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很多人可能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故事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故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
-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故事
- 3、刮目相待的典故
- 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i出自三国哪一个故事
-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东汉末年哪位人物的故事
- 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 原文出自哪里
- 8、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典故
- 9、“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
- 10、俗话说“事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出自哪个典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的故事
说的是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出处:《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能表达别人已有进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深刻的意思。
从典故可以看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四层意思:
第一,三日后能被人刮目相看的必须是“士”,也就是有志气、有志向的人;
第二,士要被人刮目相看必须别“三日”,这里的三日当然不是指三天,而是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第三,时间可以改变一切,量的积累会导致质的变化;
第四,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老眼光、老观点看待同一事物。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说谁的故事
吕蒙。
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到(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刮目相待的典故
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我为大家整理了刮目相待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刮目相待的典故:
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注引《江表传》
【解释】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
【近义词】刮目相看、拭目以待
【相反词】视同一律
刮目相待造句:
1)正如地球上的那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光之封护剑围困住布兰奇之后,陡然燃烧起了炽白色的光焰,并且三把光剑竟然盘旋着围拢起来。
2)蒋大春侃侃而谈,给李爽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大春哥,我怎么觉得你跟以前不一样了,说起来一道一道的。
3)刘动友善的朝他点了点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如果土狼敢来惹事的话,一定会让他付出承重的代价。
4)行啊胖子,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5)话题有些大,打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6)胜为王,败为寇,刮目相待,凌越万里。
7)莫师弟好身法,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呐!
8)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还真让我刮目相看了。
9)嗯,不错,你们就尽管期待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陈天都这次当真要一鸣惊人了!
10)到了这株老金桂,而且还让周老教授刮目相待。
11)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12)他最近进步很大,我们真得刮目相待。
13)她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让人重新刮目相待。
14)你进步这么快,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15)我真是得刮目相待了,几日不见,你的语文进步得这么快。
16)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所以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便自然显出一种疑而且敬的形态来。
17)哎,方晓茹,你别看不起人啊,知道啥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吗?我现在是大哥了,手下有着百来号小弟呢,每个小弟孝敬一点,我就能有百来万了,你明白不?
18)呵呵,看不起我的出身不要紧,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人刮目相待,只要不是嫌我长得怪就行,龙不凡在心里暗想。
1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么简单的道理,李成都是不懂,还是把他当做之前的许诺,真是愚蠢。
20)经过陈立青刚刚的表现,陈立军早就对这个小弟刮目相待了,连忙点头。
21)看完残卷的记录,舂吾顿时对莎敏刮目相待。
2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再次出现之时,他已褪去懦弱的外衣,完成了一次华丽的逆袭。
23)白公子,我卢得意都该对你刮目相待了。
24)还不是后来那个让鲁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
25)李宽有了兴趣,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赵鹏原先个泥腿子,现在说话层次分明,“哪三家?”。
26)田伯光,殊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27)虽说古人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俚语,可唐监生却从来没想到过一个人三月不见居然会发生如此剧变,变得完全成了另一个人。
28)林院长,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们两年时间没见了,我学会个西医有什么奇怪的?
29)小明小时侯学习很差,而现在他居然成为了一名科学家,真是应该刮目相待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i出自三国哪一个故事
这是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三国时期的吕蒙,是大头兵出身,由于作战勇猛,被东吴托孤重臣张昭发掘出来了,故而官职升的比较快。但同时,没文化,不识字的短板,也限制住了他。
赤壁之战后的一天,孙权对吕蒙说:“小吕子,你虽业务很精通,可也不要忘记学习哦。”吕蒙说:“我太忙,顾不上!”孙权语重心长地说:“你再忙,能有我忙吗?我都天天挤出时间来学习呢,你怎么就不行?”
孙权这一句话,立刻让吕蒙开了窍,不到2年时间,当鲁肃经过吕蒙驻地时,跟他见了一面。结果吕蒙对当时的三国局势,分析的是丝丝入扣,见解深刻。惊得鲁肃直呼不可能。吕蒙却坦然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鲁肃随后便登堂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后,跟吕蒙结为好哥们!
这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事,也是“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这个成语的出处。长久以来一直被当成劝学的典范教材。但问题是,真就这么简单吗?其实,这堪称是三国时最烧脑的成语,所透露出的绝非仅有“劝学”这一个信息。
一、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在吕蒙才15岁左右时,就偷偷的跟着姐夫邓当,去剿灭山贼。被邓当发现,然后告知了吕蒙的母亲,让她劝说吕蒙,别再这样玩命了。哪知,当吕蒙听闻母亲的劝说后,顿时说道:“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即,贫穷的生活和如今这低贱的社会地位,我实在受够了。若想摆脱现在这种窘迫,我就必须冒险“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老妈,你就别劝我了!
