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门阀士族政治和门阀制度是什么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门阀士族政治和门阀制度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门阀士族政治
世家大族被称为门阀,士族、世族,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世家。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了官员选拔的重要内容。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治经学的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汉朝选拔官员实行察举征辟制,这些家族的子弟因经学才干进入官场。这些家族一方面因为家学而屡出官宦,另一方面也因为察举征辟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出现了累世公卿的现象,也导致了这些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豪门世族形成后,与寒门庶族针锋相对。九品中正制实行后,门阀士族进一步壮大,东晋时甚至出现了门阀政治。南北朝时期皇权崛起,但门阀士族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隋唐时期,皇权有意打压门阀,但门阀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五代时期,经过一系列打击的门阀士族出现了分野,一部分向上进入官僚士人阶层,另一部分向下进入了平民百姓之中。到了北宋时期,门阀士族不复存在。
门阀为何而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的设置和统治集团的封闭化为门阀崛起提供了条件。东汉时期,官学衰落,造成了学在家族的局面;与此同时,因战争的缘故,统治集团走向了封闭,九品中正制虽为抑制门阀而设,但仍需由门阀进行执行。于是,九品中正制便成为了门阀政治的温床。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东晋皇室衰微,不得不依靠侨姓世族和吴姓士族,导致了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二是经济制度为门阀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东汉时期,门阀士族往往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晋朝的占田制和南北朝时期的均田制也对门阀士族侵占土地提供了便利,门阀士族也利用混乱的形势将大量百姓变成了自己的部曲,甚至形成了宗主督护制。
门阀又为何走向衰落,也是因为其根基被摧毁。在政治上,皇权的打压和庶族的冲击削弱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在南朝,北府军势力崛起后,庶族开始上位。南朝皇帝多为武人出身,实行了“武将执兵柄、寒人掌机要、皇子镇要藩”的政策,逐步夺走了门阀手中的实权。在北朝,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皇权得到了强化,门阀势力无法威胁到皇权。在这种情形下,官僚政治开始复兴。在经济上,均田制的瓦解导致士族失去了经济基础。均田制实行后,地方基层实行了三长制,但三长仍由宗主担任。但是,均田制瓦解后,大量部曲逃亡,致使门阀士族的经济优势不断削减。在文化上,官学的复兴和科举制的实施使得士族的文化优势下降。南北朝时期,皇权便开始着手打击门阀。官僚政治复兴后,官学开始复兴,寒门庶族也可以获得充足的文化资源。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实行唯才是举,不再以出身决定仕途。皇帝也有意扶持庶族,在科举制度设计上向寒门倾斜,使得门阀无法操控科举。在社会上,士族阶层的稀释导致士族影响力的削弱。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鲜卑贵族门阀化,并实行了定姓族的政策,扩大了门阀阶层的家族数量。唐朝时期,通过编纂《氏族志》和《姓氏录》等谱牒,使得新门阀崛起,不断稀释门阀阶层。门阀越来越多,导致无法再次出现东晋时期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除此之外,孙恩卢循起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一系列战争使得世家大族受到了重创。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下,门阀士族和门阀士族政治在历史的新陈代谢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门阀制度是什么
门阀制度是按照门户等级区别士族在经济、政治、文化上所处的不同地位。其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低选拔与任用官吏。 它与国家政治体制的关系是,在门阀制度下形成了门阀政治,即士族与皇权的共治。 它的形成与西晋建国的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即西晋司马氏在一批士族官僚的支持下,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因此,建国后制定的政治、经济措施,自然是保护士族地主利益。
什么是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亦称:门第制度,也是“门第”与“阀阅”的合称),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及世家贵族,也是中国封建制度里的另一种形式。此制度形成于东汉,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要维护他们的政治权益而在当时得到了确立,至南北朝时达到极盛。
兴起
1、政治因素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2、经济因素
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
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发展过程
由东汉建立者刘秀开始,他于建国后大封功臣造就了第一批贵族。
在东汉后期有大量农民破产,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造成了第一批大地主的出现。直到九品中正制的出现,里头的统治阶级皆由等级较高贵族与地主,造成门阀制度的确认。
到了隋唐时期,当政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而决定对门阀世家造成沉重的打击,提拔寒门子弟而采用科举制度,门阀制度正式宣告没落。
选官制
门阀制度成就中国史上两汉到隋唐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如南北朝时行九品官人法,直到唐朝才被以文化水平为标准的科举制度取而代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制度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那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士族制度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
士族制度是世家豪族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萌芽。东晋时士族的社会地位已高得无人可比,他们编写士族家谱、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出现了士族、庶族之间的严格区别,士族官位世袭制和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完全确立。
