里推重;第二层,弃侠义而学文,欲用此有为子当世,但以“终不遇”而告终。“终不遇”三字在这里有深刻的内涵。方山子自少年开始,就心怀大志,以报效国家为己任。面对北宋政权积贫积弱,边战屡败,武备不兴的残破局面。方山子优心加焚,认为国家急需武人,因而练武行侠,团结邻里之人,希图将来有为护边事,结果愿望落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唯读书求仕,才可有所作为。方山子无奈,只得改弦更张,弃武学文。然而学成之后,依然于事无补。这位文武兼备,心怀满腔热忱.立志为国分优的爱国者,宋统治者却不予理采,皆以“不遇”相待,文中有“终不遇”三字,饱含着方山子几多甜败苦辣,可谓一言难尽;第三层,方山子苦斗一番,迎来的只有冷遇,他感到心灰意冷,对世道黑暗充满了厌烦和不展一顾的轻蔑,遂“遁于光、黄间”之岐亭;第四层,对于北宋王朝。方山子己失去信心,决心不再过问世事,专求佛事和清静,日日以步代车代马。身着百姓衣,往来于山中;第五层,方山子之谜终于揭开。因“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人们议论说“此岂方山冠之遗像乎?”,所以方山于得“方山”之名。这一段层次分明,交待清楚。言外之意层出不穷。
第二段,苏轼谪官黄州,于偶然之中,路遇方山子。原来方山于是作者的旧识,真名陈慥,字季长。老友异地相选,白然各道所以。当方山子得知苏轼今日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短短七个字,方山子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可谓妙笔生辉,韵味无穷。承接文章第一段方山子的“终不遇”,“俯而不答,仰而笑”,以其对方山子形象生动的描摹,更深一层地揭示出方山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集中反映在“俯面不答”中。方山子何以不答,正是他对宋统治者极为不满和完全丧失信心,直至麻木和厌世的结果。这是抗议和愤怒的混和体。“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两相比较,显然后者的艺术效果更高一筹。着到苏轼请官的下场,方山子庆幸自己远高尘世,隐遗不仕。因而“仰而笑”。转瞬间即从年青时不得志的痛苦回忆中解脱出来,化优为喜。见到方山子家“环堵萧然,面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极大地触动了作者隐陈作痛的心,他由衷的羡慕方山子这种与世几近隔绝的清苦生活。所谓的“自得之意”,并非方山子家人的实况,面是作者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
苏轼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很白然地会勾起他对方山子的回忆,于是文章进人第三段。苏轼在闸述方山子“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之后,着意刻画方山子往日的英雄气概。以反叙的手法,精择了十九年前,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如以证明:方山子精于骑射,武艺高强。一次游猎西山时,“鹊起于前,使骑逐面射之,不获”,此时,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神态何等豪纵,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以“不获”对比得之,表现了方山子“气盖世”的英雄本色。而后,方山子又与苏轼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得失,且“自谓一世豪士”,气宇轩昂,这是第二个特写镜头,通过这两个镜头,方山子那神形兼备,通真感人的形象便展露于出来,栩栩欲活,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报国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之中。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苏轼与方山子的际遇同等,两人同属“不遇”,所以苏轼文中通过这些实例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对宋统治者的极端不满和怨恨,虽未直言,但字里行间饱含其意。
第四段,苏轼通过谈方山子家世,解开了疑问,方山子远离尘世,并非因为穷得无以为生或不得为官所致。恰怡相反,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捐弃功名利禄,决然远离尘嚣,遥迹山林,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原因就是由于对北宋政权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苏轼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为方山子抱不平,骨子里是在发泄对宋朝廷的愤怒,作者通篇无一宇一句愤懑之语,可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返回目录

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宗之:崇拜他,以他为首。宗,尊奉。折节:改变原来的志趣和行为。遁:遁世隐居。岐亭:宋时黄州的镇名,在今湖北麻城县西南。岂:其意为“(这)难道不是······”。

返回目录

苏轼 《方山子传》赏析

1奇妙构思
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
2奇妙语言
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
3隐约的折射
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贫贱,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实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返回目录

方山子传停顿

停顿是为了欣赏山景,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返回目录

方山子传文言文翻译 关于文言文方山子传的译文

1、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奋力地鞭马独自冲出去,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2、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返回目录

