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之七泰山桂和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之七泰山桂树
一开始我没认真读,下意识觉得陈季方是把自己比作桂树,父亲比作泰山,泰山之功德如何?不可测,以此作答。这样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应该用另一种理解。 我后来在网上看此文的赏析,发现原句就是“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把父亲比作桂树,功德比作泰山,分号前是描述桂树生长的位置,分号后是桂树生长环境,依泰山而生,这个时候,桂树是不知道泰山的高深的,类似缘在此山中的意思。同理,与功德为伍,被功德滋润的父亲是早已和功德一体,又怎么会知道功德有多少呢。 我采用这种理解原因有三:1.谦虚。泰山如果用作人的话,有泰山大人,也就是岳父,子女把父亲比作泰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里的泰山又有了功德的意思,桂树不知泰山之高,我也不知父亲功德有无,父亲就是功德本体?太自大了吧。而且客人问的话明显带着恶意,你见过哪个客人开口就是“你父亲凭什么”,你回答我父亲就是泰山,就是伟大,你想怎么地,太粗暴了。而谦虚一直是中国文人的“德”,将父亲比作桂树更好,首先天地很大,我们只是花花草草,是渺小的。其次桂树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太多了,想想我们看过的文章中“悬崖边的花”这样的描述,生于泰山弯曲的地方,就足见其坚韧。最后,在这篇文章之前我搜陈寔,搜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还有第一个搜索推荐是“陈寔遗盗”,都可见陈寔确实是有德行的人。 2.问有所答。问“有何功德”,尾句“不知功德有无”,将功德比作泰山,就有了功德的实体,有问有答。 3.更形象。陈季方回答的是桂树的生长环境,桂树如何如何,主体是桂树,在描述时,就说明父亲是如何获得功德的(被功德滋润),但又没说父亲得了多少功德,这里的功德已经是一个“大”的形象,当斯之时,在这个时候,桂树不知泰山之高,我就更不知道父亲功德的有无。而且客人是没法反驳诸如“世界”“天地”“道德”这种大概念的。 陈寔是陈太丘,就是君与家君期日中里面的陈太丘,里面元方是大儿子,陈纪,这篇的主人公陈季方是二儿子陈谌。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这样可以么?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的主要人物和形象
德行第一共四十七篇,主要人物有几十个,形象分析这里写不下。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吴之哭(原文)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译)吴坦之、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母亲童夫人去世了。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伯当时是丹阳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伯说:“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韩伯也很欣赏二人。后来韩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坦之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弟吴隐之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世说新语的赏析
德行第一之十、不失雍熙(原文)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译)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纪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世说新语-德行第1篇解释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 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 应该呢?" 东汉末年有一个大名士,叫陈蕃,字仲举。陈蕃的才名到底有多大呢?当时有一批清流士大夫,专门抨击朝政黑暗。这些士大夫里面也分等级,其中最高的是“三君”,其次是“八俊”,以下依次是“八顾”、“八及”、“八厨”。陈蕃就是“三君”之一,可以说是清流士大夫的领袖。陈蕃德高望重,影响也就大了,所以“言为士则,行为士范”,一言一行都是当时士人的楷模。陈蕃刚出来做官的时候,志向很高,“有澄清天下之志”,就是想把天下事都治理好。他在担任豫章太守的时候,大概相当于今天江西南昌市市长,一到任,就去拜访当地名士徐孺子。徐孺子真名叫徐穉,字孺子,是南昌本地人,才名很高。读过王勃《滕王阁序》的人一定对他不陌生,“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就是他。陈蕃刚到任就去拜访徐穉,底下人不愿意了。陈蕃的主簿,相当于秘书长,就对他说:“大家希望太守您先进官署。”府君在汉代是专门用来称呼太守的,这与后来称自己的祖先为府君不同。陈蕃回答说:“当年周武王刚打下天下,就去商朝贤人商容旧居致敬。今天我也不先进官署,而先去礼敬贤人,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了!”陈蕃的这一举动在今天似乎很少了,但在古代却是一个外地来的官员收获民心的重要行为。我们在史书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古代不少担任地方官的官员,在到任之初都会去拜访当地名士。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王朗(?—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会稽太守,兵败后为孙策所俘,受到礼遇,后被汉丞相曹操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操称魏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代汉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去世,谥号“成”。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曾在年终蜡祭那天召集子侄一起宴饮,王朗也学着这样做。有人向张华说起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些外在皮毛的东西,因此反而离华歆更远了。” 【原文】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王朗,他只不过是装着华歆的动作学,根本没有学到他的德行。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