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可能对西汉智囊人物晁错是怎么死的和晁错最后是怎么死的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汉智囊人物晁错是怎么死的和晁错最后是怎么死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西汉智囊人物晁错是怎么死的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一般的犯人都要穿号衣,晁错却穿着官服,说白了就是为皇家牺牲的。七国之乱,始于削藩,但是作乱的最终原因却是始于汉初封邦建国,晁错的削藩只是一个导火索,让诸侯闻机而动,汉景帝也不傻,顺水推舟,杀了晁错。当时诸侯叛乱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晁错一死,君侧不用清了,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叛军却没有撤兵,到最后,弄得好像是景帝不得已而接招,进而灭了七国。

返回目录

晁错最后是怎么死的

他最后是被汉景帝腰斩的,但是死的时候是被骗去上朝,所以是穿着朝服死的。死的直接原因是削藩引起的吴楚七国之乱,主要原因是汉景帝的气恼和自己的咄咄逼人,严峻刚正又苛刻严酷搞独断得罪太多人了。当时丞相申屠嘉,就被气的呕血而死。他和朝中大臣都合不来。尤其是袁盎。两人如同水火。所以吴楚提出“清君侧,诛晁错”的时候。袁盎乘机像汉景帝、建议杀晁错以平诸侯之乱。汉景帝当时还在考虑是否要杀晁错。因为晁错主张削藩。但是诸侯们造反了,晁错又拿不出办法来应对,所以汉景帝这个时候是很生气的。恰好这个时候晁错自己来“找死”。有的时候历史还真是很“好玩”的。他向汉景帝建议御驾亲征,自己则留守长安。都知道留守大本营是安全的,外出打仗是危险的。这个时候他居然出这么个馊主意,原本汉景帝就生气,在考虑要不要杀他。这时有三大臣看出了汉景帝的心思。一起弹劾晁错。结果当然是晁错被杀。真是可悲呀。

返回目录

晁错的死因解读

贾谊和晁错都谏言削藩,文帝没有采纳,这与当时的治国理念和形势有关。汉朝在武帝之前的治国理念是道家学说,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的态度比较温和, 因而削藩不但触动了诸侯藩王的既得利益,朝内也有不少反对者, 而晁错的德行节义并不足以镇服众人。
苏轼认为削藩需要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晁错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却未论及可行性,没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备“徐为之图”的条件。北宋田锡也认为晁错未考虑周全。 汉景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吴楚联军能不能罢兵的问题,他还要看没有造反的诸侯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肩负重要使命的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错不和,同时, “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失去了反叛的旗号。故而,景帝权衡利弊后,对斩杀晁错的奏章批曰:“可”。
晁错为了削藩而死于削藩,虽然身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之情,千年以来一直为人赞颂,司马迁云:“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划。”班固也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返回目录