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1:试题分析:B(折节:改变志趣、行为)。
小题2:试题分析:D.(A.傥,倘,或许;B.代词,相当于“之”,他C.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而①表并列,相当于“又”②表承接)。
小题3:试题分析:C(A使动用法,使……跟从;B使动用法,使……为王;C意动用法,以……为衣襟;D使动用法,使……飞动)。
小题4:试题分析:A.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宾语前置句B.状语后置句C.定语后置句D.判断句)。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该题中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返回目录

《方山子传》文言知识点总结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我整理的.《方山子传》文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1、通假字

前十有九年

(“有”通“又”)

犹见于眉间

(“见”通“现”,显现)

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遗像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折节读书

使从事于其间

2、古今异义

(古义:指墙。今义:堵塞)

(古义:妻子和女儿。今义:妻子)

(古义:改变作风。今义:为两个不同的词)

(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3、一词多义:而

方屋而高

何为而在此

俯而不答,仰而笑

而奴婢妻子皆有自得之意

使骑逐而得之

而岂山中之人哉

而其家在洛阳

此岂无得而然哉

不可得而见

表并列,并且

表修饰,着,地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表承接

表转折,却

3、一词多义:于以

晚乃遁于光、黄间

余谪居于黄

犹见于眉间

使从事于其间

鹊起于前在从

欲以此驰骋当世

亦足以富乐

问余所以至此者

表凭借的工具

-----的原因

与公侯等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此岂无得而然哉

见其所著帽

4、重点字词

(等同,相似)

(神色)

(名声远播)

(这样)(戴)余既耸然异之

庵居蔬食

鹊起于前

岁得帛千匹

见方山子从两骑

5、词类活用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名词作状语;以庵为居,以蔬菜为食)

(名词作状语,像鹊一样)

(名词作状语,每一年)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见方山子从两骑

然终不遇

人莫识也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

鹊起于前

呼余宿其家

6、文言句式

(省略句,“见”前省略主语“余”)

