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诗经总共有多少篇和《诗经》共有几首诗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诗经总共有多少篇和《诗经》共有几首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总共有多少篇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是西畿正音。《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南到江汉流域。成书过程《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王官采诗《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体例分类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毛诗序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鲁国人申公,一是齐国人辕固,一是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诗经》共有几首诗
诗 经》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共 收 录 周 代 诗 歌 305 篇。 原 称 “诗” 或 “诗 三 百”, 汉 代 儒 生 始 称 《诗 经》。 现 存 的 《诗 经》 是 汉 朝 毛 亨 所 传 下 来 的, 所 以 又 叫 “毛 诗”。
据 说 《诗 经》 中 的 诗, 当 时 都 是 能 演 唱 的 歌 词。 按 所 配 乐 曲 的 性 质, 可 分 成 风、 雅、 颂 三 类。 “风” 包 括 周 南、 召 南、 邶、 庸、 卫、 王、 郑、 齐、 魏、 唐、 秦、 陈、 桧、 曹、 豳 等 15 国 风, 大 部 分 是 黄 河 流 域 的 民 歌, 小 部 分 是 贵 族 加 工 的 作 品, 共 160 篇。 “雅” 包 括 小 雅 和 大 雅, 共 105 篇。
“雅” 基 本 上 是 贵 族 的 作 品, 只 有 小 雅 的 一 部 分 来 自 民 间。 “颂” 包 括 周 颂、 鲁 颂 和 商 颂, 共 40 篇。 颂 是 宫 廷 用 于 祭 祀 的 歌 词。 一 般 来 说, 来 自 民 间 的 歌 谣, 生 动 活 泼, 而 宫 廷 贵 族 的 诗 作, 相 形 见 拙, 诗 味 不 多。
《诗 经》 是 中 国 韵 文 的 源 头, 是 中 国 诗 史 的 光 辉 起 点。 它 形 式 多 样: 史 诗、 讽 刺 诗、 叙 事 诗、 恋 歌、 战 歌、 颂 歌、 节 令 歌 以 及 劳 动 歌 谣 样 样 都 有。 它 内 容 丰 富, 对 周 代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如 劳 动 与 爱 情、 战 争 与 徭 役、 压 迫 与 反 抗、 风 俗 与 婚 姻、 祭 祖 与 宴 会, 甚 至 天 象、 地 貌、 动 物、 植 物 等 各 个 方 面 都 有 所 反 映。 可 以 说, 《诗 经》 是 周 代 社 会 的 一 面 镜 子。 而 《诗 经》 的 语 言 是 研 究 公 元 前 11 世 纪 到 公 元 前 6 世 纪 汉 语 概 貌 的 最 重 要 的 资 料。
诗经三百首的篇名有哪些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
五言古诗: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
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 杜甫:蜀相 · 杜甫:客至 · 杜甫:野望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登高 · 杜甫:登楼
· 杜甫:宿府 · 杜甫:阁夜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 韩翃:同题仙游观 · 皇甫冉:春思 · 卢纶:晚次鄂州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 ·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
· 李商隐:锦瑟 · 李商隐:无题 · 李商隐:隋宫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 李商隐:筹笔驿
· 李商隐:无题 · 李商隐:春雨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 温庭筠:利洲南渡 · 温庭筠:苏武庙
· 薛逢:宫词 · 秦韬玉:贫女 ·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五言绝句:
· 王维:鹿柴 · 王维:竹里馆 · 王维:送别
· 王维:相思 · 王维:杂诗 · 裴迪:送崔九
· 祖咏:终南望馀雪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思 · 李白:怨情 · 杜甫:八阵图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刘长卿:送灵澈 · 刘长卿:弹琴
· 刘长卿:送上人 ·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李端:听筝
· 王建:新嫁娘 · 权德舆:玉台体 · 柳宗元:江雪
· 元稹:行宫 · 白居易:问刘十九 · 张祜:何满子
· 李商隐:登乐游原 · 贾岛:寻隐者不遇 · 李频:渡汉江
· 金昌绪:春怨 · 西鄙人:哥舒歌 ·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 李白:玉阶怨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 李益:江南曲
七言绝句:
· 贺知章:回乡偶书 · 张旭:桃花溪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闺怨 · 王昌龄:春宫曲
· 王翰:凉州词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下江陵
· 岑参:逢入京使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张继:枫桥夜泊 · 韩翃:寒食 · 刘方平:月夜
