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谁知道《京剧曲牌 夜深沉》和寻几段骆玉笙京韵大鼓的唱词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谁知道《京剧曲牌 夜深沉》和寻几段骆玉笙京韵大鼓的唱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京剧曲牌 夜深沉》

“夜深沉”
著名京剧曲牌。
此曲旋律来自昆剧《思凡》一折中“风吹荷叶煞”的四字歌腔为基础,取唱词中“夜深沉独自卧”命名,经发展而成。
经京胡艺人加工,用于《击鼓骂曹》中的弥衡击鼓和《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舞剑,用大鼓伴奏,发挥了京胡乐器的特殊表现力,旋律流畅,意境深远。
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中,用它来配合弥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的场面。改编者集各家演奏版本之长,进行加工改编,将乐曲结构扩展成有引子后接慢板、中板、快板的板式铺排。《夜深沉》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及鼓与京胡的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

返回目录

寻几段骆玉笙京韵大鼓的唱词

京韵大鼓《伯牙摔琴》
古代列国多奇闻,俞伯牙汉阳抚琴遇知音,巧逢钟子期对答把琴问,意气相投又把香焚。他二人分手太急未得细谈论,约会了汉阳相会再等来春。
且不言伯牙回朝去交旨,子期回家侍奉双亲。提起汉阳抚琴多亲近,赠银回家读书文。不料想读至秋后心血用尽,劳心伤神看看要归阴。临危时禀报二老:“千万你莫失信,将为儿埋在江边等来春。到那时倘若有伯牙来访问,虽不能够见了他的面,可引他到儿的坟。”子期下世暂且莫论,再表表伯牙那位干国的贤臣。
来至在汉阳江口马鞍山相近,小舟拢岸细留神,莫非说贤弟你忘了约失了信?你可应当常到此等候兄来临。我有心下船去访问,怎奈这日没到黄昏。到了晚饭后高秉明烛心中发闷,吩咐童儿你设摆瑶琴。抚琴时指法慌乱我的心神不大(怎么)稳,猛听得这嘣嘣嘣琴弦(那)响,这才断了这么好几根(哪)。(白)伯牙一见琴弦均断,心中暗说不好,莫非贤弟身有不测?忙唤童儿将琴收起,各自安歇去吧。
伯牙半夜他未安寝,东方破晓到了清晨。整衣净面要往集贤奔,吩咐童儿你重整瑶琴。唤从人你(那)抬着那山珍海味与果品,有那小童儿身背着瑶琴随后跟,主仆急往集贤村奔猛抬头有一条岔路就在左右分。(白)伯牙正往前走,见面前有条岔路,不知哪条道路可通集贤村。正在思想,忽见面前来了一位老者,伯牙上前口尊:“老丈,但不知哪条道路可通集贤村,望乞指教。”老者闻听,说:“尊官,此处集贤二村为上下,但不知尊官所问哪一村呢?”伯牙闻听,口尊:“老丈,是我一时的粗心并未细问,借问一人,老丈可曾知晓?”老者说:“但不知所问的是哪位呀?”伯牙说:“此人名叫钟子期,老丈可曾知晓?”老者闻听两眼垂泪,连说:“尊官莫非是俞大人?”伯牙说:“不敢,在下正是。老丈何以知晓?”老者闻听连忙施礼,口尊:“大人,小老儿有所不知,多有得罪。子期乃是小老儿之子,年前言过路遇大人结拜,赠银回家,言定今春大人必定到此。不想他前秋故去了,临危时有言,就将他埋在此处,倘若大人到此,可到儿坟前一去。因此,我常到江边探望,不想到今日在此一会。”伯牙闻听,连忙失礼,口尊:“伯父,侄男不知,望乞恕罪。不知我贤弟墓在何处?请伯父指引。”老者闻听,头前引路,伯牙主仆后面跟随,不多时来到了坟前。伯牙吩咐童儿,将礼物摆在坟头,堆土焚香,朝墓一拜。
