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郑燮传》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和郑燮传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郑燮传》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和郑燮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郑燮传》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我整理的《郑燮传》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郑燮传》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山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槖萧然,卖书画以自给。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郑燮传》翻译:
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在写诗写字之余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是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郑燮传》注释:
1、知:担任……的知县。
2、案:桌子。
3、廉:清代于官吏正俸之外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称养廉(使官吏不贪污)银。
4、任:承担责任。
5、牍:公事,公务。
6、去:离职。
7、或:有的人。
8、值:正值。
郑燮传
1.B(有谴我任之“任”意思应该为“责任”)
2.AD(A中“公余辄与文士饮少辄醉”,“辄”的意思都是“就”。D中“买书画以自给杀之以应陈涉”,“以”的意思都是“响应”。B中.“与民事则纤悉必周”,“于”是“在...方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是“在”。C中“为立祠”,“立”是“做”“陈涉乃立为王”,“立”是“成为”)
3.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勤于政务。理由:如:“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
爱民如子文言文何易于
1.爱民如子文言文翻译
爱民如子文言文《新唐书·循吏传》出自唐代孙樵。
原文: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以进。为益昌令。
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
朴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译文:何易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他担任益昌县令。
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让百姓挽纤拉船,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崔朴惊讶地询问情况,何易于说:“刚到春天,老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情做,可以把责任那劳累。”
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着马离开了。扩展资料: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星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二)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三)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四)-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伍)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
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汉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六)凡属地名、人名、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
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2.帮忙找一下有关爱民如子与民生息的古文,我高一的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
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g)乱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文言文阅读《书何易于》及答案
原文: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
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
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
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今铲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
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
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
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民不知役。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是时故相国裴公刺史绵州,独能嘉易于治。尝从观其政,道从不过三人,其察易于廉约如是。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
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常(一作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
“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
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
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
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
邑民不对,笑去。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
至於缓急补吏,则曰吾患无以共治。膺命举贤,则曰吾患无以塞诏。
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於生,必有得於死者,有史官在。翻译: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
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
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朝版插在腰带里,拉着纤,与几个民夫一起拉着船,跑上跑下奔忙。
