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十九课的主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十九课的主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来上新了,2021年秋部编(统编)人教版:

2021年秋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着重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以学生为主体,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同时,在教学中落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要求,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完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目标,特制订本学期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二、班级学情分析

在我所任教的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1人。经过五年的学习,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大多数孩子上进心强,上课时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动。但也有少部分孩子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为薄弱。

六年级是小学高年级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通过这个学年的学习,要求孩子们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为孩子们今后语言文字的运用,乃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本学期我主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采取“分层次教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好方法,争取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2021年秋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按照单元主题进行组织编排,共编排八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主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略读课文比例有所增加,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排思路。

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个部分组成,每篇精读课文后附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安排“资料袋”3次。

“口语交际”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每个单元都编排有“习作”,八个单元的主题依次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除了这8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

全册教材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主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单元,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同时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本册教材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课文体裁多样,包含了散文、古诗、微小说以及两则文言文(《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每个单元除了先前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外,部分单元还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每篇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并适当调整了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5.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予采纳。

返回目录

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十九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语文书19课课文是《一面》。
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老战士
作者简介: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阿累尼乌斯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从小就喜欢数学,8岁进入教会学校,充分表现出在数学和物理上的天赋。现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人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人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被捕,两年后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客孔学校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抗战后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一面》是作者193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
文章主题:这篇文章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回忆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课文重点展开叙述的。先写作者与鲁迅先生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为了避雨,因此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先生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对先生的外貌描写,又有对先生推荐书、送书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返回目录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课本第6课内容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tíng)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幺,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chàng)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