哭一声钟贤弟死去的魂灵,自去岁结金兰时刻挂心。因此上辞王家回家养静,实指望保贤弟为官上进,不料(哇)想贤弟你命归阴间,撇下了二双亲依靠何人?叹贤弟满腹才你未(呀)得上进,可叹(那)你不爱名,不爱利,你不做官员孝养双(啊)亲。每日(呀)里上高山把砍(那)柴苦奔(这不)砍柴苦(哇)奔。我那钟贤弟(呀)!哭罢时唤童儿对坟头把瑶琴给我摆定,我在此抚一曲如同是会会灵魂。有童儿在坟前忙把瑶琴稳,俞伯牙跪在了坟前(那)不住的抚瑶琴。叹贤弟才高命短未得上进,你好比那颜回命早归阴。去岁在此咱们弟兄把琴论,到了今春(这是)为何独撇兄一人?细思想再抚此琴无高论,贤弟你不在少知音。愚兄我今日在(那)坟前调琴韵,从此以后(我是)再不能够抚瑶琴。抚罢了站起身将心一狠,举起了瑶琴摔在了地埃尘。伯牙摔琴不要紧,只吓得钟爷在一旁不住地尊大人。说:“小儿命短前世造定,大人何必过伤心?是这等义气我感情不尽,我的儿阴灵也感大恩。”伯牙劝:“虽然贤弟一命尽,我替贤弟孝双亲。”唤从人:“将带来(的)礼物忙抬进,回头再送奉养的银。说罢告辞他果然不失信,回船送(了)来(哪)五百纹银。俞伯牙交友(那)要算头一份,结拜之中称得起是第一人。”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
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入祠无客不伤情。
万里西巡君前去,
何劳雨夜叹闻铃。
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
岑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惯经。
好容易盼到行宫歇歇倦体,偏遇着冷雨凄风助惨情。
剑阁中有怀不寐唐天子,听窗外不住的叮当连连地作响声。
忙问道:“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
高力士奏:“林中雨点和檐下金铃。”
这君王一闻此言,长吁短叹。
说:“这正是断肠人听断肠声啊!”
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呀。
怎当我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
洒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摇落木声声使我梦难成。
当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冰凉凉彻骨寒从被底生。
孤灯儿照我人单影,雨夜同谁话五更。
从古来巫山曾入襄王梦,我何以欲梦卿时梦不成。
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难禁午夜风。
莫不是旅馆萧条卿嫌闷,莫不是兵马奔驰心怕惊。
莫不是芳卿心内藏余恨,莫不是薄幸心中少至诚。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离洛浦,空教我流干了眼泪望断了魂灵。
一个儿枕冷衾寒卧红罗帐里,一个儿珠沉玉碎埋黄土堆中。
连理枝暴雨摧残分左右,比翼鸟狂风吹散各西东。
料今生璧合无期珠还无日,但愿得泉下追随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归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废又何必西行。
悔不该兵权错付卿义子,悔不该国事全凭你从兄。
细思量都是奸贼他把国误,真冤枉偏说妃子你倾城。
众三军,何仇何恨和卿作对。可愧我想保你的残生也是不能。
可怜你香魂一缕随风散,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
恸临危,直瞪瞪星眸,咯吱吱的皓齿,战兢兢玉体,惨淡淡的花容。
眼睁睁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
悲恸恸,将何以酬卿又何以对卿。
最伤心一年一度梨花放,从今后一见梨花一惨情。我的妃子呀!
一时顾命诬害了你,好叫我追悔新情忆旧情。
再不能太液池观莲并蒂,再不能沉香亭谱调清平。
再不能玩月楼头同玩月,再不能长生殿内祝长生。
我二人夜深私语到情浓处,你还说恩爱的夫妻世世同。
