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和《论语·宪问第十四》 原文、注释、翻译与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和《论语·宪问第十四》 原文、注释、翻译与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先进第十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先进第十一》
本篇谈论的是孔子对众弟子的具体评价以及鼓励和教诲。
【原文】11.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是普通百姓。后学习礼乐的人,是世袭的贵族。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就遵从前者“。
【解读】对这一章的解读各家不一,就目前我读过的书来看,我还不能完全赞同那一家的说法,于我个人而言,坦率地说我还没有完全参透孔子的原意,暂且这样理解吧。
【原文】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解读】我的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晚年回到鲁国的时候了。他带着满怀的感情回忆和他一起颠沛流离的那些学生和那些过往的岁月。有感慨、有惋惜、也有留恋,万般情感皆在心头。接下来他对自己的弟子做了一个总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孔门“四科十哲“,这十哲也就是孔子一生的学生中最优秀的十个人。十哲的优秀不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定奖学金获得者,而是各具特色和突出长处的学生。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才很值得思考。
【原文】11.3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解读】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视之如子、如生命之友,但他为什么说颜回是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人呢?这里直接反映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观念,那就是“教学相长“,孔子不但希望弟子能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成长。颜回好学,完全相信老师,从不提出质疑和反驳,所以,孔子就难有新的提高。从另一个方面看这对师徒关系,能够感觉到颜回对老师的虔诚信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亲其师,信其言,行其道“,于此,我们更可以看出颜回与孔子师生之间的笃深的感情。
【原文】1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大孝子啊!人们从来不挑剔和怀疑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
【说明】闵子骞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小孔子15岁。性格沉静寡言,为人恭谨端正,终身以修德为目标。《韩诗外传》记载这样一件事,闵子骞早年丧母,他的父亲续娶了妻子后又生了两个孩子,闵子骞的后妈对他特别不好,过冬的时候这个后妈给闵子骞做的棉衣是用芦花絮的,所以闵子骞就挨冻。又一次,闵子骞给父亲赶车,因为太冷马鞭没有拿住,掉在了地上。父亲责打他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然后他的父亲生气就要休了他的后妈。闵子骞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足见闵子骞的宽容仁爱。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原文】11.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南容经常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南容就是南宫适,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中的四句诗:“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圭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言语中的错误,就无法收回了。“南容叨念这句话是为了警醒自己说话做事要小心谨慎。因此,孔子赏识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原文】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为好学,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弟子了。“
【解读】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一个人。“弟子孰为好学?“这句话在《论语·雍也第六》篇中记载鲁哀公也问过,孔子的回答却多了“不迁怒不贰过“六个字。季康子这个人专横跋扈,权倾朝野,孔子不愿理他,所以问什么答什么。而对鲁哀公之问,则针对现实,意在告诫鲁哀公在三桓那里受气,不必迁怒他人,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还可以注意《论语》中孔子对鲁哀公和季康子其他方面的答问,同样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原文】11.7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的时候,颜渊的父亲颜路要求卖掉孔子的车来为颜渊准备外椁。孔子说:“无论有无才华,对个人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我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椁。我卖掉车不能步行来替颜渊买外椁。因为我做大夫职位后是不能步行的呀。“
【解读】我一直对这一章的解读存有疑问,为什么颜路请求卖掉孔子的车为颜渊准备外椁呢?孔子的回答我也觉得理由不够充分。仍需要我们进一步体会其中的含义。
【原文】11.8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的时候,孔子说:“啊!苍天灭我啊!苍天灭我啊!“
【解读】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老年晚境时刻。《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父母离世,甚至儿子死的时候的情感表现。唯独记载了弟子颜渊死的时候,他悲恸欲绝。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极端情感?我们要知道孔颜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师徒关系,是亦师亦友、亦父亦子、亦兄亦弟的关系,是生命相通、心灵相通的朋友,更为重要的是孔子一生的努力和探寻的学问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系于颜回一身,文化的延续是孔子生命的根,断绝这些,孔子能不锥心的悲恸吗?
