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儋耳夜书文言文阅读,已卯上元予在儋的原文和译文》的问答
本文目录一览
- 1、儋耳夜书文言文阅读
- 2、已卯上元,予在儋的原文和译文
- 3、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
- 4、书上元夜游描写了什么的人文之美
- 5、书上元夜游的作者
- 6、书上元夜游一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7、书上元夜游 赏析
- 8、书上元夜游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儋耳夜书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儋耳夜书》
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揉,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⑥,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
①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己卯(1099)年,是他谪居儋耳第三年。②民夷:民,汉族;夷,当地土著,少数民族。③屠酤:屠,屠户;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点至1点。⑤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⑥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译文:
己卯年(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来大鱼。
赏析:
《儋耳夜书》是一篇记游短文,文章选自《东坡志林》。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苏轼在儋州作儋州别驾。正月十五上元灯节,苏轼应几个老年书生之邀一起游赏灯市,兴尽而归却进不了门,自己不以为若反释然而笑。这一个“笑”字正是我们赏析这篇文章的文眼。苏轼笑什么呢?笑自己月下赏灯之乐,笑夜游兴尽而门之乐,笑憎耳民生殷富;也笑韩退之老先生不懂钓鱼真味……
此文字数不多,叙事简明生动意趣盎然。正显示出苏轼后期老练淳熟,恬淡洒脱的支风。
品读此文,我们还能悟出更多的东西。
苏轼于绍圣初年再一次因为文讥斥先钥远谪惠州儋州。惠州在今天的广东,儋州在今天的海南。年龄越来越大,官越作越小,贬谪越走越远。宋朝的海南可不能跟今天的经济特区相比,当时应该是荒蛮偏僻的地方,甚至还不能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黄州相比,苏轼来到这里过的是远谪流放的生活,心中应该有很多的忧愤怨恨吧。恰恰相反,此时苏轼躁动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他与几个可能同是被远谪流放的老年书生交住,与市井之中杀猪卖酒之人交往,与僧侣夷人交往,并于上元佳节游乐儋耳市井,享受欢灯赏月之乐,这该有何等悠然闲适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远谪儋耳的苏东坡已不是“乌台诗案”之后待罪黄州的苏东坡,那时在黄州,空气中处处充斥着贬谪的怨愤,生活中处处闪动着“条子”的眼睛。苏轼过着没事少出门,无由不往来的生活。人事变迁,世态炎凉,天才诗人苏东坡如风浪中的孤舟,常有倾覆之忱。于是他避开世个目光,寄情山水沉迷诗酒。“醉里狂言醒可怕”,喝醉酒了,于是借酒发泄胡说一通,发泄心中积郁以消胸中块垒,醒来又后怕失言。这在诗人该是何筹压抑的事?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孤独压抑寂寞之中,你还能笑得出?
