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对于《子鱼论战》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告和左传子鱼论战中子鱼是一个什么样,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子鱼论战》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告和左传子鱼论战中子鱼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子鱼论战》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中的“子鱼”是个什么人物
- 2、左传子鱼论战中子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3、子鱼论战中你对子鱼的评价
- 4、子鱼是谁啊
- 5、子鱼论战中的公孙固和后面子鱼是同一人么
- 6、司马穰苴 是不是 就是那个司马子鱼记得初中时有篇课文《子鱼论战》是他与哪个君主的对话
- 7、“子鱼”是谁全名又是什么
- 8、子鱼如何批驳宋襄公
《子鱼论战》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中的“子鱼”是个什么人物
《子鱼论战》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宋楚泓水之战始末的记述,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种对立的军事思想的激烈冲突。
其中重点说了子鱼对战争的看法,他的英明远见与宋襄公的迂腐固执形成了鲜明对比。全文篇幅不长,但完整地记叙了宋、楚争霸过程中最关键的泓水之战,成功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形象,层次鲜明,言辞有力,读起来酣畅痛快。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 [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
扩展资料:
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6:“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7,又以告8。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9,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创作背景
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宋襄公出兵攻打依附于楚国的郑国,楚国发兵攻宋以救郑,十一月,两国在泓水交战。在军事力量上,楚强宋弱但战争开始时,宋军占据了有利地形。
大司马子鱼建议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但宋襄公坚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的迁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最终招致失败,自己也受伤而死。此文即为记叙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而作。
左传子鱼论战中子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左传子鱼论战中子鱼对宋襄公指出他的战略很失败,子鱼很睿智,很有远见,很懂兵法. 原文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zhū,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téng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译文事件背景:宋襄王欲称霸诸侯成为盟主。楚国实力强大,郑国附庸推举,楚国做了盟主。宋襄王不忿,盛怒讨伐郑国。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 。”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子鱼论战中你对子鱼的评价
子鱼:超人的战略思想,懂得用兵之道.
附:子鱼名叫眱(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和宋襄公同父异母.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眱为相.宋、楚大战于泓水时的“子鱼论战”,可窥见其超人的战略思想.眱由于景仰先贤微子,死后葬于微山岛上.
子鱼是谁啊
《左传》
【题 解】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子鱼,宋襄公同父异母兄目夷的字。他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有篇文章《子鱼论战》你可以查到他
子鱼论战中的公孙固和后面子鱼是同一人么
如何勿重?若爱重伤(26),这里指公孙固,字子鱼. (3)泓:泓水。)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句末语气词,渡河 6.既济而未成列,不译。 12.不以阻隘也--以,楚救郑,俘虏。二毛。 (14)禽:通“擒”。判断句式:说明失败是耻辱,教会士兵作战的技巧,就是为了杀死敌人。”公曰.若爱重伤--爱: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 (25)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26)服。楚国实力强大,郑国附庸推举:“未可。 (24)明耻;怜惜他们当中头发花白的人,还不如向敌人投降。”既济而未成列,(子鱼)又以(之)告(宋襄公) 7?说明失败是耻辱?--固定句式:不亦……乎,不也……吗? 16.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判断句:……者,……也。现在强大的军队,都是我们的敌人。 17.虽及胡耇--虽:古今异义。” 子鱼曰,名兹父,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人既成列--既:已经,下军。这里泛指军队,则如勿伤;爱其二毛,不能被原谅 3,指责。 (13)重(chóng从)再次,皆我敌也。虽及胡耇(23)。 (23)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阻隘可也;声盛致志(31):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9)败绩?(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况且现在强大的军队,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是否花白。也。司马曰(6):“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又以告--省略句:(楚军)既济而未成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劲敌。勍:强而有力,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 14。大司马(2)固谏曰.。 (2)大司马:掌管军政:施用,这里指作战。 (28)金鼓:古时作战。用:大败。 (10)股、军赋的官职。襄公说。 国人皆咎(12)公。公曰:金属响器。声气。 (20)赞:助。 (21)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27)三军昆: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如果怜惜(他们,宋伐楚,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即使 18。”既陈而后击之(8),宋师败绩(9)。公伤股(10),门官歼焉(11),险也。言不迫人于险.寡人虽亡国之余--余:古今异义,此指子鱼。 (7)告:报告,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阵势的军队。”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不以阻隘也(15):动词作名词;加以拦截并进攻他们。 (4)既,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古之为军也:“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 【注释】 (1)宋公,头发花白的人,泛指老人 11.古之为军也--之,天赞我也(20)。阻而鼓之:“君子不重伤(13),不禽二毛(14),楚国做了盟主。宋襄王不忿,盛怒讨伐郑国:古今异义,帮助 15.不亦可乎:尽:介词,凭借。隘:(对敌人)屈服。 (19)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后 5。强大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排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说明,阐明。 (8)陈。 19:“君未知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卫队也全部被杀。 都城里的人都怪罪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介宾短语后置,“于泓战”:在泓交战 4。宋人既成列(4),楚人未既济(5)。前638年:怜惜,爱惜 20.利而用之--利:形容词作动词,受伤的人 10,后代,后裔,宋军才攻击他们,又以告(7)。公曰。 (15)阻,迫也: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天之弃商久矣,这年冬天宋 楚两军交战于泓,金鼓以声气也(29)。利而用之(30):教授作战的技能:渡过。 (6)司马:宋襄公:“不可,不也是可以的吗.不禽二毛--二毛:古今异义,鼓儳可也(32)。” --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语法解析】 1.楚人伐宋以救郑--以,则如服焉(27)。三军以利用也(28),请主公下令攻击他们。 13。金. (22)胡耇(gǒu苟)!且今之勍者,就是不可原谅的了。”襄公不听。 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阵势,击鼓进兵,鸣金收兵,抓住有利的机会,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上天遗弃商朝(宋为商朝后裔)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目的连词,来 2.弗可赦也已--被动句.既陈而后击之--省略句。 (5)济,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 (17)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 (18)勍(qíng)敌:强敌。宋襄公将要迎战:(楚军)既陈而后击之 8.门官歼焉--被动句:国军的门官被消灭了 9.君子不重伤--重,请击之.天赞我也--赞。勍敌之人(18),隘而不列(19),不亦可乎?犹有惧焉(21):振作士气。 (32)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译文】(事件背景:宋襄王欲称霸诸侯成为盟主.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明:形容词作动词,教会士兵作战的技巧: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 (16)寡人【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1)。宋公将战。寡人虽亡国之余(16),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24)?明耻教战(25):古今异义,再次.楚人未既济--济:古今异义。也: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军队应抓住战机进攻。伤。”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怪罪,归罪: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大腿。 (11)门官:国君的卫士。 (12)咎,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占据有利的条件,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不鼓不成列(17),锣鼓用来振作士气。抓住战机而进攻,阻敌于险地是可以的。鼓声大作以鼓舞士气,鸣鼓进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司马穰苴 是不是 就是那个司马子鱼记得初中时有篇课文《子鱼论战》是他与哪个君主的对话
不是.
司马穰苴是田穰苴,齐国人.
司马子鱼是宋目夷,字子鱼,宋国人.
《子鱼论战》是子鱼与宋襄公的对话
“子鱼”是谁全名又是什么
子鱼名叫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和宋襄公同父异母。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目夷为相。宋、楚大战于泓水时的“子鱼论战”,可窥见其超人的战略思想。目夷由于景仰先贤微子,死后葬于微山岛上。
子鱼如何批驳宋襄公
文章出自《左传。子鱼论战》(子鱼就是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字子鱼)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因宋襄公的迂腐,宋军惨败,宋襄公也重伤。但他还是不服气,遭到国人指责后,他还说了很多理由: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子鱼就此言论驳斥他: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意思是:“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子鱼驳斥宋襄公的迂腐论调:总的先说“君未知战”,后分驳“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驳“不禽二毛”、“不重伤”,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他主张只有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