【原文】11.9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孔子哭得过分悲恸。跟随的人说:“您过分伤心了!“孔子说“过分伤心了吗?这样的悲恸不为他还为谁呢?“
【解读】孔子为这样的一个弟子悲恸,伤心伤情,也因为这样的失去伤了身体。不全是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更是为了文化的断续而悲。
【原文】11.10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同学们想要以厚礼埋葬他。孔子说:“不可以这样。“他的同学还是厚礼埋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像父亲那样看待,我却未能把他当儿子那样看待。不是我要这样,是那些同学要这样啊。“
【解读】理解这一章需要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世人大多会认为葬礼隆重就是对死者的尊重。然而,孔子认为对死者的尊重应该体现在对死者意愿的尊重。颜渊生前节俭,不喜欢铺排。所以,隆重的葬礼并非颜回的生前意愿,而这样做也不是孔子这样做的。
【原文】11.1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子路问老师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还不能很好地侍奉现世的人,怎么能侍奉好鬼神呢?“子路说:“冒昧地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你还不知道生,又怎么能知道死呢?“
【解读】这是不断被后世研究者引用说明孔子思想认识的一章。后世大多认为孔子对鬼神存而不论,认为儒家文化关注现实人生。我却不这样看,要知道这一章记录的是孔子与子路的对话,子路的性格急躁,有些过。孔子这样回答实在是在教育子路要脚踏实地。懂得对待生死问题,是人生的一个很高境界。子路急于了解,才如此发问。在孔子的思想观念里,生死是一个大事。本来生死就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这两者是一体的。但理解这两者需要一个过程,孔子的意思过好活着的这段时间,就自然会懂得死的问题了。
生死问题是哲学的终极问题,它包括了人生观和生死观问题。对比儒道佛三家文化就会发现,儒家持有入世的思想观念,道家持有避世的观念,佛家持有出世的观念,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孔子之所以持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孔子重视现实人生。这一看法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致的。死是人生之外的事情,所以孔子不是认为不探讨,而是要过好现实人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探讨死的问题。对死亡的认识涉及了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而宗教信仰问题由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从孔子对“学“的认识和体验来看,其路径就是“下学而上达“,“下学“的是人事,“上达’的是命理,没有充分的“下学“就难以真正的“上达“,这正是孔子强调生的最本质原因。
【原文】11.12闵子侍侧,訚訚(yín)如也;子路,行行(hàng)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闵子骞侍奉在孔子一侧,恭敬和悦的样子;子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体现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样子。孔子很高兴。又说道:“像子路这个样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解读】这一章让我们看到,在孔子这个老师的周围洋溢着祥和欢欣的氛围,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孔子的课堂。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课堂之上的众生图,所有的学生表情丰富,生动活泼,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孔子随和,雍容典雅,一派师长之风。随口说出一句话点评子路的神态,不幸孔子的话一语成谶,道出了子路未来的命运。子路后来在卫国的内乱中战死,未得善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足见孔子的眼光锐利。
【原文】11.13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鲁国人翻修长府。闵子骞说:“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轻易发表意见,一开口说话就很中肯。“
【解读】闵子骞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孔子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闵子骞的美德。
【原文】11.14子曰:“由之瑟,奚为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弹的这手瑟,怎么是我的门徒呢?“因为这个,学生们便不尊敬子路。孔子说:“子路的水平已经进入厅堂了,但还没有进入室内罢了。“
【解读】我们知道“升堂入室“是指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逐步达到高深的水平。孔子以琴瑟的弹奏水平来点评子路对学问的认识水平,有玩笑的成分在内,实际上可能孔子担心子路骄傲才这样说。熟料老师的一句话学生们全当真了,并因此不敬重子路。大家知道,子路是孔子弟子中最为年长的弟子之一,大家这样的态度,自然会有违孔子教育的本意。为了挽回影响,孔子就换了一种说法评价子路,既肯定了子路的进步,也指出了还有不足。促成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和,这正是孔子教育的艺术。
【原文】11.15子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贤能?“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些不足。“子贡接着说:“那么说就是子张要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
【解读】师指的是就是子张,姓颛(zhuān)孙,字子张。春秋末陈国人,小孔子48岁。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卫国人,小孔子44岁。这里体现了孔子所奉行的中道原则,要恰到好处,过和不及一样,都不是最好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弟子都是个性极其鲜明的人。