刺史发现县令在拉纤,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
易于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上岸骑马一起回去了。
昌县的百姓多数在附近山上种茶树,收了茶叶赚得的钱完全归自己。正遇到盐铁官具奏朝廷要严格执行专卖制度,皇帝下诏书说,凡专卖物品生产地的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
诏书贴到县里,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诏书铲掉。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说,‘官员不准为百姓隐瞒’,现在铲去诏书,比隐瞒的罪名更重。
我不过丢一条命,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于说:“难道我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的木牌烧掉了。
州里的观察使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因为何易于勇于挺身为百姓,到底也没有把这事上报而弹劾他。本县百姓死了,死者的儿子年幼、家业破败无力办丧葬的,何易于常常拿出自己的官俸钱,叫手下人给那家办丧事。
百姓来缴租税,其中有头发花白、弯腰偻背拄拐杖的,何易于一定招他过来给他吃东西,问他政治上什么事办得对、什么事办得不对。百姓有事争讼,何易于都亲自和他们谈话,给他们分清是非黑白,犯了罪的,小罪就劝导,大罪就杖打,都当场打发回去,不把他们交给狱吏。
他治理益昌三年,牢狱里没有一个罪犯,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徭役。以后调派到锦州罗江任县令,治理的方法和在益昌一样。
当时,已故的宰相裴公正担任锦州刺吏,特别赞赏何易于的政绩。裴公曾经下到罗江去视察他办理公务,带的随从不超过三个,他就是这样清楚地知道何易于的廉洁俭约的。
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有百姓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样治理政务,并且说:“皇上设立考绩制度来勉励官吏,可是何易于仅仅考到中上级,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何易于催缴赋税做得怎样?”回答说:“向上级申请宽放期限,不去严厉勒逼百姓,不让他们低价卖出粮食丝绸。”
“他催服劳役做得怎样?”回答说:“县里开支费用不够,就把自己的官俸拿出来贴补,宽放贫苦百姓的劳役。”路过有权势的人物,他怎样招待?”回答说:“供应车马,给具证明,其他什么也没有。”
“捕捉盗贼怎样?”回答说:“全县没有发生过盗贼案件。”我说:“我在京城里,每年听到给事中考核州县官吏,说是:‘某县县令某人,考绩得某级,可以得到某官。
’问那些官员的政绩,就说:“某人催缴赋税有成绩,比限期提早完成,某人监督劳役有功劳,能为官府节省。
4.【郑燮传
1.B(有谴我任之“任”意思应该为“责任”)2.AD(A中“公余辄与文士饮少辄醉”,“辄”的意思都是“就”.D中“买书画以自给杀之以应陈涉”,“以”的意思都是“响应”.B中.“与民事则纤悉必周”,“于”是“在。
方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是“在”.C中“为立祠”,“立”是“做”“陈涉乃立为王”,“立”是“成为”)3.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勤于政务.理由:如:“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
5.文言文东坡画扇(宋)何薳答案
东坡画扇,出自(宋)何薳(yuǎn)《春渚纪闻》。讲述的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题字、作画,使扇子很快卖出,解决了制扇人的欠债故事,体现了他对老百姓的关心,后用来比喻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先生职临钱塘江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⑧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⑨作行书草圣⑩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⑪府门,而好事者⑫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⑬。遂尽偿所逋⑭。
出自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写画白团扇》
译文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
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课外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郑燮传是初中的一篇课外文言文,下面请看我带来的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郑燮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①,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②,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③,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④,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⑤。著《板桥诗钞》诸书。
译文
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在写诗写字之作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足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文言文郑当何时
1.文言文《郑当时传》翻译
原文郑当时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
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
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
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
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
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
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
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
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
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
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
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
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
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
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
