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渔家傲 赏析和《渔家傲》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渔家傲 赏析和《渔家傲》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渔家傲 赏析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年代】:宋
【作者】: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内容】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鉴赏】:
陆升之,字仲高,山阴人,与陆游同曾祖,比陆游大十二岁,有“词翰俱妙”的才名,和陆游感情好。
陆游十六岁时赴临安应试,他正好与陆游同行。绍兴二十年(1150),陆升之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阿附秦桧,以告发秦桧政敌李光作私史事(升之为李光侄婿),擢大宗正丞。据韦居安《梅磵诗话》记载,陆游有《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以讽之,诗云:“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莫忧持晚,姑记乞身归。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指责他的行为有背于道义,要取得功名富贵,就不应不择手段,以致为舆论所非议,因此陆游劝他及早抽身。仲高见到陆游的诗就很不高兴。其后陆游入朝,仲高亦照抄此诗送行,只改”兄“字为”弟“字。两人的思想分岐,是因对秦桧态度不同而起。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其党羽遭受贬逐,仲高因此也远徙雷州达七年。孝宗隆兴元年(1163),陆游罢枢密院编修官,还家待缺,而仲高自已雷州贬归山阴。
是时两人相遇,对床夜话。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情势的改变,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已消除。陆游应仲高之请作《复斋记》,历述其生平出处本末,提到擢升大宗正丞那一段,说在他人可以称得上是个美差,仲高升,任此职却是不幸。在大节上,陆游仍不苟且,但口气却委婉多了;还称道仲高经此波折,能“落其浮华,以返本根”,要向仲高学习。陆游入蜀后,乾道八年在阆中曾收到仲高写给他的信,有诗记其事。据《山阴陆氏族谱》,仲高死于淳熙元年(1174)六月,次年春陆游在成都始得讯,遂作《闻仲高从兄讣》诗。
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递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前人诗词,少见这样写。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这种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强求,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陆游心境如此,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况寄言只凭设想,相寻了无定期,用笔不多,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已年届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又以纵饮自豪,同于杜牧;如今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信手拈用其诗,如同已出,不见用典的痕迹。这三句,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返回目录

《渔家傲》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王安石《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黄庭坚《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张元干《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返回目录

(诗词赏析)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

7.C 8.D
答:7:“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通过动作行为和情态的描写,表现思家之情的深切。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唯有流下一行行的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又使诗人更添几分“愁”。
8:本词的语言风格是:凄婉。上片写思家之情的深切,下片转到思念仲高。全词细腻地传达出寄语亲人、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情感悲伤低回,格调凄婉。

返回目录

陆游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鉴赏:此词的写作时间大约是淳熙元年(1174)至淳熙五年(1178)。题目中的仲高指陆升之,其字仲高,祖籍山阴,与陆游同祖,颇有才华,有“词翰俱妙”之名,虽长陆游十二岁,但两人十分要好,从词中描写的兄弟久别之情就可看出。同时词中也充满了词人积极奋进、立志报国的豪气。
上片先交代蜀中与故乡山阴远隔一万三千里,如此遥远,有家难回,音信难通,为后文思念家乡以及家书难回埋下伏笔。写就家书“空满纸”,尽是思乡情。“流清泪”只因思乡情重,盼家书,但“书回已是明年事”,悲凉之情不言更浓。
下片由思乡转而思兄。想寄语于红桥桥下水,乘扁舟却寻不到兄弟处。一个“寄”字和一个“寻”字,足见兄弟情深。“行遍天涯”后,感到年迈体衰,至此,苍凉之感更加浓烈。“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是词人对杜牧《题禅院》一诗的化用,杜诗言:“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而陆游对其引用了无痕迹,手法可谓高明。这些语句表面上看似消沉至极,但在凄婉之中也深蕴了词人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思念家乡和亲人,表达了词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与落寞,情真意切,凄婉悲凉,在陆词中较为少见。

