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张生故国三千里 知者唯应杜紫薇中的杜紫薇和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原文及翻译赏析,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张生故国三千里 知者唯应杜紫薇中的杜紫薇和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原文及翻译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张生故国三千里 知者唯应杜紫薇中的杜紫薇指的是什么
- 2、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 3、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宫辞满六宫出自
- 4、关于张祜的《昭君怨》(故国三千里)的问题
- 5、杜牧写何满子的诗
- 6、故国三千里的下一句是什么
- 7、【历史】“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是谁的诗
张生故国三千里 知者唯应杜紫薇中的杜紫薇指的是什么
答:杜紫薇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
杜牧在《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这样说: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意思是说:论诗建安七子比不上你,曹植、刘桢也得听你的。可谓评价极高。“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则是杜牧为他的沦落不遇而鸣不平。正如诗人郑谷所说“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薇。”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词·故国三千里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宫词·故国三千里翻译及注释
翻译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注释1故国:故乡。2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一作「河满子」,舞曲名。题又作「宫词」。白居易《何满子》诗:「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弄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何满子」声调哀婉。《乐府集》引白居易《何满子》诗的自注说:「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弄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3君:指皇帝。这里是指唐武宗。据《唐诗纪事》,张祜《宫词》:「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讯,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后来张祜别有咏《孟才人叹》一绝,词云:「偶因歌态咏娇嚬,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宫词·故国三千里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像,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宫词·故国三千里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河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枯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一首题作《孟才人叹》,另二首为一组,总题名「宫词」。诗词作品:宫词·故国三千里诗词作者:【唐代】张祜诗词归类:【唐诗三百首】、【宫怨】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宫辞满六宫出自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杜牧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
关于张祜的《昭君怨》(故国三千里)的问题
大哥,这根本不是昭君怨啊。不过不少人误传呢。
张的昭君怨我看过的。我替你查了一下,你这首叫《宫词》
昭君怨是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
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和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背景如下: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
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
张祜,邢台清河人,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李商隐、温廷筠齐名。张祜与杜牧友善,常同游名山古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诗成之日,不胫而走。凡艺苑伶人没有不会唱《宫词二首》的。他何曾料到,也正是因为这首诗,竟使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成了孤魂野鬼,客死他乡。
何满子是一种舞曲。盛唐时宫中艺人沈阿翘,极善歌舞,尤善舞曲“何满子”。他张口一唱,人即有痛断肝肠之感,不由涕泣不已。唐开元年间,沧州有个歌唱家犯了死罪,临刑前求唱“何满子”,若能感动法官,求免一死。可惜法官是个乐盲,一曲未完,刀起头落。自从张祜给“何满子”配词后,竟流行起来,很快传至长安宫中。公元846年秋天,武宗皇帝李炎病危,雨打梧桐,湿叶凋零。武宗苟延残喘之际,对身旁歌者孟女说:“我是不行啦,你可怎么办呢?”孟女说:“妾最后给皇上唱个张祜的《宫词二首》吧。”音乐起处,当唱到“一声何满子”时,孟女气绝身亡。
漂泊扬州的张祜听到这个凄婉的故事,又作诗一首:“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二十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九泉须吊旧才人。”不料此诗又风行开来,很快又由江南传到了长安。张祜的名字如日中天,惊动了当朝名士令狐楚,令狐楚极力向皇上推荐张祜,说这样的名士该当重任。
不料,张祜的诗名激怒了小肚鸡肠的宰相元稹,元稹曾是头榜状元,自号“诗家领袖”,早就嫉妒张祜的诗名。元稹与宦官们沆瀣一气,表奏张祜放浪形骸,散淡江湖,不宜为官。昏庸的武宗皇上听信了谗言,使才华横溢的张祜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元稹为了挽回面子,也挖空心思作了一首诗以抵消张祜的影响:“梨园弟子奏明皇,一唱承恩羁纲缓。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但此诗已是狗尾续貂,没有任何轰动效应。时任苏杭刺史的白居易也作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白乐天这首诗是为张祜抱不平的,借以抨击元稹。
张祜的好友杜牧十分同情老友的凄惨境遇,仰天长叹曰:“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张祜哭道:“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癫狂自称诗。惟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哀叹再也难遇贺知章那样识马的伯乐了。有一次,张祜骑着一头毛驴,辗转回到清河老家,饥饿难耐地向人讨吃。有人认出这就是他们的老乡张祜,就戏弄他:你唱一首“何满子”不就什么都有了?张祜唱道:“行却江南路几千,归来不把一文钱。乡人笑我穷寒鬼,还似襄阳孟浩然。”乡亲之中有饱读诗书的宿儒,斥责群盲无知,奉张祜为上宾,以为乡荣。张祜自觉颜面丢尽,黯然离乡南去,再也没回来。
张祜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是位音乐家。他精通音律,会演奏几十种乐器。又擅歌曲,唱工极佳。在苏州、杭州、扬州、洛阳诸大城市都非常有名,歌楼舞榭、文人墨客,没有不知道张祜的。他留下的几百首诗里,其中描写音乐唱歌的诗句就有数十首。当时,朝廷腐败,宦官专政,又值安史之乱,民不聊生,作者只好麻醉在音乐里,用哀婉的笛声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那笛声似剑裂长安:“谁有不平事?把剑示与君!”
张祜晚年脾气古怪,鲜与人交往。他选择了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蛰居下来,在水草丰美的山脚河畔筑下竹篱茅舍。吃自种的谷蔬,喝自酿的烧酒,和老友对弈,与野风对唱。一盏随风明灭的油灯,满屋与他相伴的诗书。与世隔绝,锤炼诗句。公元852年的中秋夜,50岁的张祜,痛捻古筝,愤吟一曲“何满子”,悄然死去。杜梨(河北)
杜牧写何满子的诗
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杜牧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故国三千里的下一句是什么
故国三千里下一句:深宫二十年
:原文: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注释:
1、故国:故乡。
2、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3、君:指皇帝。这里是指唐武宗。
创作背景: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武宗李炎宠信善歌才人孟氏,后值武宗病重之时,孟才人侍其侧,武宗问之曰:“我或不讳,汝将何之?”孟才人对曰:“若陛下万岁之后。无复为生。”当时,武宗令其于病榻之前歌《河满子》一曲,声调凄咽,闻者涕零。不久,武宗崩驾,孟才人哀痛数日而死。张枯为孟才人殉情之事写了三首诗,一首题作《孟才人叹》,另二首为一组,总题名“宫词”。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历史】“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是谁的诗
【《宫词二首(其一)》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