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句子译为:每五天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借指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洗沐”为一个完整词语,紧承前句,在其后停顿,排除AD.“诸郊”在长安的城郊,意思紧承上句,在其后面停顿,故选C.(2)B“左迁”贬官.(3)C“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4)①名:直呼…的名字;拜:任命;逐:放逐.译为: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②及:到了;招:招降;夷:少数部族或少数民族部落;匮:匮乏.译为: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答案:(1)C(2)B(3)C(4)①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②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文言文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汉制: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借指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的争端是非,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不久,担任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3.古文郑什么传
郑燮传目录【原文】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
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
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
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
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
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
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
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
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
著《板桥诗钞》诸书。【注释】1.苞苴(jū):本为裹鱼肉的草包,后为送礼行贿的代称。
2.觞咏:饮酒咏诗。3.廉:清代于官吏正俸之外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称养廉(使官吏不贪污)银。
4.输:此处意为百姓要交的赋税。5.囊橐(tuó):口袋。
6.缣:绢。7.楮(chǔ):纸的代称。
8.外服:外国人。【译文】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
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
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
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
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
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
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
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
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
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
在写诗写字之余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是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
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
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郑燮】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扬州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享年七十三岁,他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其曾祖、庠生,祖父、儒官(未仕),父亲、廪生、以教书为业。板桥四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十四岁继母郝氏卒,这一遭遇表明板桥的童年、少年时代是过着贫寒孤独的生活。
板桥自幼聪慧过人,少年时代“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在其父办的塾馆接受了启蒙、读经教育,勤奋异常,达到“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的状态。他不同于历代儒生那样仅痴迷诵读经书,而是“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部一类,靡不览究”。
因而他从小就受到更广阔文化知识的熏陶。他青年时代去了真州毛家桥(今江苏仪征)跟著名词人陆种园学习填词,接受了严格的艺文创作训练。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士人追求的人生理想,板桥在青壮年时代同样热衷于此道而为之奋斗不已。约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年),板桥年十八岁考中秀才。
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二十六岁来真州江村设塾教书。三十岁—四十九岁之间郑板桥在扬州以卖画为生。
他受到扬州达官盐商资助,远游山水,行踪遍及赣、湘、冀、鲁等省。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他赴京师与僧人、期门、羽林子弟(宫廷侍卫)结识。
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赴金陵乡试,考中举人,时年四十岁。作《得南闱捷音》以志贺。
诗云:“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乐又增悲。”可见,佳音传来,涌上诗人心头的不仅是喜悦兴奋之情,而是首先想到的是“举家欢乐又增悲”,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所造成的社会现实。
接着,为此发了一通牢骚,诗云:“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他为自己走上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而感慨万千。
此后不久他游历了金陵和杭州,作诗数十首,表达出自己的极好心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他因患疮未能按期赴京参加会试,而去了润州(今江苏镇江)焦山。
