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相信很多人对活版文言文字词翻译和活板原文及翻译赏析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活版文言文字词翻译和活板原文及翻译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活版文言文字词翻译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活版文言文字词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活板》原文

板印书籍①,唐人尚未盛(shèng)为之②。五代③时始印五经④,已后⑤典籍⑥皆为板本⑦。庆历(8)中有布衣(9)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⑩,每字为一印(11),火烧令坚(1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huò)(13)纸灰之类冒(14)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5)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0);若印数十百千(21)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数印(26),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7)。有奇字(28)素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2)与药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讫(35)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6)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37)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字词注释

(1)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板,通“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尚:还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盛大,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之,指“板印书籍。”为:是

(3)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4)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5)已后:以后。已,通“以”。

(6)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

(7)板本:板印的本子。

(8)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9)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钱唇:铜钱的边缘。

(11)印:印模。

(12)令坚:使坚硬。

(13)和(huò):混合。

(14)冒:蒙、盖。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

(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

(19)止:同“只“。

(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22)自:自行。

(23)具:准备好。

(24)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5)就:完成。

(26)印:字印。

(27)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28)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29)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30)旋:随即,很快地。

(31)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32)文理:纹理,质地。

(33)兼:又。

(34)不可取:拿不下来。

(35)燔(fán)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指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

(36)讫(qì):终了,完毕。

(37)殊不:一点也不。(38)为予群从(zòng):被我的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为,被。

《活板》原文翻译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重要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升,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微融化,就用一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还不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头刻活字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又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融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返回目录

活板原文及翻译赏析

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以下是关于活板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活板》

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赏析

《活板》一文语言朴实、简洁、准确。

全文着重说明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解释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少有修饰性词语,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再说简洁,如“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火烧令坚”,寥寥数语,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方法。《活板》只用三百多字,便将我国板印书籍的历史,活字版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说得清楚明白。文中还多次用了代词“之”,如“为之”“炀之”“帖之”“贮之”等,它们都分别指代相应的实物,这就减少了内容的重复,有助于行文的简洁。用词准确也是本文显著的优点。如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松脂等物)软化凝结,将铁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猛火高温使药物熔化,用“熔”。“燔土”的“燔”也是烧的意思,和“烧”是同义词,所以用“燔”,避免用词重复,体现了文言的美感与不生厌。“烧”、“炀”、“熔”、“燔”这些词用得都准确、贴切。

关于《活板》

毕升的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指冯道,五代时名臣,曾倡议国子监校定“九经”,组工雕印,我国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编者注)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返回目录

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如下:
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字词注释
1.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用雕版印刷。板,同“版。2.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盛,大规模。为,做。3.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始,才。4.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5.已后:即“以后”。已,同“以”。6.典籍:泛指各种重要(文献)书籍。7.板本:板印的本子。8.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9.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10.钱唇:铜钱的边缘。11.印:印模。12.令坚:使坚硬。13.和(huò):混合。13.以:用。14.冒:蒙、盖。15.范:框子。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17.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ǐ):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同“只”。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22.自:别自,另外。23.具:准备好。24.更(gēng)互:交替、轮流。25.以:用来。26.以纸帖(tiě)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27.每韵为一帖(tiě),木格贮(zhù)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28.奇(qí)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29.旋:随即,很快地。3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31.文理:纹理,质地。32.兼:又。33.不可取:拿不下来。34.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35.讫(qì):终了,完毕。36.拂(fú):擦拭,掸去。37.殊不:一点也不。38.群从(cóng):堂兄弟及侄子辈。
译文
用雕版印刷,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粘土来刻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成一个字模,刻好以后,拿到火上去烘烤,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保存着,到现在依然珍贵地收藏。

返回目录

活板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二、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

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扩展资料

一、关于《梦溪笔谈》的创作背景及相关情况

作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序》中有比较清楚的说明:1082年(宋元丰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1088年前后(元_三年)住润州,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较少外出,也较少与人来往。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_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_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返回目录

《活板》翻译及原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_,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_,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

返回目录

活板文言文及翻译

一、原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二、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

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扩展资料

一、关于《梦溪笔谈》的创作背景及相关情况

作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序》中有比较清楚的说明:1082年(宋元丰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1088年前后(元_三年)住润州,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较少外出,也较少与人来往。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_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_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返回目录

活版 文言文

1、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雕板印刷术发明的历史?
答案: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
2.(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作用: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2)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作用:打比方,形象的说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作用: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作用: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
(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作用:举事例、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返回目录

初中文言文活板中“旋刻之”中的旋是什么意思

初中文言活版中的
“旋刻之”中的旋是①《动》转动;回转。《柳毅传》:“香气环旋,入于宫中。”
②《动》返回。《伶官传序》:“及凯旋而纳之。”
③《副》随即;不久。《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xuàn
《副》临时。《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旋踵】⒈退缩。⒉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返回目录

