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贾岛《寄韩潮州愈》原文及翻译赏析和《寄韩潮州愈》贾岛尾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贾岛《寄韩潮州愈》原文及翻译赏析和《寄韩潮州愈》贾岛尾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贾岛《寄韩潮州愈》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韩潮州愈原文: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寄韩潮州愈翻译及注释

翻译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注释1韩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时贬谪为潮州刺史,故称韩潮州。2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3潮水:河流名,今名韩江,流经潮州。4岭:指五岭。华岳:即西岳华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5关:指蓝关。泷流:即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唐时称虎溪。6驿路:驿道;大道。唐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诗:「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残云:零散稀疏的云。唐孟浩然《行至汝坟寄卢征君》诗:「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7城根:犹城脚。一作「城闉(yīn)」。唐韦应物《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诗:「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8瘴烟: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9浪西楼:潮州的一处楼阁,具体情况不详。

寄韩潮州愈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寄韩潮州愈创作背景

贾岛初为僧,好苦吟,由于著名的「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的赏识而还俗应举,所以他与韩愈感情深挚。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谪潮州刺史。他在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诗词作品:寄韩潮州愈诗词作者:【唐代】贾岛诗词归类:【友情】、【憧憬】

    返回目录

    《寄韩潮州愈》贾岛尾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有关赏析

    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有一天大风吹散了瘴气,皓月东升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憧憬之情。
    具体解析:
    尾联一合,写道:“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瘴烟”即瘴气。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这里也有一定的寓意,就是暗示了韩愈蒙受的打击迫害,所受的冤屈。“浪西楼”即在西楼上看海浪。“西楼”即面对东边海洋的楼。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也就是说,诗人希望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把瘴气一扫而光,月光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从最后一句来看,可以说是以景结情,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知人论世,我们不但感受到诗人希望友人韩愈无辜遭贬的冤屈白于天下,也对友人韩愈寄予了安慰。在写作上,这里也照应了韩愈诗中的“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但一反其意,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
    在艺术上,虚实结合,情意深厚。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最后集结在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其次,用词准确,富有形象感。再次,语言含蓄蕴藉,富有想象力。

    返回目录

    贾岛的《寄韩潮州愈》的颈联的表现方法

    《寄韩潮州愈》原文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寄韩潮州愈》译文我的心早已与你同乘木兰舟,一直伴你到岭南潮水的尽头。你岭外的篇章已经寄到华岳,我出关的书信到你手要越过激流。半山的驿路时而被残云隔断,海水泡浸城根,大树更显老气横秋。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赏析】:贾岛初为僧,好苦吟,由于著名的“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的赏识而还俗应举,所以他与韩愈感情深挚。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情的眷念和神往的心曲。作者说,我的心早与您同乘兰舟,水宿风餐,一直流到岭南韩江潮水的尽头了。两句笔力奇横,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篇章”即指韩愈《左迁》一诗。作者说,你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到京师(“华岳”指代长安),我怎能不内心共鸣,驰书慰问?当出关驿马驰过泷流,谪贬中的知友就可得到片纸慰藉了。这一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象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况。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况。“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切心情。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到绝顶,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宕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疫的瘴气,总有一天会象风卷残云那样一扫而光。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朗照在潮州浪西楼上,整个大地也将变成琼玉般的银装世界了。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愿,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深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均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返回目录

    求贾岛的《寄韩潮州愈》的译文及赏析

    《寄韩潮州愈》原文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寄韩潮州愈》译文
    我的心早已与你同乘木兰舟,一直伴你到岭南潮水的尽头。
    你岭外的篇章已经寄到华岳,我出关的书信到你手要越过激流。
    半山的驿路时而被残云隔断,海水泡浸城根,大树更显老气横秋。
    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
    【赏析】:
    贾岛初为僧,好苦吟,由于著名的“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的赏识而还俗应举,所以他与韩愈感情深挚。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此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
    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情的眷念和神往的心曲。作者说,我的心早与您同乘兰舟,水宿风餐,一直流到岭南韩江潮水的尽头了。两句笔力奇横,体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篇章”即指韩愈《左迁》一诗。作者说,你这一腔忠愤的“篇章”隔着秦岭传到京师(“华岳”指代长安),我怎能不内心共鸣,驰书慰问?当出关驿马驰过泷流,谪贬中的知友就可得到片纸慰藉了。这一联,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
    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象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
    这是途中景况。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况。“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切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到绝顶,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宕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疫的瘴气,总有一天会象风卷残云那样一扫而光。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朗照在潮州浪西楼上,整个大地也将变成琼玉般的银装世界了。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愿,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深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均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返回目录