(被动句,不被提拔重用)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返回目录

文言文教学实录:《方山子传》

师生问好
师:我们这一个单元都是在学习传记,我先来考考大家,用一句话来给传记下个定义。什么是传记?谁来说一下?(停顿)好,陈磊,你来说说吧。(板书传)
陈磊(生):传记包括很多种,是作者用描述性的语言写一个人一生的文学。
师:(重复)非常好,请坐。他说的和郁达夫说的差不多,我们来看看。(PPT传记的定义)传记是一人一生的大事记,既然是大事记(强调),就要求作者注意(停顿)——
生:材料的筛选。
师:对,要详略得当。写一个人活泼泼的一生(强调),注意,是活泼泼的人,这就要求写出人的内心感情(强调),记叙他的思想与言行,记叙他与时代的关系,那就要求把所写的人放在一个大的(停顿)——
生(齐答):社会环境。
师:很好,这样我们可以概括出关于传记的四个特征,(PPT传记特征)真实性、详略得当、内心情感、时代环境,我可以把后面三个特征归为一点——文学性。(板书传真实性文学性)说得简单一点,传记就是真实与文学的结合体。传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左传》,汉朝传记进入成熟期,因为出现了(停顿)——
生:《史记》
师:自己给自己写的传,叫做(停顿)——
生:(齐答)自传。
师:举个例子。
生:《六一居士传》、《路文学自传》……
师:那给别人写的传呢?
生:别人传、他的名字传……
师:这么长的名字啊,顾名思义,就叫做——别传。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别传——《方山子传》。(板书方山子传)作者苏轼,我们都很熟悉了,一起说出来——
师生问答: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师:我想到了超好吃的一些菜名,和苏东坡有关的
生:(齐答)东坡肉,东坡鱼……
师:所以我们可以给苏轼第四个“家”——美食家,很有趣的一个人啊!(PPT苏轼简介)那么谁又是方山子呢,化用路文学的一句话说:“方山子何许人也?”为什么苏轼这个大文豪要给方山子立传呢?(五分钟)
师:这个人不简单啊,他也是个很有名的人,为什么而有名呢?
生:(议论纷纷)
师:怕老婆有名,(PPT河东狮吼典故)看看,这就是方山子。(讲故事)方山子好宾客,家有歌姬。妻柳氏非常厉害且爱嫉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呵斥他,于是苏轼就写了一首诗去嘲笑方山子:“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个河东狮子是谁啊?
生:他老婆
师:对,并不是一头真的狮子啊,不过威力不亚于真的狮子。
生:(哄笑)
师:那方山子就是这里的——
生:(齐答)陈季常
师:原来方山子本名叫陈季常,那为什么他好好的名字不用,要叫做方山子呢?
生:(纷纷回答)
师:好,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的,原来是因为他戴了一顶“厨师”的帽子,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前两个自然段,认识一下方山子。
生齐读师巡堂(十分钟)
师:好,同学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晚年的方山子板书晚年)第一个,名字?
生:陈季常
师:晚年哟,不叫陈季常了,叫——
生:方山子
师:住在哪?
生:光、黄间
师:光、黄间有一个具体的地名,说出来——
师生:岐亭
师:职业是什么?
生:无业游民、游侠
师:游侠?晚年是隐居于光、黄间,说他是个无业游民就跟准确,好听一点就是隐士,叫做游仙,他已经成仙了。(板书游仙)爱好呢?有一句话请在书上勾出来。他晚年隐居在山间在做什么?李博涵……好了,不用请人回答了,大家已经说出来了,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出来。
师生:(读)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师:好,好,这就是他的爱好,这个人啊,头上戴着一顶帽子。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啊,有点像现在厨师戴的帽子。帽子上面很(生:高),上面不是圆的,是方的’,所以大家叫他(生:方山子)方山子喜欢戴着他戴顶奇怪的帽子在山里面走来走去,走去走来,如果这样一个人走到你面前,你会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帅!
师:一个字!
生:很怪!好潮!
师:对,怪!(板书怪)那么,他的怪是不是仅仅由于戴了一顶怪的帽子,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呢?如果你把方山子的怪仅仅理解为一般的隐士的所作所为的话,那你就错了。方山子他要怪出他自己的风格,怪出他自己的尊严来,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自然段,看一下方山子还有哪些你觉得很奇怪的地方。
生:(看书)
师: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到了方山子,还写到了谁?
生:苏轼
师:对,还写到了苏轼,“我“和方山子竟然在岐亭这个地方相遇了,这个事情本身就很奇怪。在古代,不是打个电话,坐个飞机就可以见得到的哟。一般来说,隐居的人,你是你很难再与他见面的。李博涵,我就是苏轼,你就是方山子。我看到你,苏轼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李博涵(生):呜呼
生:感叹词
师:对,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李博涵(生):哇塞!
生:(哄笑)
师:可以,是“啊”是一声,你?就是传说中的方山子?你不是那谁吗?
生:谁?谁?
师:谁呢?
生:陈季常
师:你不就是陈季常吗,我认识你啊!你不认识我了吗?方山子看到我,他也是——
生:矍然
师:矍然是什么意思?
生:惊讶的样子
师:对,方山子见到我,首先是问询我
李博涵(生):你怎么了?
师:我被贬了
生:(哄笑)被扁了……
师:我被贬官了,来到了这里,人之常情,对待故人应该——