为什么很多人说晁错死很冤晁错的死到底有没有价值揭秘

说到“晁错”这个人很多人应该知道一二的,他在西汉的政治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话说他提出的重农抑商政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了,对当时的社会也有一点的影响,但是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晁错好像死得非常的冤枉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还有晁错的死在当时来说到底有没有价值了,下面就跟随我分析揭秘看看吧!
晁错死得很冤,首恶是汉景帝,但他自己也有责任
晁错与前吴国丞相袁盎关系极坏,两人互相见面就起身回避,从来不说话。晁错当上御史大夫后,以接受吴王刘濞财物的理由要将袁盎治罪,汉景帝将他赦免罢为平民。七国造反后,晁错认为机会来了,想趁机以串通吴王谋反罪置袁盎于死地,袁盎获悉后连夜求见老朋友窦婴,说他要求面见汉景帝说明吴国造反的原因。果然袁盎被召见,当时汉景帝正与晁错在谋划调度军粮。
汉景帝问:“现在吴、楚造反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袁盎回答:“不值得忧虑”!汉景帝惊讶,他认为吴王财富雄厚,招揽了天下豪杰,养精蓄锐几十年,年老了才造反,一定是筹划很完备了,怎么能说他不值得忧虑呢?袁盎说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财力雄厚,但是却没有天下豪杰,那些人只不过是些亡命徒和铸钱的奸商而已。这时连一旁的晁错也认为袁盎的意见很好。汉景帝又问平定叛乱的计策,袁盎要求左右随从回避,汉景帝照办,只有晁错还在。袁盎说他所说的话,人臣都不应该知道,汉景帝才让晁错回避。袁盎告诉汉景帝:“吴国、楚国的布告中说得很清楚,是当年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现在贼臣晁错擅自迫害诸侯,削夺他们的封地,所以才造反,他们只要诛杀晁错,恢复故地就会罢兵。既然这样,现在只有杀了晁错,赦免除吴、楚七国,恢复他们的故地,那么就可以兵不血刃平息叛乱。”汉景帝沉默很久才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是不惜为了天下安定而杀一个人的。”
过了十多天,遵照汉景帝的授意,丞相陶青等人弹劾晁错企图离间皇帝与群臣、百姓间的关系,要将城邑赠送给吴国,没有臣子礼节,大逆不道,要求将晁错腰斩,父母、妻子、同胞兄弟姐妹全家不老幼全部处斩。汉景帝批准了这一自己谋划的建议,命人将晁错欺骗用车载到东市,身着朝服腰斩。
晁错之死是一个悲剧,他的所有罪名都纯属捏造。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冒失削藩激起了诸侯王的叛乱,责任在于汉景帝自己,而不在于晁错。
建议者不应该负责,决策者才需要负责,因为建议不好你完全可以不采纳;反过来,既然采纳了建议,责任就应该由决策者承担;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建议者积极进言,决策者才能在不同的建议中分析、比较、选择。当年汉文帝回答晁错的上书时,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明白、透彻。
汉景帝与晁错相识多年,且对晁错言听计从,十分宠信,却在面临七国叛乱,自己皇位可能不保的时候,就惊慌失措,原形毕露,立即将他用残酷的腰斩处死,而且还处死了他的全家老小,以此远超出反叛者期望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欢心,这充分暴露了汉景帝极端自私、凶残、懦弱、推卸责任的一面,用弱者一方的鲜血来掩饰自己决策的失误,来博取强者的欢心。对于汉景帝来说,晁错实际上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小角色,一个甚至连宠物也不如的工具,两千年之后,仍让读史者心寒。
如果作为普通人,汉景帝不会有机会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人性的丑恶:如果有钱,他最多是一个平常的富二代;如果有权,他最多就是一个公子哥或枉法的官员;如果没钱、没权,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最多性格不讨人喜欢,很可能还混得很不如意。这些也恰好说明,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后会变得多么危险、可怕,而历史上的那些暴君、昏君们如果没有皇帝的身份,可能也就是我们当中普通的一员。权力会放大人性的缺陷,因此掌握权力却能克服这些缺陷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
反过来,晁错本人也有一小部分的责任,他的性格不随和,严厉刚直,做事不留余地,眼中只有皇帝而无其他人,与同事的关系极为恶劣。刚正不阿的丞相申屠嘉对他就极为厌恶,甚至想找个借口杀掉他,后来还没他气得吐血而亡。
晁错认为平叛的百万大军由臣下率领很危险,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留守长安,这种建议不要说汉景帝听了未必高兴,这是让他身居险地,大臣们包括平叛前线总指挥周亚夫及其他将领们听到了会开心吗?与袁盎的关系不好也就罢了,但晁错却想利用七国之乱的机会,罗织罪名杀掉袁盎,结果激起对方反弹,自己和全家反遭其害。从这个意义上讲,晁错有咎由自取的因素,因此众人也乐得他落得如此下场,没人替他抱不平,这也是汉文帝当年并不重用晁错的原因所在。
晁错属于谋士、智囊一类,而并不是能承担实际事务和参与决策的政治家;而汉景帝却将他火箭一样提拔为最高等级官员,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将不胜任者提拔到一个重要岗位,下则沐猴而冠,徒惹人发笑;上则对个人、对国家都是一个悲剧,事实证明果不其然!
汉景帝过分倚重晁错,冒失削藩,却在诸侯叛乱后惊慌失措,杀晁错诿过,与其父汉文帝宽厚仁慈、从容镇定、谨慎小心、勇于负责、谋定而后动比起来,汉景帝在人品、才具、胸怀上真是差得一天一地;甚至和明初、清初同样削藩的建文帝、康熙帝比较,至少在人品与胸怀上他也是远远不如。
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是评价一个人物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比较,一个人物的优劣长短就会暴露无遗。前面说过,汉景帝和晁错气味相投,性格相似,他们是一对空想家,而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实际的执行力。既然要削藩,既然有意想逼反诸侯王,当然要想到可能的各种后果,其中最坏也是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诸侯王造反,因此一定要预先采取防范措施,而不应该遇事惊慌失措。汉景帝居然妄想通过杀晁错,恢复诸侯故地而让诸侯罢兵,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件事同样提醒我们,做事情,眼里不能只有上级,还要有同事、下属,否则当你被上级当成替罪羊抛弃时(这是很经常发生的事),众人只会落井下石,最多冷眼旁观。才华横溢者经常会犯晁错一样的毛病,眼高于顶,容易瞧不起人,与他人处理不好关系,做事不留余地,经常伤人自尊,威胁别人的地位。
如果有一个宽容的上司罩着还好说,但更普遍的,上司经常是汉景帝这号的人物,功则归己,诿过他人,习惯用牺牲下属来推诿自己的过失。后人读史,其实就是在读现实。岂能不慎哉?