这便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一个出处,另一个出处是《班超传》!之所以先谈15岁的吕蒙,为了摆脱窘迫,而发出这句慷慨名言,就是为了说明,为何吕蒙能不到2年时间,就从所谓的“不读书”突然变成了“儒将”。因为这转变太惊人了。
所以这就是“立志”的效用,吕蒙15岁时就立了志。故而不谈立志,空谈发奋读书学习,实属空中楼阁。
二、孙权亲自谈话,所带给吕蒙的信息
吕蒙是被托孤重臣张昭发掘出来的,且都知张昭在赤壁之战前,曾主张投降。所以当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必然要打压张昭这样的托孤老资格。故而这才出现了孙权在一次酒宴上,公开表达对张昭的失望,而史书上也记载了“赤壁之战后,张昭失势”。
那么孙权是何时,找吕蒙谈话的?是在赤壁之战后,显然此刻的吕蒙,是属于张昭势力中的将领的。所以孙权这才亲自试探吕蒙,却开头就说“一定要加强学习哦。”
吕蒙立刻读懂了其中的信息,却非常糊涂地表示“军中多务”。潜台词就是,不是我不想学习,而是我学啥,学出来会怎样?这其实是一个“态度”问题,吕蒙的糊涂就是给孙权传到出一个信息:我跟着谁混?
孙权立刻就用自己的例子告知吕蒙——你看我!须知,当一个老大拿自己为例,要求你上进时,但凡稍微有社会经验的人,都会明白:这是要栽培你了。所以,由此吕蒙这才突然开挂!
是不是觉得反常?没错!因为站在孙权角度上来言,吕蒙是他要从张昭手中挖走的人才。由此可见,在赤壁之战前,孙权的地位是何其艰难,毕竟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而站在吕蒙角度上来言,这其实就是一个选择,是继续跟着失势的张昭,还是立刻投入到孙权帐下。即,你现在如何站队!吕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孙权,且不到2年时间,就学成了!这里面除了立志作用,老大的暗示激励作用外,吕蒙是不是开挂了?
吕蒙根本没开挂!因为谁能相信,一个15岁时就说出了“不探虎穴,安得虎子”的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大老粗?吕蒙一直在装傻而已——赤壁之战前,张昭的得势,他知道,赤壁之战后,张昭的失势,他也知道!他只差一个机会!
须知,无论哪个集团内部,无时无刻不都在上演着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若一旦发生不可逆的势力变动,且得势方的老大,突然找你谈话时,其实就意味着,论到你表态的时候了!此刻,非彼即此,是没法骑墙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东汉末年哪位人物的故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东汉末年名将吕蒙的故事。吕蒙(约179年~220年),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吕家岗)人。东汉末年名将。
早年依附姊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从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抵御魏军。官拜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年末(220年初),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相关典故“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谁 原文出自哪里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东汉末年名将吕蒙。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出自《三国志·吴志·吕传》注引《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典故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跟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这句话是吕蒙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是别人已经有着巨大的进步,不能够还用老眼光去看待他人,如果离开别人长时间之后,还用原来的目光去看待他人,很有可能会吃大亏。吕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在周瑜死后就继任了东吴的都督之位,而且还设计打败并杀掉了关羽,不过,他在关羽去世之后没多久也相继死去。
吕蒙是汝南郡富陂县的人,他在年幼之时就跟随着自己的姐夫邓当,邓当当时是孙策的部下,在吕蒙跟随姐夫邓当第一次出征的时候,他才仅仅15岁。在随军出征的过程中,姐夫邓当不幸战死,他凭借着他自己的能力以及智慧代领了姐夫邓当的部众,一起跟随着孙权到处出征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与刘表部将黄祖作战,吕蒙自愿请战当先锋,并且在阵前大放异彩,斩杀陈就,此战之后,吕蒙的官职得到了提升并且被赐钱千万。
吕蒙在从军之前,大字不识几个,在他从军并且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的首颈孙权有一次召集他以及另外一名猛将蒋钦如此的说道:“你们两个现在都是我手下的大将,而且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你们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除了应当有勇武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多读一点书,多识几个字。”吕蒙听后说:“现在的我军事繁多,我觉得把去读书识字的时间用在军事上会更好一些。”孙权马上说道:“读书更可以增长见识,这样才能够让你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鲁肃掌管吴军之后,其中有一次路过吕蒙营地,吕蒙摆酒作宴接待他,鲁肃还用老眼光看待吕蒙,认为他还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因此,鲁肃便在酒宴上谈论天下大事,可在谈论过程中吕蒙并不乏真知灼见,鲁肃很是意外,吕蒙如此说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待。”
俗话说“事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出自哪个典故
一、首先纠正错别字,应该是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出自出处:《三国志·吴志·吕传》注引《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解释:
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三、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四、释义: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到(我),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五、简介: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