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是什么意思和李白有首诗叫《戏赠杜甫》,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是什么意思和李白有首诗叫《戏赠杜甫》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这两句是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即李问杜答,李白实际上是以此诗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出自唐代李白的《戏赠杜甫》。

原文: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首《戏赠杜甫》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李杜二人自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在洛阳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直至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他们交往密切,曾同游齐鲁,此后虽难相见,但仍相互关心、思念。

诗词赏析

《戏赠杜甫》是李白赠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大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

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美妙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题目中的“戏”字并不都是讥笑的含义,也可以解作“开玩笑”。古人写诗题为“戏赠”,并不都是嘲弄,有许多都表示善意的玩笑语,而玩笑语之中,往往是些真情实话,倍觉亲切可爱。

此诗幽默诙谐,甚至滑稽梯突,类似于打油诗。《戏赠杜甫》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谑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

一方面,杜甫“穷年忧黎元”,写作极认真,“语不惊人死不休”;另一方面,他又仕途坎坷,穷困潦倒,可能营养不良。李白显然了解这些,而自己的处境也不比他好,不过达观些,随便些,又大了十一岁。

李白作诗比较洒脱,信口拈来即是诗,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

借问别来太瘦生唐诗

返回目录

李白有首诗叫《戏赠杜甫》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
李白实际上是以此诗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返回目录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读书苦全文和诗意

【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即李白对杜甫的戏称瘦子的意思意思大概是说杜甫你这瘦小子与我离别了这么久,作诗还像以前那样,为吟安一个字,思索辛苦好几天吗?其实这就是李白对杜甫的一句朋友之间问候的戏言可以用来描述某人追求艺术搞得身形憔悴吧

返回目录

读唐诗 学写诗 《戏赠杜甫》赏析

戏赠杜甫
李白(唐)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间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请问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作诗太辛苦了。
赏析:
此诗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首句诗人点明事件、人物、地点,平白如话,在那音讯难通的年代,两人年龄相差有些大,却能与杜甫相识、相知,实属不易,诗题为“戏赠”,恰恰反衬出诗人与杜甫亲密无间的友谊。诗人常以人名入诗,如“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及汪伦送我情”,嵌入诗内却不突兀,极为贴切、自然,次句点明了时间,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杜甫当时的装束,语言极为朴实,并不是嘲弄,反而于玩笑中倍觉亲密。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诗人在此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来只觉亲切。诗人见杜甫太瘦,难免担心,“生”为当时的语气助词,更觉口语化,读来似有一些戏谑的意味,然一腔深情已在这一“问”中,诗人不问杜甫前程,不问杜甫近况,只关心杜甫的身体状况,诗人印象中的杜甫定是比现在胖了许多,于是就想着恐是作诗苦了自己,诗人意在劝慰友人注重身体,“太”“总”这程度副词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满满的关心与充满爱意的埋怨。
此诗于平淡中见真情,句句却是肺腑之言,亲切感人!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