返回目录

晁错是怎么死的 晁错削藩之死的真正原因

晁错究竟是怎么死的 
由于文帝时期,对诸侯王的一味放纵和姑息,到了景帝时期,四方诸侯已经割据一方,固强自守,尾大不掉了。“清君侧,诛晁错”不过是吴王刘濞发动政变的一个华丽的藉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晁错究竟是怎么死的!
话说西汉时期,景帝刚刚上任,可四方诸侯已经割据一方,固强自守,尾大不掉。如果不能将诸侯王的问题解决,那么汉室的江山很可能就会断送在他的手上。年轻的景帝感到了自己作为皇帝的重大责任,他每天都在冥思苦想解决之策,可仍然不得良谋。
于是,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央集权与诸侯割据的尖锐矛盾,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景帝为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是,开始“削藩”。
晁错力主“削藩”,无疑是忠于汉室、维护汉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确政治主张。景帝通过“削藩”,使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的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实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然而,力主“削藩”的功臣晁错,在“削藩”的斗争中,却被冠以无臣之礼、大逆不道的罪名,腰斩于长安东市。晁错之死的前因后果何在?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这里讲的“欲报私仇”指晁错企图利用镇压吴王刘濞叛乱之机,借景帝之手,杀掉自己的政敌袁盎。袁盎与晁错有很深的隔阂,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后,曾派官员查核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确定袁盎有罪,景帝下诏不再追究袁盎的责任,而把他降为平民。吴楚叛乱伊始,晁错对属下说:“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财物,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当知道叛乱的阴谋。”属下说:“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其实,属下知道晁错与袁盎关系紧张,极度不睦,晁错只是想要趁机报复袁盎而已,所以不赞同他的建议。晁错犹豫不决。袁盎已是一介草民,可晁错还是不肯放过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其心胸狭小犹如针孔。
有人把晁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盎,袁盎很害怕,连夜求见朝廷中与晁错有矛盾的官拜为太子詹事之职的窦婴,对他说明吴王叛乱的原因,希望能面见景帝,当面说明原委。窦婴入宫奏报景帝,景帝召见袁盎,问袁盎有什么退敌妙计,袁盎趁机对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袁盎比晁错更精于算计人,此计之妙,妙不可言,堪称厚黑学的经典案例。景帝为换取七国罢兵,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决意把晁错当做替罪羊斩杀,以消除国家危机。然而,朝廷众臣却没有人为晁错求情,向景帝说明这只是袁盎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犯上作乱,抱的就是鱼死网破之心,斩晁错无济于事,反倒会堵塞言路,造成大臣噤若寒蝉,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众臣。晁错为人峭直刻深,弄得朝堂之上,不是政敌,就是仇人,人家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请。于是,忠于汉室的晁错被腰斩于东市,并被灭族。李贽说:“晁错区区欲图袁盎,自速反噬,无足怪也。”所谓“无足怪”,是说晁错之死是自取的。景帝诛晁错,使七国叛乱没有了借口,但七国仍然不肯罢兵,彻底暴露了其推翻景帝政权的真实面目。于是,追悔莫及而又愤怒不已的景帝,决定不抱任何幻想,坚决以武力平息叛乱。汉军很快平定了叛乱,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或被杀,七国被废除。
