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相信很多人对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和临江仙原文_翻译及赏析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和临江仙原文_翻译及赏析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
- 2、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原文_翻译及赏析
- 3、临江仙填词规则
- 4、叶梦得(宋代著名词人)详细资料大全
- 5、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6、《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
- 7、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原文_翻译及赏析
- 8、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体现了哪些诗化之词的特点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宋代·叶梦得《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饮酒孤独
赏析
此词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词之片写宴集既散,余兴未尽,下片写湖上归来后的心情。全词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于宴集结束后,兴致犹浓,特地绕道来到湖边,原想看看湖边港湾水草茂密之处那些翻跳出水、闪着白光的鱼儿,但夜色朦胧,湖水平静,只听得雨声稀朗,打落随风翻乱的荷叶上。
这首两句是倒装句,表现出作者的体物入微。“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南乡子》)观看鱼儿从水中跳起又落下本是他的乐趣,但眼前天暗波平,只有晚风疏雨翻乱荷叶的萧萧之声。忽然,风过处,云散去,一片凉月,影入湖中。这里不说是月影,而要说月堕平波,乃是由于作者正注目沉沉湖水,忽然湖清见月,几疑月儿从天上落下。
过片谓词人于酒宴之上仅仅饮下一点白酒,就竟然颇有醉意“散发婆娑”,极写自己披头散发,徘徊纳凉,以解除酒后燥热烦闷之感。“无人”句是说想听支采莲小曲,聊以解闷,但夜深人静,无人放歌,而愁闷也只好郁积心底,无从排遣。这里的“无人”,其实是藉以说明作者的沉忧和孤独感,也是深一层的写法。
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作者于小轩中倚枕而卧,难以入睡,但见月光之下,屋宇飞檐,投影于地,十分清晰,天上银河垂悬,好似挂檐角之上。通过这一静景描写突出了作者月夜沉思的形象。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叶梦得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魏晋·陶渊明《止酒》止酒
魏晋:陶渊明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生活饮酒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宋代·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月夜,写人饮酒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魏晋·陶渊明《饮酒十四》
饮酒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友人饮酒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原文_翻译及赏析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欹枕处,万壑看交流。——宋代·叶梦得《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欹枕处,万壑看交流。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
上贼军退舍西风持酒。诮不做、愁时候。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琼枝高秀。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甘泉书奏。报幽障、沈烽后。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沾襟袖。怕衰黄花,也解笑人白首。——宋代·周紫芝《品令》品令
上贼军退舍西风持酒。诮不做、愁时候。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琼枝高秀。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
甘泉书奏。报幽障、沈烽后。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沾襟袖。怕衰黄花,也解笑人白首。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烟。园林春半风暖,花落柳飞绵。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何事成淹泊,流转海南边。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宋代·李光《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
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烟。园林春半风暖,花落柳飞绵。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何事成淹泊,流转海南边。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芳树阴阴脱晚红。余香不断玉钗风。薄情夫婿花相似,一片西飞一片东。金翡翠,绣芙蓉。从教纤媚笑床空。揉蓝衫子休无赖,只与离人结短封。——宋代·陈克《鹧鸪天》
鹧鸪天
芳树阴阴脱晚红。余香不断玉钗风。薄情夫婿花相似,一片西飞一片东。金翡翠,绣芙蓉。从教纤媚笑床空。揉蓝衫子休无赖,只与离人结短封。
临江仙填词规则
【临江仙】
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例词】
临江仙(平韵)鹿虔扆
临江仙(平韵)李煜
临江仙(平韵)欧阳修