4.郑捆文言文阅读答案2014
郑絪(不是捆)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纟因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纟因当上了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分外好看。郑纟因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纟因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纟因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纟因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了拜说:“实在是因为看见侍御您欣赏风景起了兴致,所以特意作了这首拙诗题在上面。”说完自我检讨又行了一个礼。郑纟因赞叹了很久才离开。这次巡视回到了京城,郑纟因对自己的后辈郑涵、郑瀚等人说:“刘景将来是个人才,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没有差别。我也不再把他当做仆人指使。”三年以后,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都十分华美,经过科举考试被录取。郑纟因推荐他当上了辟法寺学省清级。刘景所生的儿子就是刘瞻,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最后当了宰相。
5.《郑絪》文言文翻译
中途在亭子里休息:“如此美景。
随行的人对郑纟因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纟因推荐他当上了辟法寺学省清级。
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纟因当上了御史,十多岁的时候。”郑纟因同刘景开玩笑说,最后当了宰相。
当时刚刚雨过天晴。”说完自我检讨又行了一个礼,刘景所作的文章辞藻都十分华美?”于是又返回亭子。
这次巡视回到了京城,却没有作诗:“实在是因为看见侍御您欣赏风景起了兴致:“刘景将来是个人才。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
郑纟因赞叹了很久才离开,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没有差别,泉水山石分外好看。”三年以后,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刘景拜了拜说,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俯瞰山水,他就在郑纟因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
刘景所生的儿子就是刘瞻。郑纟因坐了很久,郑纟因对自己的后辈郑涵:“莫非是你题的吗,墨迹还没有干,起来走了五六里地。
郑纟因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一起到学院,经过科举考试被录取,前往荆部商山巡视,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所以特意作了这首拙诗题在上面、郑瀚等人说,说。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文学上必然有超人的成就。
我也不再把他当做仆人指使。
6.郑当时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1.D2.B3.A4.C5.D1.D(稍,应该是“渐渐地”)2.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3.A(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相当于“从”;其余三项,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但前者是人称代词,后者是指示代词;C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但前者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两个“与”字,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
4.C(①是说他好交友④是说他为国荐贤⑤是说明他交游广泛)5.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郡人。
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项籍兵败而死,不久天下便归属了汉。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籍的部下直呼项籍的名字。
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任命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
郑庄以仗义行侠为自豪。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
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
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侯那么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恐怕应酬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那些为他敬慕年长有德之人,(他常汲汲奔走拜望),好象怕来不及见他们的样子。
虽然年纪轻轻,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的,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
因为评议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要的争端是非,(未能始终坚持己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他滞留在门口等侯。”
他对客人行宾主的礼节,以自己高贵的身份谦虚的对待别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
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
有机会便要称道中国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
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讳,与下属官员谈话,好象生怕伤害到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
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
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明确决断是否。
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
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
不久,暂时担任丞查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
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7.郑制宜文言文阅读翻译
郑制宜,小名纳怀,郑鼎之子,禀性聪敏,庄重,有度量,通晓蒙古语言。
至元十四年,承袭父职,为太原、平阳万户,仍戍守鄂州,并兼代管府事。十九年,朝廷将征日本,在何家洲修造楼船。
洲地狭小,众人要求将附近居民迁走。制宜不肯,而将造船场改在宽地,居民都称颂他。