政治上,梁武帝时,为了保证士族的社会政治地位,曾大量增设官位以安插求官的士族地主,使得这些士族子弟凭借父祖的资荫,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即使同为官吏,士族的升迁也快得惊人,不百日就能升至显要官位,像王、谢那些一等大族的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带”。
在经济上,他们泄渡为地、封锢山泽。
在社会地位上,士族“视寒门之子轻若仆隶”,为了维护士族的特殊地位,他们不与庶族通婚,与庶族不同座、不同食、不同行,即使都是显贵,士族和庶族之间也差之千里。
自魏晋以来,由于士族优越的政治、经济地位能保证他们坐享一切,使得他们“不乐武位”,不肯“屈志戎旅”,这时,那些寒门庶族乘机以军功为进身之阶开始显露锋芒,以庶族为代表的军人势力逐渐凌驾于世家大族之上。士族已是腐朽和愚昧的代名词,这些人政治上不求进取,生活上贪恋安逸,成了社会的腐朽之木,已为时代的发展所不容,开始走向没落。
从发展过程看,士族制度萌芽在东汉,形成于魏晋,它的发展是在南北朝时期,衰落于南朝末年,被废除是在隋唐时期,其势力被彻底扫荡是在唐朝末年。士族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它集中地代表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落后和腐朽, 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士族制度的衰落过程,也就是庶族发展并逐渐取得政治地位的过程。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任何落后和腐朽的势力都阻挡不了它前进的步伐,这就是历史做出的结论,也是历史给后人的启示。
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和衰落、消亡的漫长过程,对士族制度的评价也应该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
同时,在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是怎么回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多指的是一种国家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政治制度,但这种说法又不是很恰当,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正式称谓是九品中正制,它和之前汉代的察举制,之后的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只不过由于九品中正制中最主要的执行者很被执行者几乎都是出自士族门阀,也就是说士族门阀掌握了为国家选才的权力,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存在。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看门阀制度的形成。门阀制度追根溯源的话,是始于东汉,由于光武帝刘秀本身就是得到地主豪强的支持才得以平定天下,所以在他登基之后,便大封有功之臣,使得地主豪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加强且享有很多特权,他们在经济上大量兼并土地,发展自己的私人武装,逐渐形成了名门望族。到了东汉后期,经过长期的酝酿,演变,门阀制度开始萌芽。
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陈群的意见,于公元220年设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取代了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在我看来,此举也标志着门阀制度的正是确定!为何这样说?我们可以看看九品中正制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大体就是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的大中正必须是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高望重(由于经过东汉一朝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员几乎都出自于地方豪强),然后大中正再选一个小中正,大小中正就是这一地区选官的负责人,他们负责定期对本地区人才进行品评,并将各州郡的人才分为九等,然后将结果递交朝廷,朝廷按照品评的成绩进行任用。
而其中对人才品评的一项主要内容便是对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的品评。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不管是执行者还是被执行者,其主要对象都是当时各个地方的地主豪强。所以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地主豪强进一步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摇身一变成为影响中国四百年的士族门阀。
司马氏篡魏建晋后,由于司马氏本身就出自士族门阀,所以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得到其他大家族的支持,司马氏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通过一些列的政策维护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士族门阀制得到了巩固。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在司马政权摇摇欲坠之际,又是得到了南北士族的支持与帮助,司马睿才得以在江南延续司马家的统治,然而此时的司马氏已经式微,以王,谢,桓等为代表的士族门阀主导了朝廷,甚至超越了皇权,此时的门阀制度达到鼎盛,士族门阀已经可以左右皇帝废立,甚至可以取而代之了。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门阀本身的腐朽,他们开始耽于享乐,不屑于政务军务,尤其是淝水之战后,庶族将领开始崭露头角,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庶族出身的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朝,虽然此时的士族门阀依旧享有很多特权,掌握很多权力,但从此庶族出身的人才开始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开始与士族对抗。后来隋文帝一统天下,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家选才的唯一标准,“取士不问家士,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萌芽于东汉,产生于魏,盛行于晋,衰落于南北朝的士族门阀制度最终消亡。
其实说白了,门阀制度的本质就是一种选官制度,士族门阀出身的人生来就注定可以做官,而庶族平民出身的人,即便再有才华,也几乎不会受到重用,除非遇上同样是庶族出身的曹操这等用人不问出身的英明雄主,否则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庶族平民的人其出生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俗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士族门阀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衰落于南北朝后期。东汉以后,出仕者的“阀阅”成为一个家族荣誉、声望的重要标志。“阀”,其义为功劳;“阅”,其义为资历。西晋时期“二品系资”取士,就是将德、才与功劳、资历结合起来选拔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下、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一个人只要具有士家大族的血缘,不论其当时有无官职,都可以保持其原来的门第等级,享受其应有的特权;不论其德才如何,都可以按人品的品级获得相应的官职。在士族之内,又根据其门第的高低分为高门、次门和役门而享有不同的特权。
世族门阀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