【原文】11.16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孙氏比周公还富有,而作为季孙氏的家臣的冉求还帮助季孙氏聚敛搜刮更进一步增加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
【解读】《大学》篇有“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冉求虽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但他帮助季孙氏搜刮民财,已经“堕落“为季氏家里的“聚敛之臣“,已经成为一个不仁的“以利为利“的“小人“了。孔子非常不满冉求的行为,号召门徒讨伐冉求。有人说冉求是孔门的叛徒,也有人说孔子批评最重的就是冉求,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简单的就下这样的断言。但这一章确实反映了孔子反对暴敛的思想。
【原文】11.17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
【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解读】柴,姓高,名柴,字子羔;参,姓曾,名参,字子舆;师,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曾子是“质“的一面比“文“的一面要多,所以“鲁“。这四个人性格各有优长,放在一起对比又各有其短。王弼说:“愚,好仁过也;鲁,质胜文也;辟,饰过差也;喭,刚猛也。“《四书全义》说:“有其病则有其善,愚者必厚重,鲁者必诚朴,辟者才必高,喭者性必直,此皆圣门气质有偏而未为习染所坏者。愚者充以学问,鲁者励以敏求,辟者敛以忠信,喭者文以礼乐,只因其好处,克去其偏处,便可至于中庸,故语之使知自励也。“
【原文】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译文】孔子说:“只有颜回差不多,可他经常缺衣短食。子贡却不相信命运去做生意,猜测行情经常很准确。“
【解读】这一章有的人把它和上一章放在一起来解读,也很有道理。单纯的理解这一章感觉有些突兀。如果将其与前一章放在一起看,孔子评价颜回的意思应该是说只有颜回的综合素质差不多,只是常常陷于精神的困顿。子贡不安于学问却热心买卖,还能经常获利。我看此章讲述的子贡,孔子有强调兴趣的意味。
【原文】11.19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好人。孔子说:“不跟着前人的脚步走,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
【解读】我理解这一章子张是向孔子讨教如何做好人、善良的人的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是要向圣人、伟人学习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最快速、最简洁的办法就是虚心向好人学习,这也符合孔子的“见贤思齐“的思想。回到今天来看,我们除了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之外,还应该多读名人传记,这是促使自我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原文】11.20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译文】孔子说:“言论笃实的人可以称许他为善人,但还要进一步判断,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出来的呢?“
【解读】这一章我采用了孙钦善的解释。言论笃实得到赞许也不一定就是真君子,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实质说的是看人怎么看的问题。
【原文】11.2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就去做呢?“冉有也问:“听说一个道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要去做。“公西华问老师:“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的回答是听到了就去做。我很疑惑,敢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退缩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大胆地做;子路胆子太大,好勇争胜,所以我要约束他。“
【解读】我们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在这一章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就因人而异。作为老师,孔子熟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每人的不同特点而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指点,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做法。孔子做事从不拘泥,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这就是智慧。
【原文】11.22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最后一个逃出来。孔子见到他后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回答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去死呢?“
【解读】我们可以仔细体会当时的情境,师徒在那样紧张的困境中,还能依然幽默风趣地对面对,非常难得。这其中的情感百味混杂,师生之间,环境与人之间,需要体会才能明白。
【原文】11.23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回答说:“我以为你问谁呢?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所谓的大臣,就是以道义侍奉国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现在仲由和冉求,只能算是具备做臣子的条件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是听从长上的人吗?“孔子说:“杀父弑君的人,他们是不会跟从的。“
【解读】季子然这个人是季氏子弟,孔子对季氏家族没有好感,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求又在季氏手下做事,问话背后有话,孔子也是巧妙地回答。
【原文】11.24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文】子路让子羔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坑害别人家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老百姓可以治理,有社稷可以祭祀,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算学问?“孔子说:“因为你这样狡辩,所以我讨厌巧嘴利舌的人。“