活板文言文一词多意

1.活板和核舟记里的一词多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议字有哪些

核舟记词类活用篛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篛篷。)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形容词,梳着椎形发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长长的胡须。)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是)为人五:(刻有)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2.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块)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者:1.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2.居右者椎髻仰面(。

的人)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作)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2.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以:1.能以径寸之木(用)2.以至鸟兽、木石(甚至)语:1.如有所语(说话)2.此中人语云(告诉)盖:1.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火板古今异义1、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意:(戴着)高高的帽子。

今意:峨眉山之顶髯:胡子。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4、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

今意:可以。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意:通“拣”,挑拣。

今意:简单,容易。词类活用1.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2.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3.“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木格”4.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5.则以纸帖之“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一词多义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3.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5.帖(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完成7.若(1)不若燔土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8.火(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9.印(1)每字为一印名词,字模(2)欲印动词,印刷10.自(1)已自布字另外(2)其印自落自己11.已(1)已自布字已经(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古今异义(1)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2)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3)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通假字1.活板“板”同“版”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3.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4.文理有疏密“文”同“纹”。

2.求《活板》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译,要有句子,有

通假字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

板印,用雕版印刷。板,同“版。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后:即“以后”。

已,同“以”。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文理有疏密“文”同“纹”词类活用1.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2.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3.“木格”贮之,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木格”4.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5.则以纸帖之“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古今异义1.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2.矫首昂视矫古义:举今义:矫正3.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今义:曾经一词多义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3.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5.帖(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完成7.若(1)不若燔土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8.火(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9.印(1)每字为一印名词,字模(2)欲印动词,印刷10.自(1)已自布字另外(2)其印自落自己11.已(1)已自布字已经(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翻译-----把翻译也写上来吧更好理解用雕版印刷,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

它的办法是:用粘土来刻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成一个字模,刻好以后,拿到火上去烘烤,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

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

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

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

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火烧过的粘土字模,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保存着,到现在依然珍贵地收藏。

3.活板和核舟记的一词多义

核舟记一字多义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技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中轩敞者为舱(是)为人五:(刻有)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2.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1.能以径寸之木(木块)2.以至鸟兽、木石(树木)者:1.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2.居右者椎髻仰面(。

的人)曰: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作)2.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是)扇:1.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扇,量词)2.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扇子)启: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2.天启壬戌秋日(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并且)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转折,但是)以:1.能以径寸之木(用)2.以至鸟兽、木石(甚至)语:1.如有所语(说话)2.此中人语云(告诉)盖:1.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活板一词多义1.为(1)唐人尚未盛为之动词,做(2)皆为板本动词,是(3)又为活板动词,发明(4)每字为一印动词,刻(5)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6)未为简易动词,算是(7)极为神速动词,算是(8)每韵为一帖动词,做(9)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10)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被动用法2.以(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3)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介词,用3.其(1)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他的4.之(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3)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4)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5)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6)旋刻之代指“奇字”(7)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8)以手拂之代指字模5.帖(1)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2)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6.就(1)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2)瞬息可就动词,完成7.若(1)不若燔土如,像(2)若止印三二本如果8.火(1)以草火烧名词作状语,用火烧(2)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4.古文的一词多义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备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1、影响(被于来世)被2、同“披”,穿(皆被绮绣)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薄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策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cháng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cháng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cháng长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cháng5、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zhǎng,6、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zhǎng,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诚心(帝感其诚)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惩2、惩罚1、骑(愿驰千里足)驰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发、起(方其出海门)出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当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得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发: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fēn分: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fēn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fēn4、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fèn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更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苟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固: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

5.古文适的一词多义

适的一词多义:

适shì

①《;动》;到……去。《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②《;动》;出嫁;嫁。《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③《;动》;适应;顺从。《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④《;动》;适宜;舒适。《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⑤《;动》;享受。《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⑥《;副》;恰好。《雁荡山》:“从上观之,适与地平。”⑦《;副》;适才;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zhé

《;动》;通“谪”。谴责;惩罚。《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dí

《;名》;通“嫡”。正妻所生长子,正妻。《左传?文公十八年》:“仲为不道,杀适立庶。”【适意】适合心意;顺心。

    返回目录

    这张是文言文的活板!拜托

    1、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
    答: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
    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3、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活板的“活”体现在:a制字是活的、b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c印刷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d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e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f收藏活
    4、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制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布字、火炀、按平
    5、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6、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答: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
    7、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程序。
    答:刻字、排板、印刷、拆板
    8、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刻字),所用的原料是(胶泥),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令坚)(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
    9、课文采用了(程序)说明方法。
    10、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薄如钱唇(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字平如砥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极为神速(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活
    1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3分)
    答:列数字: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举例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如平砥。作比较: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12、本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什么?而用胶泥刻字的优点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3、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印刷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说明做法也是活的。
    14、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答:(1)_更互用之__(2)每一字皆有数印___
    15、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16、文章介绍活字的制版过程,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
    17、文中极为神速、瞬息可就、瞬息可成、殊不沾污等说明了活板印刷的优越性。
    18、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答: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生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己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