远谪儋耳的苏轼已是另外一种心境,被贬谪之处应该是最偏远最荒僻的了。人又到了齿落头白的年纪,还有什么追求?还有什么顾虑?于是苏轼与市井之人来往,在市井之中穿梭,在月夜灯市游乐。兴尽而归,舒心而笑,笑得还如此自在如此坦荡。显然,此时的苏轼已摆脱“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忧郁,没有了“小轩窗正梳妆”的缠绵,抛弃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此时的苏轼已经放弃了无妄追求,放弃了自我苛刻,远离了浮躁狂傲。此时的苏轼正以一颗清静心看世界,以一颗欢喜心过生活。正因为这颗平常心,苏轼才能身处逆境不以为悲,反为之笑。正因以这颗平常心,苏轼才讥笑韩退之只为大鱼不为钓。
《儋耳夜书》中正揭示出了晚年苏轼的生活态度和生存观念。
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事事顺心。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人事上的磕磕绊绊,追求中的成功失败,生命里的荣辱毁誉,难免会在我们的心灵上刻下道道疤痕留下阵阵创痛,如果我们去计较去纠缠,我们就会自我苛刻性情浮躁怨天尤人。这时我们如能像儋州时的苏轼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种淡泊的情怀,非为鱼只为钓,耶我们就能泰然而对尘世,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短暂,世事沧桑,人不能勉强自己,人不能苛求自己。人如果能达到取舍有度进退自如,那我们的生活就会高一个档次,我们的生活就会进人另一种境界。
2. 《 》的译文
1、译文: 己卯年(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几个老书生来来拜访,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欣然答应了。
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屠夫、卖酒的很多,回到住处已经三更天了。同宿的人关门熟睡,已经都打鼾声了。
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7626162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自己笑自己,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鱼钓不上来,打算离开。其实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的上来大鱼。
2、《儋耳夜书》是苏东坡写的一篇游记,文章选自《东坡志林·卷一·游记》,是作者被贬到海南期间写的,儋耳即今天海南的儋县。 3、附原文: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
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4、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 “儋耳夜书”翻译
儋耳是海南岛西北部的一地名,儋耳夜书是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岛(1099年的正月十五)写的一篇文章,在文中苏大胡子笑问自己什么是人生的得失,也笑韩愈钓鱼不得就远去了。苏轼感叹道其实钓鱼的人并非一定要钓到鱼。这里借此典故,就是为了说明后面的道理:钓鱼意在捕获的过程。至于钓到的鱼的大小多少,那只是天数注定的,得到了是幸运,得不到也体会到了过程中的快乐。
这篇文章内容是: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
4. 儋耳夜书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儋耳夜书》是一篇记游短文,文章选自《东坡志林》.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苏轼在儋州作儋州别驾.正月十五上元灯节,苏轼应几个老年书生之邀一起游赏灯市,兴尽而归却进不了门,自己不以为若反释然而笑.这一个“笑”字正是我们赏析这篇文章的文眼.苏轼笑什么呢?笑自己月下赏灯之乐,笑夜游兴尽而门之乐,笑憎耳民生殷富;也笑韩退之老先生不懂钓鱼真味…… 此文字数不多,叙事简明生动意趣盎然.正显示出苏轼后期老练淳熟,恬淡洒脱的支风. 品读此文,我们还能悟出更多的东西. 苏轼于绍圣初年再一次因为文讥斥先钥远谪惠州儋州.惠州在今天的广东,儋州在今天的海南.年龄越来越大,官越作越小,贬谪越走越远.宋朝的海南可不能跟今天的经济特区相比,当时应该是荒蛮偏僻的地方,甚至还不能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的黄州相比,苏轼来到这里过的是远谪流放的生活,心中应该有很多的忧愤怨恨吧.恰恰相反,此时苏轼躁动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他与几个可能同是被远谪流放的老年书生交住,与市井之中杀猪卖酒之人交往,与僧侣夷人交往,并于上元佳节游乐儋耳市井,享受欢灯赏月之乐,这该有何等悠然闲适的心境?我们可以看出,远谪儋耳的苏东坡已不是“乌台诗案”之后待罪黄州的苏东坡,那时在黄州,空气中处处充斥着贬谪的怨愤,生活中处处闪动着“条子”的眼睛.苏轼过着没事少出门,无由不往来的生活.人事变迁,世态炎凉,天才诗人苏东坡如风浪中的孤舟,常有倾覆之忱.于是他避开世个目光,寄情山水沉迷诗酒.“醉里狂言醒可怕”,喝醉酒了,于是借酒发泄胡说一通,发泄心中积郁以消胸中块垒,醒来又后怕失言.这在诗人该是何筹压抑的事?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孤独压抑寂寞之中,你还能笑得出? 远谪儋耳的苏轼已是另外一种心境,被滴之处应该是最偏远最荒僻的了.人又到了齿落头白的年纪,还有什么追求?还有什么顾虑?于是苏轼与市井之人来往,在市井之中穿梭,在月夜灯市游乐.兴尽而归,舒心而笑,笑得还如此自在如此坦荡.显然,此时的苏轼已摆脱“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忧郁,没有了“小轩窗正梳妆”的缠绵,抛弃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此时的苏轼已经放弃了无妄追求,放弃了自我苛刻,远离了浮躁狂傲.此时的苏轼正以一颗清静心看世界,以一颗欢喜心过生活.正因为这颗平常心,苏轼才能身处逆境不以为悲,反为之笑.正因以这颗平常心,苏轼才讥笑韩退之只为大鱼不为钓. 《儋耳夜书》中正揭示出了晚年苏轼的生活态度和生存观念. 一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不可能事事顺心.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人事上的磕磕绊绊,追求中的成功失败,生命里的荣辱毁誉,难免会在我们的心灵上刻下道道疤痕留下阵阵创痛,如果我们去计较去纠缠,我们就会自我苛刻性情浮躁怨天尤人.这时我们如能像儋州时的苏轼一样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种淡泊的情怀,非为鱼只为钓,耶我们就能泰然而对尘世,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短暂,世事沧桑,人不能勉强自己,人不能苛求自己.人如果能达到取舍有度进退自如,那我们的生活就会高一个档次,我们的生活就会进人另一种境界.。
5. 【文言文阅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已卯上元,余在儋耳】