【解读】子羔,也就是高柴,是子路的小师弟,小子路21岁。孔子的为学观注重修德,但孔子认为子羔年龄尚小,还不懂得权变。而子路的话令孔子极为恼火,说他是狡辩。
【原文】11.25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而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岁稍长就受拘束。平常你们总说’没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要怎么做呢?“
子路抢先回答说:“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外有大国军队的进犯,内有灾情饥荒,如果由我来治理,等满三年,我就能使民众勇敢并且明白道义和法规。孔子微微一笑。
“冉求,你会怎么样?“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能让老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能待君子去推行了。“
“公西赤,你呢?“公西赤回答说:“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我愿意学习。宗庙祭祀之事,或者外交会见仪式,自己穿好礼服戴好礼帽,我愿意做个这样的小相。“
“曾点,你会怎么样?“曾点正在鼓瑟,瑟声渐渐稀落,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想的不一样。“
孔子说:“没关系,我们不过是各自谈谈志向罢了。“
曾点说:“先在沂河沐浴斋戒,然后登上雩台,唱歌跳舞吟诵,以此奉献上苍,求得垂怜,得保风调雨顺。“
孔子感叹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了后面。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位说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愿望罢了。“
曾点又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要靠礼让,他出言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点接着问:“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孔子说:“怎么能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点又问:“只有公西赤谈论的不是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外交会见,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公西赤说他愿意做一个小相,那还有谁能做大相呢?“
【解读】这一章是整部《论语》中较长的一章,集中谈论的是师徒五人的愿望。有述有评,人物个性鲜明,画中有画。曾点的回答很有道家的意味,儒道两家文化,很值得细细品味。
《论语·宪问第十四》 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本篇谈论为政之人,退隐之士,以及为政之德。
【原文】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向老师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国家政治腐败,还当官拿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抱怨、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说是仁者吧?“孔子说:“这种人可以说难能可贵了,但是否算做仁,我就不知道了。“
【解读】克,过分好胜;伐,急功近利,自我夸耀;怨,牢骚抱怨;欲,私欲过强。这一章体现了孔子的富贵观,探讨了克伐怨欲与仁的关系。
【原文】14.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孔子说:“作为士如果怀恋安逸的生活,就称不上是士了。“
【解读】孔子意在告诉他的学生和后人,不可以贪图安逸、满足安逸,要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原文】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和行为都可以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要保持正直但言语要谨慎谦虚。“
【解读】不止是国家大环境,生活在任何的圈子里都应该这样。有道的环境,可以有啥说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道的环境就不可以这样,说话就要格外小心谨慎,但行为可以直来直去。
【原文】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德的人一定有思想,有思想的人未必都有德。仁者必然勇敢,勇敢的人未必具有仁。“
【解读】很多人都认为“言“是指话语,我以为“言“可以理解为“思想“更为贴切。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思想一定与道德密切相关,与技能技巧关系不大。现在看大学的教育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少有思想值得思考。至于勇敢与仁的关系不难理解。仁善的人一定会有真正的勇敢,而有些勇敢却是莽撞的为私利的,那不是真正的勇敢。孔子所说的勇敢是大勇敢,是无私无畏的勇敢。
【原文】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ào)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南宫适问孔子说:“后羿善于射箭,奡善于荡舟水上作战,都不得好死。大禹、后稷亲身耕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不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呀!这个人崇尚道德啊!“
【解读】南宫适是孔子的侄女婿,这个人“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是一个和有智慧的人。孔子不会打他却高度称赞他,大概也是避亲亲之嫌。后羿和奡这两个人在历史传说中都是勇力过人,孔子赞赏大禹和后稷这样的圣人。
【原文】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中有不仁德的人!没有小人是仁德的!“
【解读】这句话的理解存在着歧义,有人说君子也有不仁德时候,这样理解也有道理。我理解孔子是要说君子、小人与仁的关系。
【原文】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一个人,能不让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教诲他吗?“
【解读】这一段话理解起来各有不同,我无法分清孔子说这句话时候的情境,爱与忠的对象是年长还是年少的应该有区别。于年长的而言:爱他,就不应该让他过于操劳。于年幼者而言:爱他,就不应该不让他勤劳。至于忠,对上应该是施加正确的影响,对下应该是教导他。
