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和文言文《游褒禅山记》,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和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几个方面归纳

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4.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9.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10.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14.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三、特殊句式1、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2).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3).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2、省略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3、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此余之所得也(4).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5)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4、倒装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四、一词多义: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其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7.观(1)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2)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五、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古义:“悲”,感叹今义:悲伤。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今义:表提及。

返回目录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

1.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出来,即“花山”。现在将“花”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余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2.高二古文

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四)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七)重点翻译句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八)多义词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其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代那些)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十)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十一)《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一、名“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

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

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

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

3.帮忙快找游褒禅山记的古文赏析

王安石的游记散文喜欢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只是个引子,说理是全文的中心.这篇文章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一般说来,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少值得可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坚持不懈,“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说的游山,实际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的失散,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刻思考,慎重取舍.这两点启示里面包含着进取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甚至在整个人生的各方面都值得提倡.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记事和议论结合得非常自然、紧密,毫无牵强附会的痕迹.记游部分简单概括,议论部分深沉凝重.前后呼应,结构十分严谨.第一段,作者从“仆碑”上辨明“华山”读音错误,用独到的眼光考察、追究事理的本源,为后文议论设下伏笔.到第四段,扣住“仆碑”,借物言志,阐示出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第二段,叙述游览后洞的经过,先把读者引入“后洞”的境界中,给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实地感受,末句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与第三段开头一句“于是余有叹焉”联系,由实入虚引发道理,让议论循着记游的轨迹层层推进,因事见理,使人逐步领悟出这样的道理:无论干事业还是求学问,都必须不畏“险远”,矢志不渝,才能有所收获.文章不只是段与段呼应,句子与句子也联贯照应,像“夫夷以近,则游者甚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等一类相互照应的句子,比比皆是.情理互见,议论叙事融为一体.此外,这篇600来字的短文中,用了20个其”字,读起来节奏鲜明,踔厉风发,一点也没有杂沓繁复之感,也是一个特点.这20个“其”字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20个“也”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作者在行文中也有疏忽之处,如“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写得颇为缠夹,既然“漫灭”,为什么“其为文犹可识”呢?“其为文”三字也颇费解.这些都是小疵,我们无须过多的追究.。

4.《游褒禅山记》文章翻译和特殊句式以及思想感情

1、省略句:⑴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⑵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⑷有志矣,不随以copy止也(“随”后省略“之”)⑸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⑹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2、判断句: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知表示判断)⑵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表示判断)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表示判断)⑷此余之所得也(“……也”表示判断)⑸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关系的判断句)3、状语后置: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⑵古人之道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这两个句子都是“于”和它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

4、文言固定句式:⑴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⑵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⑶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5.游褒禅山记中的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A.课时安排:三教时。

B.教学目的: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C.教学重点和难点:1.背诵全文;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D.教学方法:精读课。

E.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F.教学设想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

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G.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

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

(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

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

6.游褒禅山记写文

“思”与“随”——读《游褒禅山记》有感《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王安石谈到进洞以后,“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后来,出了洞自己又后悔“因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一段令我感触很深。”

王安石的“不得极夫游之乐”,症结在一个“随”字。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看来要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弃“随”,做到“三思而后行”。思考有利于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面对国内的政治腐败,他积极提出改革。尽管他的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但为了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他决定继续斗争,虽遭到流放而不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正是表现了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革命战争时期,***人方志敏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的潮湿的茅棚;……”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他何以能如此执著?关键在于他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明白自己是“为人民而斗争,为民族和阶级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判断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以正义与非正义的选择,而每每这时,做出错误选择的人常会说自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真的不能“由己”吗?楚国的屈原,近代的方志敏,当代的青年学生不就是在思考之后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们不是已经“由己”了吗?“思”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思考便一味盲随,其结果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走向反面。

英王享利八世因为下巴有一个难看的疤痕,就蓄起了长胡子。于是朝野群起效颦。

英王为什么要留胡子,大臣们不去思考,只是去效仿,其他的入也随波流,结果得到的是与自己尊敬的国王不相上下的胡子,失去的却是真正的自我。(第七段先承上启下从反面提出第三个分论点。)

看来,遇事是“思”是“随”完全由自己决定,因而事之成败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假如我们不是一味盲“随”,而是三思而后行,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7.高中语文必背的课文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要背哪几段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e二声)窈(yao三声)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返回目录

    高一语文下学期《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所写重点在于作者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游褒禅山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安王某记。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采取传闻材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ǔ);安上,字纯父(fǔ)。

    返回目录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作品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注释

    词句注释

    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得:心得,收获。

    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白话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创作背景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返回目录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翻译: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此时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此时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此时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此时则:副词,然后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此时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然后则:此时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然后以:连词,表结果,然后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二段)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洞”其实应为“华阳洞”,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

    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

    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

    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三四、段)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

    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五段)

    创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返回目录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重点句子

    《游褒禅山记》的作者是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本文借由游记抒发作者对志与力的观点,充分论证了最后结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重点句子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8.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9.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10.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明朝魏学洢核舟记重点句子


    《核舟记》是明朝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朝人张潮《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艺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因而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

    核舟记重点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7.嘻,技亦灵怪矣哉!

    8.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9.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2.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王安石诗词名句,王安石名言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6、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7、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8、人生乐在相知心。

    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0、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11、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3、传之以心,受之以意,切问近思,而资所学,以施于世。

    1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5、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16、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17、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8、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19、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0、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21、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22、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2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4、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25、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26、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27、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8、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29、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30、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31、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32、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4、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35、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36、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37、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38、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公输重点句子翻译


    《公输》是古代战国时楚国大夫鲁班(公输班)的字或者姓;古文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平和用心精巧为世人所共慕。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墨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公输重点句子翻译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能平白无故地杀人。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不能算这是明智;

    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衣裳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一连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6、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返回目录

    《游褒禅山记》的文言文翻译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旳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旳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旳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旳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旳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旳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旳“华”,是(因字同而产生旳)读音上旳错误。

    由此向下旳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旳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旳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旳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旳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旳“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旳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旳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旳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旳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旳石壁,来此而题记旳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旳地方,大概来到旳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旳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旳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旳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旳地方,前来游览旳人便多;危险而又远旳地方,前来游览旳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旳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旳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旳人是不能到达旳。(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旳地方却没有必要旳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旳(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旳,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旳;尽了自己旳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旳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旳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旳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旳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旳缘故。

    同游旳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旳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

    37.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

    38.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

    39.以:以(之),因此。悲:叹息

    40.庐陵:今江西吉安。萧君圭,字君玉。

    41.长乐:今福建长乐。王回,字深父。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

    42.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

    43.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的年号。临川:今江西临川。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在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常保留“某”的字样。

    返回目录

    游褒禅山记的文言文翻译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的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扩展: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的疑难句子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游褒禅山记》赏析

    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

    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

    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