李博涵(生):安慰
师:那你安慰我一下啰
李博涵:(生)没关系,跟我一起流浪吧!
(全堂哄笑)
师:好,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反应,但是方山子的真实反应是——
生:俯而不答,仰而笑
师:对,是微笑吗?
生:大笑
师:这个反应也太奇怪了。(板书反应)一般人都不是这样的,但是方山子先生却不是一般人。然后就把“我”叫到他家去,他家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生:萧条
师:叫做(停顿)环堵萧然,什么叫做萧然,就一个字!
生:穷!
师:对,穷。但是他穷出了不一样的地方
生:还有奴婢
师:(笑)他不一样的地方并不是说他还有奴婢,而是他的“妻子”和奴婢都还有(停顿)
生:自得之意
师:什么叫做自得
生:舒适
师:用现在很流行的说法就是他一家子的幸福指数还很高,这点也太让人感到奇怪了。(板书家境)既然妻子、孩子和奴婢都自得,那方山子自己呢?
生:也很自得
师:苏轼有没有说方山子自己很自得?
生:没有
师:用妻子、孩子和奴婢的神态来写方山子——
生:反衬
师:这是反衬吗?
生:烘托
师:对,烘托。从这点我们看出方山子是过得很舒服,虽然方山子自己打扮得很奇怪,行为也很奇怪,但是他活得很——
生:自得(十五分钟)
师:对,洒脱、潇洒、自得,这就是晚年的方山子,我看到方山子这样的情况,反应是什么?
生:悚然
师:对,一点也不逊于矍然,十分的惊讶。因为苏轼不是第一次见到方山子,他早就认识他了,在十九年前他们就相遇了,我们来看看年少时的方山子又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起读三、四自然段。
生:齐读
师:好,这就是少年时候的方山子(PPT少年时的方山子),第一个,名字
生:陈糙
师:注意这个字音,糙。字——
生:季常
师:家乡——
生:洛阳
师:真的是从大城市来的哟,洛阳,洛阳从古到今都是非常繁华的地方,帝王之都。职业—生:富二代
师:(笑)对,富二代,那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
生:游侠(板书游侠)
师:爱好呢?
生:使酒好剑
师:在古代,穷人家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就去读书;富人家的孩子就习武去了,这就是方山子的出身——
生:世有勋阀
师:什么意思?
生:世代有官做
师:世袭官宦之家,所以作者说,如果方山子在官场上去混的话,现在他肯定——
生:当大官了
师:对啊,书上说是“显闻”,显闻是什么意思?
生:声名远播
师:但是,方山子就是方山子,这一切他都不要了,“不取”,又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板书不取)有很多土地吧,不要了;园子很壮丽吧,不要了;钱很多,也扔掉了——皆自不取,是他自己主动不要的哟,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不会
师:对啊,一般人都不会这样做,不取就说明了这个人确实是个——
生:怪人
生:对,他就一个字——怪,不管是他看见我的反应,他的家境,还有他的“不取”,他都怪!他为什么这么怪?(板书)他到底怪出了他的什么风格?在这里,我们先一起领略一下少年方山子的神采。请同学们看看第三自然段,我们刚才读过的,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请一位会讲故事的同学给我们讲一下。徐丹(二十分钟)
生:笑
徐丹(生):就是在十九年前,我看见方山子的时候,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带领着两匹坐骑去打猎,看到一只鸟在前方,就让他的一个随从去涉猎这只鸟,可惜没有射中。他就自己骑马很快的冲了出去,把这只鹊射了下来。之后他就和我讨论关于军事和政治的话题。
师:他跟“我”讨论的是什么?是“用兵及古今成败”之事,是一代豪杰,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自谓一世豪士”,用书上一个词概括,就是——
生:精悍
师:对啊,这样的一个豪杰,怎么会变成“我”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山野村夫,这个隐士呢?作者在这里就禁不住问道:“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还有一句问话:“此岂无得而然哉?”这个“无得”真的是无缘无故吗?(板书无得)
生:有原因
师:那自己在书上找一找,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学生看书
师:好,有的同学在小声的说,请一位同学大声的把这句话读出来。肖建文(二十五分钟)
肖建文(生):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师:对了,其实就只有一个关键的词——
生:不遇
师:没有遇到什么?
生:赏识
师: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我们知道方山子啊,他家境很好、行侠仗义、人长得帅、箭术精湛、还对军事和政治很有见地,可见他真是一个人才啊。但是他却——
生:不遇
师:根本就没有赏识他的人,所以他就隐居了。大家想一想,说到不遇,我们就要联想到苏轼了。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
生:被贬
师:我们也可以把被贬归结为一个原因啊——
生:不遇
师: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这两个人是故人,在十九年之后又重新相逢了,这种感觉应该是用什么词去表达?(PPT不遇)
生:(思索)光阴荏苒、物是人非、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对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用四个字就是——惺惺相惜(PPT)(板书惺惺相惜)今天早修的时候林宇希同学问我说:“老师,苏轼为什么要写方山子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为什么苏轼要为方山子立传呢?就因为方山子是他惺惺相惜的人啊。其实,文中有一个细节已经表达出了这层意思。