临江仙(平韵)晏几道
临江仙(平韵)苏轼
临江仙(平韵)晁补之
临江仙(平韵)晁冲之
临江仙(平韵)叶梦得
临江仙(平韵)叶梦得
临江仙(平韵)陈与义
临江仙(平韵)陈与义
临江仙(平韵)朱敦儒
临江仙(平韵)史达祖
临江仙(平韵)史达祖
【格一】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
【格二】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
【格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叶梦得(宋代著名词人)详细资料大全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北宋刑部侍郎叶逵五世孙。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曾祖叶纲始迁苏州。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基本介绍
- 本名:叶梦得
- 别称:石林居士
- 字号:字少蕴
- 所处时代:宋朝
- 民族族群:汉
- 出生地:苏州吴县
- 出生时间:1077年
- 去世时间:1148年
- 主要作品:《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 主要成就:南渡词人代表
- 官职: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使
- 追赠:检校少保
- 祖籍:处州松阳
生平经历
家庭背景
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避暑录话·卷下》:“曾从叔祖司空道卿,庆历中受知仁祖,为翰林学士。”)四世祖叶参为咸平四年进士,官至广禄卿。母亲晁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之妹。据说有一年,叶助同妻子晁氏至东山朱巷祭拜先祖造玄公(叶逵)祠,是夜梦见一龙盘于宅中梁上,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故取名梦得。叶梦得像叶梦得从小随父叶助游宦于建德、拱州、达州等地。仕宦生涯
叶梦得“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吴中先贤谱》叶梦得(苏文编绘)徽宗时官翰林学士。高宗建炎二年(1128)授户部尚书,迁尚书左丞。绍兴元年(1131)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八年,授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十二年移知福州。陈振孙说他“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十二年移知福州。晚年隐居家乡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叶梦得故居宋徽宗即位后,先后任婺州教授,议礼武选编修等官。入京后与当权丞相蔡京交往密切,用蔡京荐,召对,言:“自古帝王为治,广狭大小,规模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国势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邪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不先治其心,或诱之以货利,或陷之以声色,则所谓安危、利害、邪正、休戚者,未尝不颠倒易位,而况求其功乎?”上异其言,特迁祠部郎官,累迁翰林学士。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以读书吟咏自乐,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宋史有传。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
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其词集第一首〔贺新郎〕词,相传为应真州***之请而写,播于歌者之口,正代表他早期词作的格调。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殢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如〔念奴娇〕“云峰横起”就完全模仿苏轼“大江东去”,并用原韵。〔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更将苏诗组织入词。他写景是“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念奴娇〕),咏怀是“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江城子〕),“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浣溪沙〕)。当然他的成就尚不能与苏轼比肩。恰如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碧鸡漫志》卷二)。叶梦得兼善诗文。其诗如翁方纲所评:“深厚清隽,不失元祐诸贤矩矱。”(《石洲诗话》卷四)他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藏书又富,于《春秋》、《礼记》、《论语》、《孟子》诸书,均有辨释著述。《石林燕语》10卷与《避暑录话》2卷,记叙朝章国典、旧闻时事,足以资考证,补史缺。又有《石林诗话》2卷。方回说它“专主半山,阴抑苏黄”(《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实则“其所评论,往往深中窾会,终非他家听声之见、随人以为是非者比”(《四库全书总目》)。叶梦得《直斋书录解题》着录《石林总集》100卷,《建康集》10卷,《审是集》8卷。今仅存《建康集》8卷。其词当时即单集刻行。《直斋书录解题》着录《石林词》1卷。流传有吴讷《百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叶德辉《石林遗书》本。《全宋词》据紫芝漫抄本增补,共辑存词102首。叶梦得不仅仅是一个词人,也是一个博学的经学家。他通春秋学,博采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的学说,著成春秋《谳》、《考》、《传》三书。《春秋谳》二十二卷(永乐大典本),是书抉摘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犹沿啖助、孙复之余波。《春秋考》十六卷,自明代以来,诸家皆不著录,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但《永乐大典》却独录其文,被《四库》馆臣辑出,经检校排比缀补,尚可得原书十分之八九,是为今本。