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奸臣秦桧死后他的后代为何依然能做官和秦桧后人有怎样的结局介绍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奸臣秦桧死后他的后代为何依然能做官和秦桧后人有怎样的结局介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奸臣秦桧死后,他的后代为何依然能做官
- 2、秦桧后人有怎样的结局介绍
- 3、秦桧是大奸臣,遗臭万年,他的后代有哪些光辉事迹
- 4、秦桧的后代为何也能尽忠报国呢
- 5、秦桧的后人中了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是怎么说的
奸臣秦桧死后,他的后代为何依然能做官
公认秦桧有七大罪状,秦桧死时,高宗皇帝下诏,让臣下为秦桧撰写碑文,士大夫一时竟然没有人肯执笔。但是缘何他的后代能做官呢?
首先看他的后代。有野史记载,秦桧之妻王氏一直未能生育儿子,秦桧一妾有孕,被王氏发现并驱逐而去,被迫嫁于仙游林氏,后生一子,取名林一飞,即为秦桧的私生子。其二,王氏把自己哥哥的儿子抱来当养子,名为秦熺。
秦桧的骂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岳飞死于1142年,而秦桧在此事之后更加大权独揽,加封太师,魏国公(后改益国公),养子秦熺进士及第,养孙秦埙被任为实录院修撰。
1155年,秦桧病重,宋高宗亲自探望,秦桧病死之后,追赠申王,谥号“忠献”,有意思的是,宋朝开国宰相赵普的谥号就是忠献。而岳飞直到1162年才得以平反。
在今天无论怎样站在民族大义上来说,在当时只是种政治手段。宋高宗对秦桧也一直保持怀疑的态度,毕竟秦桧长期担任“独相”。高宗需要秦桧在前面顶锅,和金人谈判,相应的他会给秦桧荣华富贵。秦桧的儿子秦熺在秦桧病重的最后一刻还是被迫辞职。而之所以秦熺被迫辞职,他的儿子却能够继续出来做官则是因为高宗需要用秦家人来做政治表态,那套“议和之策”没有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秦桧与金人议和了一辈子,但是他的曾孙秦钜却坚持主张抗金,并于嘉定十四年在蕲州抗金战死,封义烈侯。
秦桧后人有怎样的结局介绍
秦桧一生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私生子林一飞,是秦桧年轻时候和小妾生下的;还有一个是非亲生的的私生子,妻子王氏的侄子秦熺。
林一飞是个不幸的孩子,他的不幸之处就在于他的母亲身份太过卑微。后来他很努力的去讨秦桧欢喜,秦桧很爱自己的妻子,王氏一直不承认林一飞的存在,因此林一飞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成功的认祖归宗。林一飞虽然受到秦桧的不少提携,他是秦桧的私生子也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可是没有正式的承认,一切都算不得数。在秦桧死后,林一飞的日子很难过,被皇帝发配到了很偏远的地方,再也没有提拔的机会。天寒地冻,条件很差,终于在五年后病逝。
秦熺是秦家名义上唯一的儿子,从小备受宠爱是一定的,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秦桧膝下唯一的爱子,各种巴结自不必提。甚至秦桧在世的时候,秦熺的儿子都可以经过权势去做探花,接着当史官。曾经坐的有多高,后来就可以摔得有多惨。他在秦桧死后,官运受阻,想继承秦桧官职当宰相不可得,坐吃山空。秦桧受尽世人唾骂,他作为秦桧的儿子日子也不好过,受人白眼,也不被皇帝喜欢。加上自身才华不够,可以说是夹缝求生。
一点好处是,秦桧没有被抄家,当初的搜刮,全部由他继承了。
秦桧的两个儿子寿命相差无几,林一飞去世不久,秦熺也告别人世。
秦桧怎么读
有人经常会把秦桧读成“勤快”,其实这样的读法是非常错误的。“桧”的读音和“会”是相同的。其实,在中国话里面,“桧”是有两个读音的,一个是“会”,另一个是“桂”,但是现在的拼音输入法里面,你输入“桂”的读音,是打不出字来的。
桧树是一种树的名字,是人们常说的圆柏。作为一种常绿乔木,它有着非常好看的鱼鳞一般的或圆或方的小叶片。桧树树叶在小时候是带刺的,就像是人一样,小孩子爱憎分明锋芒毕露。后来年纪长大,小孩子懂得了人情世故,桧树的叶子也从尖尖的针变成了鱼鳞一样的形状,攻击力变的不再那么
秦桧是大奸臣,遗臭万年,他的后代有哪些光辉事迹
我们都知道,岳飞,南宋民族英雄,流芳百世;秦桧,南宋卖国汉奸,遗臭万年。可历史往往令人意外,忠将的后代很少再有名将,而奸臣后代却常出忠臣,不得不令人感慨。
秦钜,秦桧曾孙,蕲州通判,公元1221年,金兵南下攻打蕲州,秦钜与知府李诚死守城池,苦战数十天,金兵损伤惨重,令使者劝降,被斩。蕲州城破后,秦钜率兵进行巷战,最后寡不敌众,秦钜举火自焚,部下将其救出,他怒斥后重又投入火中,其子秦浚毅然随父共死。
秦钜的具体职位是蕲州通判兼领守备事略,这官有多大我们不知道,反正是非常的小。总之是一腔热血报国心切,决心为秦家洗去耻辱的秦钜,并没有因为官位低而不救,而是立即带领全家动身赶往了蕲州上任。秦钜一到蕲州就积极的投入到了战备的工作,他和知州李成之是密切的合作,发动居民修缮防御工事,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公元1221年10万金兵南下,蕲州秦钜和李成之决定一同死守蕲州和城池共存亡。可笑的是,当金兵头领听说守城的是秦桧的后人时,竟然兴冲冲地派人前来劝降,殊不知,这个秦钜和他的老祖宗秦桧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结果呢金国的使者刚说完,就被愤怒的秦钜砍掉了脑袋,秦钜又一次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誓死抵抗金人侵略的坚定态度,不幸的是,当时敌我的力量实在是过于悬殊,孤立无援,蕲州城最终被金兵攻破,破城之时,秦矩和知州李成之都按照当初的约定选择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归宿。
秦桧的后代为何也能尽忠报国呢
秦桧是害死岳飞的凶手,也被评为千古第一奸臣,受到世人唾弃。在秦桧死后,他的儿女受他连累,生活非常的凄凉。秦家在宋朝一下子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作为秦桧的后人(秦桧的养子秦熺的后代),他的曾孙秦矩最终用自己的鲜血洗刷了秦桧带来的耻辱,为秦氏满门带来了新生。