(有学生小声说)
师:好,你来说!
生:第二段,俯而不答,仰而笑。
师:很好,请坐!当我向方山子说明我的经历之后,方山子首先是俯而不答,其实他心里面在——(PPT细节分析)
生:想
师:在想什么,同学们把他心里面想的补充完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早在十九年前就和你一样了,然后又仰而笑,不是微笑,是“哈哈哈哈”的大笑,说——
生:终于轮到你了
(师生哄笑)
师:什么都不要说了,咋们喝酒去!
(生继续哄笑)
师:这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摆在我们面前了啊?
生:豪爽超脱(板书豪爽超脱)(三十分钟)
师:我们知道受到佛家、道家影响的苏轼也是一个豪爽、超脱的人。这两个惺惺相惜的人在一起,我们可以化用《六一居士传》里面的一句话说,我起个头,大家背出来。于是与客俱起——
生: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师:两个相同性格,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走到一起了,苏轼看到方山子过的这个潇洒,他自己心里面也觉得——
生:开心了
师:对,豁然开朗,这就是苏轼给方山子写传的原因啊!这也是苏轼借方山子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胸襟,这就是写作意图。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于方山子这样的一个隐士,苏轼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会很奇怪吗?
生:不会
师:那会是什么态度?
生:羡慕
师:因为什么?
生:看开了
师:对,他看开了,可以说他和方山子是同道中人了,书上有一个细节也告诉我们,苏轼对这种隐居的生活是很向往的。在哪里呢?
生(小声说):最后一段
师:好,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师:“倘”是什么意思?
生:或许
师:我听说这个地方有很多的怪人,意思就是说像方山子一样的怪人还是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们待会要分析。这些人在这里干什么,“阳狂垢污”,把自己搞得很脏,装疯卖傻,一般人还见不到他们,那方山子或许能够见到他们吧?!这种语气应该是种什么语气啊?
生:羡慕、向往
师:(板书向往)在这一自然段有一个通假字,什么字?
生:阳
师:通哪一个字?
生:佯
师:(板书佯狂)看到这个字,佯狂,就想起谁?
生:陶渊明、李白、嵇康、杜甫……
师:杜甫?说到李白就说到杜甫啊啊?
生:(笑)陆羽
师:有点接近了,再想想。说他白天就出去了,在山里面玩儿,跟小孩子一样,晚上是怎么回去的?
生:哭着回去的
师:那个人是谁?接——舆,佯狂是用来干什么的,看看下面注释,避——世
生:为什么避世要佯狂?
生:固定搭配
师:固定搭配?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说避世就一定要佯狂呢?想一想,讨论一下。徐丹,你来说第一个原因(三十五分钟)
生:如果不佯狂,那些当政者就会来找他,他为了不在官场上受到祸害,就佯狂。
师:好,请坐,徐丹给我们第一个原因,官场黑暗(板书官场黑暗)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思考)
师: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这些人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来到山中的?
生:不遇
师:对啊,都是因为不遇来到这里,来到这里以后就都忘记了、抛开了。他们的隐居生活在我们看来,在我们这些世俗的人看来,他们是——狂的;但是我们看到怪怪的方山子,就能认定他真的是疯了吗?
生:不是,装的
师:对啊,佯狂而已,只能说明他是一个超脱的人。所以最后我们来看看,方山子到底是怪还是不怪啊?
生:怪、不怪、怪也不怪……
师:不怪也——怪,这是同学们得出的结论,非常好!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很多隐士,这些人动不动隐居在山林里,这只能说明这些有才的人没有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生:政治清明
师:没有生活在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就算现在我们想要隐居的话,也不知道该隐居于何处。隐居到哪里去呢,以前隐士们向往的山林也早被开发了……
生:小声议论
师:所以,古代隐士辈出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唐宋以后,隐士文化就逐渐没落下来,但是没有关系,有一句话叫做什么?大隐隐于什么,小隐隐于什么?
生: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世。
师:所以,就算我们生活在一个纷扰的社会,我们一样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啊,只要我们保持心态的平和就能可以了。这就像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说过的一句话一样,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师:对,如果你想要做一个隐士的话,不在于你隐居在哪儿,而在于内心要——
生:坦然
(听朗诵请同学们从苏轼的角度再一起读课文)(四十分钟)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体会古代隐士的文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和平和。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四十五分钟)
附板书:(右)
方山子传
传真实性文学性
穿戴
晚年游仙不怪反应不得?
少年游侠家境
惺惺相惜豪爽超脱向往
(左)
佯狂——》避世
官场黑暗

