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李商隐《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和李商隐《蝉》第四句到底为什么会,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李商隐《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和李商隐《蝉》第四句到底为什么会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李商隐《蝉》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作品原文: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白话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扩展资料:
蝉整体赏析: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李商隐《蝉》第四句到底为什么会被誉为神句
作为李商隐代表作的《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皆被世人传颂,但却极少有人知道他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一如既往的碧绿青翠,任凭那些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真是无情啊!联想到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那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想来已是一片荒芜。多亏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如此清寒。
第四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从作者那里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来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我’)有情,引起作者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有情。其错综细腻。”钱钟书先生从这里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也无情,进一步说明了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复杂关系。
这首咏物诗,点睛之笔就在于其“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所以说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妙就妙在这里,因此被朱彝誉为“咏物最上乘”被称之为神句。
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有朋友提问: 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先看全诗:
第四句是哪一句呢?我看有解释为最后一联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从题目上来讲,这个回答不能算错。不过我们一般称之为四联八句,所以题主的“第四句”应该是指“一树碧无情”这个句子。
而且这个说法是有来由的。
清人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有言:
我看大多回答都是说这句写得怎么怎么好,说句老实话吧,我倒是赞同钱良择的观点(很多人并不看他具体说什么),为什么称其为“神句”呢?因为这个句子不反复思考,不反复琢磨,是想不通的。“所谓不宜释者”,这就是所谓的并不能合理解释意思的句子了。
为什么解释不通?因为即使从诗家语的角度来看,这个句子的结构也比较突兀。我们单独从这个句子来解的话,会对我们的语文常识产生一种否定感。正常情况下,“一树碧”已经代表了一个语境的结束,在一个结束的语境后面加上“无情”这种对状态的感慨,会对一树这个主语产生错解。到底是“一树碧”?还是“一树无情”?还是“一树”因为“碧”而“无情”?逻辑上就不止是诗家语的跳跃了,而是错误。
所以这个句子是不能单独解释的,只能联合上下文,“复思议”才“可通”。
到底为什么“一树碧无情”?
因为“五更疏欲断”。我们整体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本来就因为栖身高枝之上难以饱腹,即使悲鸣不断却无人同情。古人认为蝉是餐风饮露的,所以才爬那么高。至于因为吃不饱而悲鸣,这里是诗人的自身生活的映射,因为志气高洁,不同流合污,导致生活艰难,多方求助却无人关照。并不是说蝉这么嘶鸣是因为吃不饱。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里依然是写蝉,但同样也在写自己。都五更了,蝉也叫累了,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一树碧绿与蝉声断绝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要钱良择所说的要“复思议”的地方。这确实是现实生活中的状态,你蝉便死了,大树也不会动容。这本身就两不相关。所以李商隐写到这里,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在他的生活中,仕途里,大树如果对他动容,关照一下,他这个蝉是不会“疏欲断”的。
这大概就是指自己和令狐綯之间的朋友关系了。他年少好友令狐綯一直和他关系密切,不过由于李商隐娶了令狐家对手的女儿做老婆,变成了牛李党争的夹心人,老朋友也不再提携,这多少也是他官场上不得志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两联实际上都是写蝉,好像跟诗人没什么关系,如果脱离整诗来看,“一树碧无情”句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用在这里,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疑惑,大树的碧绿无情和蝉的悲鸣有什么关系?由此进入颈联,引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写。这个转换,解释了大树和蝉之间的关系,算是为前面四句的咏物找到了依托。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这两联就对诗意做了进一步拓宽,把自己从蝉意中解脱出来。前两联需要把自己当作蝉,才能正确理解,最后两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却明确指出了我是我,蝉是蝉,其实蝉的悲鸣不过是对我的警醒。诗人想通之后,明白了一点,“一树碧无情”固然不错,其实蝉鸣风露和自己也没什么关系,蝉其实也“无情”,是诗人自己“有情”,是我把自身代入进去了,存在了对大树的奢望,希望大树动情,这种奢望是超越现实的,最终感谢蝉鸣对自己的警醒,让我认清现实。
这就不仅仅把诗人的感情局限在对官场上无人相助的哀怨之中,这首诗读到后面虽然还是伤悲,却不再可怜,反倒是有一些透彻的味道。
这首诗就有意思起来了。
“一树碧无情”只有放在这首诗里面,才能称为“好句”。所以这句诗并没有流传开来,因为它缺乏真正成为“神句”的基础。真正的神句要不拧巴,才能广为流传。李商隐这句,就算从语义上下整合能解释得通,但是读起来却不是很清朗,应该是“碧”和“一”挤韵的缘故。
古人有古人的看法。反正个人感觉,这句诗并不“神”。
说蝉,我还是更喜欢虞世南的《蝉》:
1.《蝉》的作者是谁
亲,《蝉》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抓住蝉鸣的特点来写,突出其“高难饱”“恨费声”的遭遇和处境,同时以蝉的彻夜悲鸣反衬树的碧绿无情。后四句由蝉及己,想到自己官职低微,漂泊不定,田园荒芜,举家清贫,真是感慨良多。此诗借咏蝉托物言志,寄托身世之慨,既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境况,也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格。全诗采用人、蝉对照的写法,着笔于两者的相同点,一改秋蝉在诗歌中只寄寓凄凉而缺乏内涵的意象特征,赋予秋蝉全新的形象,是咏怀诗中的经典之作。
《蝉》的古诗全文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