· 刘方平:春怨 · 柳中庸:征人怨 · 顾况:宫词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刘禹锡:乌衣巷 · 刘禹锡:春词
· 白居易:后宫词 · 张祜:赠内人 ·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 · 张祜:题金陵渡 · 朱庆馀:宫词
·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 杜牧:赤壁
· 杜牧:泊秦淮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 杜牧:遣怀
· 牧:秋夕 ·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 杜牧:金谷园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 李商隐:为有 · 李商隐:隋宫 · 李商隐:瑶池
· 李商隐:嫦娥 · 李商隐:贾生 · 温庭筠:瑶瑟怨
· 郑畋:马嵬坡 · 韩翃:已凉 · 韦庄:金陵图
· 陈陶:陇西行 · 张泌:寄人 · 无名氏:杂诗
· 王维:渭城曲 · 王维:秋夜曲 · 王昌龄:长信怨
· 王昌龄:出塞 · 王之涣:出塞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 · 杜秋娘:金缕衣
《诗经》共有多少首诗求大神帮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里面一共有多少首诗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扩展资料:
一、“诗教”按诗歌特点系统进行。《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是说乐官在教国子《诗》时,按照《诗》的分类特点和创作手法分科教学,特别注重从道德、礼仪和音乐上引导。
二、“诗教”依年龄循序渐进。《礼记·内则》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国子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韶》舞,年龄稍长再学习《象舞》。
经过几年学习后,国子们“六艺”之事就能略备基础,在二十岁时进入大学阶段,据《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要开始学习《小雅》,重点演习《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以明了为官之道和君臣一体。
三、“诗教”与“乐教”紧密结合。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是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以诗言志、以诗讽谏。《墨子·公孟》所说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描述的正是以多种方式学习《诗经》,以及在各类典礼场合中使用《诗经》的景象。
古诗三百首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早春 晚春
南枝才放两三花,
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
深深笼水浅笼沙。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晴 春暮
春前初见花问蕊,
雨后全无叶庭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已春色在邻家。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荫冉冉遍天涯。
林莺碲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日 春宵
胜日寻芳四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宵一刻值千金,景有清香月老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歌管楼台声细细,千秋院落夜沉沉.
啼.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诗经》分为哪三大类,共305篇
风雅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11首,又名《诗三百》。先秦时叫《诗》,或其整数叫《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原名《诗经》,沿用至今。《诗经》有三个部分:风、雅、赞。其中,“风”包括“十五种民族风”,诗160首;“雅”分为“雅”和“小雅”,共105首诗;《颂》分为《周松》《松露》《商颂》,共40首诗。
《风》,一首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歌,是《诗经》的精髓。它唱出了爱情、劳动等美好的事物,也有着爱惜故土、想着招兵买马、反抗压迫欺凌的委屈和愤怒。经常用来反复吟诵。一首诗的每一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这就表现出民歌的特点。
《雅》: 《大雅》,《小雅》,多为高洁祭祀诗,祈福丰收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一位高尚的学者,但他对现实政治不满。除了宴席歌、祭祀歌和史诗,他还写了一些反映人们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也有一些民谣。
《颂》是祠堂祭祀的诗词。《雅》和《颂》中的诗歌对研究早期历史、宗教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以上三部分中,《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有6篇无诗,不算),《风》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计305篇。古人取整数,常说“三百首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