其实,晁错并非是智慧超群的高人,自从他一味建言“削藩”并为景帝采纳后,他的两只脚,就一只踏进了阴间,一只留在了阳间。面对诸侯势力不断膨胀的情形,群臣皆会意识到“削藩”是不可或缓的要务,也会勾勒出如不“削藩”诸侯王国未来发展变化的轨迹,预料到西汉中央与诸侯王国火并的结局,然而,谁都不敢干涉刘氏“家事”,因为弄不好自己就会成为刘氏宗室内部皇权与王权斗争的牺牲品。晁错只意识到,朝廷如若顺利“削藩”,首功则在己,自己即会因政绩显赫,备受景帝宠信,赢得总领百官的丞相之职,同时,也会力挫持不同政见者,消解自己耿耿于怀的宿怨。但不知晁错是否意识到如若“削藩”失败,他极有可能会被“削职”甚至“削命”,风险甚巨。晁错虽被称之为景帝“智囊”,建言献策,多有真知灼见,但从他因力主“削藩”而遭诛杀一事看,他还缺少足够的政治智慧,甚至可以说是政治上的低能儿。“削藩”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深不可测。才华横溢的贾谊之所以仕途坎坷,最后郁郁而终,主要原因在于他提出“削藩”之策,不合时宜,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排斥和倾轧。可见,力主“削藩”,不讲时宜,不权衡利弊,同既得利益集团的斗争,不讲策略,不苦心研究应对之策,个人失败的几率是很大的。晁错只提出了“削藩”的主张,而没有周密谋划应对“削藩”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极端情势,因此,景帝面对“削藩”造成的“七国之乱”缺少充分的思想和军事准备,以至于吴楚起兵,浩荡西向,景帝迫不得已“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以图消弭叛乱。汉景帝本是心狠手辣之人,曾在博弈中打死刘濞之子,对豪族大户的打击也毫不手软,后来他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功臣周亚夫至死,身为景帝之师的晁错,却没有看透景帝的为人,梦想火中取栗,实在不能算作是聪慧之人。
回过头来,再说景帝诛晁错是否盲目。我想,景帝诛晁错用意颇深:其一,诛晁错,以去掉吴楚联军“诛晁错,清君侧”的借口,使反王因师出无名而不得不罢兵,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反王更相信这是一种欺诈,秋后算账是不可避免的。其二,诛晁错后,如反王继续挥戈京师,很明显就是造反,要推翻景帝政权,由此天下人就不会再受蒙骗,从而同情和支持景帝平息叛乱。经过高祖、吕后、文帝乃至景帝的治理,百姓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日益安定,因此,反对诸侯造反,维护景帝政权,是民意所在。
那么,“失道寡助”,吴楚联军就会因陷入孤立被动的不利地位,而导致失败。在人心向汉的情形之下,处于犹豫观望的诸多诸侯王也会权衡利弊,不想与叛军有瓜葛,甚至会为显示忠心,主动攻击叛军。因为反叛朝廷成功甚难,即使成功,还会有争夺皇权的杀戮,总之,“削藩”总比“削命”要好。这就更增加了景帝平叛的胜算。可见,诛杀晁错,是景帝一经袁盎点拨,便高度认同的正确的战略之举。

返回目录

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汉政治家晁错被腰斩,他死的可有价值

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汉政治家晁错被腰斩,他死得可有价值?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为七国之乱的爆发,他被汉景帝刘启腰斩。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晁错之死究竟有没有价值?

在汉文帝时,晁错就担任了太常掌故一职,后又出任太子舍人、博士等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量,汉文帝将晁错和贾谊当作重点培养,希望留待他二人辅佐新帝。

不过,贾谊却在英年早逝,只剩下晁错成了太子刘启身边最信赖的帝师,两人建立了亲密的师徒关系。

文帝刘恒过世后,太子刘启登基,就是汉景帝。当时,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王朝已经从建国初的战乱和吕后篡权的祸乱中复苏了过来,国家无论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都已经日渐的稳定,甚至还出现了海内升平的景象。

与此同时,汉初的开国功勋和宗室贵戚们也相继离开了朝堂,大都过世或者退休养老,这些都极大地减小了改革的阻力。

按理说,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下,三十岁即位正值盛年的刘启,本应该鼓足干劲去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即便,他不能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成就伟业,但好歹也应该整出点儿动静来,毕竟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

