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五仙观有什么景点五仙观怎么去和广州著名的佛教、道教景点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仙观有什么景点五仙观怎么去和广州著名的佛教、道教景点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五仙观有什么景点,五仙观怎么去

五仙观有以下景点,五仙观怎么去
五仙观位于广州城中闹市的一隅,处于热闹非凡的惠福西电子街里,闪烁的灯光和拉货的小车充斥着街道,谁也不曾注意它。再往前走就是人来人往的公园前,几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而它,却一直静静地屹立在这里。五仙观,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缘起“五仙骑羊赠稻穗”这个在广州城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五仙观是2000年历史的广州城建城的标志,沧海变桑田,1500米宽的古珠江水渐渐退去,但属于古珠江的“坡山古渡头”还留在五仙观内。
重檐歇山顶
五仙观的仪门上写着“五仙古观”,是由清朝两广总督瑞麟所题。
五仙观上盖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能看出来。重檐歇山顶是什么呢?歇山顶,又叫歇山式屋顶,是古代汉族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后来传入东亚地区,日本人叫它入母屋造。而重檐歇山顶则是指,分为两层的歇山顶,是古代较高等级建筑样式。千斤重的岭南第一钟就这样静静地用一条藤索挂着,从来没有断过,相传这条藤索是由吕洞宾所赠,所以才如此牢固。而这钟又名为“禁钟”。
仙人拇迹
除了神秘的禁钟,五仙观还有一样具有传说的就是这个仙人拇迹,相传是谷神赠穗留下的脚印。
在五仙观的左边有一条小巷,叫做甜水巷,是当地人买菜的小市集,感受一下老广的早晨生活,听听小贩的叫卖声,里面的东西都相对便宜。从甜水巷一直走到尽头,能通往怀圣寺。
怀圣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较为古老的清真寺建筑。看到那幢白色的灯塔便是了,但似乎不对外开放。
或者走走那一片区,那里有隐在巷子里的各种小吃,芝麻猪肠粉,手臂长的濑尿虾宵夜。都可以在那里找到。

返回目录

广州著名的佛教、道教景点

广州著名的佛教、道教景点有:一、何仙姑庙,二、五仙观,三、城隍庙,四、仁威祖庙等。其中仁威祖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较古老、较大的庙宇。

一、何仙姑庙

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

二、五仙观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现寺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五仙古观”四个大字。

三、城隍庙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较大、较雄伟的城隍庙。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碉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四、南沙天后宫

南沙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

五、圆玄道观

广东圆玄道观位于花都区西面的毕村附近,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兴建,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开放。经过近几年的扩建,规模越来越大,占地面积有近百亩,形成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广东圆玄道观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秀全故居”仅1公里。

返回目录

广州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地方

1、西汉南越王墓
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光孝寺
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3、六榕寺
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
4、怀圣寺
是广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怀圣寺总面积1553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寺内设有教长室、藏经室,礼拜大殿和专供洗礼的水房寺内的光塔。
5、南海神庙
又称波罗庙,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是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
扩展资料
南越王墓古物:
南越王墓有一件文物被称为“镇墓之宝”——“文帝行玺”金印,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一枚帝印。在传世或发掘出土秦汉印章中,未见一枚皇帝印玺,只有文献记载。
但是文献讲的帝印,是白玉质印、螭虎钮印,印文是“皇帝行玺”或“天子行玺”;而南越国赵眜这枚帝印却是金质印、蟠龙钮印,长、宽均为3厘米左右,高1.8厘米,重148克,印文是“文帝行玺”。这是金印的独特之处,是南越国自铸、生前实用之印。
南越王墓除了“文帝行玺”金印外,还有“泰子”(泰同太)金印和“右夫人玺”金印,但不是龙钮,而是龟钮。“泰子”金印也是首次发现,在传世印玺中未曾见过。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