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仇雠是什么意思和雠文言文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仇雠是什么意思和雠文言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仇雠是什么意思
- 2、雠文言文
- 3、雠是什么意思
- 4、“讐”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 5、雠是什么意思 雠的含义
- 6、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这句话中的「雠」是什么意思怎么翻译
- 7、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解释一下,雠的意思是同“仇”还是其他
- 8、在古代中“雠”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 9、雠字是什么意思
仇雠是什么意思
一、仇雠的意思是:仇人,冤家对头。亦作“仇仇”。
二、拼音
仇雠
三、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越)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仇,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释义:
越国和我国土地相连,而又世世代代是仇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战胜越国而不灭亡它,又准备保存下去,这是违背了无意而又助长了仇敌,以后即使懊悔,也来不及消除祸患了。
扩展资料
一、仇雠的近义词:
仇敌
释义:有积恨的敌人;亦指仇恨、敌对。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晋,吾仇敌也。”
翻译:晋国,是我们的敌人。
二、仇雠的反义词:
友人
释义:朋友。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翻译: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
雠文言文
1.雠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为仇的异体字)
2.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3.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4.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常用词组
1.雠校chóujiào
校雠;校对文字
雠校传记。——《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2.雠问chóuwèn
辩
2.古文“雠”字是什么解释
雠
(1)
雠、讐
chóu
(2)
(形声。从言。雔(chóu)声。本义:应答)
(3)
同本义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4)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5)
校对文字。如:雠定(校对考正)
雠
(1)
雠
chóu
(2)
(为仇的异体字)
(3)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4)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5)
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雠校
chóujiào
校雠;校对文字
雠校传记。――《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雠问
chóuwèn
辩论问难
雠
(雠)
chóuㄔㄡˊ
(1)
校对文字:校~。~校。~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
同“仇1”。
(3)
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有功”。
(4)
售,给价。
(5)
应对:~问(辩驳问难)。
(6)
古同“酬”,酬酢。
郑码:NISN,U:96E0,GBK:F6C5
笔画数:18,部首:隹,笔顺编号:324111214532411121
3.姜公辅文言文翻译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
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
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
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君子多之多:赞赏B.以市恩泽市:收买C.凡数千百言凡:凡是D.会有素恶居易者素:向来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进谏的一组是()(3分)①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②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④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⑤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高兴。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
李绛劝说皇上,白居易事无巨细必定要说,并非说话轻佻,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D.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
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
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3分)(2)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3分)参考答案1.C2.C3.D4.(1)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
(2)皇上说:卿所说的正确。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
【解析】试题分析:1.凡数千百言意为(奏文)总共有几百上千个字。凡:总共。
所以选C。本题难度不大。
2.①白居易年轻时所写文章的特点,还未做官进谏。⑤是中书舍人王涯的上疏内容3.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没有替白居易求情,反而是落井下石。
4.要注意关键点:(1)自以的以,贮;(2)是、由是、见。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
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受到那些有志有识之士的赞赏,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言论,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被召入长安任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808)五月,官拜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被破格提升,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
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
雠是什么意思
1、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同“仇1”。
3、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售,给价。
5、应对:雠问(辩驳问难)。
6、古同“酬”,酬酢。
拼音chóu。
部首隹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8画。
五笔WYYY、仓颉OGIVG、郑码NISN、四角20215。
结构左中右、电码6241、区位8637、统一码96E0。
相关组词:
夙雠
夙仇。
寇雠
仇敌;敌人。
雠正
亦作’雠正’。
雠阅
亦作’雠寃’。仇人﹐冤家。3.报仇雪恨。
雠忿
亦作’雠忿’。仇恨﹐愤恨。
雠嫌
仇恨﹑嫌隙。
私事官雠
古时俚语。谓假借公事来发泄私愤。
怨雠
仇敌。
雠杀
因仇恨而彼此相杀。
雠疾
亦作’雠疾’。仇恨﹐憎恨。
私雠
私人的怨仇。
雪雠
雪仇。
“讐”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讐拼音chóu,本义为应答意思。
部首:言笔画:23
释义:
讐是一个汉字,本义为应答。出自《说文》。
同“雠”;【动】形声,从言;雔(chóu)声。
出处:
雠,犹应也。——《说文》。按,以言相当也。
雠,对也。——《三苍》
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忧必雠也。——《左传·僖公五年》
著之盘盂,属之雠柞。——《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雠祚(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
词组:
疾恶如讐
同“疾恶如仇”。《明史·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讐。”
衅讐
仇隙。唐李白《古风》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讐。”清吴敏树《黄特轩传》:“故凡为团兵者,必其乡之人,适然与贼角,有衅讐而后可用也。
雠是什么意思 雠的含义
1、雠,chou,从言从雔。讎者,以言对之。诗云无言不讎是也。
2、形声,从言,雔(chóu)声。本义讎者,以言对之。诗云无言不讎是也。:应答。出自雠,犹应也。——东汉·许慎《说文》。按,以言相当也。雠,对也。——《三苍》无言不雠。——《诗·大雅·抑》。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这句话中的「雠」是什么意思怎么翻译
雠与同音字“酬”相通,即报酬、酬金,指等价的东西、相应的回报。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这里的“酒雠”即卖酒所得报酬。
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解释一下,雠的意思是同“仇”还是其他
在这句话中的“雠”,意思是势不两立的一方;对手。在这个意义上同“仇”。
此外“雠”还有“校对,校勘”义,在这个意义上,与“仇”不能混同。
在古代中“雠”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雠
读音:chóu
字义:
1.校对文字:校~。~校。~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同“仇”。
3.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有功”。
4.售,给价。
5.应对:~问(辩驳问难)。
6.古同“酬”,酬酢
雠字是什么意思
雠字的意思是:校对文字。
贸首之雠: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嫉贪如雠: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枕干之雠:指不共戴天的仇恨。
疾恶若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深雠大恨:深而大的仇恨。
报雠雪恨: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疾恶如雠: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雠刊:谓校对刊正文字。
雠夷:注视而不说话,犹豫貌。
雠家:亦作“讐家”。仇人。
雠冤:仇人,冤家,报仇雪恨。
雠视:敌视;以仇敌相看待。
雠嫉:仇恨,嫉恨。
雠憾:亦作“讐憾”。仇恨,不满。
雠恨:因结仇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雠虏:被俘的敌人,敌寇。
雠劫:因有仇恨而抢劫对方。
雠战:因仇恨而发生战争。
雠字例句:
1、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2、且久据朝廷,捷给便佞,见忠于君者,犹仇雠然。
3、李靖严于治军,赏罚分明,不避亲疏与仇雠,以惩恶劝善,激励将士。
4、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
5、而当地驿人则将此归罪于朝鲜使团的到来,以致“我国人所经之地,人皆怨苦,疾视若仇雠焉”。
6、儿蒙王深恩,位至将帅,苟非谗慝离间,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雠之党。儿虽褊狭设计,实存信构陷至此,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
7、若能弭兵互市,缔和结连,约为兄弟之国,不胜今日之为仇雠?李闯自成,我国之大寇,背祖违天,怙恶不悛。
8、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9、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天下归元。
10、行赏不遗仇雠,用戮不违亲戚。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