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对于四年级下册60道数学应用题和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下册60道数学应用题和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四年级下册60道数学应用题

1、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2、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收集了多少千克?
3、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教室需要购买48套桌椅,老师带了400元钱去了商场,他选中了每套9元的课桌椅,他带的钱够吗?
5、图书室共有图书120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图书?
6、一只鸡每天能下一个蛋,王奶奶家养了15只母鸡和5只公鸡,
一星期一共能下多少个蛋?
7、同学们乘4辆汽车去参观展览,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出发前又增加了56名学生,一共去了多少人?
8、买来4000千克面粉,吃了一些,还剩3袋,每袋25千克。吃了多千克?
9、
学校买来8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10、农副产品收购站收购核桃的重量是收购枣的2倍,收购枣480千克,收购核桃核枣一共多少千克?

返回目录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行程问题:
1、 卡车从南方出发,沿高速公路开往杭州。如果每小时行90千米,已经行了2小时,此时距终点还有20千米,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2、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3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北京到天津137km;天津到济南360km;济南到青岛393km。
3、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4、一辆从北京到青岛的长途客车,中途经过天津和济南。早晨6:30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大约何时可以到达青岛?
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7、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栽树、排队问题
1、校门口一条长180米的林荫路两侧各栽了一行杨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了20棵,如果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你知道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吗?
2、 有24名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每边有几名小朋友?
3、 同学们排队做操,如果每行站24人,需要站36行;如果每行站32人,需要站多少行?
4、 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6、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7、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8、园林工人要沿一条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数,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都要植),一共要植树多少棵?
工程问题
1.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甲工程队每天修路128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36米,丙工程队每天修路136米,丁工程队每天修路264米。现有一条500米的路,要求一天修完,选择哪几个工程队合修比较合适?
3、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黄村修水渠,已经修好480米,剩下的一段比修好的2倍少96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6、 一条公路长360米,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7、修一条路,已经修了320米,没修的比修的3倍少47米,这条路有多少米?
8、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105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一天能耕地多少平方米?
9、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停车问题
1、在公园门口,小李 停放小汽车,第一小时需付款4元,以后每小时付款2元;小张停放面包车,第一小时需付款5元,以后每小时付款3元。他们都付了14元,各停车几小时?
计算问题
1. 小马虎在计算时,不小心将除数25写成52,结果商是6,余数是40。正确的商是多少? 2、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7,比另一个加数大72。这两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3、李军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3写成34,结果得到商16还余22。你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4、甲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甲数可能是几?如果乙数既是3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乙数可能是几?
5、用0、3、7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你排出的数分别是多少?
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7、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0写成了3,结果得到的商是150,正确的商是多少? 书架、棋子摆放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22本。如果从上面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书架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书? 2、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67个,第二堆有53个,从第二堆中拿出多少个棋子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数是第二堆的2倍?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锯木、敲钟问题1、 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3、.时钟4点敲4下,6秒敲完,那么9点敲9下,几秒敲完?
4、一根木头,每据一下需要8分钟,现锯完这根木头共用了40分钟,问把这根木头平均分成了几段?如果每段长5米,这根木头共有多少米长?
年龄问题1、前年小明比妈妈小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其他问题1、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2、 李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圆珠笔,每枝圆珠笔2.50元。李老师大约还可以买几枝圆珠笔? 3、 一根竹竿长若干米,用一根绳子来量多1.8米,如果将绳子对折后再来量,又少1.2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5、打字员小李每分钟打字45个,小李1小时20分钟可以打字多少个字?
6红红从1楼到4楼用了72秒,用同样的速度从2楼走到8椄要用多长时间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

你好,这道题列方程计算如下:
设小静家到学校有x米,得:
x/60-x/75=3.5
5x-4x=1050
x=1050
答:小静家到学校有1050米。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内容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内容是: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a-b)×c=a×c-b×c。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有哪些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有如下:

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二、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三、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四、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

五、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七、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八、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九、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2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如下:

一、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顺序进行计算。

二、加法乘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 + b =b + 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 b)+ c =a + (b +c)

3、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 a × b=b × a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 b)× c = a ×(b × 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 + b)× c =a × c + b × C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 1分米 ),就是( 1/10 )米,也就是(0.1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厘米),就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1毫米),就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返回目录

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有哪些

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有如下:

1、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2、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3、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都是合数。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12=2×2×3。

返回目录

如果本文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