返回目录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之一

1、本节课的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实际上,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问题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看作隶属于问题一,由于学生问得较多,所以单列为一个问题予以解决。总体来说,教学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原则。而对于行文思路的把握既是高中文本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较好地体现了本篇文章的特质,所以,教学设计比较科学。

2、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由于“快然自适,则无往而不快”中寄寓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人生态度,而且在中国的士文化、贬官文化中不失为一朵奇葩,所以在课前准备时通过利用百度的搜索功能获得了大量资料,在“迁移拓展”和“融会贯通”环节安排设计了较多内容,较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所教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由于内容较多,且大多数链接都是古诗文,所以也使学习有了一定障碍,影响了效果。如果把有些内容移至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百度先搜一搜,看一看,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3、另外,所制作的PPT课件文字比较简捷,有效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操作比较简单,其中“超链接”的设置较好地考虑到了教学流程,学习进度可控,学习路径可选,较好体现了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理解。

反思四: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总结整堂课比较成功之处:

1、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比较适当。高一的学生应注重识记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古代散文的教学能注重文与言的有机结合,在落实文言实词虚词的同时,以词来解句,以句释段,以段来悟意,在遵循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哉”的多重含义,从而避免将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已读过的《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文章的链接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感悟“快哉”的深层内涵。同时运用比较的鉴赏评价方法,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作业和链接,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而巩固并适当拓展了教学的内容、时间和空间。

反思整堂课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难点应在文章的第三段。这一段关于“快哉”生发的议论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但从整堂课的时间安排来看,对这一段的解读比较仓促。首先是对“典故”的内涵和用意没能分析,忽视了学生在这一点上理解的困难;其次,对“快”的内涵的分析太过琐碎,反而忽略了对“自得”、“自适”背后的人格与精神的深入理解。

2、教学问题的设置应顾及文章本身的脉络和逻辑,填入式问题应适当,否则会破坏文章本身的美感和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3、对于“快哉”、“无所不快”的内涵解读缺乏深度和广度。没能抓住“自得”、“自放”、“自适”等词语深切体悟“快哉”的深层含义。

自然美景、亭台楼阁往往是古代文人寄托自己情思的常用之“物”。面对“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明月清风”,士人能否“快哉”往往和此人的人生际遇和人格胸怀有关。我们古代文人骚客留下来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不亦快哉!这是最低的一层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抒发宇宙无穷,人生苦短之慨,是有着哲人可贵的悲悯情怀;在人生不遇,怀抱利器而郁郁不得志之时,登亭览物怀古,心有凄怆,这是人之常情;在不遇之时,甚至是蒙受不白之冤、莫须有的罪名,远罪他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能自得、自适,并抒发“不亦快哉”、“无所不快”的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而张梦得、苏轼、苏辙就做到了。但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旷达豪迈的,而是在无数个清风明月的日子,在经过无数次内心的挣扎,在日日阅读与思考古今的人生际遇、自然规律后的觉醒和超脱。是将自己的忧郁、痛苦包裹起来的自慰自勉和自我超越。这就是他们的人格和精神至高至洁之处。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之二

《黄州快哉亭记》这篇课文我已经上了两次,今年这次是第三次。本来是很想来点创新的。但一站上讲台,一开始讲课,面对基础甚差的学生,我的创新设计还没开展多少,便半途夭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本打算让学生诵读完课文之后,就概括每段的大意。我原以为这篇不难的文章,学生们应该是很容易概括大意的,即使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起码也能从文中找出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我在所谓的重点班高二(15)班一提问,下面立即鸦雀无声,真是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经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引导,学生们才终于能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大大超出我的预计。所以,接下来的程序,我就上得有点赶。下课之后,觉得自己很失败。我是很想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可学生们的反应让我实在是失望。

可这能完全怪学生吗?

我们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学文言文,据我了解,绝大多数老师在讲文言文时采用的.都是串讲的方式满堂灌。学生们学得非常被动,就连中考试题考的也是死记硬背,文言文试题大多就是课文原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纵容老师的灌和学生的背。而长期灌和背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形成思维定势,不需动脑,只需死记。结果到了高中还是这样学习。但高中的考试试题与初中大不一样,不再考课文原文,结果学生们一下子就傻眼了,过去的方法不灵了,新的方法又没有掌握,所以学生们普遍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心理。越怕就越学不好,越学不好就越怕,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我自己以前也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课堂效率最高,在课时紧、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的前提下,满堂灌可谓最佳选择。但这种做法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挫伤,使他们继续对老师产生信赖心理。一脱离老师的讲解,就不能理解文言文,即使是自己能理解的,也不愿去思考。久而久之,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低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出现课堂上冷场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怪学生,我这个老师也是大有责任的。

有鉴于此,我决定从第三课《方山子传》开始,尝试让学生分组自主讲析课文,以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之所以要从第三课而不是从第二课开始是因为我还要给学生们一点缓冲和准备的时间。我要将学生们按语文成绩的优良中差适当分组,要让他们抽签选出自己要讲析的课文,要让他们了解教案撰写的基本要求,还要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准备,所以我准备从第6周开始,让学生们自主教学文言文。我不再做那个独占讲台的话语权掌控者,我准备做一个听众,一个引导者。

我期待这一尝试的成功。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