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浅品诗词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和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浅品诗词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和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浅品诗词】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018)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薛昭蕴,生卒年不详。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前蜀时,官至侍郎。——百度百科
蓼,是南方江滨常见的一种植物。花虽小,但往往都是成片开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此词首句先云“红蓼渡头”,便点明了时节,又颇具美感;“秋正雨”,交待天气情况。次句与首句有逻辑联系——因为下着雨,淋湿了沙滩,鸥鸟的足迹才能显现出来。
第三句把镜头转向了“整鬟飘袖”的女主人公,“野风香”呼应首句的“红蓼”。读此句,如睹其人,如嗅其香。
然而这女子皱着眉头、默然无语,“棹船郎”(即船夫)此时可为难了——姑娘,你到底要不要上船呢?
结句忽然宕开,写天上的燕归,江上的帆逝,最后剩下的是一片茫茫。
全词几乎一句一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又有内在联系,切换自然。用语也是清新可喜。
之前推荐过一首孙光宪的《浣溪沙》,同样是写江边所见秋日之景,开头也是从蓼写起,连用韵都是同一部,以至于我经常将两词弄混。两位词人生活的年代应该也差不多,不知有没有互受影响。
附:【浅品诗词】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返回目录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轻理鬟鬓、长袖飘飘的佳人,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红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返回目录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原文_翻译及赏析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唐代·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宋词三百首,写雨女子

注释

⑴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
⑵整鬟:梳理发鬟。
⑶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
⑷愁煞(shà):愁极了。棹(zhào)船郎:撑船人,即船夫。
⑸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

鉴赏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著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卫悦己者容”的意思。

过片“不语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18篇诗文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唐代·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忆江南·衔泥燕

唐代:牛峤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宋词三百首,咏物,写鸟,抒怀,爱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国中古诗,高中古诗,豪放,中秋节,月亮,怀人,祝福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唐代·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宋词三百首,国中古诗,闺怨,无奈思念

    返回目录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的介绍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是晚唐五代词人薛昭蕴的作品。这首词概写水乡秋色风情,先勾画了渡头秋雨、红蓼一片,水边沙上,鸥迹成行的水乡秋景;后写一个少女停舟于深浦之中,不语含嚬,清风拂袖,整鬟飘香,而愁煞棹船郎。全词情景俱佳。

    返回目录

    浣溪沙的全文解释及作者的感想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辛弃疾的《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
    1词牌简介
    2词牌格律
    2.1格式一
    2.2格式二
    2.3格式三
    2.4格式四
    2.5格式五
    3典范词作
    1词牌简介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淲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体始于唐代韩偓,流传至今;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通常以韩偓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2词牌格律
    格式一
    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唐末)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六铢衣薄惹轻寒,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罗袜况兼金菡萏,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雪肌仍是玉琅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
    格式二
    双调,四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唐末五代)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红蓼渡头秋正雨,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印沙鸥迹自成行,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整鬟飘袖野风香。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
    不语含颦深浦里,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几回愁煞棹船郎,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燕归帆尽水茫茫。
    格式三
    双调,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宋初)孙光宪《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风撼芳菲满院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四帘慵卷日初长,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鬓云垂枕响微锽。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
    春梦未成愁寂寂,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佳期难会信茫茫。
    仄平平(句),
    万般心,
    平仄仄(句),
    千点泪,
    仄平平(韵)。
    泣兰堂。
    格式四
    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西蜀)顾敻《浣溪沙·红藕香寒翠渚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红藕香寒翠渚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月笼虚阁夜蛩清。
    仄仄仄(句),
    天际鸿,
    平仄平(句),
    枕上梦,
    仄平平(韵)。
    两牵情。
    仄仄仄平平仄仄(句),
    宝帐玉炉残麝冷,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罗衣金缕暗尘生。
    仄平平(句),
    小窗凉,
    平仄仄(句),
    孤烛背,
    仄平平(韵)。
    泪纵横。
    格式五
    双调,四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句,三仄韵。
    格律对照例词:(五代南唐)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红日已高三丈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金炉次第添香兽,
    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红锦地衣随步皱。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
    佳人舞点金钗溜,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酒恶时拈花蕊嗅,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别殿遥闻箫鼓奏。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表示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3典范词作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唐五代)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唐五代)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唐五代)张泌《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北宋)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北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北宋)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南宋)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南宋)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南宋)辛弃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南宋)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返回目录

    《浣溪沙》诗句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
    浣溪沙
    独立残阳浴紫衿,
    细毫茧纸覆霜吟.
    冷风冰透算如今.
    敲碎玉簪宜梦寻,
    分开愁字与谁禁.
    清秋难和寂寥心.
    浣溪沙
    一病难堪只掩门,
    尝怀柳岸燕莺晨.
    溪边石上戏鱼真.
    又见春浓萍叶绿,
    正值风暖杏花芬.
    暗将小影度流云.
    赏析:
    说到《浣溪纱》一词,便不能不说到“浣纱溪”。浣纱溪有二:一在浙江青田长寿峰。《青田县志》载:相传谢灵运入此溪,见二女浣纱,嘲曰:“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女,箭从何处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又还潭,云踪何处觅。”遂不见。此传说如见《舆地志》。其二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曾浣纱于此。遂有了词牌《浣沙溪》或作《浣溪沙》,《浣溪纱》即由此而来。《浣溪沙》为唐朝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后人臆测,杜甫杜少陵多首诗作出现“浣花溪”,兴许源于此。
    《浣溪沙》四十二字,双调,平韵。别名:《减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满园春》《试香罗》《广寒枝》《庆双椿》《玩丹砂》《玩溪纱》《怨啼鹃》等。四、五两句常对仗。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用者不多。共有四体,分别引录如下;
    正体,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变体(一)平韵。首句变“仄仄平平平仄仄”余同正体。
    《浣溪沙》五代·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变体(二)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浣溪沙》南唐·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变体(三)《摊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双调,平韵。又名《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感恩多令》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还与韶光共憔悴”用了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照词谱,系按照正体用新韵所填,但“寻”字出律。用韵工整。两首词分别写了秋与春的两种不同心绪。第一首从茕然的“独立残阳”写起,写到了用细毫茧纸诉说愁闷。细毫:笔中硬毫、软毫、兼毫之小号者;茧纸:书画用纸。相传以蚕茧为原料制成。亦有谓此泛指纸质坚韧名贵者,为我国早期较普遍的用纸之一。《法书要录》载,东晋王羲之书《兰亭序》即用此纸。北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此句间过度稍显快了点。接着用“冷风冰透算如今”的回忆对比来作为上片的结句。下片还是心理诉说,将上片的意延续了下来。乃过片没有处理好的缘故,没有造成转的条件,以至章法不甚明了。有损诗脉。另外要求四五句对仗,本词对仗不够严谨。
    第二首乃佳作也,从开始得病掩门,到赏春戏鱼,写的景色极为传神。,过片采用的是上起下续的手法,用“又见”二字作为明显衔接过度,很自然的承接了上片的景色描写,又自成层次,引读者又上阶梯。果然,巧妙的转到春浓风暖处,用一句有弹性值得回味的“暗将小影度流云”来结尾。春浓风暖了,为什么还要“暗”呢,流云是漂泊无定的意思,莫非作者心与人有其他考虑吗?另人生出多种遐想,在深邃的词句中贴感到了作者的心。并彼此拉进了距离。四、五句的对仗也很工整。整首诗一气呵成,诗脉缓缓有续,用工笔勾画了一幅春图,格调也很高雅,诗心昭然使趣。桃源学习了!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