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对于典雅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详细资料大全和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典雅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详细资料大全和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典雅(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详细资料大全

典雅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上的不朽篇章,其中的《典雅》章更是千古传颂的绝唱。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典雅
  • 创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处:二十四诗品
  • 作者:司空图
简介,原文,解释,赏析,译文,《典雅》新解,作者简介,

简介

典雅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一

原文

玉壶⑵***,赏雨茅屋。眠琴绿阴坐中佳士,左右修竹⑶。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⑷。书之岁华⑸,其曰可读。

解释

⑴典雅,典:规范、典范;雅:正、纯正。典雅:正派庄重,优美不粗俗。这里专论文学作品风格上的正派庄重。⑵玉壶,古代饮酒的器皿,暗含冰清玉洁之意。如《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壶诫并序〉云: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又如《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⑶修竹,美丽的竹林。⑷菊,菊花,一种草本植物,秋季开花,供观赏,可入药。古人评“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便象征一种人生境界。如《饮酒》(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此处说“人淡如菊”。⑸“岁华”,即指岁时、时光,在这里是指上文所描写的幽雅景色。

赏析

首四句是写“佳士”的居室及其幽闲的生活情状:茅屋周围是修长的竹林,桌上放一壶春酒慢酌慢饮,自由自在地坐在茅屋内赏雨。中四句写茅屋处在一个十分幽静的环境之中:雨后初晴,天高气爽,幽鸟戏逐,欢歌和呜。此时“佳士”走出屋外,闲步赏景,置琴于绿荫之下,面对飞瀑抚琴吟诗,人境双清,雅致已极。后四句写“佳士”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所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亦即是“冲淡”一品中“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意思,说明“佳士”内心极其淡泊,既无“机心”亦无“机事”。例诗介绍: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桃花源一般的田园生活,其实,那也是现实社会之中,但作者的精神却已超脱于现实,诚如陶渊明所说: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

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会值得欣赏品读。

《典雅》新解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上的不朽篇章,其中的《典雅》章更是千古传颂的绝唱。“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章的文眼,也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它给我的感觉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落花无言”是经历了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大气和胸襟。花开无声,花落无言。面对伴随成功而来的祝贺和荣耀,坦然平静的接受,面对打击、磨难、诽谤和压制心平气和的接纳。是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涵养出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气,涵养起来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胸襟。这种胸襟能使人超越内心,坦坦荡荡。“落花无言”是走过了起落和坎坷之后的淡定和从容。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淡定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落花无语,留香阵阵,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也许难以企及,但应该追求。“人淡如菊”是平和执著、拒绝霸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著。它有的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黄花》)坚贞和执著,少的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看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人淡如菊”是平实内敛、拒绝傲气的心境。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生活中不缺少***,但的***又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人淡如菊,不是淡的没有性格,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人淡如菊,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的遗世独立的从容与淡定。人生如花如草,容颜终将在岁月的风尘中老去,如果能在时光的雕刻刀下,让自己保留清晨阳光般的笑容,端庄厚重的气度,深刻内敛的内涵,那将是上苍赐予我们一生都最宝贵的财富。那样我们就能平静地看着岁月的风尘从自己身上走过,经年风霜烟尘,弹指间烟灭灰消。一如那无言的花开花落,重归于尘,重归于土,不再惧怕青春易逝,生命消融。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滚滚的红尘已经将细腻柔软的心磨砺得***。这种***不再有绚丽的光泽,这种***就是淡然、朴实,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不再作年少时的无病***,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会手高眼低去投机。这种淡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落花无言而有言,人淡如菊心亦素,达到如此的境界方可称之为典雅。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二十四诗品典雅赏析

    返回目录

    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

    诗文评·名著简介·《二十四诗品》

    晚唐司空图著。后人为区别于钟嵘《诗品》,遂以《二十四诗品》来称司空图《诗品》。《诗品》列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秾、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品均以十二句四言诗来解说,故其既是以诗论诗之作,又是意境完美的诗作。二十四品目的排列,孙联奎的《诗品臆说》云:“《雄浑》为《流动》之端,《流动》为《雄浑》之符。中间诸品,则皆《雄浑》之所生,《流动》之所行也。”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也云:“《诗品》首以《雄浑》起,统冒全篇,是无极而太极也”,“以《流动》结也”,“盖至此而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流动之妙,与天地同悠久,太极本无极也”。《雄浑》与《流动》首尾呼应,打通了诗与道家哲人对于宇宙本体的体认,在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上来具体地阐明“道”、“物”、诗美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诗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以如此宏阔的宇宙观来论诗,司空图把诗歌创作归结为主客观的天然契合,即“思与境谐”,提出以“意象”为中心的创作论和以“韵味”为核心的批评论。司空图以“韵味”论诗,标举的是“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具体说就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和“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进一步发展了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也显示了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从重视形似到强调神似,从追求形式美到追求意象美的历史过程。当然,《诗品》本来就有“品第”、“品格”、“品物”的意思,且二十四诗品确实“相似者甚多”(林昌彝《海天琴思录》卷七)。若把诸品中相似者归为一类,二十四品可以概括为素美、壮美、华美三类:素美有冲淡、沉著、高古、典雅、洗炼、自然、含蓄、疏野、清奇、实境、超诣、飘逸、旷达等十三品;壮美包括雄浑、劲健、豪放、悲慨、流动五品;华美则有纤秾、绮丽、精神、缜密、委曲、形容六则。由此可见,司空图重素美,而素美的实质就是真、幽、澹、雅,这也正是中唐以后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从壮美向素美转变的历史投射。由于《诗品》文字惝惚,旨意遥深,所以历来解说纷异,但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诗论著作,《四库提要》称其“深解诗理”是当之无愧的。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