【原文】14.8子曰:“为命,裨谌(bìché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发布政策法令,裨谌起草,世叔研究提供修改意见,外交官子羽增删修改,最后再由子产作文辞上的润色加工。“
【解读】文中的四个人是当时郑国的四位贤大夫,体现的是当时郑国制定政令时的严谨、认真和有序,更体现了这四个人的精诚团结与合作。
【原文】14.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有恩于人的那样一个人。“问子西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是什么人,孔子说:“人才啊。他剥夺了伯氏騈邑三百户的封地,弄得伯氏只好吃粗茶淡饭,但伯氏至死没有怨言。“
【解读】这一章记述孔子评价春秋时期子产、子西和管仲三位执政的人。对子产和管仲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孔子的弟子子羔为政能够做到与管仲一样“罚而不怨“。孔子评价柴羔说:“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淮南子》)康有为称赞管仲为“伟人“,孔子称赞管仲为“仁人“,都是赞扬他们持正守平,树德不树怨。
【原文】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但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但不骄傲就很容易做到。“
【解读】物质上的贫富左右着人的精神和心灵,尤其是贫困威胁着生命生存的底线的时候,能够没有怨言,就需要具有极高的修养。贫困的时候,人是顾不了太多的,但人一旦富有的时候,就该讲求礼和精神修养了,所谓的富而好礼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富而无骄易。
【原文】14.11子曰:“孟公绰(chuò)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氏赵魏的家臣能力是绰绰有余的,但却做不了縢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解读】为什么能多大国诸卿的家臣却做不了小国的大夫呢?这就涉及到了人才的不同特点。所以,选用人才最重要的就是量才录用,用其所长。孟公绰这个人孔子认为他清心寡欲,却短于才干。
【原文】14.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么样才能算成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聪明明智,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纹饰,也就可以算是成人了。“又进一步说:“现在讲成人的人未必这样?见到好处就想到道义,遇到危急时刻肯于领受使命,长久处于穷困之中却不忘记平生所立的诺言,也可以说是成人了。“
【解读】此章是孔子的成人论。朱熹说:“成人,犹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长,就能智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亦成矣。“安德义《论语解读》将成人分为三个层次:圣之成人,君子之成人,士之成人。这里孔子谈论的是君子之成人和士之成人两个层次。我认为,此章所论成人之说,大意是指长成大人,也就是成熟之人的意思。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过程,成人应当是指相对成熟的这种情况。所谓的相对成熟,也就是对世界和人生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就是成人。“三观“的形成,用今天的教育思想来说就需要生命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再换一句话说,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原文】14.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说:“真的吗,这位老先生不说、不笑、不索取吗?“公明贾回答说:“告诉你这句话的人说错了。他是该说时说,所以别人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笑;符合道义的财物他取要,所以别人不厌烦他取要。“孔子说:“原来是这样,真是这样吗?“
【解读】公叔文子,名拔,卫国大夫,卫献公的孙子。公明贾,姓公明,名贾,卫国人,公叔文子的使臣。文中的意思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言笑取要恰到好处,该说时说,不该说时不说;内心高兴才笑,不高兴不笑;取要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不取要。这里既涉及适度、内心情感与外在表现一致的问题,又涉及到节制的问题。取的问题,能够符合道义还需要明确。
【原文】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据防城请求鲁国为他确立继承人,虽然说不是要挟国君,但我不相信。“
【解读】孔子对传闻的态度于此可见。
【原文】14.15子曰:“晋文公谲(jué)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但不诡诈。“
【解读】晋文公和齐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
【原文】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shào)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却不死。’这是没仁德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统一诸侯,不用武力,这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啊!“
【解读】公子纠,姓姜,名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师傅,也是家臣。看人不能仅凭一时一事断定,我想在孔子眼里齐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死与“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相比是小事,所以孔子认为管仲才是仁德的。我个人看管仲小事虽不忠,但大事上却不乏仁德。
【原文】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妊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德的人吧?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为主人去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享受着它的好处。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还要披头散发穿左开襟的衣服了。他怎么会像小老百姓那样守着小信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也不让人知道呢。“