文内大旨在申明所以攻驳、排斥《左传》、《公羊》、《谷梁》者,实际上皆本于周之法庭制作以为断,初非有所臆测于其间,故所言皆论次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其文辨博纵横,而语有本原。同叶氏其他几部《春秋》学著作一样,此书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叶梦得词作《春秋传》二十卷全书文笔流畅,持论谨严。对前儒旧说多所匡正;虽概以礼论当时之过,却不能尽礼之制,尤为肤浅等;论刘敞《春秋权衡》及《春秋意林》诸书,对其观点则褒多于贬,认为刘氏所论渊源允正,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颇多等等。所以,此书实际上对北宋时期诸儒有关《春秋》学著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价。社会贡献
绍兴十年(1140),叶梦得为资政殿学士、兼福建安抚使。后辞官归,退居湖州光山石林别馆。学问洽博,工文词,间有感怀国事之作。其文词风格接近苏轼。好蓄书,宣和五年(1123)筑别馆于石林谷,建藏书楼以贮书,藏书总量逾10万卷以上,史称“极为华焕”,与宋宣献同称两大藏书家。皇统七年(1147),其家遇火,藏书楼荡为瓦砾,10万卷藏书化为灰烬。次年遂忧病卒。他提倡建公共藏书楼,以供众人阅读。他建“䌷书阁”,取太史公金匮石室之意,以藏公用之书,列藏书目录于左方,具有公共藏书馆之性质。作有《䌷书阁记》,专记其藏书之故实。主要作品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今古几流转)(霜降碧天静)(江海渺千里)(秋色渐将晚)(河汉下平野)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又新正过了)(问浮家泛宅)叶梦得词作念奴娇(故山渐近)(洞庭波冷)(云峰横起)满庭芳(麦陇如云)(枫落吴江)(一曲离歌)满江红(一朵黄花)(雪后郊原)应天长(松陵秋已老)浣溪沙(小雨初回昨夜凉)(睡粉轻消露脸新)(荷叶荷花水底天)(休笑山翁不住山)(绛蜡烧残夜未分)(绿野歌欢喜见分)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不怕微霜点玉肌)(夹路行歌尽落梅)(小雨初收报夕阳)(晓日初开露未晞)点绛唇(高柳萧萧)(缥缈危亭)(山上飞泉)木兰花(花残却似春留恋)江城子(芙蓉开过雨初晴)词作选摘
【浣溪沙·送卢倅】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叶梦得词作我亦故山归去客,与君分手暂流连,佳人休唱好因缘。【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小雨初回昨夜凉,绕篱新菊已催黄,碧空无际卷苍茫。千里断鸿供远目,十年芳草挂愁肠,缓歌聊与送瑶觞。【点绛唇】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卜运算元·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敧枕簟,檐影挂星河。【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茑晴空。叶梦得词作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临江仙】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敧枕处,万壑看交流。【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骑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千岁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廓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前调】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问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词作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江城子·再送卢倅】芙蓉开过雨初晴。曲池平。画桥横。耿耿银河,遥下蘸空明。一舸吴松归未得,聊共住,小蓬瀛。问君何事引前旌。趣归程。背高城。鱼鸟三年,谁道总无情。试遣他年歌此曲,应尚记,别时声。【江城子·湘妃鼓瑟】银涛无际卷蓬瀛。落霞明。暮云平。曾见青弯、紫凤下层城。二十五弦弹不尽,空感慨,惜余情。苍梧烟水断归程。卷霓旌。为谁迎。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舞罢鱼龙云海晚,千古恨,入江声。【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甘泉祠殿汉离宫。五云中。渺难穷。永漏通宵,壶矢转金铜。曾从钧天知帝所,孤鹤老,寄辽东。强扶衰病步龙钟。雪花濛。打窗风。一点青灯,惆怅伴南宫。惟有史君同此恨,丹凤□,水云重。人物评价
元代方回对叶梦得为人和文学成就都十分贬低,称其“以妙年出蔡京之门。靖康初,守南京,当罢废……实有文学诗似半山,然石林诗话专主半山而阴抑苏黄,非正论也……此诗(送严壻侍郎北使)‘楛矢石砮医闾析木’一联佳取之秦桧之和,虽万世之下知其非是。后四句含糊说过,无一毫忠义感慨之意,则犹是党蔡尊舒绍述之徒常态也。”而后世对其评价大多与方回相同,认为叶梦得依附蔡京参与了定元佑党籍碑并且在南宋初期对金抱求和态度。但据今人方建新、王兆鹏、潘殊闲等考证叶梦得并未参与元佑党籍碑的制定,对金的态度也并非求和苟安。叶梦得是否做过有损名节、迫害忠贤甚至偷安求荣的行为已很难查证,但叶梦得也绝非完全依附蔡京辈的“奸臣”,他有自己的正直人格。蔡京复相后“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而叶梦得已发觉了新旧党争和相互倾轧对北宋政局的危害,因而积极向宋徽宗进言,阐述自己的意见,表明法度的废立应以是否利于国家为标准,而不应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大观二年,蔡京“欲以童贯宣抚陕西,取青唐”,叶梦得对此强烈反对,并进谏蔡京使其面有愧色。从以上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叶梦得并非对依附蔡京对其谄媚拍马,而是从国家的利益的出发,勇于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叶梦得的正直和爱国之情。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
宋代