提到宋朝名将,大家脑子里往往只会想起来岳飞。其实秦矩也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良将,为大宋抗金立下过汗马功劳。秦矩是秦桧的曾孙,虽然他有勇有谋,还有一腔报国热忱,但是因为这个姓氏的缘故在朝堂上屡受排挤。秦桧人人都憎恶,自然连带着对秦矩也要低看一眼,有时候还会恶言相向。秦矩饱受冷遇,但是他从不多跟别人争论一个字。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是曾祖父造的孽,自己作为秦氏后人理当承受。宋宁宗时,金国大军再度集结,大兵压境。宋宁宗不愿意跟金兵议和,想要派兵跟金军拼个你死我活。他下令让群臣自荐,看谁愿意做这个抗金大元帅。可是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宋朝兵力不足,贸然出征肯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打了败仗,还很可能会祸及家人。在这个情况之下,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
这时候秦矩突然站了出来,向宋宁宗请命,表示自己愿意率军抗金。可是看不惯秦矩的人太多了,马上就有人提出秦矩是秦桧的后代,不可以领兵。宋宁宗却非常欣赏秦矩,他知道秦矩是想要用一场战争的胜利,洗刷曾祖的耻辱,所以立刻答应,把兵权交给了秦矩。
秦矩率兵来到蓟州不久,金兵大军就兵临城下。此时蓟州防御工事还没有完备,易攻难守。再加上宋国士兵刚到蓟州,水土不服,作战的时候难免有些吃力。最终,蓟州还是被金国大军攻破了。秦矩作为主帅,第一个收到了金兵入城的消息。立刻有副将劝秦矩,赶紧带人离开蓟州城。秦矩却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不能弃百姓于不顾。当时他身中数剑,浑身鲜血淋漓。
但是他仍然不愿意休息,拿着剑冲上街头,砍杀入城的金兵。在秦矩的感召之下,蓟州的百姓也纷纷回家拿上刀剑棍棒,与士兵们一同奋勇杀敌。但是金兵来势汹汹,士气和人数上都占上风,就算是秦矩再勇武也无力回天。当时秦矩的儿子、女儿一家妻儿老小都在蓟州。秦矩知道大势已去,但是却不愿意做苟且偷生的小人。他叫来自己的家人,对他们说了一句话“自家欠债自家还”。
秦矩的家人们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要与蓟州共存亡。于是在城破之后不久,秦矩带着全家7口人自尽殉城。收到秦矩的死讯之后,宋宁宗非常感动,他直言秦矩是个“真男儿”。秦矩临死前说的那7个字也传遍了大宋,人人提起秦矩都要竖一竖大拇指,夸他是个忠烈英雄。托秦矩的福,从此之后秦桧的后人在宋朝的处境好了许多!
秦桧的后人中了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是怎么说的
一、秦桧后人名为“秦大士”
首先,对于秦桧的这一后人,名叫秦大士。秦大士出生于公元1715年,也即和秦桧之间差了几百年了。秦大士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时在江南贡院考中举人。38岁时,秦大士京赶考,在皇太后60圣诞的万寿恩科中,大魁天下,成为清朝建立以来的第43位状元。由此,对于高中状元的秦大士,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但是,在秦大士当状元之前,也即参加皇帝面试的殿试时,却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二、回答得很巧妙——一朝天子一朝臣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在这场决定秦大士命运的殿试中,乾隆皇帝就问他:“你的祖先真的是秦桧吗”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皇上发问,秦大士肯定不能撒谎,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了。但是,承认自己是著名佞臣的后代,也有可能引起皇上的不悦。换而言之,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不过,这并没有难倒睿智的秦大士,他回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这一答案,是说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乾隆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
三、秦大士成为清朝朝廷的重臣
听到这一回答,乾隆皇帝可谓非常高兴,虽然皇帝也希望被手下夸赞,但是太过直白的夸赞,显然是听腻了,而秦大士用“一朝天子一朝臣”来间接称赞自己是明君,这无疑让乾隆打心眼里高兴。由此,秦大士被乾隆皇帝钦点为状元。在此之后,秦大士被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并且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彼时,乾隆皇帝提升他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教皇子们读书,也即备受恩宠,成为清朝朝廷的重臣。
四、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最后,在历史上,秦大士作为秦桧的后人,还遇到过不少问题。以此秦大士和一帮文友到杭州游西湖。来到岳飞墓前,看到秦桧夫妇反绑双手,朝着岳飞岳王坟下跪。一位朋友就故意拉住他题对联,对此,秦大士写道:“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而这,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此外,在历史上,秦大士后来成为西北边陲的一员大将,在平叛中壮烈牺牲,可谓为国尽忠了。
文/情怀历史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