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相信很多人对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什么会评价和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什么会评价和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什么会评价极高

谈及王安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王安石是谁,也会大概了解他有哪些成就,但是王安石的作品却算不上多,另外关于王安石的作品也没有那么多的评论,但是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评价却非常的高,关于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答为什么评价会这么高

1、首先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以下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其实是通过描写当时的金陵景物,然后通过描写景物来发表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很好地说明地当时王安石对于朝政的关心和担忧,用很壮丽的景色来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别具风格,后人都说这是一篇特别好的词

2、其次我们试着从章法上来看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其实在章法上特别的好,起承转合,层次井然,和散文的写法很像,在这首词中,先是用“故国”两个字来直接点名了当时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古时候叫做金陵,同时又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了伏笔,虽然说这种写法在众多诗词中很常见,但是王安石但是巧就巧在他能将虚的东西和实的东西结合起来,把历史和现实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当中我觉得最值得深究的地方

在王安石的桂枝香里,好像可以看到很多诗人的影子,但是又不能完完全全地看到这些人的影子,就拿“问外楼头”来说,当时杜牧就直接拿了一整首诗来描写一个场景,但是王安石在桂枝香里只用了四个字来写一件事,可见总结能力有多强,而且桂枝香这么短的一首词居然四用典,在王安石以前还真少见

返回目录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会如此之高

意境出色。这里的意境主要是指写景,气魄非常宏大。

但是说到思想上的意境,就很一般了,并没有超过杜牧的《泊秦淮》。按说作为后作,在思想上应该比前作有一些拔高才对,尤其是对王安石这样的思想家(老王很多观点都很深刻且有新意)来说。

不过即使如此,在北宋中前期文人的词作中,这首《桂枝香》的立意已经出类拔萃了。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此词字数多。

大家不要小看字数的作用,宋词在柳永开启慢词之前,主要是晏殊欧阳修这些人写的小调,虽不乏名句且有很高的艺术技巧,但立意上却显得很“俗”,无非就是六句八句十句这个篇幅以内的、或写景或写情的小曲而已。

直到柳永把词的字数提上去、苏轼把词的场景扩大后,词才真正达到与唐诗媲美的地位(当然严格地说起来,其实还是差不少的)。否则只靠什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佳句,最多是比元曲高雅些的小曲罢了。

我一直说,宋代中前期词人中最出色的,不是晏殊欧阳修这些人,而是李煜。李煜既有晏殊欧阳修等文人小词里极高的艺术技巧,又有柳永慢词的字数(虽然还是不如柳词长),在立意上也超越了晏殊等人的略嫌造作的个人伤怀之感,具有了或沉痛、或沉醉的切肤之感。同时,李煜词用语都是大白话,却格调高雅,这也是他不同于高级文人、也超越同样白话的柳永之处。

你记住我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宋词如果不是在立意和字数上有突破,而是仅仅在七八句的篇幅内和个人感观的小圈子里徘徊的话,是不可能比肩唐诗的。这其中的关键转折和突破,主要就是由柳永苏轼完成的,而比苏轼更早的王安石,则是前面的探索者,《桂枝香》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