可是!这位年轻君主竟然老气横秋,一点儿进取心都没有。或许,长期的黄老无为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已经磨灭了他的斗志,甚至显得平庸无能。

景帝的平庸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对于国家存在的许多问题,他并不是完全看不见,而是看见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关于这点,刘启甚至还不如其父刘恒。

幸亏,汉景帝任命晁错担任了御史大夫,对其宠信有加甚至言听计从。基本上,汉景帝初年的所有国家大政,基本都是由晁错一手制定并负责实施。

在晁错的努力下,景帝终于想做点儿事情,第一件就是削藩。

自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开始大肆分封诸侯王,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也多。当传承到汉景帝时,遍地的诸侯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晁错在多次劝谏后,终于说动了汉景帝。之后,他公开上疏一篇《削藩策》,其中提到: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客观地讲,晁错的削藩策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不过,此策却遭到了长期秉持“无为而治”理念的朝臣们一致反对,尤其以刘氏的宗亲和权贵为主。

公元前154年,诸侯中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率先反叛。他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共同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尽管联合造反叛乱,但却不敢公然打出反汉和反帝的旗号。为了师出有名,也为了迷惑百姓,他们宣称是为了清除景帝身边的佞臣才不得不起兵,假惺惺地提出了“清君侧和诛晁错”的口号。

景帝尽管不知所措,但在晁错等主战派的建议下,还是决定打出天子旗号,坚决不妥协。可惜,由于叛军准备充分,朝廷的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完全不是乱军的对手。

面对战场形势的不利,汉景帝开始犹豫徘徊了。尽管他深知所谓的“清君侧”就是幌子,尽管他也深知晁错是忠君爱国的臣子,但还是决心牺牲晁错。

虽然决心诛杀晁错,但汉景帝却不愿背上屠戮忠良的恶名。于是,他怂恿晁错的死敌袁盎开始上疏,据《史记》记载:

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袁盎瞅准了时机,提出借用晁错来换取吴楚七国退兵的主张。此疏,虽然正中汉景帝的下怀,但他没有立即准奏,而是加封了袁盎太常之职。

朝中众臣眼见汉景帝已经有了倾向性的意见,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都联名附议,要求景帝严惩晁错,甚至不惜满门抄斩。

汉景帝尽管装得非常不舍,但还是下旨在东市将晁错腰斩。请注意!是“腰斩”而非“斩首”。在汉朝,只有十恶不赦之罪才受此刑罚,而晁错显然不在此列,可见汉景帝有多么的无情和冷酷。

就这样,一代汉朝名臣就这样殒命了。他的死,对于七国之乱的战势没有丝毫的影响,唯一只能证明汉景帝的愚昧和冷漠。据《汉书》记载,校尉邓公在事后上疏言事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得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世对汉景帝刘启的评价很高,尤其是将“文景之治”吹上了天。可是,文史不假个人却对汉景帝的评价持保留意见,认为他明显被后世高估了。而向来忠于他的名臣晁错,被无情和残忍的腰斩,死得没有一点儿价值。