到如今,言犹在耳人何处,几度思量几恸情。
窗儿外铃声儿断续雨声更紧,房儿内残灯儿半灭御榻如冰。
柔肠儿,九转百结百结欲断,泪珠儿千行万点万点通红。
这君王一夜无眠悲哀到晓,猛听得内宦启奏请驾登程。
击鼓骂曹
一点激昂一缕忠,舌枪唇剑刺奸雄。
挺挺正直清流派,侃侃而谈名士风。
百折不回心似铁,千刀何惧志如冰。
狂傲士轻生就死真倔强,祢正平群臣宴骂奸曹,击鼓显奇能,
留下千秋不朽的名。(甩板)
都只为孔融仗义怜才士,上表天子保荐祢衡。
奈汉献帝是懦弱无能不敢封赏,命祢衡去往相府见曹公。
这先生一闻此诏心不悦,暗思量王纲不振使佞党专横。
想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也,久蓄异志任意横行。
我怎肯寡廉鲜耻从奸党,我怎肯贪图富贵误清名。
此一去见曹操观个动静,我趁此时节要辱一辱奸雄。
(说一说圣主含冤黎民的隐痛,再诉一诉良臣被害奸贼他的恶行。)
我今朝要口作龙泉把奸贼斩,骂曹操哪怕我是身遭万刃鼎镬油烹,
俺铁铮铮含笑赴泉台,博一个名标青史,虽死犹生,
我的心平气也平!(甩板)
这先生想罢主意定,来到相府细看分明。
见光灿灿画栋雕梁飞彩凤,高耸耸门庭壮丽接碧空。
冷森森剑戟刀枪光闪闪,雄赳赳武士排班列层层。
闹吵吵车马盈门人来往,俱是些附势趋炎狗党狐朋。
他恨骂了多时叫人去通禀,门吏急忙就禀报了一声。
不多时忽听里边人声喊,说丞相的钧旨要召见祢衡。
这先生是怒气昂昂朝里走,步进仪门来至中庭,闪目看分明。
见曹操端然在中厅坐,那一种威严杀气迥不同。
端正正头戴相貂镶美玉,齐整整红袍金蟒玉带腰横。
光烁烁细目单眉藏奸诈,那一部长髯扎煞扇满胸。
暗骂道这蝼蚁之王蜂中长,好一个治国的能臣那乱世的奸雄!
无奈何下气虚心尊丞相,啊,施一礼说末士祢衡参见明公。(甩板)
好可恨这该骂的曹操是昂然不睬,哪有个礼贤下士让坐与谦恭。
那祢正平见此光景就气冲牛斗,挺身形眼望长空就狂笑了一声。
哎呀呀!说宇宙虽阔并无人也!曹操听他出言不逊叫祢衡。
你何出此言藐视本相?我帐下文官武将皆当世的英雄。
祢衡说领教愿闻是何人也,曹操说各人自有各人能。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四文人运筹帷幄机深智远,论才略胜似昔日萧何陈平。
张辽许诸李典乐进四武士拔山举鼎,比马武岑彭。
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作先锋。
那夏侯敦英名盖世天下晓,曹子孝为世间福将在四海扬名。
再其余是车载斗量难以枚举,真称得起文官多谋略那武将惯能征。(甩板)
祢衡冷笑摇头说公言谬矣!这些人无谋无略无勇又无能!
荀彧无非是吊丧问病,荀攸不过看守坟茔。
郭嘉可使播词念赋,程昱堪配闭户巡更。
张辽可使擂鼓鸣金,那满宠食糟饮酒,
乐进召牍看状,李典请客约朋。
吕虔为冶匠磨刀铸剑,徐晃为庖者煮饭调羹。
筑墙负版那于禁倒堪用,牧羊放马是许褚之能。
夏侯敦称完体将军是天然的美号,曹子孝为要钱的太守是人送的芳名。
再其余哎呀呀不过是些衣架酒桶肉囊饭袋,一个个俱是人间败类世上的毛贼,
寡廉鲜耻、利禄黛心,腼然是人面,他们枉生在天地中,难比这万物灵!(甩板)
话未完张辽在一旁冲冲大怒,歘的声从鞘中取出太阿纯锋。
赶上前手指标衡高声的断喝,好鼠辈你真真可恶太难容。
祢衡说我当发威者是哪一个,原来昔日在吕布帐下,今又投降曹相,三姓的家奴你是逞的什么威风!
曹操急忙相拦张将军你杀此狂生有何用,岂不被天下人耻笑曹某我不能把物容。
祢衡汝有何能出此大话?祢衡说吾所之能非汝所能!
三教九流无一不晓,天文地理也无所不通。
(上可以致君为尧舜王纲大振,下可以德配孔孟道统相承。)
曹操说既如此我帐下缺少一名鼓吏,到宴会时早晚击鼓与吾听。
那祢正平并不推辞就应声而去,到次日曹孟德在相府就大宴众公卿。(甩板)
酒席前文武百官挨次坐,华筵上罗列异品是宰凤烹龙。
曹操说来呀快传鼓吏擂鼓助兴,令他等焕然一新把衣更。
这祢衡是新充鼓吏随班而人,怒冲冲身着破衣直上中厅,将这鼓打响连声。
只听得咕噜噜头通鼓打通天地,二通鼓隐(音)悲喜交加令人惊。
咕噜噜渔阳三挝音节殊妙,韵哀哀渊渊似有金石之声。