【解读】子贡与子路有同样的疑问,怀疑管仲的仁德。而孔子对管仲的认识则是从大处着眼,而不是拘泥于小事。可见,判断事物的性质,着眼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
【原文】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公叔文子的家臣僎与公叔文子一同提升为卫国的大夫。孔子听说后说:“公叔文子可以称为’文’了!“
【解读】公叔文子举荐自己的家臣做官,其气度、仁德与雅量,深受孔子赞誉。
【原文】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yù)治宾客,祝鮀(tuó)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译文】孔子说到卫灵公昏庸无道时,季康子说:“既然是这样,卫国为什么不亡呢?“孔子说:“因为他还有仲叔圉打理外交,祝鮀掌管祭祀,王孙贾指挥军队。像这样,他的国家怎么会亡呢?“
【解读】治国、治世少不了人才。
【原文】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实践起来就很难了。“
【解读】本章说的是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安德义对这一段的解读很好——言与行的关系有言而不行,属于空言;言行不符,属于虚言;言先行后,属于谨言;行而始终不言,属于缄言或无言。沉默者金,开口者银,慎言者为最妙。荀子在《大略篇》中将言行用三者关系分为四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原文】14.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齐国的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之后去朝廷,告诉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告诉季孙、叔孙、孟孙三个人吧。“孔子说:“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鲁哀公却说’你去告诉三位大夫吧’“。孔子告诉了三位大夫,却没有得到同意。孔子说:“因为我曾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
【解读】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鲁哀公已经说了不算,社会已经失序;再一个孔子心中有着正义感;第三,体现孔子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
【原文】14.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如何侍奉国君,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可以当面劝谏他。“
【解读】生活中与领导相处,我们应该从这里得到启示。
【原文】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进步提高,小人退步堕落。“
【解读】这一章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谈论人的生命成长方向问题。君子与小人是两种类型的人,君子向上进步、发展、前进、成长,小人向下、堕落、退步。生命成长两个方向,两种结果,两类人生。
【原文】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解读】古人学习是为了是自己的生命高贵,心灵富有,这是最本质的学习目的。现在的人学习有的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也有的是为了管理别人,但不是先管好自己。
【原文】14.25遽(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卫国的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与使者坐在一起问道:“老先生在做些什么?“使者回答说:“老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过错却未能做到。“来访的使者走后,孔子说:“好使者好使者呀!“
【解读】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的时候曾经住在蘧伯玉家,这是历史背景。孔子之所以夸赞使者,一方面是因为蘧伯玉寡其过的美德,更重要的是说使者能看到并赞美蘧伯玉。
【原文】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权力和职责的范围。“
【解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方面由于没有组织赋予的权力,就没有责任考虑这个职权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权力,即使考虑这方面的事也没有机会得以实现。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其位,是可以谋不在其位时的政的。这涉及到对后继者的培养问题。任何一个群体的发展理论上都应该是长久的,也就涉及到今天所说的持续发展问题,人活一辈子,工作岗位也就是30左右年,那么离开这个岗位集体就不发展了吗?回答一定是需要继续发展,那么,作为一个优秀的官员就应该考虑后续发展的问题。
【原文】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
【解读】这一章说的是言语与行为的关系问题。做人应该言行一致,夸夸其谈却不脚踏实地做事这是让人耻笑的事。
【原文】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方面,我没能力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子贡说:“这是老师讲他自己啊。“
【解读】仁智勇是儒家的三达德。孔子这样说,朱熹注评说是为了自责以免人。
【原文】14.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非议别人,孔子说:“子贡你真就比别人强吗,我就没有这样的闲功夫。“
【解读】显而易见是子贡话多了,孔子是批评他有些不务正业了。
【原文】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害怕自己能力不足。“
【解读】这一章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若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自己,就要主动学习本事,增长本领,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因为本事不足。用实力来说话,让实力来证实自己,有实才有名,名实兼备才是正道,虚名是图不得的。
【原文】14.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随意猜测别人不忠信。但又能临事时觉察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不是贤人吗?“