原文为《书上元夜游》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译文:1099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不知道帮上忙了没有,没有的话请追问~。
6. 《游白水书付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馀甘:即橄榄.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顾影颓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浴于汤池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以骨C.①循山而东 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D.①不得其所止 ②其如土石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顾:回头看 但;只3.A4.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5.甲、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感.)评分意见:主要意思对即可.。
已卯上元,予在儋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书上元夜游苏轼已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译文: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走走呢?”我很高兴地答应他们,走到了城西,走进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做买卖的人也是杂乱的样子。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拄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苏轼小儿子)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书上元夜游阅读答案
原文: 已卯上元,予在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苏轼的小儿子)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1. 2.有老书生数人来过,过: 3.更欲远去,去: 4.文章四次写到“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道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的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2.过来 3.离开 4.人生态度:表现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并由此悟出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 5.因缘自势,随欲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
书上元夜游描写了什么的人文之美
书上元夜游描写了上元之夜的繁华景象、祥和淳朴的民风。《书上元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展现了一次作者月夜出游的生活片断,写整个游历路程,只用了“步”、“入”、“历”三个动词,加上所属宾语,就历历在目。
书上元夜游的作者
苏轼,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旧党。豪放派词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中文名 苏轼别名苏子瞻、苏东坡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出生日期1037年1月8日(丁丑年)逝世日期1101年(辛巳年)8月24日职业文学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代表作品《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逝世时间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卒葬地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字子瞻、和仲派属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
书上元夜游一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苏轼叙写的这个生活片段十分简洁,从欣然答应出游、走城西、入僧舍、遍历街巷,到三更天回到家中,所见所记似乎是在反映上元之夜的热闹景象和当地民风民俗。
但到“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句起,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大家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又一次得以在艰难岁月中了悟并展现在文字之中。随遇而安,自适反观,当下即是的人生态度令人击节。
“放杖而笑”,包括“笑人”和“笑己”。“笑己”出游之悠然自得,苦中求乐;“笑人”则笑韩愈拘泥滞实,不能超脱。文章虽小,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在无可奈何的逆境中活在当下,随缘自适的苏轼。
书上元夜游 赏析
原文: 已卯上元,予在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巳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苏轼的小儿子)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译文: 已卯上元年,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很高兴的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钓鱼没有钓到,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到了海边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书上元夜游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书上元夜游》是论述了得与失的关系,表达了因缘自势,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
主题思想:
记述作者在上元夜应几位海南文士之邀,出游赏月观景的一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由“欣然”出游而悟得的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
作者成就影响: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总结:以上问题和解答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