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歌声未辨起梁尘。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未应握节久宾宾。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
《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作者葛胜仲简介
葛胜仲(1072~1144)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諡文康。宣和间曾***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的其它作品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西江月·与王庭锡登燕集作
○临江仙·尉姜补之托疾卧家作
○减字木兰花·薛肇明同二侍姬至葛山观梅,薛公会作
○葛胜仲更多作品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语言畅达,格调超逸。下面是我分享的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作者: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①,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②。
长恨此身非我有③,何时忘却营营④。夜阑风静縠纹平⑤。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⑥。
【注释】
①东坡:地名,在黄州。苏轼曾盖房舍“雪堂”等五间在此居住因此地名“东坡”,苏轼遂自号“东坡居士”。
②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③此身非我有:报怨不能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
④营营:来往匆忙,频繁的样子。这里指为私利奔走操劳。《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
⑤夜阑:夜深。縠(hú)纹:形容水中细小的纹。是一种绉纹的纱。
⑥夜阑:夜尽。
【讲解】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赏析】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原文_翻译及赏析
潋灩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将军曾记旧临边。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何如旌旆郁相连。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宋代·叶梦得《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潋灩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将军曾记旧临边。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何如旌旆郁相连。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叶梦得
梅柳约东风,迎腊暗传讯息。粉面翠眉偷笑,似欣逢佳客。晚来歌管破余寒,沈烟袅轻碧。老去不禁卮酒,奈尊前春色。——宋代·张纲《好事近(梅柳)》好事近(梅柳)
梅柳约东风,迎腊暗传讯息。粉面翠眉偷笑,似欣逢佳客。晚来歌管破余寒,沈烟袅轻碧。老去不禁卮酒,奈尊前春色。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宋代·周紫芝《卜运算元·席上送王彦猷》
卜运算元·席上送王彦猷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送别,惜别,感叹人生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宋代·朱敦儒《点绛唇》
点绛唇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临江仙(夜归临皋)这首词体现了哪些诗化之词的特点
《临江仙·夜归临皋》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此词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原文: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髣髴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译文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水波不兴。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苏轼“以诗为词”是词学界的公论,苏轼对词体形式和内容的拓展:即“曲子中缚不住者”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在对“以诗为词”具体内涵的理性大判断方面则显得相对薄弱。苏轼词的诗化是宋词发展过程中与诗歌合流的典型;他的诗化之词在尚统、尚意、尚雅、尚博等层面深化了词中“宋调”的建设。下面我们从诗律化、深折透辟和炫才耀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宋人崇尚文统,也就是尊崇各种文体的体制规范。在各种文统中,词统具有特殊性:它既可以指词体初创期即中晚唐(以晚唐温庭筠为典范)的词统;也可以指诗统(宋人厚古薄今、崇正轻变,认为诗体愈变愈卑而至于词曲,故而以诗统为词统者不乏其人),苏轼就是后一种观点的代表。苏词不合音律,是历代词论家的共识。但很少有人看到,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基于以诗为词的理论自觉。诗词同源异体,其音律特点是诗宽词窄;词体音律“分刌节度,深契微芒”加之词体内倾化的特质,无疑易入狭窄尖新之境,这与词中“宋调”的趋雅特质似合实离。所以入宋之后,很多词人都对词体音律进行了回归中唐,实质上是回归诗律的革新。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中唐至苏轼所处的北宋中期词体音律如何从诗中脱胎—与诗分行—与诗合流的过程作简要的回顾和清理。词体最早起源于中唐,在初发轫阶段,音乐特点与诗歌并无大异:(词之起源)不过由于中唐诗人,就乐谱之曲折,略变整齐之诗句,作为新词,以祈便于歌唱而已。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