返回目录

鹧鸪寄仲高陆游表达了怎样感情

《渔家傲·寄仲高》是宋代爱国诗人、词人陆游的作品。上片着重表现蜀地与家乡山阴的两地阻隔,下片抒写衰老的心理和磋蛇的悲慨,以及对往日兄弟之情的追怀。全词情致细密,语言清丽,用委婉的笔调,深沉的感慨,借乡愁来表达作者遭受朝廷内外投降势力排挤打击的满腔悲愤情绪。
渔家傲·寄仲高
作者: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译文
东望山阴何处是? 向东远望山阴在哪里呢?
往来一万三千里。 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来一往有一万三千里远。
写得家书空满纸! 写好的家书在我看来只是满纸空言
流清泪 我流着眼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回信要明年才能回到我的手里。
寄语红桥桥下水 我只能把心事说给红桥下的流水听,
扁舟何日寻兄弟 什么时候我才能驾着小船去找我的兄弟们?
行遍天涯真老亦 等我走遍天涯海角,打到他们的时候我也老了。
愁无寐 愁的我都睡不着了,
鬓丝几缕茶烟里 我头上又生出了几缕白发,日子消磨在茶和烟里。
《渔家傲·寄仲高》赏析:
这一首《寄仲高》的词,当是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以前在蜀所作,只述兄弟久别之情,不再提及往事,已感无须再说了。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前人诗词,少见这样写。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这种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强求,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陆游心境如此,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况寄言只凭设想,相寻了无定期,用笔不多,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已年届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又以纵饮自豪,同于杜牧;而后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信手拈用其诗,如同已出,不见用典的痕迹。这三句,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返回目录

关于一封家书的诗句

1.关于家信的诗句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关于家书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跟家书有关的诗句

1、《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

2、《渔家傲·寄仲高》

宋代: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译文: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

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驾扁舟到桥下寻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惫。愁思满怀,长夜难寐。两鬓已白丝间黑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

3、《京师得家书》

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4、《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唐代: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译文: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

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5、《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4.有关家书的诗句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渔家傲 陆游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关于家书的诗句~~~~~~~~~~~~~~~~~~~~~

原发布者:金牛未来1832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长这么大没有以这种方式和您们聊天,感觉怪怪的,实质却很真实,有很多平时当着面的时候讲不出来的话,现在我决定写这封信对您们说说我想对您们说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我感谢您们养育了我,这份恩情是我一辈子还不清也还不了的。我不会忘了生活中您们对我的点点滴滴。还记得,在我无措彷徨时您们为我指明前方的路,睡觉时您们为我盖的被子……有太多太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如今我长大了,请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女儿已学会了长大,只是有时很想家。我是已经飞出家园的小鸟,远离后注定我要迎接天空的挑战,海域的磨练,既然选择天空,就不怕风吹雨打,既然选择海域就不怕力挽狂澜,我要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奋学向前,在我人生的日记本上书写着不同的内容。现在女儿慢慢明白了人与人相处是那样的不简单,惭惭体味到思家是那样的痛苦。 亲爱的爸爸妈妈,每当听到你们的声音的时候,女儿感到是那样的亲切,你们可知道远方的女儿早已悄悄泪下,我想家却不能倾述,我想回家却不知何时,女儿只能在梦中与你们相见,多少次我拉着你们的手呼喊着将我留下,多少次我是含着泪醒来,梦终是梦,醒后依然只有我一人在异地他乡,不曾还家,只是多一分对家的思念。想起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人间最令人高兴的事漠过于亲人相聚,想起我们在车站分别的情景,人间最另人难过漠过于骨肉分离。 想起爸爸妈妈的叮嘱女儿铭记于心,那是我前

6.含有“家书”的诗句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渔家傲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渔家傲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渔家傲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

书回已是明年事。

西楼 白居易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

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登万岁楼 孟浩然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月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得家书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赠猎骑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送楚丘麹少府赴官 岑参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闲居 高适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钱起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别谪者 杨凝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

秋原野望 杨凌

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

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

不够找我

7.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1. 与家书有关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处:《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2. 原文: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8.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9.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句

关于家书的古诗词饮马长城窟行【汉】无名氏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登万岁楼【唐】孟浩然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闲居【唐】高适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唐】岑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送楚丘麹少府赴官【唐】岑参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得家书【唐】杜甫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久居京师感怀诗【唐】费冠卿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

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夜坐【唐】元稹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

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满卧床。

西楼【唐】白居易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

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端州江亭得家书【唐】李绅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江亭【唐】李绅瘴江昏雾连天合,欲作家书更断肠。