城中多次发生火灾,有人对制宜说:“恐奸人乘机作乱,应把可疑者逮捕重惩。”制宜说:“我们只要严密防守就是了,为何罪及无辜。”
不鞭打一人,火灾还是息了。有盗伏于近郊,早晚进行剽劫,传说要进城来。
忽然有几个男子从城外进来,左顾右盼,行为异常,制宜命人将他们逮捕入狱。审问也查不出证据,行省认为是抓错了人,要释放他们,制宜不肯。
第二天出城东,遇一人乘白马,相貌服装异常,逮捕审问供称与前所捕数男子均为盗,于是判其罪,一郡人服帖,安然无事。二十四年,制宜扈驾东征乃颜,请求杀敌报效。
世祖对左右近臣说“:他父亲为国家牺牲,只有这一个儿子,勿使他参加战斗。”制宜请战更加坚决,只得让他随月儿吕那颜另为一军,因有战功授怀远大将军、枢密院判官。
二十五年,世祖至上都。按原制:枢府官随行,每年留一员处理本院事,但汉人不得参与。
这时却留制宜。制宜推辞,世祖说:“你非一般汉人可比。”
终于把他留下来了。二十八年,调任湖广行省参知政事。
赴任时,皇帝对他说:“你父亲为国捐躯,也不曾给你什么赏赐。近来诛杀了要束木,没收了他财产人畜,你可拣最好的拿去。”
制宜说“:他是因贪赃而败,臣再取其赃物,岂不是玷污了自己!”世祖称赞他的廉洁不染,赐白金五千两。不久,召拜内台侍御史。
安西原有牧地,掌管养马的官员恃势侵占民田十万顷,百姓向官府陈诉,多年不能解决。制宜奉诏去处理,按图册公正判决。
至元三十年,委任制宜为湖广行枢密副使。湖南地广路远,群寇恃险出没,昭、贺二州及庐陵境内,百姓常受其害。
制宜带小部分军队巡行此二州,道经庐陵永新,获贼首及其党徒,皆依法处斩。茶乡的谭计龙,聚集一些无赖少年,私藏兵器为非作歹,被捕,其家人向官府行贿,以求不急于惩处。
制宜将所行贿赂都拿去劳军,而将谭计龙斩首示众。自此以后,湖南再无盗贼。
元贞元年(1295),按规定:行枢密院增加副使一员,与制宜共同签署文件,共同负责。制宜认为所增副使非常设官员,原先的副使当免职。
不久入朝,授大都留守,管领少府监,兼武卫亲军都指挥使,管理屯田事。大德七年(1303),晋地发生地震,平阳尤为严重,压死了许多人。
制宜奉命去抚恤,昼夜兼程,由近路赶赴灾区。到灾区后深入民间,抚慰受伤群众,发给粟帛。
十年,制宜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赠推忠赞治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泽国公,谥忠宣。
《郑燮传》的翻译
郑燮传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译文: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在写诗写字之余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是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郑燮传》的文言文翻译
郑燮,原名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郑燮传》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①,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②,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③,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④,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⑤。著《板桥诗钞》诸书。
译文
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在写诗写字之作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足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拓展
郑燮
板桥自幼聪慧过人,少年时代“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在其父办的塾馆接受了启蒙、读经教育,勤奋异常,达到“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的状态。他不同于历代儒生那样仅痴迷诵读经书,而是“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部一类,靡不览究”。因而他从小就受到更广阔文化知识的熏陶。他青年时代去了真州毛家桥(今江苏仪征)跟著名词人陆种园学习填词,接受了严格的艺文创作训练。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士人追求的人生理想,板桥在青壮年时代同样热衷于此道而为之奋斗不已。
约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年),板桥年十八岁考中秀才。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年),二十六岁来真州江村设塾教书。三十岁—四十九岁之间郑板桥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他受到扬州达官盐商资助,远游山水,行踪遍及赣、湘、冀、鲁等省。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他赴京师与僧人、期门、羽林子弟(宫廷侍卫)结识。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赴金陵乡试,考中举人,时年四十岁。作《得南闱捷音》以志贺。诗云:“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乐又增悲。”可见,佳音传来,涌上诗人心头的不仅是喜悦兴奋之情,而是首先想到的是“举家欢乐又增悲”,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所造成的社会现实。接着,为此发了一通牢骚,诗云:“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他为自己走上这条道路付出的艰辛而感慨万千。此后不久他游历了金陵和杭州,作诗数十首,表达出自己的极好心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他因患疮未能按期赴京参加会试,而去了润州(今江苏镇江)焦山读书备考。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郑板桥时年四十四岁,赴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二甲取九十名),他回到客邸画《秋葵石笋图》以自贺,且自题“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可见他当时的兴奋心情溢于言表。他后作“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章,记录了自己在科举道路上的历程。郑板桥虽然中了进士,但不能马上被授官。此后他为谋一官半职,颇费一番心思,为此他赴京结识了慎郡王允禧。允禧是康熙皇子、乾隆叔父,酷爱书画,板桥通过诗文之交结识了允禧。期盼了数十载,终于在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板桥五十岁时,被清廷吏部授任为山东范县县令,从此他步入十余载的宦海生涯。
郑板桥出仕,先后任两处地方官:先任山东范县知县,后任山东潍县知县。
板桥在范县任职四年,即从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到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范县是鲁西小镇,所处位置,确在历史名邑之中,“朝歌在北,濮水在南”。但该县仅是“弹丸小邑”,人口不多,且较荒凉贫困。诗云:“小城荒邑,十万编氓”,这与板桥家乡扬州领二州六县,人口为三百二十六万余人、平均每州县约四十余万人相比当然要逊色多了。范县城内住户稀零,衙署冷落,有诗为证:“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苦蒿菜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廨破墙仍缺,邻鸡喔喔来。庭花开扁豆,门子卧秋苔。”这大概就是范县当时的真实景象。