返回目录

击鼓骂曹唱词人言曹操多奸巧果亚似泰赵高后面是什么

人言曹操多奸巧,果然亚似秦赵高。
欺君误国非正道,全凭势力压当朝。
站立在丹墀微微笑,哪怕虎穴与笼牢。
平生志气如天高,莫把经纶当土蒿。
我本是堂堂青史表,岂与犬马共同槽。
(唱西皮二六)丞相委用恩非小,区区鼓吏怎敢辞劳。
背转身来微微笑,孔大夫做事也不高。
明知道曹贼多奸巧,全凭势力压当朝。
(快板)我越思越想心头恼,明日进府骂奸曹。罢罢罢暂且忍下了,明天自有我的巧妙高.
是秦赵高不是泰赵高。那一段是西皮流水。
京剧同一出戏,各个流派的版本唱词可能有微小的差别。
满意请采纳,谢谢。

返回目录

有朝一日时运到,拔剑要斩海底蛟是什么戏曲

“有朝一日时运到,拔剑要斩海底蛟”,是京剧《击鼓骂曹》的一句唱词。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返回目录

击鼓骂曹 唱词

【西皮导板】谗臣当道谋汉朝,【原板】楚汉相争动枪刀,高祖爷咸阳登大宝,一统山河乐唐尧,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我有心替主爷把贼扫,手中缺少杀人的刀。下席坐定【快板】奸曹操,上坐文武众群僚。元旦节与贼个不祥兆,假装疯魔骂奸曹,我把蓝衫来脱掉......破衣褴衫摆摆摇。怒气不息等甬道,帐下的儿郎闹吵吵。列位不必呵呵笑,有辈古人听根苗。昔日太公曾垂钓,张良拾履在圯桥。为人受得苦中苦,脱去了褴衫换紫袍。你二人把话讲差了,休把虎子当狸猫。有朝一日时运到,拔剑要斩海底蛟。休道我白日梦颠倒,顷刻就要上青霄。身上破衣俱脱掉,赤身露体逞英豪。耀武扬威往上跑,你丞相降罪我承招。将身来在东廊道,【摇板】看奸贼把我怎样开销!