【解读】孔子是敏锐和敏感的,同时又是心地善良的人。他感受到了一个仁厚的人,逢事之前不把人往坏处想,但却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感受到危险的存在。生活中人们常说预感,大概与此相关。
【原文】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你为什么这样到处奔波、忙忙碌碌、栖栖遑遑游说呢?不会是花言巧语蛊惑人心吧?“孔子说:“我怎么敢花言巧语蛊惑人心,我只是痛恨那些顽固的当政者罢了。“
【解读】微生亩,姓微生,名亩,鲁国隐士。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到处游说的目的在于说服顽固的当政者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
【原文】14.3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道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品德。“
【解读】无德者难能善终,有德者坐拥天下。
【原文】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该怎么报答恩德呢?还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吧。“
【解读】以德报怨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但不是最好的。以直报怨是最好的境界,但不是最高的境界。
【原文】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说没有人理解你呢?“孔子说:“不抱怨天,不怪罪别人,下学人事向上通达真理,理解我的只有天吧!“
【解读】孔子是圣人,圣人也是人,也有无奈的时候。这里一方面反映了孔子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与人格境界的高远,高到很少能有人理解的的地步,即便这样孔子也能不怨天尤人。生活中怨天尤人是最要不得的,尤其是仕途中人。
【原文】14.36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他老人家已经被公伯寮给迷惑了,我有能力让公伯寮陈尸街头。“孔子说:“道义能够得以实现,是命运;道义不能够实现,也是命运。公伯寮又能把命运怎么样呢!“
【解读】公伯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做过季氏的家臣。子服景伯,名何,字伯“服“为谥号。鲁国大夫。看来公伯寮这个人不怎么样,子服景伯有些抱不平,孔子认为无需使用暴力,公伯寮不能怎么样。
【原文】14.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德的人知道躲避乱世,其次躲避不好的环境,再其次躲避难看的脸色,再其次就是躲避不好的言语。“孔子说:“这样做的有七个人了。“
【解读】我赞同安德义先生的看法,这是贤者避隐的四种方式,能避世就避世,不能避世就避地,不能避地就避人,不能避人就避言。目的就是要寻找一个好的生命成长环境。避隐是一种智慧的处世方式,智慧的人可以随机灵活应用。所谓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就是一个道理。这里的七人是指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七人。
【原文】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清晨守城门的人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的。“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行不通却还硬要去做的那个人吗?“
【解读】安德义解可为与为之间关系的四个层次:知其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看来这位门人是一位很高的隐士,他对孔子是非常了解的。
【原文】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一个身背土筐的人路过孔子的门前,说:“有心事啊,这个击磬的人。“仔细听了一会儿说:“见识短浅,硁硁(kēng)的磬声里透着固执。好像是说没有人理解自己,自己知道就行了。水深的时候就穿着衣服过河,水浅的时候就撩起衣服过河。“孔子说:“真坚决啊,没有什么可辩驳的了。“
【解读】言为心声,孔子击磬也是如此。荷蒉而过者更是高人,他听出了孔子的心声。体现了由知音到知心知人的这样一个过程。
【原文】14.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子张说:“《尚书》说: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庐,三年不讲话。什么意思?“孔子说:“何止是高宗,古人都这样。国君死了,百官各自管理好本职工作,听命于冢宰三年。“
【解读】说的是古人丧礼的礼制。
【原文】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领导喜欢礼制,老百姓就容易指使。“
【解读】礼就是道,是社会的秩序。大多数人都谨守正道,领导走正道,当然老百姓就好指使。
【原文】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恭谨从事。“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通过修养自己来安抚别人。“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通过修养自己来安抚老百姓。修养自己安抚百姓,就连尧舜也难做到啊。“
【解读】孔子告诉子路君子的修养境界,由己到人再到百姓这样一个过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原文】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原壤放肆地叉开两腿坐等孔子,孔子说:“你小的时候就不谦逊敬长,长大后又无作为,老了还不死,真是祸害。“孔子用拐杖敲打原壤的腿。
【解读】原壤,鲁国人,孔子小时候的朋友。想想小的时候一对两小无猜的朋友,若干年后再相见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又会有多大的差别呢?这里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景,是时间改变了他们,还是自己改变了自己?
【原文】14.44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译文】阙党的少年向孔子传达使命,有人问孔子:“这个少年求上进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占据大人的席位,和长辈并肩而行,不是求上进的人,而是急功近利的人。“
【解读】本章所指的童子失位,幼而无礼,当教。这让我想起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傲慢无礼,目中无人,与同志领导进餐不懂礼让的那种情境。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