返回目录

晁错之死(阅读笔记:《史记》人物资料)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等六国诸侯发动叛乱。因为此前晁错提出《削藩策》,与汉景帝谋划削藩,所以七国叛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要求汉景帝诛杀晁错,他们才肯善罢甘休。 袁盎向汉景帝提议诛杀晁错,以换取七国退兵,汉景帝采纳了袁盎的计策,直接下旨将晁错腰斩于东市。但是,晁错的死并没有阻止七国的进攻,吴王刘濞变本加厉,他自称东帝,以七国大军与汉景帝分庭抗礼。汉景帝无奈,只好派出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平灭了七国叛乱。晁错是汉景帝十分信赖的重臣,他一心为巩固朝政着想,所以才提出削藩措施,但是在七国叛乱之际,汉景帝只是听到叛军提出的“诛晁错,清君侧”的要求,就诛杀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一、晁错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很受汉文帝的赏识,汉文帝任命他为太子家令,让他去辅佐太子 刘启 。晁错善于分析问题然后提出处理意见,太子刘启因此非常信任他,称赞他为“智囊”。
当时的汉文帝虽然赏识晁错,但是却从不采用他的计策,晁错先后向汉文帝上书十余次,提出类似于削藩、更改法令、以蛮夷攻蛮夷等观点,汉文帝颁下诏书表示对晁错的赞赏,但是却从来不采用晁错提出的任何计策,只是把他派到太子刘启府上。汉文帝对待晁错的这种态度,大约是从整体方向上认可晁错,但是却觉得采纳他计策的时机还没有成熟,所以把他派到太子府上,认为太子继位之后,采纳晁错计策的时机或许会成熟。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气死丞相。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立刻重用晁错,把他提拔为内史,为国都行政区域官员之首。晁错经常单独晋见汉景帝,提出不少策略和建议,每次汉景帝都听从,对晁错的宠信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官员。
虽然汉景帝十分信任晁错,但是其他大臣对晁错的态度却完全不同,其中尤以申屠嘉、袁盎最为明显。申屠嘉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都担任丞相,汉景帝任命晁错为内史后,朝中很多法令都由晁错一手设立,汉景帝对申屠嘉的进谏则一概不用,申屠嘉因此忌恨晁错。申屠嘉一直在寻找晁错犯错的机会,结果还真让他给找到了,晁错为了上、下朝方便,就在内史府的南墙开了一道门,结果这道墙恰好是太上庙的外墙。申屠嘉抓住这个机会向汉景帝进谏,要求杀掉晁错治罪。没想到,晁错知道申屠嘉要弹劾自己,于是连夜进宫,主动向汉景帝说明了情况。汉景帝见申屠嘉果真来参奏晁错,于是就对申屠嘉说,晁错凿墙开门的事是自己让他做的,所以晁错没罪。申屠嘉见汉景帝如此偏袒晁错,十分气愤,不久就气得吐血而亡。汉景帝对晁错的重视与偏爱程度可见一斑。
三、晁错和袁盎的恩怨。申屠嘉并不是唯一和晁错不和的一位,还有袁盎。袁盎素来与晁错不和,但凡有晁错在的场合,袁盎一定会想办法离开,两个人从来不会坐在一起说话。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的记载是:“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还没有特别尖锐的矛盾的时候,两个人的针锋相对就到了这种程度,这显然为后来两个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激烈斗争埋下了伏笔。申屠嘉死后,晁错被提拔为御史大夫,他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袁盎之前曾经被派到吴国担任吴王刘濞的丞相,吴王早就有谋反的苗头,袁盎担任吴相时只是劝说吴王不要谋反,并没有把吴王的动态随时反馈给朝廷,所以吴王没有加害袁盎,对袁盎很是厚待。晁错提议削藩的时候,袁盎已经回到京城。晁错派人调查袁盎担任吴相时接受吴王贿赂的事,想对他治罪,最后还是汉景帝大度,直接将袁盎贬为平民。前154年,吴王刘濞发动七王之乱,晁错认为袁盎之前担任吴王丞相,一定知道吴王预谋叛乱的事,但是他却不向朝廷报告,因此应该治他的罪。于是他就和下属丞史商议这件事,结果因为丞史的反对而没有对袁盎采取任何措施。如果晁错知道自己这次犹豫造成的严重后果,他肯定会后悔不迭。
四、吴王刘濞为什么会谋反?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他的父亲是刘邦的二哥刘仲。刘濞勇猛雄壮,所以刘邦把他封为吴王,统辖吴地三郡五十三城,以镇服轻佻强悍的吴人。汉文帝的时候,刘濞的儿子刘贤去京城陪伴太子刘启。刘贤受吴地民风影响,为人骄矜,个性轻佻,他在和刘启下棋的时候,态度不恭敬,因为棋路和刘启争执起来。刘启拿起棋盘打刘贤,结果用力太大,一下子把刘贤打死了。远在吴地的刘濞知道儿子的死讯后,又是气愤又是怨恨,从此称病不来朝见汉文帝。汉文帝体谅刘濞,没有治罪,反倒赐给他手杖,允许他不入京朝见。汉文帝在位期间,刘濞的谋反计划一直没有实行。
刘启继位之后,采用晁错的削藩策略,先削减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封地,引起各地诸侯王怨恨不满的情绪。刘濞认为时机成熟,于是派人四处游说,联合了楚、赵、济南、胶西、胶东等六国诸侯王,提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发动叛乱。