今日病身悲状候,岂能埋骨向炎荒。偶题二首【唐】刘言史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招杨之罘【唐】韩愈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

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

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

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

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

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

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嚣哗所不及,何异山中闲。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

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

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早秋归【唐】刘威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

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自咏三首【唐】卢仝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

蚊虻当家口,草石是亲情。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广成子,闲气说长生。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结素鱼贻友人【唐】李冶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泛楚江【唐】崔涂九重城外家书远,百里洲前客棹还。

金印碧幢如见问,一生安稳是长闲。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唐】钱起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相见应朝夕,归期在玉除。

润州送友人【唐】崔峒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渡江【唐】司空图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唐】皎然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

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

南中客舍对雨送故人归北【唐】长孙佐辅猿声啾啾雁声苦,卷帘相对愁不语。几年客吴君在楚,况送君归我犹阻。

家书作得不忍封,北风吹断阶前雨。送乡中故人【唐】方干少小与君情不疏,听君细话胜家书。

如今若到乡中去,道我垂钩不钓鱼。题玉笥山强处士【唐】方干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

世人呼尔为渔。

返回目录

渔家傲·寄仲高原文及赏析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宋代〕

原文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译文

向东望故乡山阴在哪里呢?来回相隔有一万三千里。一封家书写满纸,流着两行思乡怀亲的眼泪。时恐怕已是明年的事待得回信。遥问家乡红桥下的流水,何日才能驾扁舟到桥下寻找我的兄弟?我走遍天涯,已真的感到衰老疲惫。愁思满怀,长夜难寐。两鬓已白丝间黑发,在茶烟缭绕中虚度光阴令人悲。

注释

仲高:陆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陆游的堂兄。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家乡。红桥:又名虹桥,在山阴近郊。扁(piān)舟:小船。愁无寐(mèi):愁中失眠鬓丝:形容鬓发斑白而稀疏。茶烟:煮茶时冒出的水气。

鉴赏

上片起二句:“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后文写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发端。“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二句,是为着写思家之情的深切。“空满纸”,情难尽:“流清泪”,情难抑,作者的伤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道不尽的酸楚,岂是“家书”能表述清楚的’。“书回已是明年事”句,紧接写信的事,自叹徒劳;又呼应起二句,更加伤感。一封家信的回复,竟要等待到来年,这种情境极为难堪,而表达却极新颖。

前人诗词,少见这样写。这一句是全词意境最佳的创新之句。这种句,不可多得,也不能强求,须从实境实感中自然得来。陆游心境如此,感触自心中油然而发,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下片起二句,从思家转到思念仲高。“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巧妙地借“寄语”流水来表达怀人之情。红桥,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当是两人共出入之地,词由桥写到水,又由水引出扁舟;事实上是倒过来想乘扁舟沿流水而到红桥。词题是寄仲高,不是怀仲高,故不专写怀念仲高专写怀念高,只这二句,而“兄弟”一呼,已是情义满溢了。

况寄言只凭设想,相寻了无定期,用笔不多,而酸楚之情却更深一层了。陆游离开南郑宣抚使司幕府后,经三泉、益昌、剑门、武连、绵州、罗江、广汉等地至成都;又以成都为中心,辗转往来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在奔波中年华渐逝,已年届五十,故接下去有“行遍天涯真老矣”之句。这一句从归乡未得,转到万里飘泊、年华老大之慨。再接下去二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典故用自杜牧《题禅院》诗:“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陆游早年即以经济自负,又以纵饮自豪,同于杜牧;而后老大无成,几丝白发,坐对茶烟,也同于杜牧。身世之感相同,自然容易引起共鸣,信手拈用其诗,如同已出,不见用典的痕迹。这三句,是向仲高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看似消沉,实际则不然。因为对消沉而有感慨,便是不安于消沉、不甘于消沉的一种表现。

这首词从寄语亲人表达思乡、怀人及自身作客飘零的情状,语有新意,情亦缠绵,在陆游的词中是笔调较为凄婉之作。它的结尾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并不消沉,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又是陆诗与陆词的常见意境。

返回目录

渔家傲·寄仲高作品鉴赏回答: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