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梦李白二首·其一》杜甫全文翻译鉴赏和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梦李白二首·其一》杜甫全文翻译鉴赏和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梦李白二首·其一》(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系列:关于伤怀的古诗词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明:表明。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背景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因而写下这首梦李白·其一。
赏析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返回目录

    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讯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蒙。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讯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蒙。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二)——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讯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蒙。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版本一)

    唐诗三百首,典故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讯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赏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听说李白被流放,不知道他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于是写下了两首《梦李白》诗。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1539篇诗文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代·李颀《古意》

    古意

    唐代: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诗三百首,拟古,戍边,豪侠,战争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唐代·张乔《书边事》

    书边事

    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唐诗三百首,边塞,生活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独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独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唐诗三百首,贬谪触景感怀

      返回目录

      《杜甫诗选 梦李白二首》(杜甫)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杜甫诗选梦李白二首杜甫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杜甫诗选梦李白二首

      其一

      【原文】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1!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2。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3。恐非平生魂4,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5。君今在罗网6,何以有羽翼7?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8。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9。

      【注释】1这两句是说,活着分离比死后分别还要痛苦,因为生别还要时常的挂念、担忧。已,止。这里是对下句中的「常」字说的。死别的绝望,所以痛停止于吞声一恸;因为生别就不能忘情,所以时常牵挂,痛苦就没有结束。2这两句是指明李白被流放的地方,那里环境十分恶劣,并且没有李白的消息。瘴疠地,浔阳、夜郎,这两地都在江南。南方天气炎热,因此有「瘴疠地」的说法。逐客,指那些被统治者流放到边远地区的人,此处专指李白。3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之深。老朋友进入梦中,这正说明诗人的思念的强烈。长相忆:就是长久回忆、怀念。4恐非平生:这里是担心李白死在狱中或道路上,表示诗人的担心。5这两句从正面写路途遥远的艰苦。上句说李白魂魄从江南回来,下句讲到李白魂魄又从秦州返回。因为江南有许多枫林,秦州有很多的关塞,加上魂来魂去,都在晚上,因此说「青」与「黑」。这里指出,李白这次流放,路途遥远并且艰险。6罗网:法网,说李白被放逐。表示了对李白的同情。7上句用「罗网」来比喻,所以这句用「羽翼」来相接。这句本意是担心李白不能摆脱祸患,重新获得自由。也就是表明「恐非平生魂」这句话。8这两句描写诗人刚刚睡醒时的情景。因为梦中梦到的李白的面容非常清晰,所以梦后就好像看到本人一样。9最后两句祝福也是劝诫朋友的语言。表面上说江南地理环境险恶,水深并且多蛟,实际上说的是政治环境的险恶,让李白要倍加小心。蛟龙得:指被恶人所诬陷。

      【译文】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疠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赏析】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本诗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其二

      【原文】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2。告归常局促3,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4。出门搔自首,若负平生志5。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6。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7。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8。

      【注释】1这首诗为李白频繁进入杜甫的梦境而作。由开始的浮云飘荡,联想到在外的游子,就是「浮云游子意」所表达的意思。但是最终只看见浮云飘来飘去,却始终没有看见游子来到,如何不叫人挂念呢?2这句是说你的人虽然没有来,你的魂魄却一连三夜频繁过来,这足以见得你对我情谊的深重。3从这往下六句都是写梦中的事。告归:就是告辞。局促:是指不自在不快乐的样子。这都是因为不忍心离开。这句写李白告别时急促的样子。4这以上三句诗都是叙述李白告别时所讲到的话,表现世道不易,世事艰险。5这两句是写诗人和李白分别时他的神态,出门时搔著自己的头发,像是有负于自己平生志向的样子。搔首:形容不如意时的样子。6这两句为李白抱不平,那么高的才华,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却如此困顿。冠:指帽子。盖:车盖。冠盖:这里代指官僚。斯人:专指李白。憔悴:形容困顿的样子。7这两句承前面的诗句,指责天道无知,表现了诗人的愤愤不平。网:指天理。恢恢:形容广大的样子。孰云:就是谁说,这是反诘语气,表示说那话不能够让人信服。将老:李白这个时候年龄到了五十九岁,所以诗人称他为「将老」。8最后两句是说虽然死后的名声非常大,但是这究竟还会有什么用呢?身后:即死后。杜甫猜想李白一定会名垂万古,但终究无补生前,所以说「寂寞」。

      【译文】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像是辜负了平生壮志。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赏析】此首诗是为频梦而作。顺承上首诗,一开始化用「浮云游子意」发感慨,见不到挚友李白,写李白三夜来入梦,足见二人「情亲」;中间借用李白之口,叹世道不易,世事艰险;最后一部分是杜甫梦醒后自己的感慨,将李白的风姿才华「冠盖满京华」与现在的落拓相比较。最后一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寓世深刻,乃一传世名句。

        返回目录

        《梦李白二首·其一赏析》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杜甫
        梦李白二首·其一
        【赏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相关推荐】
        梦李白二首·其一
        梦李白二首·其一注释译文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