五、汉景帝的平安计。汉景帝听到七国叛乱的消息后,先和晁错商量计策。晁错提出的办法让汉景帝觉得十分危险:晁错居然让汉景帝亲自带兵出征,自己留下来坐镇京城。这无疑是让汉景帝以九五之尊亲身犯险。汉景帝显然并不满意晁错的这个提议,于是他又把袁盎召来询问计策。袁盎来的时候晁错也在,于是袁盎十分郑重地请求汉景帝屏退左右,晁错只好郁闷地走了出去。袁盎对汉景帝说道:“吴王之所以谋反,正是因为晁错要削藩的缘故。如果陛下您斩杀晁错,吴王一定会退兵。”
和晁错的办法相比,袁盎的这个办法显然更对汉景帝的心思,于是汉景帝任命袁盎为太常,让他出使吴国,自己则留在京城处理晁错的事。
六、 晁错之死。袁盎并不是唯一一位请求处死晁错的大臣,在袁盎之后,丞相、中尉、廷尉等官员集体上书,要求汉景帝诛杀晁错。汉景帝见形势如此,于是派人去召见晁错,让他前来大殿议事。晁错信以为真,他穿上朝服,坐上使者的车子前去上朝。经过长安东市的时候,使者突然下令停车,他拿出圣旨,对晁错宣读了汉景帝腰斩晁错、将晁家满门抄斩的诏令,当即就将晁错腰斩于东市。早在晁错被腰斩之前,晁错的父亲专程从老家颍川前来劝告晁错,认为他的削藩策略的后果就是让刘姓朝廷安稳,但是却将晁家置于危险境地,劝他马上停止。可是晁错固执己见,根本不听父亲的劝告。晁父无奈,不忍心看到晁家被牵连的这一天,于是服毒自尽。如今,晁错果然连累全家都受到诛杀。
七、景帝之叹。可惜晁错的死并没有阻止七国西进的铁蹄。晁错死后,汉景帝见到了从前线回来的将领邓公,汉景帝连忙问道:“我已经诛杀了晁错,吴楚叛军退了没有?”邓公回答道:“吴王密谋叛乱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他是因为要被削减封地才起兵的。诛杀晁错不过是他的借口,叛军的进退并不会受此影响。不过,我担心的是,陛下您诛杀晁错,从此天下人再也不敢大胆进言了!”汉景帝连忙追问为什么。邓公说道:“晁错担心的是诸侯强大,不服从朝廷约束,所以才请求削藩,这本来是有利于万世太平的事,他这样一心为朝廷着想,反倒被陛下您诛杀。您此举就是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我认为您此举实在是不可取!”汉景帝听了邓公的话,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很对,这么做我也很后悔。”汉景帝杀晁错没有达到平叛的目的,他只好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前去平乱。周亚夫调度得当,只用三个月时间就平灭了叛乱。
晁错最初提出削藩策略的时候,他的父亲急切地赶来劝阻,认为他的举措有益于朝廷,却害了自己和晁家。晁错死后,邓公在汉景帝面前肯定了晁错一心为朝廷着想的行为,给汉景帝的诛杀行为予以负面评价。是晁错的聪明机智不如自己的父亲,汉景帝不如邓公吗?显然并非如此,不过晁错一心为朝廷安危着想,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汉景帝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一心只为刘姓江山打算,所以不惜牺牲晁错及其一家人的性命,这当然是晁错性格的悲剧,其中又何尝不能窥见汉景帝的心性呢?千百年来,晁错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之情一直被人们赞叹。司马迁评价他:“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划。”班固评价晁错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我们在叹息晁错的悲惨命运、赞叹他一心为公的同时,或许应该从他的言行中领悟更多的道理和教训,比如怎样让正确的主张得到顺利执行,怎样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等等,这样的教训显然更深刻而实际。(选自网络)

返回目录

晁错是怎么去世的

晁错是因为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被腰斩于东市而亡。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景帝询问交涉进展。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景帝深以为然,拜为城阳中尉。其后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取得了胜利。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晁错上了一篇《论贵粟疏》。这篇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

面对这种商人势力日趋膨胀,农民不断破产的局势,晁错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建议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 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文帝接受了。

接着,晁错又给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减收农民租的疏。务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号令有时,要求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不要影响农时;利民欲,即满足人民的欲望,给老百姓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