当时范县衙署仅有官吏八名,包括知县一名、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阴阳学训术一员、医学训科一员、僧会司僧会一员、道会司道会一员。从中可知当时署务并不繁忙。板桥按兴趣所至还可作诗文书画以自娱。当曹州姚太守下县巡视时,郑板桥向他呈诗一首,诗云:“落落漠漠何所营,萧萧澹澹自为情。十年不肯由科甲,老去无聊挂姓名。布袜青鞋为长吏,白榆青杏种春城。几回大府来相问,陇上闲眠看耦耕。”诗中表达他上任后的’心境,且表现出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后来在他写的《范县诗》中,对当地的各项生产活动做了详细描述,充满好奇心地开列出这里生长出的各种土特产。本诗没有到此为止,触景生情,诗人照旧联系到这块土地上的生产者。诗云:“借问民苦疾,老人不识官,扶杖拜且泣,官差分所应,吏扰竟何极。”从中发出他体恤民众的心声。
在范县的任上,他开始尝到从政的艰辛,当然也积累了当县官
的实际经验,为他后来赴任潍县知县打下了基础。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时年五十四岁。虽然这是平级调动,但毕竟潍县要比范县富庶,是鲁东一大邑,潍县这座活动舞台是范县不可比拟的。不过作为诗人画家素质的他,容易产生感情波动。潍县是一片平原,缺少山川壮美景色的点缀,因为郑板桥平生酷嗜山水,他来到这里享受不到,故而撰写《恼潍县》诗一首表白了来潍县的后悔心情:
“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
宰官枉负诗情性,不得林峦指顾间。”
他为自己的艺术灵感得不到闪发而产生了烦恼,不过,这仅仅是他的一时之念,不久他就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这可以从他日后的潍县诗文得到证实。
潍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烘托出这位著名的艺术大师和清官形象。潍县是历史文化名城,而郑板桥是我国近三百年来出现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把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
潍县古称北海、潍州等,清代隶于莱州府,位于鲁东,北濒渤海,南倚沂山,西临青州府,东靠昌邑、高密诸县。据乾隆二十五年所编纂的《潍县志》记载:潍县地域面积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一户人家、人口十五万五千零二十一人。此年距郑板桥辞官仅七年。郑板桥任县官时,潍县概况亦应如此。
潍县物产赡富,农业盛产粮食、蔬菜、果木等,更有鱼盐之利,丝织业久负盛名,工商发达,史载这里“民务农桑,有富庶之风”。
潍县城东有潍水流经,东北入海,城内贯穿白浪河,划为东城、西城。西南有程符山相倚。这里南来北往、四通八达。
潍县历史悠久,经文物普查揭露,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在境内广泛分布,已查明者百余处。前不久发掘的寿光边线王遗址表明,四千三百多年前这里已建有龙山文化古城堡。夏商时期多有东夷古国分布其间,有寒、斟灌、逄伯陵、薄姑氏等古国相继在这里建立。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其地大部分皆属齐邦。汉属北海郡。此后,为州、为县,沿革不一,历来是近靠海邦的工商重镇。
这里人才辈出,涌现出过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和徐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北宋文学家苏轼、《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与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夫妇等,他们或出生于此、或在这里任过官、或曾在此地居住过,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在郑板桥到来之前就曾经生活在这片沃土上,他们在潍县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郑板桥来到潍县之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曾游历到了潍县,并留下《潍县》诗一首。诗云:
人臣遇变时,亡或逾于死。夏祚方中徵,靡奔一人尔。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梦者动刘备,一为却管亥。后此复何人,崎岖见荒垒。”
在明清巨变、风云际会的环境下,顾炎武踏访潍县,为“此地有遗风”而感慨万千。总之,潍县这块沃土,客观上为郑板桥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郑板桥在潍县的政绩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时年五十四岁。他到任后,面对的挑战就是鲁东连年灾害。他到任前一年,即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潍县就发生了海水倒灌,庄稼不收,疫病流行。到任后,从八月起无雨,大旱,庄稼颗粒不收,“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自十一年八月不雨,至是年夏五月十八日始雨。”十二年,又连续大雨,大涝。鲁东赤地千里,饿殍遍地。十三年连续遭灾,“大蝗疫,水饥”。十四年春,饥荒,秋大熟丰收,连年灾荒结束。
面对这一连串的严重灾情,板桥被饥民们的悲惨境遇所震撼,他饱含着对饥民们的深情,作《逃荒行》诗一首,描绘出一幅令人惨不忍睹的流民图。《逃荒行》以叙事诗的形式,叙述了逃荒者们的悲惨命运:灾民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卖儿卖妻,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走上闯关东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在途中又遇到豺狼和猛虎的攻击和吞噬,还有盗匪的横劫。逃荒者因为饿得瘦骨嶙峋,连饿“虎亦弃不取”,到处是饿殍遍野,弃婴哀嚎,经过风餐露宿,一日复一日,在穿越了当年隋唐北征的古战场之后,来到深山密林开荒种地,才看到了一线生机。诗中句句凝结着饥民们的血与泪。
《郑燮传》文言文翻译
郑燮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郑燮传》文言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译文
郑燮,号叫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有人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郑燮天生有奇才性格旷达,不拘小节,但对于老百姓的事情却处理得细微详尽,一定要做得十分周到。曾有一次夜里外出,听见从一所茅屋中传出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生活费帮助他。韩生中进士后,感念郑燮是自己的知己。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他的书法具有汉隶的特点,但又能别开生面,富有创造性。在写诗写字之作就画兰花和竹子。他的画虽然足随意挥洒,却能妙趣横生。他在京城候补的时候,慎郡王(允禧,字谦斋)十分敬重他。郑燮画的一张绢、一张纸、不仅国内人看得极为宝贵,就是外国人也争相购买。他著有《板桥诗钞》等书。
简介:
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郑燮生平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