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和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反思,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和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反思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几个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导语

(由复习《诗经》和《离骚》开始)我们学习过了《诗经》三首和《离骚》的节选,在这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典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骚体;《诗经》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骚体诗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那么,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诗,来了解这一问题。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读课后有关“汉乐府”的资料,了解有关汉乐府的常识。

朗读诗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本诗大概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习本诗的侧重点应是什么?

3读本诗你将最关注什么?

诵读全诗,把握故事情节:

1教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或难懂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朗读,学生自由读或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复述故事梗概,注意复述的要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4请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理清此诗的情节。

学生概括的标题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概括则选用学生的概括。

文言常识积累

1归纳本诗出现的“偏义复词”:①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②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③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义偏“兄”。

2归纳整理本诗出现的“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同情;②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③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失败的经验;④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今义,处罚;⑤便可作婚姻:古义,结为亲家;今义,结为夫妻;⑥叶叶相交通:古义,交接;今义,与运输有关。

3归纳本诗出现的“谢”、“相”、“见”、“迎”的一词多义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组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语言尽量用原文)

2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诗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课本剧表演

1请同学分组表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如时间有限,可分别表演不同的片段)

2讨论评析同学的表演(注意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刘兰芝、焦仲卿忠于爱情,具有叛逆精神,请结合具体诗句,感知他们的个性特征。

可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们的诗句,读给大家,然后做简要的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

诗歌的艺术特色感知

通过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诗句的诵读,体会诗句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阅读

阅读几首汉乐府诗,体会汉乐府的艺术特色。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后,师生共同总结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返回目录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反思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反思1: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三篇文章。这篇文章共有32个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很发愁,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但和同事们讨论了一下,觉得尽管这篇文章较长,还是文言文,但用语基本接近白话,用的手法最突出的就是“赋”,学生基本能看懂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那么为何不把这些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去感知呢?

这次的教学方法是以往没有尝试过的,效果如何呢?按着自己的设计上完了第一课时,觉得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当然也存在不足。

我先让学生从听孔雀东南飞的歌曲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悲剧性,接着听读了本诗的朗诵,同时注意划分全诗的故事情节,最后讨论了以下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本次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对本文主旨的分析,对本诗的故事情节的分析,人物形象等,都是由学生分析,最后归纳汇总在一起的。因为学生已学习过一些现代文的分析,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思路,能够根据诗中的描述,人物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把握本文的主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感觉这样学习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文言诗歌学习,没有那种枯燥的感觉,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担心,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足之处在于阅读还是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没有更多的感受诗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无法真正通过阅读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知识点落实有些匆忙,没有训练学生的翻译,都是直接点给学生的,而且知识点有遗漏的。打算再利用几节课利用课件进行检查和弥补。

通过反思,更加明确了今后备课要多与同事共同探讨,一定要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而且也体会到了目标叙写的重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更加用心的备课,争取设计出更多的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思路。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反思2:

《孔雀东南飞》340多句、1700多字,诸多人物、诸多难点,短短的40分钟,怎样设计才更有效?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必须抓住一个点,以点带面,让教学突出实效。教学这堂课,我有很多感悟,于是写下这篇教学反思。

第一,以有效教学为前提,充分体现人文性的教学设计。首先依据学情、文本特点、文本难、重点,我确定教学目标是“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可是人物如此众多庞杂,分析了人物再去挖掘根源,既缺少章法,又容易让学生在繁琐的过程中失去兴趣。怎样让课堂既简洁有效,又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呢?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美好”与“撕毁”两个关键词,恰好切合了“鉴赏”与“挖掘”这两个目标,于是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这一悲剧中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它是如何被撕毁的?以此为切入点,带动学生走进整首诗。

怎样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同时,实现“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的学习目标?首先结合“美好”,引导学生概括得出:美好的事物是“美好的人”与“美好的爱情”,进而探讨美好在什么地方,在探讨的过程中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然后结合“撕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撕毁美好事物的是以焦母和刘兄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以及以焦仲卿为牺牲品的封建礼教,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焦母、刘兄、焦仲卿三个人物形象也随之被活画出来。学生们兴致盎然,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他们时而沉浸于对兰芝由衷的赞美,时而澎湃于对封建家长封建礼教的谴责,在爱与恨的交织里,不知不觉便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对悲剧根源的挖掘。

第二,适当启发,适时点拨,教师成为课堂真正的引导者。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品味,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在探讨兰芝“美好的人”时,很多同学都以第九节为例,“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都认为兰芝长得很美。这时我提示学生,这段文字仅仅是为了表现兰芝长得很美吗?学生一听,马上进一步思考,通过探讨得出了兰芝“自尊高贵”的结论。应该说这是本诗的难点,而教师适时的点拨便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探求,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表面。

再如,同学们在探讨焦刘二人的美好爱情时,都以诗歌的第十二节为例,“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我顺势引导学生:这首诗歌对爱情的描写有一些经典的’段落,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大家看过《环珠格格》没有?那么大家是否记得紫薇的母亲让她给父亲带的那句话是什么?“蒲草纫如丝,磐石是不是无转移?”那一句台词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而今天我们在《孔雀东南飞》中看到了她的身影。下面我们一起诵读这个经典语段,感受一下这份世间最美的真情。我的这番引导果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都群情激昂地诵读这一文段。不过同学们的朗读还存在一定问题,于是我加以引导,“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表达的是怎样的感情?学生答“依依不舍”。我说既然依依不舍,那么读时应注意什么?生答语速放慢。于是重读之后,学生便知道应该把感情融入到诵读之中。之后,同学们在读到焦母和刘兄的语言时,我适时加以引导,同学们都注意到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教师的作用不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读,而是“引导”学生去正确地读。

再如,探讨“是什么撕毁了这些美好的东西”时,同学们都迅速找到了焦母、刘兄两个封建家长,忽略了焦仲卿这一人物。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往的人教版《教师用书》中提到,“焦仲卿软弱无能,不敢直接反抗”,对此你怎样看?同学们发言很热烈,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在激烈的争辩后,大家慢慢达成了一致,焦仲卿不是不想反抗,他只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进而发掘到悲剧的深层根源

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化身”,更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前提。

热闹不是课堂的必需品,尤其当我们面对文化背景厚重、文化底蕴浓郁的作品时,教师应采用灵活适时的点评,对学生进行思维指导,引导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去感受,去思索。苏轼写过这样的一首诗:“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子何不鸣?若言琴声在指头,何不于君指上听?”是啊,只有拨动心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思考文本,才能让他们真正走进人物的的内心世界,这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

这节课活泼热闹、笑声连连,课堂气氛与原本哀婉悲伤、凄切动人的主题并不和谐。问题出在哪儿?

在师生交流环节,很多学生用现代的理念阐述自己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因而引发了同学们及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如,在探讨焦仲卿是否性格软弱、缺乏反抗意识时,有位同学说:“妈妈养了我18年,而这个女人只跟了自己两三年,所以不能为了这个女人而伤害自己的妈妈。”这番话引发了哄堂大笑,我也笑得直不起腰。应该说,这个时候我失态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我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是这个在汉代社会至高无上的“孝”字禁锢了焦仲卿,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封建礼教对儒家子弟思想的禁锢。通过自己的点评适时将学生从自由的现代社会带回阴霾密布的两千年前,既让学生在当时当地感受悲剧的氛围,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精髓。

教师的职责就是用我们的语言去激荡学生思维的风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究竟该有怎样的模式?我们每个人都在尝试、在探索、在完善。“去粉饰,无卖弄”,追求课堂实效,回归本色教学,这才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