返回目录

平生志气运未通,好似蛟龙浅水中 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 出处

平生志气运未通,好似蛟龙浅水中。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出自京剧《击鼓骂曹》。

它的意思是:平身空有远大的志向奈何暂时没有好的运气,就好像蛟龙困在浅水中不能施展自己的一身本事。如有一天时来运转,就会青云直上,实现抱负。

《击鼓骂曹》取材于《三国演义》第23回“弥正平祼衣骂贼”。其剧情主要讲述孔融推荐处士祢衡于曹操,曹不加礼,对其轻慢,祢衡反唇诮骂。曹操故命祢在元旦大宴时为鼓吏以辱之,祢衡乃复击鼓骂曹,曹又遣其往说刘表,借刘表之手以杀祢衡。

《击鼓骂曹》系京剧的传统剧目,亦称《打鼓骂曹》或《群臣宴》。

《击鼓骂曹》充分表现祢衡的高傲性格,不屈威武,大骂曹操。剧中唱腔和念白,都是表现封建社会名士的形象。

扩展资料: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今山东临邑东北),是年二十四岁,性格耿直,能言善辩,好冲动,嫉恶如仇,今当视为“愤青”一类。他的学力很高,社会经验不足,从孔融对他的评述中可以看出,祢衡当时并无业绩。

当然这也是祢衡很苦恼的事,但他把它归咎于怀才不遇。因此,戏中祢衡上场就表白:“天地宽阔,论机谋,智广才多。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用机谋。男儿若得擎天手,自然谈笑觅封侯”。

但是,在“谗臣当道”、“汉室纷争”的年代,一个单纯的文人,一个欲求有所作为的青年,难免会陷入政治的漩涡。《三国演义》里用很少的笔墨描绘这位有代表性人物的鲜活形象,展示了罗贯中深厚的文学功力。

同样,演绎祢衡的京剧《击鼓骂曹》,也是十分精彩的二度创作。把这个流星般一掠即逝的历史人物,丰满逼真而又不失深刻的展现于舞台,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

返回目录

京剧十三辙是哪十三辙

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举例: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注: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
〔注:绕口令〕
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
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岳飞《满江红》〕
4、一七辙:i、ü、er。
举例:龙游浅水被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
〔注:俗语〕
5、姑苏辙:韵母是u。
举例:出南门,走七(步),拾块麂皮(补)皮(裤)。是麂皮,(补)皮(裤),(不)是麂皮,(不)必(补)皮(裤)。
〔注:绕口令〕
6、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举例: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7、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
举例:你的心情总在(飞),什么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点安(慰)。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注:在流行歌曲中“徊{huai(二声)}”有时唱作“hui(二声)”〕,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注:《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8、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举例:(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酒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注:《天安门诗抄》中的两首诗〕
9、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
举例:六十六岁的刘老(六),盖了六十六间好高(楼),买了六十六篓桂花(油),养了六十六头大黄(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10、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
举例:我的儿汾河湾前去打(雁),天到了这般时,不见回(还)。将身儿坐至在窑门以外,等我儿他到来同把饭(餐)。
〔注:传统相声《汾河湾》〕
11、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
举例: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注:《唱支山歌给党听》〕
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举例:梦下园林草木(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黛玉回到潇湘馆,一病奄奄不起(床)。
〔注:京韵大鼓《黛玉焚稿》〕
13、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举例: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请小妹看花(灯)。

返回目录

传统戏曲人物为什么有人先唱后上场

不管是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戏曲,都会有先唱后上场的情况,在未上场时唱的板式一般为【导板】,唱词往往是正在赶路或不在现场的内容,所以要等唱完了或快唱完了的时候才上场。比如《武家坡》中薛平贵的唱词“一马离了西凉界”,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词“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都是正在赶路的内容,唱的都是【导板】,都是这句唱完了才上场。又比如《击鼓骂曹》中祢衡的唱词“谗臣当道谋汉朝”,现代戏《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词“狱警传,似狼嚎,迈步出监”,都是开唱的时候人不在现场,他们都是被传唤,还没有到场,所以都是先开唱,当导板快唱完的时候,边唱边上场。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返回目录

京剧的唱词有什么特点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