    作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和诗,请简析《寄韩潮州愈》这首诗与韩诗的相关之处

    韩愈赞美潮州的诗:

    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贾岛以坚定的友谊去慰藉韩愈那颗破碎的心,诗的一开头,便体现了两人之间坚如磬石的深厚交情:朋友,不要悲伤,我的心随着你的兰舟,永远陪伴你,一直飘到南海的尽头!朋友,不要怕孤独,你不孤独,你的朋友时刻惦念着你,虽然远隔重山重水,我们的书信往来就同晤面一般!

    贾岛以坚定的友谊去慰藉韩愈那颗破碎的心,诗的一开头,便体现了两人之间坚如磬石的深厚交情:朋友,不要悲伤,我的心随着你的兰舟,永远陪伴你,一直飘到南海的尽头!朋友,不要怕孤独,你不孤独,你的朋友时刻惦念着你,虽然远隔重山重水,我们的书信往来就同晤面一般!

    在前四句中,诗人巧妙地扣住心心相印的主旨做文章,给人极大的宽慰和温暖。“此心曾与”的“与”,是“给予”的意思。表达了和韩愈始终站在一起,支持他同情他的决心。“

    隔岭篇章”指韩愈的消息和诗文,“出关书信”指贾岛及其他留在长安的友人的牵挂和书信,路程迢递,而双方的信息越过重恋叠嶂不断地交流着,暗示两人的友谊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强暴而永存。

    “峰悬驿路”一联写韩愈被贬南行的处境,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前一句描绘了从京师到岭南的艰险,后一句则刻画了抵达潮州后的凄苦,蕴含着对韩愈途中失去爱女以及忍辱负重心绪的无限同情。

    诗人这两句苦诗却写得格外慷慨,尤其后一句,似乎展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老树秋”的“秋”,当作“愁”字解,但中唐人对“秋”的理解亦有爽朗的含意,如刘禹锡《秋思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返回目录

    韩愈赞美潮州的诗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总有一天,伤人的瘴气会如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尽。而那时,皓月升起,它的银辉终将洒在浪西楼上。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认为上天会扫尽一切尘埃,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他坚信好友总有一天会沉冤得雪的积极的思想感情。

    返回目录

    《寄韩潮州愈》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先生作诗,不过仍是平常心思、平常律格,而读之每每见其别出尖新者,只为其炼句、炼字,真如五伐毛、三洗髓,不肯一笔犹乎前人也。一、二,只是言刻刻思欲买船来看;三、四,只是言刻刻疑有诗文见寄也。一解皆用头上“此心”二字,一直贯下(首四句下)。“残云断”、“老树秋”、言意中时望有此一夕也;风卷瘴烟,月明初上者,喻言必有天聪忽开、此心得白之日也。
    胡以梅《唐诗贯珠》:局法高超,庸肤剥尽。起是单刀直入。下六言皆托言心到之境。
    沈德潜《唐诗别裁》:起超(首二句下)。言韩之来书(“隔岭篇章”句下)。言己之寄书(“出关书信”句下)。
    谭宗《近体秋阳》:许期高深,摅写缥缈,两俱极境,不可复形拟矣。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起笔最奇。凡人寄诗,只言别后相忆耳,此独追至文公初贬时……次联方写今日事。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超逸(首二句下)。
    李锳《诗法易简录》:笔势突兀之至,然用法稍变。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起手十四字不可划断,笔力奇横。又云:意境宏阔,音节高朗,长江七律内有数之作。许印芳:沈归愚云:起笔超超元箸,三句谓韩寄诗与己,四句谓己寄书与韩。愚谓:五句束住自己一面,六句束住韩一面,结句紧跟六句来,但就韩言,而己之思韩即在其中,正应起处“心”、“到”二字,诗律精妙如此。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